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本《功能食品与功能评价》实验讲义(201603)

13本《功能食品与功能评价》实验讲义(201603)

13本《功能食品与功能评价》实验讲义(201603)
13本《功能食品与功能评价》实验讲义(201603)

《功能食品与功能评价》课程实验讲义

实验一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实验要求与目的】

1.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及生理功能。

2. 熟悉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数量之多列天然酚性化合物之首,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主要存在于双子叶及裸子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在植物中主要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而到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则已超过5000个。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治血管硬化等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防癌、调解内分泌系统,护肝抗炎,抗过敏,抑菌,抗病毒等。如檞皮素、芦丁等具有扩冠作用,水飞蓟宾具有保肝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检测可以帮助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中它的应用。现在黄酮类化合物多用于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天然甜味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等;应用于功能食品,如生物类黄酮口香糖、银杏叶袋泡茶等防衰、抗癌、提高免疫力食品;在兽药、农药等领域,现已开发出些具有特效功能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药品和驱虫、杀虫剂等。

通过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作为生物体所产生的一种自由基,大量研究证明,自由基的作用与生物衰老、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邻苯三酚在碱性溶液中的自氧化反应可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有色中间产物,吸光度随之增加,使吸光度值与反应时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将黄酮类化合物溶液加入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体系后,可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生成过氧化氢,使有色中间产物的生成受阻,导致吸光值下降,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降低,可作为测定的理论依据。

【实验主要步骤】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

1. 溶液配制

Tris-HCl(50mmol/L,pH8.0):将50ml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与29.2ml0.1molHCl混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邻苯三酚溶液(3.0mmol/L):准确称取0.0037833g焦性没食子酸,用10mmol/L 的HCl溶液定容至10ml,注意避光保存。

HCl溶液(0.1mol/L):吸取12mol/L的HCl溶液0.5ml,加蒸馏水59.5mL,

混合均匀。

待测样品溶液的配制:

2. 测定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曲线

吸取3.0mLTris-HCl(50mmol/L,pH8.0)缓冲液加入比色管,再加经25℃预温的邻苯三酚溶液(3.0mmol/L,以10mmol/L的HCl配置)50u L迅速混匀,在25℃,420nm波长下,扫描其吸光度,测定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曲线(t-A曲线)。

3. 测定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曲线

吸取3.0mLTris-HCl(50mmol/L)缓冲液加入比色管,再加经25℃预温的邻苯三酚溶液(3.0mmol/L,以10mmol/L的HCl配置)30u L,黄酮类化合物溶液200uL,在420nm波长下测定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曲线。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计算自氧化曲线的斜率A0及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曲线的斜率As,根据公式D=[(A0-A s)/A0]x100%求得消除能力(D)。

4. 对照

同样以抗坏血酸为对照,吸取 3.0mLTris-HCl(50mmol/L)缓冲液加入比色管,再加经25℃预温的邻苯三酚溶液(3.0mmol/L,以10mmol/L的HCl配置)30u L,抗坏血酸溶液200uL,在420nm波长下测定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曲线A t。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计算自氧化曲线的斜率A0及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曲线的斜率A t,根据公式D=[(A0-A t)/A0]x100%求得消除能力(D)。

【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材料与设备

2. 实验内容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功能食品的设计与加工

【实验要求与目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初步设计1~2种功能食品,并对其进行实验室试制。从而了解功能食品设计与加工的基本要求。

【实验主要步骤】

1. 深入学习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工艺、分离技术、

开发前景等);

2. 各小组进行讨论,对一类功能食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合实验一的调

查结论,初步确定各小组的功能食品研发方向(例如:调节胃肠道的功

能食品等)。

3. 根据所学食品工程学及相关知识,拟定相关产品的配方、相关产品的工

艺流程及所需设备。

4. 根据设计工艺与流程,进行实验室试制。

5. 作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材料与设备

1.1实验材料:

要求:写明原料名称及规格、厂家;

1.2设备

要求:写明设备名称及规格、厂家;

2.实验内容

2.1 产品名称

要求:简单明了、具有创新性与趣味性

2.2 工艺流程

要求:以流程图表示、在流程图中标明必要的工艺参数,如时间、温度、转速等参数。

2.3 产品配方

要求:以三线表的形式表示,明确各种主辅料的质量与单位。

配方表

序号配料质量(单位)

1

2.4 操作要点

要求:对工艺流程中的主要步骤加以说明,突出工艺难点。

3.实验结果

3.1产品质量指标

要求:从外观、颜色、色泽、气味、口感、质地、有无分层、澄清度等方面感官指标加以描述。

3.2产品所含功能因子分析

要求:描述功能因子的主要生理功能,指出含有功能因子的主要原料,以及功能因子的含量。同时,简单分析该类功能因子的主要应用的范围及前景。

3.3产品外观图片

要求:在报告最后附上产品的图片。

实验三功能食品的感官评价

【实验要求与目的】

通过实验,学生对初步设计并加工的功能食品进行配方及工艺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从而了解功能食品工艺优化与感官的基本要求。

【实验主要步骤】

1. 深入学习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工艺、分离技术、开发

前景等);

2. 各小组进行讨论,对一类功能食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根据所学食品工艺学

及相关知识,优化相关产品的配方及工艺流程。

3. 设计产品感官分析表,进行感官分析。

4. 作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材料与设备

1.1实验材料

要求:写明原料名称及规格、厂家;

1.2设备

要求:写明设备名称及规格、厂家;

2.实验内容

2.1 产品名称

要求:简单明了、具有创新性或趣味性

2.2 工艺流程优化

要求:对实验二中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以流程图表示,在流程图中标明必要的工艺参数,如时间、温度、转速等参数。

2.3 产品配方优化

要求:对实验二中的产品配方,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三线表的形式表示,明确各种主辅料的质量与单位。

2.4 配方及工艺优化要点

要求:对工艺流程中配方及工艺优化要点加以说明,突出主要的改进点。

3.实验结果

3.1优化的产品质量指标

要求:从外观、颜色、色泽、气味、口感、质地、有无分层、澄清度等方面感官指标加以描述。以三线表的形式列出优化前后的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比较表

指标优化前优化后

3.2产品感官分析

要求:列出感官评价表,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写出进行评价的人数。

3.3产品外观图片

要求:在报告最后附上产品的图片。

实验四功能食品资源的专题调查

【实验要求与目的】

通过文献查阅、市场调研、统计分析等环节(课堂外进行),能够掌握一类功能食品的特点、功能因子的种类等理论知识,以及开发前景及品牌发展等最新资料。

【实验主要步骤】

1.自学拓展功能食品及功能因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生理功能、特点、资

源分布等);

2.选择一种功能食品资源进行调查及分析(可以参考以下方向)

1)某种功能因子(例如:膳食纤维)在功能食品中的研究和利用情况。

2)某一类功能食品(例如:补钙功能食品)的市场和消费的情况。

3)某一类功能食品的特点与开发前景。

注:如参考以上方向,需按照本组的调查目的进行修改与具体化与细化。

3.根据调查分析目的,每小组根据需要进行下列环节:

1)文献查阅*

2)市场调研

3)统计分析*

4)网页制作

5)小组讨论等*

注:*为每组必须运用的环节,其他根据每组实际需求加以运用,也可运用其他方法或手段。

4.小组在展开专题调查后,可开展小组讨论,将调查分析在小组内进行充分讨

论,进行信息整合与分析,就小组既定论题进行综述,得出相关结论,作出调查报告,准备ppt课件与开题演讲。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汇总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标定盐酸溶液浓度除了用Na 2CO 3 以外,还可以用哪几种基准物质为什么HCl 标准溶液配制后,一般要经过标定 答:可用硼酸。因为盐酸是瓶装的,在量取的时候是用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所以浓度无法确定,一定要经过基准物质标定。 2.用Na 2CO 3 标定HCl溶液时,为什么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能否改用酚酞作指示 剂 答:用酸性溶液滴定碱性溶液时,如盐酸滴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突跃区间是(~),终点是酸性的所以选甲基橙(颜色由黄色到橙色(PH≈)。不能改用酚酞,因为不利于滴定重点的观察。 3.盛放Na 2CO 3 的锥形瓶是否需要预先烘干加入的水量是否需要准确 答:不需要烘干,加入的水不需要准确,加水只是起到溶解碳酸钠的作用而已,无需定量。 4.第一份滴定完成后,如滴定管中剩下的滴定溶液还足够做第二份滴定时,是否可以不再添加滴定溶液而继续往下滴定第二份为什么 答:不可以,滴定误差主要来源与读数误差,这样的操作方法会出现4次读数,比正常的方法多了两次读数误差。 混合碱的滴定 1、测定某一混合碱样品时,若分别出现V1V2、V1=0、V2=0等五种情况,说明各样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 答:若V1=0说明只有NaHCO3; 若V2=0说明只有NaOH; 若V1=V2说明只有Na2C03; 若V1V2说明是Na2CO3和NaOH混合碱。 2、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需用操作溶液润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 答:滴定管和移液管属于量器,本身已经考虑了挂壁液滴体积可能带来的误差,因此在不洁净或者不能保证完全洁净的情况下处于避免杂质防止污染的考虑可用待测溶液润洗,烧杯和锥形瓶属于容器,如果用待测溶液润洗,可能因为容器壁上挂有未知体积的待测液而影响滴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微机软件实验习题与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软件实验 实验1 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的实验 实验容: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要求加数和被加数均以ASCII码形式各自顺序存放以DATA1和DATA2为首的5个存单元中(低位在前),结果送回DATA1处。完整代码如下: DATAS SEGMENT ;此处输入数据段代码 STRING1 DB'input the first number:','$' STRING2 DB 13,10,'input the second number:','$' STRING3 DB 13,10,'the output is:','$' DATA1 DB 6 DUP(00H),'$' DATA2 DB 6 DUP(00H),'$' DATAS ENDS STACKS SEGMENT ;此处输入堆栈段代码 STACK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SS:STACKS START: MOV AX,DATAS MOV DS,AX ;此处输入代码段代码 LEA SI,DATA1 LEA DI,DATA2 L0: LEA DX,STRING1;打印字符串STRING1 MOV AH,09 INT 21H INPUT1: ;输入第一个数 MOV AH,01;输入字符至AL中 INT 21H CMP AL,'/' JE L1 MOV [SI],AL INC SI

JMP INPUT1 L1: LEA DX,STRING2;打印字符串STRING2 MOV AH,09 INT 21H INPUT2: ;输入第二个数 MOV AH,01;输入字符至AL INT 21H CMP AL,'/' JE L2 MOV [DI],AL INC DI JMP INPUT2 L2: MOV SI,0 CLC;清空进位标志位CF MOV CX,6

普通物理实验3+光学六个实验讲义

实验5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干涉花样的形成原理。 2.学会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观察等倾干涉条纹,测量待测光源的波长。 3.观察等厚干涉条纹,测量钠光的双线波长差。 【仪器和用具】 迈克尔逊干涉仪(WSM-100型),氦氖激光,毛玻璃屏。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介绍 19世纪末,迈克尔逊为了确定当时虚构的光传播介质—“以太”的性质,设计和制造了该种干涉仪,并在1881年与莫雷合作在该干涉仪上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迈克尔逊—莫雷测“以太”风实验,实验得到了否定的结果,为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相对论提供了实验基础.迈克尔逊也因此获得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简明,构思巧妙,堪称精密光学仪器的典范。 其原理是用分振幅的方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仪器。它的主要特点是两相干光束完全分开,这就很容易通过改变一光束的光程来改变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而光程差可以以光波的波长为单位来度量,随着对仪器的不断改进,还能用于光谱线精细结构的研究和利用光波标定标准米尺等实验。因此,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原理,研制的各种精密仪器已被广泛应用于长度精密计量、光学平面的质量检验和傅里叶光谱技术等方面,迈克尔逊干涉仪是许多近代干涉仪的原型。 图29-1 WSM-100型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图 WSM-100型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物图如图29-1所示。 (1)反光镜1和反光镜2:这是两个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镜,镜面镀有金属膜,具有很高的反射率。

(2)分光镜和补偿片:分光镜又称为分光板,是一块平行平面玻璃板,其第二平面上镀有一层半透(反射)膜,可以将以450入射的一列光分成两列振幅近乎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补偿片也称补偿板,它的厚度和折射率都与分光板相同,且与分光板平行放置,用以补偿通过分光镜的透射光与反射光之间附加的光程差。 (3)传动部分和读数系统:转动大转轮和微调鼓轮,都可使导轨上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反光镜1沿导轨移动。反光镜1的位置或移动的距离可由机体侧面的毫米刻尺、读数窗口内刻度和微调鼓轮的读数确定。 粗调手轮旋转一周,拖板移动1毫米,即反光镜1移动1毫米,同时,读数窗口内的鼓轮也转动一周,鼓轮的一圈被等分为100格,每格为10-2毫米,读数由窗口上的基准线指示。 微调鼓轮每转过一周,拖板移动0.01毫米,可从读数窗口中可看到读数刻度移动一格,而微调鼓轮的周线被等分为100格,则每格表示为10-4毫米。 如图29-2所示的读数为33.52246mm。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 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 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 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 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 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 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 答:因为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实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注:我们书上只要求小于0.5 mg)s酸碱 标准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一.注意事项: 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二、思考题 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 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不需要。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微机原理实验讲义

微机原理实验讲义 程曙艳编 厦门大学自动化系 2016年10月

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 1、建立汇编语言的工作环境 至少有以下程序文件: 编辑程序,文件名https://www.doczj.com/doc/473199036.html,,使用https://www.doczj.com/doc/473199036.html,编辑程序代码生成*.asm。 汇编程序,文件名MASM.EXE,使用masm.exe对*.asm文件进行汇编,生成*.obj 文件 连接程序,文件名LINK.EXE,使用link.exe对目标文件*.obj进行连接生成*.exe 文件 调试程序,文件名DEBUG.EXE,使用debug.exe对可执行文件*.exe进行调试运行 (1)编辑 可以用记事本或DOS下的EDIT编辑器来编写源程序。但程序保存时文件必须取名为*.asm 。或EDIT 文件名.asm 打开已经存在的文件。 (2)汇编 在DOS状态执行masm 文件名,则屏幕显示与操作如下: (3)连接 汇编后产生的目标文件必须经过连接,才能成为可执行文件.exe。在DOS 状态执行link 文件名,则屏幕显示与操作如下: (4)运行、调试

>DEBUG 文件名.exe Debug运行后,出现状态提示符短划线- 常用debug命令: D,显示内存单元内容 R,显示与修改寄存器内容 T、P,单步执行命令 G,连续执行指令 U,反汇编 Q,退出DEBUG程序 2.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汇编语言由若干个段组成: 堆栈段(保存数据、断点等信息) 代码段(存放指令)必需 数据段(定义数据,分配存储单元) 附加段(定义数据,分配存储单元) 每段必须有且仅有一个名字,以SEGMENT定义段的起始,以ENDS定义段的结束,整个程序结束后需以END收尾 STACK SEGMENT ......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 DATA ENDS ESEG SEGMENT ...... ESEG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SS:STACK,ES:ESEG START: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x, eseg mov es, ax mov ax, stack mov ss, ax ………. CODE ENDS END START

大学物理实验 复摆实验讲义

复 摆 【实验目的】 (1)研究复摆的物理特性; (2)用复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3)用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研究问题及处理数据。 【仪器用具】 复摆,光电计时器,电子天平,米尺等。 【实验原理】 1.复摆的振动周期公式 在重力作用下,绕固定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的刚体称为复摆(即物理摆).设一复摆 (见图1-1)的质量为m ,其重心G 到转轴O 的距离为h ,g 为重力加速度,在它运动的某一时刻t,参照平面(由通过O 点的轴和重心G 所决定)与铅垂线的夹角为0,相对于O 轴的恢复力矩为 M=-mgh sin θ (1.1) 图 1-1复摆示意图 根据转动定理, 复摆(刚体)绕固定轴O 转动,有 M=I β (1.2) 其中M 为复摆所受外力矩,I 为其对O 轴的转动惯量,β为复摆绕O 轴转动的角加速度, 且 22dt d θβ= 则有 M=I 2 2dt d θ (1.3) 结合式(1.1)和式(1.3),有 I 22dt d θ +mgh sin θ=0 (1.4) 当摆角很小的时候, sin θ≈θ, ,式(1.4)化为

22dt d θ + θI mgh =0 (1.5) 解得 θ=A cos(ωt+θ0) (1.6) 式中A ,θ由初条件决定;ω是复摆振动的角频率,ω=I mgh /, 则复摆的摆动周期 T=2πmgh I (1.7) 2.复摆的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和等值单摆长 由平行轴定理,I=I G +mh 2,式中I G 为复摆对通过重心G 并与摆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 (1.7) 式可写为 T=2πmgh mh I G 2 + (1.8) 可见, 复摆的振动周期随悬点O 与质量中心G 之间的距离h 而改变。还可将I =I G +mh 2改写 2 2G 2I mR mh mR =+= (1.9) 式中R G = m I G 为复摆对G 轴的回转半径, 同样也有R=m I , R 称为复摆对悬点O 轴的回转半径。复摆周期公式也可表示为 T=2π g h h R G +2 (1.10) 事实上, 总可以找到一个单摆,它的摆动周期等于给定的复摆的周期,令 L =h h R G +2 (1.11) 则 T= 2π g L (1.12) 式中L 称为复摆的等值单摆长。这样, 就它的振动周期而论,一个复摆的质量可以被认为集中到一个点上, 这个点距悬点(支点)的距离为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滴定分析仪器基本操作(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 1. 滴定管 滴定管是滴定时可以准确测量滴定剂消耗体积的玻璃仪器,它是一根具有精密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可连续的根据需要放出不同体积的液体,并能够准确读出液体体积。 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容量为50mL 和25mL,最小刻度为0.1 mL,读数可估计到0.01 mL。 滴定管分为具塞和无塞两种,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又称具塞滴定管,它的下端有玻璃旋塞开关,用来装酸性、中性与氧化性溶液,不能装碱性溶液如NaOH等。 碱性滴定管又称无塞滴定管,它的下端有一根橡皮管,中间有一个玻璃珠,用来控制溶液的流速,它用来装碱性溶液与无氧化性溶液。 滴定管的使用: (1)使用前的准备 ①洗涤:自来水→洗液→自来水→蒸馏水 ②涂凡士林:活塞的大头表面和活塞槽小头的内壁 ③检漏:将滴定管内装水至最高标线,夹在滴定管夹上放置2min ◆酸式滴定管用滤纸检查活塞两端和管夹是否有水渗出,然后将活塞旋转180℃,再检查 一次 ◆碱式滴定管,放置2min,如果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大小合适的玻璃珠 ④润洗:为保证滴定管内的标准溶液不被稀释,应先用标准溶液洗涤滴定管3次,每次5~10mL ⑤装液:左手拿滴定管,使滴定管倾斜,右手拿试剂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直至充满零刻线以上 ⑥排气泡: 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时,右手拿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左手打开活塞,使溶液迅速冲走气泡。 碱式滴定管有气泡时,将橡皮塞向上弯曲,两手指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管尖喷出,排除气泡。

⑦调零点:调整液面与零刻度线相平,初读数为“0.00mL” ⑧读数: a.读数时滴定管应竖直放置 b.注入或放出溶液时,应静置1~2min后再读数 c.初读数最好为0.00mL d.无色或浅色溶液读弯月面最低点,视线应与弯月面水平相切 e.深色溶液应读取液面上缘最高点 f.读取时要估读一位 (2)滴定操作:将滴定管夹在右边 ①酸式滴定管:活塞柄向右,左手从滴定管后向右伸出,拇指在滴定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的轻轻拿住活塞柄。 注意:不要向外用力,以免推出活塞 ②碱式滴定管: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住橡皮管中玻璃珠的上方,使其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 注意:不要捏玻璃珠下方的橡皮管,也不可使玻璃珠上下移动,否则空气进入形成气泡 ③边滴边摇瓶:滴定操作可在锥形瓶或烧杯内进行。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锥形瓶,其余两指辅助在下侧,使瓶底离滴定台高约2~3cm,滴定管下端深入瓶口内约1cm。左手控制滴定速度,便滴加溶液,边用右手摇动锥形瓶,边滴边摇配合好(3)滴定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滴定时,最好每次都从0.00 mL开始 ②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不能任溶液自流 ③摇瓶时,应转动腕关节,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左旋、右旋均可)。不能前后振动,以免溶液溅出。摇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一定要使溶液旋转出现一个漩涡,不能摇得太慢,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④滴定时,要注意观察滴落点周围颜色变化,不要去看滴定管上的刻度变化 ⑤滴定速度控制方面 连续滴加:开始可稍快,呈“见滴成线”,这时为10 mL/min,即每秒3~4滴左右。注意不能滴成“水线”,这样,滴定速度太快 间隔滴加:接近终点时,应改为一滴一滴的加入,即加一滴摇几下,再加再摇 半滴滴加:最后是每加半滴,摇几下锥形瓶,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使一滴悬而不落,沿器壁流入瓶内,并用蒸馏水冲洗瓶颈内壁,再充分摇匀 ⑥半滴的控制和吹洗: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熟悉汇编语言环境及建立汇编的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环境。 2.掌握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 3.了解汇编语言程序的编程格式。 二、实验要求 通过一个小程序的编写达到以上的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理 1.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也不能由机器直接执行,而必须翻译成机器代码组成的目标程序,这个翻译过程称为汇编。在微型机中,当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汇编过程是通过软件自动完成的,用来把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自动翻译成目标的软件叫汇编程序,汇编过程如下: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编辑环境 2、输入程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AL,01H MOV BL,40H ADD AL,BL MOV DL,AL MOV AH,02H INT 21H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3、保存源程序,以.ASM为扩展名。C:\MASM\1.ASM 4、建立汇编过程 (1)用宏汇编程序汇编源程序C:\MASM>MASM 1.ASM 汇编程序有3个输出文件【.obj】文件,【.LST】文件,【.CRF】文件,.OBJ文件是我们所需 要的文件。汇编程序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可以给出源程序中的错误信息。 (2)用连接程序将OBJ文件转换为可执行的EXE文件C:\MASM>LINK 1.OBJ 5、执行程序:C:\MASM>1.EXE

实验二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 2.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要求加数和被加数均以ASCII码形式各自顺序存放在以DATA1和DATA2为首的5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结果送回DATA1处。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原理 1.ADC 带进位相加指令的功能和指令格式 2.AAA 、DAA、 AAS、 DAS指令的功能和指令格式 3.伪指令SEGMENT 、ENDS、 ASSUME、MACRO、ENDM的使用 4.子程序的定义(PROC NEAR/FAR ENDP),以及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CALL、RET的使用

示波器观察动磁滞回线讲义

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 一、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简介: 1. 实验原理。 参照《新编基础物理实验》实验四十三《磁滞回线的测量》的实验原理。 2. 测量电路。 3. 相关公式 1R 1 1N H R u =l 2C 2R C B N S u = l ,铁磁样品的磁路长度;S ,铁磁样品磁路的横截面积;N 1,N 2,初级、次级绕组匝数。 对样品1(铁氧体):l = 0.130m ,S = 1.24×10-4 m 2 ,N 1 = N 2 = N 3 = 150匝。 对样品2(硅钢片):l = 0.075m ,S = 1.20×10-4 m 2 ,N 1 = N 2 = N 3 = 150匝。 4. 名词术语: 1) 磁中性状态:磁化场H 为零时磁感应强度B 也为零的状态,称为磁中性状态。 对铁磁样品加一个振幅足够大的交变磁场,并逐渐将振幅减小到零,铁磁样品即可被磁中性化。 2) 磁滞回线:磁化场H 循环变化时(-H 0H + )B 的变化轨迹称为磁滞回

线。它是相对于原点对称的闭合曲线。(样品测量前需要先磁中性化) 3) 饱和磁滞回线:磁化场H 在循环变化过程中可以达到足够大,使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0B M H μ=?随H 的增大不再增大,由这样的循环变化磁化场得到的 磁滞回线称为饱和磁滞回线。 饱和磁滞回线上磁感应强度最大的值称为饱和磁感强度,用B S 表示。 饱和磁滞回线上B=0所对应的磁化场称为矫顽力,用H C 表示。 饱和磁滞回线上H=0所对应的磁感应强度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用B r 表示。 4) 基本磁化曲线:将振幅不同的循环变化磁化场下所得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连接 起来的曲线。(样品测量前需要先磁中性化) 5) 起始磁导率i μ:磁导率μ定义为0B H μμ=,通常铁磁材料的μ是温度T 、磁化场H 、频率f 的函数。在很低的磁化场下,磁化是可逆的,H 和B 之间呈线性关系,没有滞后现象,在此区域中,磁导率为常数,该磁导率称为起始磁导率,即i H 00 B lim H μμ→=。 6) 可逆磁导率r μ:当一个直流磁场H 和一个很弱的交变磁场h 同时作用在铁磁材料上时,直流磁场H (也称为直流偏磁场)使铁磁材料偏离磁中性化状态,h 引起磁感应强度B 的交流变化b 。当h 0→ 时,由h 产生的退化磁滞回线(即一条斜线)的斜率与0μ的比值称为可逆磁导率r μ,即00 lim r h h b μμΔ→Δ=Δ,其中h Δ和b Δ分别是h 和b 的变化范围。r μ是H 的函数,一般H 越大,r μ越小。 二、实验内容: 1. 观测样品1(铁氧体)的饱和磁滞回线。 1) 取1R 2.0=Ω,2R =50k Ω,C 10.0F μ=,100Hz f =,调节励磁电流大小 及示波器的垂直、水平位移旋钮,在示波器显示屏上调出一个相对于坐标原点对称的饱和磁滞回线。在回线的上半支上,从-B S 到B S 选取9个以上测量点(其中必须包括S B ,B 0=,H 0=三个点),测量各点的H 和B 。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饱和磁滞回线。给出S B ,r B ,C H 的测量值。 2) 保持1R ,R 2C 不变,测量并比较f =50Hz 和150Hz 时的r B 和C H 。

(精)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 目录 第一章安全教育及课程要求 (1) 第一节安全教育. (1) 第二节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2) 第二章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 (2) 第一节测量中的误差. (2)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5) 第三章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写法 (8) 第一节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8) 第二节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9) 第四章定量分析标准操作训练内容 (10) 第一节分析天平的操作. (10) 第二节滴定管的操作. (12) 第三节容量瓶的操作. (15) 第四节移液管的操作. (16) 第五章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内容 (19) 实验一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定. (19)

实验二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20) 实验三醋酸的电位滴定和酸常数的测定 (22) 实验四0.1mol/L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5) 实验五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27) 实验六0.05mol/L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8) 实验七水的总硬度测定 (30) 实验八0.02mol/LKMnO 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2) 实验九H2O2 的含量测定 (34) 第六章分析化学实验带教规范与要求 (36)

第一章安全教育及课程要求 第一节安全教育 一、对分析仪器的使用要求 1. 实验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按清单清点后为一人一套,如有损坏,应按价赔偿。 2. 实验中所使用的精密仪器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完后应拔去插头,仪器各旋钮恢 复至原位,在仪器使用记录本上签名并记录其状态。 3. 实验时应节约用水、用电,实验器材一律不得私自带离实验室。二、对试剂药品的使用要求 1.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不能以实验容器代替水杯,餐具使用,防止试剂入口,实验结束后应洗手。 2. 使用As2O3、HgCl2 等剧毒品时要特别小心,用过的废物、废液不可乱倒,应回收或加以特殊处理。 3. 使用浓酸、浓碱或其他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试剂时,操作要小心,防止溅伤和腐蚀皮肤、衣物等。对易挥发的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在通风橱中操作。 4. 使用苯、氯仿、CCI4、乙醚、丙酮等有毒或易燃的有机溶剂时应远离火焰或热源。 5. 实验过程中万一发生着火,不可惊慌,应尽快切断电源。对可溶于水 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湿布或水灭火;对密度小于水的非水溶性的有机试剂着时,用砂土灭火(不可 用水);导线或电器着火时,用CCI 4灭火器灭火。 第二节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一、实验操作要求 1. 容器的洗涤:对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应按正确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至洁净。 2. 基本操作: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在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的操作应规范准确。 二、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复习资料1答案

一、单选题(30) 1C 2B 3C 4A 5C 6C 7A 8D 9A 10D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D 18A 19B 20A 21C 22D 23A 24D 25C 26A 27B 28C 29D 30C 二、判断题(20) 1√2 X 3 X4√5 X6 X7√8 X9√10 X 11X12 X13√14√15√16√17 X18 X19 X20 X 三、简答题(10) 1 课本P368。 2 WR# RD# M/IO# BHE# DT/R# mov ah, DS:[1001] : 1 0 1 0 0 mov ah, DS:[1000] : 1 0 1 1 0 mov ax, DS:[1000] : 1 0 1 0 0 3 答案要点: INTR信号有效, 中断允许标志位1; CPU执行完当前指令。 4 答案要点: 采用先进的超标量流水线机制,以并行方式在U、V两条流水线上同时执行两条指令。在U 流水线上可以执行任意指令,但是在V流水线上只能执行和当前U流水线上执行的指令符合配对规则的指令。 5 答案要点: 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 逻辑地址=段选择子:偏移量,通过逻辑地址可得到段描述,之后将得到线性地址。 线性地址=段基址+偏移量,线性地址通过相应的页面映射规则(如果有)就可以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页基址+页内偏移量,通过线性地址相应的页面映射规则得到。 6 答案要点: GDT/IDT为所有任务共享;

LDT为每个任务私有。 7 答案要点: 需要16Kx8/8Kx4=4,一共需要4片 1#和2#芯片构成bank0,3#和4#芯片构成bank1 bank0:8Kx8,2^13,A0=0 bank1:8Kx8,2^13,BHE#=0 8 答案要点: 2个总线周期。 第一个总线周期:8086触发一个INTA脉冲,告诉中断控制器,它的INTR予以确认。 第二个总线周期:CPU出发一个INTA脉冲,让中断控制器将中断类型号放在数据总线上,并在T4拍开始的下降沿采集中断类型号。 9 答案要点: 包含两个方面:(1)初始化数据缓冲区的起始地址(2)初始化传输的字节数 10 答案要点: 在设置特殊屏蔽方式后,在用OCW1对屏蔽寄存器的的某一位置1时,会同时使当前中断

大学物理实验梗概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为什么要上物理实验课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Steven Chu Cohen-Tannoudji William D.Phillips 1998:量子霍耳效应,电子能够形成新型粒子 Robert B. Laughlin Horst L. Stormer Daniel C. Tsui 2011-09-08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Eric A. Cornell Wolfgang Ketterle Carl E. ieman 授之工具

2. 怎样上好物理实验课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探索性的科 学实验研究,每个实验题目都经过精心设计、 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但它是对学生 进行基础训练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可使同学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 法和实验技能诸方面得到较为系统、严格的训 练,是大学里从事科学实验的起步,同时在培 养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 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经 过半年的时间,真正能学有所得。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室)

实验预习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实验预习—实验能否取得主动的关键 ?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实验的总结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3. 实验误差与测量结果评定 3.1 测量与误差3.2 测量结果评定与计算 3.3 有效数字及近似计算 ?? ???结果评价误差 测量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1 ) ()(1 2 ??= ∑=n x x x n i i σ随机误差特点 2 22)(21 )(σπ σA x e x p ??=概率密度 单个具有随机性,总体服从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t 分布、均匀分布)可以降低随机误差多次测量 贝塞尔公式 标准差 n x x n i i /)(1 ∑==算术平均值 ---最佳值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 )(?= n x σ] ,σσ+?A n x x n i i /)(1∑==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011-09-08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精密度:高差高正确度:差高高精确度:差 差 高 精确度——综合二者(准确度)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1)

分析化学实验一 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 (p85-90,p97-98)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 2、熟练掌握称量方法,在时限内称出目标质量。 3、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在报告上记录原始数据的习惯。 二、实验原理 分析天平是分析化学实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常用的分析天平有半自动电光天平、全自动电光天平,单盘电光天平和电子天平等。 电子天平是最新一代的天平,是根据电磁力平衡原理,直接称量,全量程不需砝码,放上被称物后,在几秒内即达到平衡,显示读数,称量速度快、精度高。电子天平具有自动校正、自动去皮、超载指示、事故报警等功能以及具有质量电信号输出功能,可与打印机、计算机联用,进一步扩展功能。电子天平的价格尽管高,但也越来越广泛的取代机械天平应用在各个领域。 电子天平按结构分为上皿式和下皿式电子天平。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上皿式电子天平。下面简单介绍电子天平的使用。 1、将天平放在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气流、阳光直射和剧烈的温度波动。 2、水平调节,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准器中心。 3、预热,接通电源预热1h后,开启显示器进行操作。称量完毕一般不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暂不使用天平(如2h),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 4、天平基本模式选定,天平通常为“通常情况”模式,并具有断电记忆功能。使用时若改其他模式,可按OFF键,返回“通常情况”模式。 5校准,天平安装后第一次使用前或存放时间较长、位置移动、环境变化或为获得精确测量,需校准。 6、称量,按TAR键,显示为零后,置被测物于秤盘上,待数字稳定即显示器左下角的“。”消失后,该数字即为被称物的质量值。 7、去皮称量,按TAR键,显示为零后,置容器于秤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为零,即去皮重。 称量方法: 1、直接称量法:用于称量某一物体的质量,例如小烧杯、容量瓶、坩埚等。 2、固定质量称量法:用于称量某一固定质量的试剂(如基准物质)或试样。特点:称量速度慢;试样不易吸潮、在空气中稳定;粉末或小颗粒样品。 3、递减称量法:用于称量一定质量范围的样品或试剂。因秤取试样的质量是由两次称量之差求得,又称差减法。 具体称量步骤:A、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瓶(注:手指避免直接接触称瓶和瓶盖)。 B、用小纸片夹住打开瓶盖,用药匙加入适量试样,盖上瓶盖。 C、称量出称量瓶加试样的准确质量m1。 D、取出称量瓶,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用瓶盖轻敲瓶口上 部,使试剂慢慢落入容器,在接近所需量时,边敲瓶口边将瓶身竖 直,使粘在瓶口的试剂落下,再盖好瓶盖。

微机原理实验讲义2015

微机原理实验讲义 实验一8255A并行口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⒈掌握8255A和微机接口方法。 ⒉掌握8255A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用8255PA口控制PB口。 三、实验接线图 图6-3 四、编程指南 ⒈8255A芯片简介: 8255A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接口芯片,它具有A、B、C三个并行接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 方式0:基本输入/ 输出方式 方式l:选通输入/ 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选通工作方式 ⒉使8255A端口A工作在方式0并作为输入口,读取Kl-K8个开关量,PB 口工作在方式0作为输出口。

五、实验程序框图 六、实验步骤 ⒈在系统显示监控提示符“P.”时,按SCAL键,传送EPROM中的实验程序到内存中。(注:必须先传送EPROM后,再往下操作) ⒉ 8255A芯片A口的PA0-PA7依次和开关量输入Kl-K8相连。 ⒊ 8255A芯片B口的PB0-PB7依次接Ll-L8。 ⒋运行实验程序。 在系统显示监控提示符“P.”时,输入11B0,按EXEC键,系统显示执行提示符“┌”拨动K1-K8, LI-L8会跟着亮灭。 七、实验程序清单 CODE SEGMENT ;H8255-1.ASM ASSUME CS:CODE IOCONPT EQU 0FF2BH ;定义8255控制口 IOBPT EQU 0FF29H ;定义8255 PB口 IOAPT EQU 0FF28H ;定义8255 PA口 ORG 11B0H START: MOV AL,90H ;定义PA输入,PB输出 MOV DX,IOCONPT ;控制口 OUT DX,AL ;写命令字 NOP ;延时 NOP NOP IOLED1: MOV DX,IOAPT ;PA口 IN AL,DX ;读PA口 MOV DX,IOBPT ;PB口 OUT DX,AL ;写PB口 MOV CX,0FFFFH ;延时 DELAY: LOOP DELAY JMP IOLED1 ;循环

分析化学实验答案总结

1.如果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此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盐酸溶液时可用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有碳酸钠. 如果以 甲基橙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氯化钠,应该没有影响. 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相当于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钙体积变大,结果偏大. 2.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多元酸能否用NaoH溶液滴定 答:看你要滴总酸还是分步滴定了.总酸肯定能滴,分步滴定的话要看这些酸的几个解离常数之间有没有差10的三次方以上. 能否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答:不行.Na2C2O4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不易获得组分固定的晶体(都会带有数量不定的结晶水) 4.若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属于那类滴定咋选择指示剂 答:酸碱滴定,指示剂可以选择酚酞,甲基橙,甲基红等。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一般选择甲基橙 5.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二氧化碳,为什么 答: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将同时被滴定. 1. 在中和标准钙溶液中的盐酸时,能否用酚酞代替甲基红来指示为什么

答:不能。在缓冲剂NH3-NH4Cl环境下,pH=10,酚酞显红色,会干扰EBT由红色变为蓝色时的终点观察。而甲基红此时显黄色,可以被红色和蓝色掩盖,不会影响终点观察。2. 简述Mg—EDTA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 答:这是因为:测定钙(镁)等离子时,常用铬黑T(EBT)作指示剂,而Ca2+与EBT的反应显色不如Mg2+与EBT的反应显色敏锐(变色易观察)。所以测定时,常加入Mg2+-EDTA,这样,在含Ca2+的溶液中加了Mg2+-EDTA后,由于Ca2+-EDTA的稳定性比Mg2+-EDTA强,所以,Mg2+-EDTA中的微量Mg2+能被Ca2+取代出来,而Mg2+与铬黑T的稳定性又大于Ca2+与铬黑T的,所以,最终是Mg2+与铬黑T显色了,终点时,就变成了Mg2+与铬黑T之间的变色了,更敏锐了。 3. 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控制PH,避免其他离子的影响,指示剂显色也与PH有关。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1. 本实验中最好采用哪种基准物质来标定EDTA,为什么 答:用碳酸钙,水硬度的分析是指水中钙镁的总量,基准物质与被测物质一致,相同的分析方法,相同的分析元素,所以造成的误差最少。 2.在测定水的硬度时,... 在测定水的硬度时,先于3个锥形瓶中加水样,再加NH3-NH4Cl缓冲液,三乙醇胺溶液,铬黑T 指示剂,然後用EDTA溶液滴定,结果会怎样 答:变兰 3.为什么要在稀热盐酸中且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沉淀BaSO4HCl假如太多有...答:硫酸钡是一种细晶形沉淀,要注意控制沉淀条件生成较大晶体的硫酸钡。因此必须在热稀盐酸中不断搅拌下沉淀同时要缓慢滴加沉淀剂和搅拌,减少硫酸钡沉淀中包藏的硫酸杂

大学物理实验 复摆实验讲义

利用复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1)根据复摆的物理特性测量重力加速度; (2)利用拟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3)练习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仪器用具】 复摆,光电计时器,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 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中,有一类利用了摆的性质:小振动周期的平方与成反比(由量纲分析即可得到此结论)。对于大家熟悉的单摆,由于摆球并不是理想的质点,摆线也有一定的质量,导致等效的摆长很难精确测定,严重制约了的测量精度(因为周期测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我们这次实验使用的复摆就是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而设计的专用于重力加速度测量的仪器。 所谓的复摆就是一个刚体摆。在重力作用下,刚体绕固定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见图1)。设复摆的质量为m,其重心G到转轴O的距离为h,从重心到转轴的垂线OG与铅垂线的夹角为,则重力对复摆产生的恢复力矩为 图1 复摆示意图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定理,复摆的角加速度 其中I为刚体相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刚体相对其重心的转动惯量,这里用到了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当摆角很小的时候, 上式简化为 这是简谐运动的方程。由此可知,与单摆一样,复摆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是周期为 的简谐振动。注意 不是 的单调函数:当 趋于零或无穷大时,周期都趋于无穷大(见图2)。 图2 复摆 曲线(A,C 为一对共轭点)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改变转动轴O 轴(即悬点)的位置。悬点始终在经过复摆重心G 的一条直线(即复摆摆杆的中心线)上。通过改变悬点而改变 ,测量不同 对应的周期 ,用理论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就可以得到 了。 除了上述的曲线拟合方法,这里再介绍一种只需要测量两个点的方法,这也是利用复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传统方法。如图2所示,我们选择的两个悬点O 1和O 2分处重心的两侧,它们到重心的距离分别为 ,振动周期分别为 和 ,根据周期公式有 如果O 1、O 2满足 但 ,则称它们互为共轭点。对于共轭点的情况,上式右边第二项为零,只需要测量两个悬点的距离 就可以计算 了。由于不需要确定重心的实际位置(这一步的精度远比测量两个悬点的距离要低),共轭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注意,即便O 1、O 2不是一对精确的共轭点,只要 和 相差做够小(比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