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有限元第4讲 等参元和高斯积分
- 格式:ppt
- 大小:525.50 KB
- 文档页数:41
第四章 等参数有限元方法§4.1 引言在有限元法中,提高计算精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单元的计算精度。
一种高精度的单元不仅要求采用高阶插值函数的位移模式,而且应能较好地适应物体的边界几何形状。
§4.2 等参数单元的概念本节首先从平面任意四边形单元着手,介绍等参元的一些基本概念。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中,最简单而又常用的是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其次是具有4结点的矩形单元。
矩形单元,由于它的位移是坐标的二次函数,因而能比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较好地反映实际应力的变化情况,但是矩形单元不能适应曲线边界和非正交的直线边界,也不能随意地改变大小,如果能改用任意的四边形单元,如图4-1所示,上述缺点就能克服,但是对于任意四边形单元,如采用矩形单元的双线性位移模式xy y x u 4321ββββ+++=xy y x v 8765ββββ+++= (4.2.1)则相邻单元的公共边界上位移将是不连续的。
这是由于在单元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任意一个边界上,上述位移模式是二次函数C Bx Ax u ++=2而不是线性变化的,因而在边界上的插值函数值不能由同一边界上两个结点的位移唯一的确定。
双线性位移模式不能直接地用于任意四边形单元。
但是对于矩形单元,由于在边界上位移模式是线性的,即在矩形单元中的边界上位移完全由同一边界上的两个端点的位移唯一确定,因而单元间位移是连续的。
也就是说单元是协调的。
为解决任意四边形单元的协调性问题,我们通过坐标变换,首先将xy 平面上的任意四边形单元变换为ξη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边长为2的正方形单元,而xy 平面上的结点1,2,3,4分别映射为ξη平面上的结点1,2,3,4。
这种变换不是对应于整个求解域进行,而是针对每个单元进行的,ηξ,是局部坐标,它只应用于单元范围内,而y x ,为整体坐标,它适用于所有单元。
下面我们考虑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
设位移模式为ξηβηβξββ4321+++=uξηβηβξββ8765+++=v (4.2.2)每个结点的位移可用位移矢量i α表示,即⎥⎦⎤⎢⎣⎡=i i i v u α )4,3,2,1(=i 每个单元有8个结点位移分量,于是单元结点的位移向量可表示为[]Te v u v u v u v u 443322114321=⎥⎥⎥⎥⎦⎤⎢⎢⎢⎢⎣⎡=ααααα e α为单元结点位移列阵。
2.6 四结点四边形单元(The four-node quadrilateral element)前面介绍了四结点的矩形单元其位移函数:xy y x U 4321αααα+++=xy y x V8765αααα+++=为双线性函数,应力,应变在单元内呈线性变化,比常应力三角形单元精度高。
但它对边界要求严格。
本节介绍的四结点四边形等参元,它不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其网格划分也不受边界的影响。
对任意四边形单元(图见下面)若仍直接采用前面矩形单元的位移函数,在边界上它便不再是线性的(因边界不与x,y 轴一致),这样会使得相邻两单元在公共边界上的位移可能会出现不连续现象(非协调元),而使收敛性受到影响。
可以验证,利用坐标变换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即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将整体坐标中的四边形(图a )变换成在局部坐标系中与四边形方向无关的边长为2的正方形。
正方形四个结点i,j,m,p 按反时钟顺序对应四边形的四个结点i j m p 。
正方形的 1-=η 和 1=η 二条边界,分别对应四边形的i ,j 边界和p,m 边界;ξ=-1和ξ=+1分别对应四边形的i ,p 边界和j ,m 边界。
如果用二组直线等分四边形的四个边界线段,使四边形绘成一个非正交网格,那么该非正交网格在正方形上对应着一个等距离的规则网格(见图a, b )。
当然, 局部坐标上的A 点与整体坐标的A 点对应。
一、四结点四边形等参单元的形函数及坐标变换由于可以将整体坐标下的四边形单元变换成局部坐标下的正方形单元,对于这种正方形单元,自然仍取形函数为: ξηαηαξαα2321+++=U ξηαηαξαα8765+++=V引入边界条件,即可得位移函数:∑=ijmpi i U N Ui ijmpi V N V ∑==写成矩阵形式:{}{}[]{}ee p i p i ed N d N N N N V U f =⎥⎦⎤⎢⎣⎡=⎭⎬⎫⎩⎨⎧=000 式中形函数: ()()()ηηξξηξi i i N ++=1141, ()p m j i ,,, 按照等参元的定义,我们将坐标变换式亦取为: p p m m j j i i i ijmpi x N x N x N x N x N x +++==∑p p m m j j i i i ijmpi y N y N y N y N y N y +++==∑ ()162-- 式中形函数N 与位移函数中的完全一致。
有限元知识点归纳1.、有限元解的特点、原因?答:有限元解一般偏小,即位移解下限性原因:单元原是连续体的一部分,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
在假定了单元的位移函数后,自由度限制为只有以节点位移表示的有限自由度,即位移函数对单元的变形进行了约束和限制,使单元的刚度较实际连续体加强了,因此,连续体的整体刚度随之增加,离散后的刚度较实际的刚度K为大,因此求得的位移近似解总体上将小于精确解。
2、形函数收敛准则(写出某种单元的形函数,并讨论收敛性)P49(1)在节点i处N i=1,其它节点N i=0;(2)在单元之间,必须使由其定义的未知量连续;(3)应包含完全一次多项式;(4)应满足∑Ni=1以上条件是使单元满足收敛条件所必须得。
可以推证,由满足以上条件的形函数所建单元是完备协调的单元,所以一定是收敛的。
4、等参元的概念、特点、用时注意什么?(王勖成P131)答:等参元—为了将局部坐标中几何形状规则的单元转换成总体(笛卡尔)坐标中的几何形状扭曲的单元,以满足对一般形状求解域进行离散化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坐标变换。
即:为建立上述的变换,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上式表示成插值函数的形式,即:其中m是用以进行坐标变换的单元节点数,xi,yi,zi是这些结点在总体(笛卡尔)坐标内的坐标值,Ni’称为形状函数,实际上它也是局部坐标表示的插值函数。
称前者为母单元,后者为子单元。
还可以看到坐标变换关系式和函数插值表示式: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如果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相同的结点,并且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即m=n,Ni’=Ni,则称这种变换为等参变换。
5、单元离散?P42答:离散化既是将连续体用假想的线或面分割成有限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用有限个点相连。
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单元,连接点称为结点。
对于平面问题,最简单、最常用的离散方式是将其分解成有限个三角形单元,单元之间在三角形顶点上相连。
这种单元称为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常用的单元离散有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八节点四边形单元以及等参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