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 格式:ppt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79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概述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s,SID)是指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对抗感染、抵御肿瘤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下降。
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不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在个体的生命过程中后天获得的,并不是由于其中一种遗传缺陷导致。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因素包括其他疾病或病症,如淋巴瘤、艾滋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外源性因素包括药物治疗(如化疗、免疫抑制剂)、放疗、手术创伤以及其他环境暴露(如辐射、化学物质等)。
1.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在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
2.免疫球蛋白产生障碍:免疫球蛋白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类蛋白质,能够中和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在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中,由于其中一种原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受到影响,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
3.其他免疫调节因子异常: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依赖于多个免疫调节因子的平衡。
在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中,由于一些免疫调节因子的异常,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各不相同,取决于病因和机体的免疫状态。
一般而言,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容易反复发生感染,且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也较为多样化。
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除了感染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过敏等免疫相关疾病。
治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治疗原发疾病、补充免疫球蛋白、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总之,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对抗感染、抵御肿瘤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下降。
疾病名: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英文名: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缩写:SID别名:疾病代码:ICD:D84.8概述:健全的免疫系统是机体免疫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的基本保证。
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缺陷或后天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免疫应答异常,均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
ID 是指免疫系统的器官(如胸腺),免疫活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免疫球蛋白、淋巴因子、补体分子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某种免疫反应能力缺失或降低,导致机体防御能力普遍或部分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若因后天因素(理化因素、感染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生理发育不成熟、老年退化等)所致免疫缺陷,称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SID)。
SID 可能也受基因影响,但其影响程度较 PID 小,且为多基因共同作用结果。
因而SID 往往表现轻度免疫功能缺陷,且常为可逆性变异,及时去除不利因素之后,有望恢复正常免疫功能。
临床实践中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非常常见,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在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出现这样那样的SID,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SID 具有重大意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所致的免疫缺陷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典型的由感染引起的SID,因其的特殊性将单独予以介绍。
流行病学:免疫缺陷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迄今为止,已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近70 种,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更为多见;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检测手段的完备,免疫缺陷病病种在不断增加(从近几年的资料分析:每年新增两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一种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但目前国内免疫缺陷病的知识尚不普及,医务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警觉性不高以及检测技术落后等诸多因素,造成临床上漏诊率较高。
SID降低医学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s,SID)是指出生后因不利的环境因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暂时性功能障碍,一旦不利因素被纠正,免疫功能即可恢复正常。
每一个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或环境下均可能发生一过性SID。
SID的发病率远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者为高。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不同,SID常同时累及多种免疫功能。
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最易受损。
SID多为暂时性,且为可逆性。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ID)临床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
PID是一类主要以单基因遗传为主的少见免疫缺陷疾病,种类繁多的病症,涉及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各组分;至2007年确认的疾病种类已达150余种,涉及120多个基因。
PID分为8大类型,诊断以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缺陷和基因检测为依据。
由于其遗传学、免疫学(应答反应完全缺失)和临床特征错综复杂,为方便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制定统一的命名原则和对其进行分类显得必要。
其诊断除仍应强调临床和免疫功能初步筛查外,部分疾病需分子诊断、快速诊断和功能学诊断,近半数PID 需免疫重建治疗,规范合理的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SID继发于某些疾病或特殊生理时期,免疫应答反应呈一般性低下。
免疫缺陷病分为原发性(primary)、继发性(secondary)体液免疫缺陷病和T/B细胞缺陷病。
营养不良、反复感染、艾滋病、肿瘤性疾病及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可继发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缺陷病小儿BCG疫苗反应易增高。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通常分四类。
一是抗体缺陷病:较常见的有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二是细胞免疫缺陷,以胸腺发育不全较常见;三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均有缺陷,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联合免疫缺陷(WAS综合征),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s,AT为11q22-23DNA修复缺陷所致);四是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补体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性疾病。
第八章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学习指导—、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受损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失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损导致的免疫缺陷病。
多发生于婴幼儿,有时也于成年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B细胞缺陷病、T细胞缺陷病、T和B细胞联合缺陷性疾病、吞噬细胞缺陷病以及补体系统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系后天诸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所引起免疫缺陷病。
可以继发于肿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或感染性疾病等。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征是:1、抗感染能力低下,易反复发生严重感染;2、易患肿瘤,其中许多是由致癌病毒所引起;3、易伴发自身免疫病,原发性免疫缺陷者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
4、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多种多样;5、多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遗传倾向性;6、50%以上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从婴幼儿开始发病。
二、习题自测一、名词解释1、免疫缺陷病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4、免疫毒素5、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6、自身免疫7、自身免疫病二、填空题1、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与──、──、──、──四方面有关。
2、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有──、──、──、──、──、──。
3、自身物质成为抗原的条件──、──、──。
4、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
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感染引起的。
6、AIDS的传播方式是──、──和──。
7、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B细胞缺陷病──、──、──和补体系统缺陷病。
8、吞噬细胞缺陷病包括──、──、──、──。
9、继发性免疫缺陷三大要素──、──、──。
10、Wiskoot—ALdrich综合征属于──疾病。
11、AIDS病的典型特征为──、──及──。
12、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精子和眼的──都属于──抗原。
13、当自身免疫超越了生理限度,对自身组织和抗原造成病理损伤或──,引起临床症状时,称为──。
免疫缺陷病有哪些类型?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机体无法有效地抵御外界病原体侵袭的一类疾病。
据统计,免疫缺陷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人体先天性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类疾病。
这些遗传缺陷可能导致患者免疫系统的组分发生不正常的变异或功能障碍。
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幼年特发性免疫缺陷、特发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等。
患者在抵抗感染时往往表现为反复感染、长期慢性感染或病程反复波动等症状。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包括艾滋病、白血病、淋巴瘤、放射性损伤等。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临床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而导致的疾病。
常见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有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晚期癌症等。
这些疾病或因素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削弱免疫系统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四、儿童免疫缺陷病儿童免疫缺陷病是指在儿童期间出现的免疫功能不全症状,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儿童免疫缺陷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五、老年免疫缺陷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系统逐渐衰老,免疫功能也会下降。
老年人免疫缺陷病主要表现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老年免疫缺陷病的管理和预防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免疫缺陷病在防治方面有一些共性,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营养、定期接受免疫相关的相关检查和治疗等等。
免疫缺陷病患者需要密切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自我抵抗能力。
此外,及早发现免疫缺陷病并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免疫缺陷病是一类需要特殊关注的疾病。
通过了解各种类型的免疫缺陷病及其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缺陷病及其检测概念: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不全称为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综合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所致的免疫系统暂时或持久损害的一类免疫缺陷性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病人以CD4+T 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同时伴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免疫缺陷病的特点① 反复感染 ② 易发肿瘤③ 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以类风湿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④ 遗传倾向⑤ 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 免疫缺陷病感染特点免疫缺陷病的分类一、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 ① 抗体免疫缺陷(B 细胞) ② 细胞免疫缺陷(T 细胞) ③ 联合免疫缺陷(T 、B 细胞) ④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⑤ 补体生成缺陷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or AIDD ) ① 分为继发性T 细胞功能缺陷 ② 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病类型 病原体类别感染类型体液免疫、吞噬细胞和补体缺陷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补体缺陷时也常见脑膜炎链球菌和淋球菌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 气管炎、中耳炎、全身性肉芽肿等细胞免疫缺陷细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为主 重症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布氏菌病、结核病 联合免疫缺陷以化脓菌为主,有时合并 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 全身重症细菌及病毒感染、顽固性腹泻或脓皮病③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①肿瘤:恶性肿瘤,加之放疗、化疗、营养不良、消耗等因素可导致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考点总结第一节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一、免疫缺陷病分类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分为抗体免疫缺陷(B细胞)、细胞免疫缺陷(T细胞)、联合免疫缺陷(T、B细胞)、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生成缺陷5类。
2.继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SIDD或AlDD)由恶性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等诱发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依其免疫功能受损类型可分为继发性T细胞功能缺陷、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继发性补体缺陷4类。
二、免疫缺陷病的特点1.反复感染2.肿瘤3.自身免疫病以类风湿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4.遗传倾向5.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第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该病以患者体内Ig水平降低或缺陷为主要特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化脓性感染。
(一)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多见于男性婴幼儿,又称Bruton病。
血清中各类Ig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成熟B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几乎为零。
(二)X性联高IgM综合征(XLHM)较罕见,为X性联隐性遗传。
患儿易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血清IgM升高而IgG、IgA、IgE水平低下,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有大量分泌IgM的浆细胞;血清中含大量抗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自身抗体。
(三)选择性IgA缺陷选择性IgA缺陷是最常见的选择性Ig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反复感染,常伴有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性疾病。
血清IgA水平异常低下(<50mg/L),sIgA缺乏,其他各类Ig水平正常。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T细胞的发生、分化和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缺陷。
(一)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此病又称德乔治(DiCteorge)综合征。
患儿T细胞功能缺陷,B 细胞和抗体功能正常或偏低。
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病复习要点:1.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分类原则。
2.掌握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发生的机制,免疫学异常,及实验室检查原则。
3.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发生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缺陷病是:A. 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受损所致免疫功能降低或缺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B. 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免疫无应答状态C. 由于过度而持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类疾病D. 机体对某些抗原所产生的非正常生理性免疫应答E. 机体经某种抗原诱导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2.按发病原因免疫缺陷病可分为:A. 补体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B. 抗体缺陷病、T淋巴细胞缺陷病C.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D. T和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E. T淋巴细胞缺陷病、B淋巴细胞缺陷病3.下列哪种疾病属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A. DiGeorge综合征B. XSCIDC. 慢性肉芽肿病D. 艾滋病E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4.以下哪类疾病是由于MHCⅡ类分子表达缺陷引起的? ★A.Bruton综合征B.Ⅱ型裸淋巴细胞综合征C.Wiskott-Aldrich综合征D.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E.网状组织发育不良5.在检查IDD病人体液免疫功能时,主要检测的Ig是:A.IgA 、IgD 、IgGB.IgA、IgE、IgMC.IgA、IgG、IgMD.IgD、IgE 、IgGE.IgA 、 IgD、IgE6.为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用于评价T淋巴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 E花环试验B.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D. 膜表面Ig测定E. 溶血空斑试验7.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是:★A. γc链基因缺陷B. Btk基因缺陷C. ADA基因缺陷D.WASP基因缺陷E. PNP基因缺陷8.艾滋病人会出现哪项反映免疫缺陷的特征指标?A. CD4+T细胞↓、CD8+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B. CD4+T细胞↑、CD8+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C. CD8+T细胞↓ CD4+T细胞不变、 CD4+/CD8+比值↑D. CD8+T细胞↑、 CD4+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E. CD4+T细胞↑ CD8+T细胞↓ CD4+/CD8+比值↑9.Chediak-Higashi综合征属于:★★A. B淋巴细胞缺陷病B. T淋巴细胞缺陷病C. 吞噬细胞缺陷病D. 补体缺陷病E. 联合免疫缺陷病10.慢性肉芽肿病(CGD)属于哪类免疫缺陷病? ★★A. T淋巴细胞缺陷病B. B淋巴细胞缺陷病C. 联合免疫缺陷病D. 补体缺陷病E. 吞噬细胞缺陷病11.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检测机体免疫状态的一项指标,其正常比值为:A. <0.5B. 0.8~1C. 1~1.5D. 1.5~2E. 2~2.512.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检测免疫缺陷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A. 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B.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C. 放射免疫试验D. 溶血空斑试验E. EAC花环试验1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是:A. 联合免疫缺陷B. 吞噬细胞缺陷C. B淋巴细胞缺陷D. T淋巴细胞缺陷E. 补体缺陷14.诊断体液免疫缺陷的试验宜用:★A. 血清Ig定量测定B. OT试验C. 白色念珠菌素试验D. E花环试验E. EAC花环试验15.AIDS属于哪种免疫缺陷病?A.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 体液免疫缺陷病C. 联合免疫缺陷病D.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E. 以上都不是16.免疫缺陷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 对各种感染的易患性增加B.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C. 超敏反应的发病率增高D.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增高E. 营养不良17.DiGeorge综合征属于:★A.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B. B淋巴细胞缺陷病C. T淋巴细胞缺陷病D.补体缺陷病E. 吞噬细胞缺陷病18.最常见的选择性Ig缺陷是:★★A. 选择性IgM缺陷B.选择性IgA缺陷C. 选择性IgG缺陷D.IgM升高和IgG、IgA缺陷E. 选择性IgE的缺陷19.疑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病人宜作哪项检测?★A. EAC花环试验B. T淋巴细胞数量、亚群及功能检测C. 溶血空斑试验D. 免疫球蛋白检测E. E花环试验20.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性接触、注射途径、消化道传播B. 性接触、呼吸道传播、注射途径C. 性接触、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D. 性接触、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E. 性接触、注射途径、垂直传播21.疑为Bruton综合征病人,应作哪项检查?★A.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B. E花环试验C.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E.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22.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由哪类补体缺陷引起的?A. C3缺陷B. C4缺陷C. C1INHD. C1q缺陷 E C9缺陷23.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缺乏,一般应考虑哪种疾病? ★A. 轻链病B. 重链病C. 免疫缺陷病D. 免疫增殖病E. 自身免疫病24.HIV攻击的主要靶细胞为:A. CD4+细胞B. CD4-细胞C. CD8+细胞D. CD8-细胞 E CD4+CD8+细胞25.AIDS的特征性免疫异常是:A. 补体活性降低B. 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缺乏C. 血清IgG、IgA升高D. CD4+T细胞缺乏,CD4+/CD8+T细胞比值下降E. 体液免疫功能正常26.与HIV复制和播散有关的主要免疫细胞为:A.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NK细胞E. 中性粒细胞27.ADA和PNP缺陷可导致:★A. 粒细胞发育障碍B. 慢性肉芽肿病C.Bruton综合征D.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E. 联合免疫缺陷病28.下列哪种免疫缺陷病应用基因治疗获得成功? ★A. 腺苷脱氨酶缺陷病B. PNP缺陷病C. Swiss型低丙种球蛋白症D. DiGeorge综合征E. Bruton综合征29.白细胞粘附缺陷属于:★★A. T淋巴细胞缺陷病B. B淋巴细胞缺陷病C. 补体缺陷病D. 吞噬细胞缺陷病E. 联合免疫缺陷病30.外周血总的T淋巴细胞绝对值为多少时,提示有细胞免疫缺陷的可能? ★A. (1.5~3)×109L-1B. <1.2×109L-1C. <3×109L-1D. >3×109L-1E. 以上都不是31.骨髓检查对哪类免疫缺陷病有重要意义? ★A. Bruton综合征B. 慢性肉芽肿病C. 白细胞粘附缺陷D. DiGeorge综合征E. 选择性Ig缺乏症32.目前,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治疗手段中,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是:A. 抗感染B. 免疫疗法C. 放射治疗D. 骨髓移植E. 替补疗法33.腺苷脱氨酶缺陷属于:★A. T淋巴细胞缺陷B. B淋巴细胞缺陷C. 联合免疫缺陷D. 吞噬细胞缺陷E. 补体缺陷34.与体液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的免疫缺陷病是:★A. 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 夜间血红蛋白尿C. 肉芽肿病D. 慢性粘膜念球菌病E.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35.下列哪种疾病是由MHCⅡ类分子表达缺陷引起的? ★A. XSCDB. Wiskott-Aldrich综合征C.白细胞粘附缺陷D. 性联高IgM综合征E. 以上都不是36.C3缺陷的最常见临床结果是:★★A. 肿瘤的发病率增加B. 对病毒的易患性增高C. 对真菌的易患性增高D. 对化脓性细菌易患E. 以上都不是37.一婴儿接种BCG后,出现致死性、弥散性感染,这种接种反应可能是由于:★A. B淋巴细胞缺陷B.对佐剂的反应C. 补体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 联合免疫缺陷38.患儿反复出现化脓性细菌感染史,临床检查结果显示:血清IgG<2g/L,淋巴结无生发中心,但T 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