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7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和技能目标:尺子振动的快慢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科学探究目标: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每人1把直尺、每组一支笔、一本字典2.教师准备:每个小组1张实验方案、1张实验记录单、1张柱状图、1把钢尺、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拇指琴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2分钟)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拇指琴)。
知道是什么吗?请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
教师用拇指琴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师:这是一种具有非洲民族特色的小乐器,叫做拇指琴。
通过老师刚才的演示,你知道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吗?同样是钢条,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尺子来探索音高的秘密。
板书课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二、引导猜想(8分钟)(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的音高及振动快慢的关系。
1.活动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来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想办法让尺子发出声音,在尺子发出声音时要能清楚地观察到尺子的振动)学生解读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学生游戏)2.交流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做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尺子发声的?任务完成了吗?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师:其他同学呢,你们也能用这个办法使尺子发出声音吗?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游戏。
现在难度升级。
用拨动的方法让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想一想可以怎么做?。
3.找影响因素,聚焦目标师:你们认为声音的高低和尺子的什么有关呢?师:除了人为的因素,声音的高低还可能与尺子本身的哪些因素有关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因素)4.提出猜想师:看来影响尺子音高的因素还真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和音高的关系,以及它和振动快慢的关系。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课件第1篇: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课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划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
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
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
在本课,学生将探索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
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的声音高低发生变化,这涉及到音高的本质的探索。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尺子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音高的概念和音高变化的原因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音高的理解,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变化。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感受音高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高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
2.一个计时器。
3.一块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然后提问:“音高是什么意思?它与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振动,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观察音高的变化。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高的基本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和判断音高的变化,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方法及观察现象。
3. 音高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高的概念,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音高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尺子、桌子、椅子、计时器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学生倾听和观察。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音高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高是什么吗?音高与什么有关系呢?二、探索尺子的音高(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振动产生音高,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三、音高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呢?2.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分析音高的变化规律。
3. 教师进行讲解,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音高的概念、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此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毗卢镇学校廖万群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
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的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
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
题,了解到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进而对音高本质的探索。
教学准备:钢尺记录表1 记录表2 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合作法;发现学习
教学过程:。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名称: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地点:教室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不同长度,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用同样的力度波动钢尺,记录它们发出的音高变化
实验现象:尺子发出的声音不同
实验结论:尺子振动的频率受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影响,这部分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高的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对音乐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音高的基本概念;2. 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音高的测量和判断;2. 尺子音高变化规律的探索。
教学准备:1. 音高测量工具(如音高计);2. 尺子;3. 记录表格;4.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高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知识;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高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二、探索尺子的音高(10分钟)1. 让学生拿出一把尺子,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振动;2. 指导学生用音高计测量尺子的音高,并记录在表格中;3.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用尺子进行实际操作,尝试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观察音高的变化;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音高变化的原因;3.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发现。
2. 学生谈谈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提出疑问;3.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进行音高实验,探索它们的音高变化规律;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享实验成果;3.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音高的基本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发现了尺子音高变化的规律,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了其他物品的音高变化,培养了创新思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注意加强对学生音高测量和判断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音准意识。
六、音高变化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的音高变化图谱,让学生分析其音高变化的规律;2. 学生尝试演奏乐器,观察并记录音高变化,加深对音高变化规律的理解;3. 教师引导学生将音高变化应用于创作简单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音高的概念。
2. 掌握用尺子产生声音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音高的定义。
2. 演示如何用尺子产生声音,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声音和音乐的了解。
2. 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3. 演示用尺子产生声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并感受音高的变化。
第二章: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学会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指导学生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探索音高的变化。
教学步骤:1. 向学生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即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2. 演示如何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让学生进行实践。
3. 让学生尝试不同长度的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第三章:音高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音高变化的规律。
2. 学会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音高变化的规律。
2. 指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音高变化的规律,即振动频率与波长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即频率与波长的比例关系。
3. 让学生进行实践,测量不同音高的波长,并绘制频率与波长的图表。
第四章: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教学目标:1. 学会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
2. 指导学生进行音高变化的乐曲创作。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包括选择音高、节奏和动态。
2. 引导学生进行音高变化的乐曲创作,提供相关的音乐素材和乐器。
3.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学习内容。
2.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科学的兴趣。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音高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变化原因。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音高的产生和变化。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音高的奥秘。
3.讲授法:教师对音高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2.实验记录本3.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实验操作安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以及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进行音高的探索。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规范、安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音高?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明日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音高的关键知识点。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会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塑料尺、一本厚字典、1张活动记录单、1张柱形图、大小不同的橡皮筋和塑料盒,7个水杯和水槽,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出示尺)能使尺子产生声音吗?(会)怎样让它产生声音呢?(拨一下)你能示范给大家看一下吗(学生上台示范、演示。
提示学生要压紧尺子,尺子碰到桌子的声音不是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师:看来同学们让尺子发出声音都没问题,现在老师可要加大难度了。
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有强弱之分,你能使尺子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吗?(学生上台示范、演示)3、师:你是怎样使声音产生强弱变化的?4、师:用力小、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这是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变化,那么尺子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研究过声音的高低,对于音高,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2、学生交流(a、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b、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c、教师可适当示范音乐中的不同音高)3、师:尺子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会)让我们来听听看。
发声的器材就是这把普通的尺子。
闭上眼睛注意听一听。
4、师拨动尺子让它发声,(边拨边说发音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学生倾听。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课前准备:
每人1把钢尺或塑料尺、1本厚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
那么声音的高低到底是怎么样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选取同学们身边熟悉的尺子来研究。
(板书课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演示
师:演示几个有明显差异的声音
提问:为什么声音不一样?猜想尺子的音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生:因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以声音不一样;我猜想尺子的音高可能与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
谈话:研究尺子音高的变化,必须要通过非常精确的实验研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音高的变化呢?
2、活动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直尺,你们带来了吗?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三、探索与实验
(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
1、活动
师:我们先用尺子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听游戏规则:想办法使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而且在尺子发出不同声音时要能清晰地观察到尺子的振动情况。
(学生游戏)
2、交流
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完成这个游戏的?
生:可以把尺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就可以使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提问
师:根据刚才的游戏和你们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它产生的音高与它振动的频率之间是怎样的规律?
生: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时,振动的频率慢,发出的声音高;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时,振动的频率快,发出的声音低。
(×)
生: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时,振动的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时,振动的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
师: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理有据,同学们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生:现在还不能。
师:那你们想研究清楚这个问题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第二次实验:进一步研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
1、制定实验方案
师:要想弄清楚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请各小组制定实验计划。
(阅读课本52页,完成活动手册37页上半部分的表格)
2、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师:我们来讨论交流一下各小组的实验计划,制定出最完善的实验方案
生:我们想这样做实验:不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手去拨动尺子,听听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同时再看看尺子振动的快慢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要用同一把尺子做实验。
师:为什么要用同一把尺子做实验?
生:这样可以使实验更加公平。
师:那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可以使我们的实验更加公平?
生:每次拨动尺子要用相同的力度,并在同一个位置拔动尺子。
师:在实验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注意要把在桌面的那部分尺子压实,以免它和桌面拍打发出的声音干扰我们的实验。
师:这位同学想的很周到,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尺子弄伤自己,听声音和看尺子振动的时候与尺子的距离要适中,同时在实验时我们要保持安静,让大家能更清楚地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
师:那么实验中我们需要记录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尺子发出的音高;尺子振动的频率。
师:由于实验材料及我们的研究能力有限,本次课的实验我们只确定四个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就你们刚才实验中的体验,谈一谈,哪四个长度能够在听到尺子声音的同时还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它振动的情况?
生:(学生讨论后确定)6厘米、8厘米、10厘米、12厘米。
师:好,我们就确定这四个长度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那么一会儿实验时尺子就会有四种不同的音高和四种不同频率的振动,我们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记录呢?
生:(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声音高低的四个级别可确定为高、较高、较低、低;振动频率的四个级别可确定为快、较快、较慢、慢。
师:(出示记录单:课本53页或活动手册37页)这就是按照同学们的想法制成的记录单,看了记录单,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们要在全部的实验都结束后再去记录。
师: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因为实验结束经过比较后才能知道尺子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和它振动快慢的不同,所以要实验结束后再去记录,而且如果有时间实验要反复做三次以上,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能尽量准确。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经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你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且表现出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老师非常佩服你们。
现在大家对这个实验的做法清楚了吗?还有问题吗?好,现在我们就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始实验。
3、学生实验,师指导
4、交流实验数据
生:尺子伸出6厘米时,振动快,音高高;伸出8厘米时,振动较快,音高较高;伸出10厘米时,振动较慢,音高较低;伸出12厘米时,振动慢,音高低。
5、讲解(出示柱形图:课本53页或活动手册38页)
师:请各小组根据实验的数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并对照柱状图与实验记录单,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音高变化以及振动频率之间的规律。
6、交流实验结论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
生:尺子伸出桌面短,振动的快,发出的音高高;尺子伸出桌面长,振动的慢,发出的音高低。
生:我发现各小组虽然用的尺子都不是一样的,但是得出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小组推理,只要是同一种材料,如果各方面条件都相同,那么它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四、课堂达标
活动手册第38页“选一选”
五、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2、同学们,今天我们对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推理,课后,我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继续对其它材料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规律。
活动手册第38页“实验探究”
【板书设计】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尺子伸出桌面短振动的快音高高
尺子伸出桌面长振动的慢音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