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记录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卫生消毒记录表1. 卫生消毒记录
1.1 教室卫生消毒记录
•日期:
•消毒内容:
•消毒方法:
•使用消毒剂:
•消毒时间:
•备注:
1.2 操场卫生消毒记录
•日期:
•消毒内容:
•消毒方法:
•使用消毒剂:
•消毒时间:
•备注:
1.3 餐厅卫生消毒记录
•日期:
•消毒内容:
•消毒方法:
•使用消毒剂:
•消毒时间:
•备注:
2. 问题反馈
2.1 卫生问题记录
•日期:
•问题描述:
•处理情况:
•完成时间:
2.2 消毒问题记录
•日期:
•问题描述:
•处理情况:
•完成时间:
3. 签字确认
•负责人:
•日期:
以上内容由幼儿园卫生管理部门填写,确保卫生消毳工作得到及时记录与反馈,保障幼儿园环境卫生与安全。
卫生室消毒记录表格模板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XX卫生室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2021年度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方法1、地面: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5. 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40min清洁用品的消毒1、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本卫生室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为84消毒液)学校卫生室工作制度根据学校卫生条例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育管理”精神。
制定以下卫生制度。
1。
对全校室内外环境卫生实行分工包干,做到“定人、定点、定时、定任务”检查与评比。
学校2020年疫情防控通风消毒管理制度
(附记录表)
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通风消毒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校园通风、消毒工作,以清洁为主,预防性为辅的工作原则,同时避免过度消毒,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校园环境卫生安全和师生身心健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通风、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学校后勤处以及相关人员具体实施通风、消毒方案。
二通风类
1.各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场馆(所)每天安排值日进行清扫。
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不要随地吐痰。
每天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场馆(所)要通风三次(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早上7:00—7:30、中午12:00—12:30、晚上17:00—17:30),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通风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通风记录。
2.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3.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
不要随地
1。
疫情期间清洁杀菌记录表日期: [日期输入格式:年-月-日]
说明:
- 请在每个表格格子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 序号:填写序号以便于记录和追踪。
- 区域/物品:填写需要清洁杀菌的区域或物品的名称。
- 清洁杀菌操作:填写进行的清洁杀菌操作,如擦拭、喷洒等。
- 清洁剂/消毒液使用情况:填写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液的种类
和浓度等信息。
- 清洁剂/消毒液使用量:填写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液的使用量。
- 清洁人员:填写进行清洁杀菌操作的人员姓名。
- 备注:可填写其他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清洁杀菌操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 清洁剂/消毒液使用应按照正确的配比和用量进行,避免浪费
和不必要的危险。
- 清洁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
套等。
- 清洁杀菌记录表需要定期更新和保存,便于后续查看和追溯。
以上是疫情期间清洁杀菌记录表的模板,按照上述格式进行填
写和记录,可帮助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一:学校基本信息1. 学校名称:2. 学校地址:3. 学校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二:学生概况1. 学生总人数:2. 学生年级及班级分布情况:3. 学生健康状况统计:三:传染病疫情报告1. 确诊病例登记a) 确诊疾病名称:b) 确诊日期:c) 患病学生及班级信息:d) 接触患者的人员及班级信息:e) 采取的紧急措施:2. 症状监测a) 症状监测表统计数据:i) 体温监测情况:ii) 呼吸道症状统计:iii) 消化系统症状统计: iv) 其他症状统计:3. 家长通知与沟通记录a) 通知家长及沟通记录:b) 家长反馈及回复记录:四:预防措施1. 学校防控措施a) 学校疫情防控计划:b) 学校环境清洁消毒措施:c) 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及宣传:2. 家庭防控措施a) 家庭卫生与清洁措施:b) 家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c) 家庭生活与饮食建议:五:附件1. 疫情防控计划2. 学生健康监测表格3. 家长通知模板注释:1. 传染病疫情报告:学校在发现学生确诊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填写该报告表,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以便统计、防控和通知家长。
2. 接触患者的人员及班级信息:记录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及其所在班级,包括同桌、宿舍等关系密切的人员。
3. 体温监测情况:记录学生体温监测情况,包括测量时间、体温数据,统计出体温异常的学生人数。
4. 呼吸道症状统计:记录学生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的情况,例如咳嗽、喉咙痛等,统计出呼吸道症状的学生人数。
5. 消化系统症状统计:记录学生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症状的情况,例如腹痛、呕吐等,统计出消化系统症状的学生人数。
6. 其他症状统计:记录学生出现其他症状的情况,例如头痛、发热等,统计出其他症状的学生人数。
7. 学校疫情防控计划:学校针对传染病疫情制定的防控措施和计划。
8. 学生健康监测表格:学生填写个人健康监测表,包括体温监测、症状监测等信息,用于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统计。
消毒台账记录表
简介
本文档为消毒台账记录表,由于疫情的影响,消毒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类场所都需要进行消毒。
本文档是基于消毒工作的管理和记录的需要而编写的。
任务目标
本台账的主要目标是:
1.记录每天的消毒情况,包括什么时候进行的消毒、消毒剂
的种类和使用量、消毒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2.提高消毒效率,保证场所安全;
3.收集数据,为预防疫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台账内容
以下为本台账的内容:
日期
每一行记录应当包括日期,表示当天的消毒活动。
消毒种类
记录使用的消毒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包括消毒液,酒精等等。
消毒工具
记录使用的消毒工具,如喷雾器、抹布等等。
需要具体记录清洗、消毒及保存的情况。
消毒场所
记录进行消毒的场所,如厨房、客厅、办公室等等。
消毒人员
记录参与消毒的人员,包括姓名,以及负责消毒的区域/设备。
消毒情况
记录消毒的结果,例如消毒是否达标、有无异常等情况。
备注
记录其他特殊情况及备注信息。
使用方法
在使用时,只需按照以上规则将消毒记录填写进表格中即可。
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每日消毒记录及时归档,方便后期查阅整理。
结语
通过本文档的使用,可以更加有效地记录消毒情况,提高场所安全水平。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可以及时回应形势,减少传染病的
传播。
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让我们共同努力提升消毒效率,保障身体和生命安全。
幼儿园各类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时间安排附各类记录表格机关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一、个人卫生与消毒1、保证幼儿认真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
2、幼儿每人一巾,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在毛巾专用消毒柜或0.5%84浸泡10分钟消毒(浸泡后要用清水洗数次)、晾干后挂入毛巾柜。
3、刷牙杯与牙刷个人专用,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损坏及时更换)。
牙刷头要朝上,保持清洁。
4、每星期一剪指甲,隔周剪趾甲。
5、幼儿手绢个人专用,每日换洗,意外污染及时换洗。
6、被罩、床单、枕巾每月换洗一次,有污染时要及时洗,每月晒被褥一次,夏季凉席每周一擦拭一次。
7、保教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衣着整齐,上班时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染指甲、不得披头散发,不得穿高跟鞋,不得带手饰。
二、饮食卫生1、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在专用消毒柜消毒一次2、桌面餐前要清洁、擦拭并消毒,餐后擦干净。
3、餐具、餐巾每次用后要洗净消毒,在专用消毒柜消毒。
4、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在食用前进行,防止食用前污染)。
5、非厨房工作人员、幼儿禁止进入厨房。
厨房饮食卫生详见由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饮食卫生管理常规”。
6、接触食品前,工作人员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三、环境卫生与消毒1、室外环境要每日清扫,室内湿拭清扫,保持清洁整洁。
地毯每天清洁,每周用吸尘器吸三次。
2、幼儿园室内不得吸烟。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冬季或夏季空调房间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20分钟。
3、垃圾污物要及时清除,及时灭蚊、蝇、蚂蚁等昆虫。
4、周一消毒图书;周二擦玻璃;周三擦桌椅板凳;周四晒被褥;周五消毒玩具,全园大扫除。
5、床围、小桌椅每日清洁擦拭一次,门把手、水龙头保持清洁,每天消毒一次。
6、各班清洁用具(如扫帚、拖布、抹布等)要专用,用后及时清洁,干燥保存。
7、幼儿厕所专用,入厕后及时冲刷,做到清洁无异味,每天消毒一次。
便盆用后及时冲洗消毒。
8、卫生间地面无积水,每日消毒一次。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记录注:此表每天由各负责消毒人填写,消毒时间填写具体时间段。
传染病消毒制度传染病消毒制度1、引言传染病是指可以通过病原体的直接或间接传播而导致人群中的多个人感染的疾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染病消毒制度,以确保公共场所和个人环境的卫生安全。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传染病消毒制度的相关要点和操作规范。
2、传染病分类为了更好地进行传染病消毒工作,我们首先需要对传染病进行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性质和传播方式,传染病可分为:2.1 空气传播传染病2.2 飞沫传播传染病2.3 接触传播传染病2.4 水源传播传染病2.5 食物传播传染病2.6 虫媒传播传染病3、传染病消毒防控措施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消毒防控措施。
3.1 空气传播传染病消毒防控3.2 飞沫传播传染病消毒防控3.3 接触传播传染病消毒防控3.4 水源传播传染病消毒防控3.5 食物传播传染病消毒防控3.6 虫媒传播传染病消毒防控4、消毒方法和工具在进行传染病消毒防控工作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和工具。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4.1 物理消毒方法4.2 化学消毒方法4.3 生物消毒方法而消毒工具则包括:4.4 消毒剂和药剂4.5 消毒器具和设备4.6 个人防护装备5、传染病消毒程序为了确保传染病消毒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传染病消毒程序。
具体流程如下:5.1 消毒前的准备工作5.2 消毒操作步骤5.3 消毒后的清理和处理6、传染病消毒记录和报告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消毒工作的情况和效果,必须建立相应的消毒记录和报告制度。
包括:6.1 消毒工作记录6.2 消毒效果评估6.3 传染病报告及相关报表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1:传染病消毒工作记录表附件2:传染病消毒效果评估表附件3:传染病报告表格8、法律名词及注释- 传染病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为保护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相关的防控措施和责任。
- 传染源:指可将传染病病原体散播给易感人群或器官门户导致感染的人、动物或物体等。
杨芬港镇第七小学幼儿园消毒记录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班杨七小学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m3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椅,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3—0.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
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蛲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厕所地面用0.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
(毛巾使用84消毒液消毒,口杯、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9、幼儿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洗手,每周剪指甲一次。
备注:消毒常规: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剂,各种用具消毒及时、方法正确,强化餐、饮具消毒工作,指导幼儿正确洗手,做好详细记录。
处所和用品:室内室外、活动区、厕所、铁制、木制、绒毛、塑料玩具、桌椅、床柜、床上用品、衣物、餐饮用具、洗簌用具等。
消毒方法:紫外照射、曝晒、通风、药物喷洒或擦抹、药物擦抹或浸泡、拆洗换洗、高温蒸煮,消毒柜消毒、肥皂流水洗手等。
扬七小学幼儿园消毒要求扬七小学幼儿园班消毒记录表。
预防传染病消毒记录在传染病肆虐的时代,消毒工作成为了我们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做好详细的消毒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这份消毒记录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监督和总结,更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一、消毒的重要性传染病的传播往往是通过各种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而消毒则是切断这些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可以杀灭或减少病原体的数量,降低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商场等,定期的消毒工作更是必不可少。
二、消毒的场所和对象我们需要对各类场所进行消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电梯、大厅等。
2、办公场所: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3、教育场所: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4、医疗场所:病房、诊室、手术室等。
5、生活区域:宿舍、食堂、卫生间等。
消毒的对象也多种多样,涵盖了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电脑设备、医疗器械、餐具等。
三、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常见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酒精等。
2、物理消毒法:包括紫外线消毒、高温消毒、通风换气等。
消毒的频率则根据场所的不同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高风险区域如医院的病房、手术室等需要每天多次消毒;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学校等,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而一般的办公区域可以每隔 2 3 天消毒一次。
四、消毒记录的内容一份完整的消毒记录应当包括以下信息:1、消毒日期和时间:精确到小时和分钟,以便了解消毒工作的及时性。
2、消毒场所和对象:明确消毒的具体位置和物品,确保没有遗漏。
3、消毒方法和消毒剂:记录所使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名称、浓度等。
4、消毒人员:记录执行消毒工作的人员姓名,便于责任追溯。
5、消毒效果评估:对消毒后的效果进行简单评估,如是否有异味残留、表面是否清洁等。
五、消毒记录的示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消毒记录示例,供大家参考:|消毒日期|消毒时间|消毒场所|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消毒剂|消毒剂浓度|消毒人员|消毒效果评估||||||||||||20XX 年 X 月 X 日|9:00 10:00|学校教室|地面、桌椅、黑板|化学消毒法|含氯消毒剂|500mg/L|_____|地面清洁,无异味,桌椅表面干净||20XX 年 X 月 X 日|14:00 15:00|医院病房|病床、床头柜、卫生间|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含氯消毒剂、紫外线消毒|1000mg/L|_____|无明显异味,物品表面消毒彻底|六、消毒记录的管理和保存消毒记录应当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整理和汇总。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一、概述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是用于记录和追踪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工具。
通过填写此表,可以有效地掌握疫情的传播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的基本内容、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表格设计1、标题:在表格的顶部居中位置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2、填写日期:在表格的右上角填写报告日期。
3、填写人员信息:在表格的左上角填写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4、病例信息:表格的主体部分包括病例的各种信息,如病例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时间、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接触史等。
5、疫情报告信息: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信息。
6、处理情况:记录疫情处理情况,如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消毒等措施。
7、备注:根据需要填写其他相关信息或说明。
三、填写方法1、标题:直接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2、填写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报告日期,格式为YYYY-MM-DD。
3、填写人员信息: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4、病例信息:根据病例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
注意填写完整、准确,包括病例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时间、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接触史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5、疫情报告信息:填写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信息。
6、处理情况:根据疫情处理情况填写相关信息,如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消毒等措施。
7、备注:根据需要填写其他相关信息或说明。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附页进行补充说明。
四、注意事项1、及时性:在发现疫情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以便及时掌握疫情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
2、准确性:确保填写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误判或漏报。
3、完整性:应完整填写表格的所有内容,包括病例信息和处理情况等,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传染病疫情登记表是记录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工具,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