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大通关 专题2.4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47.64 KB
- 文档页数:16
专题2.4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考点精讲一、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二、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为零的状态叫做静止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且保持不变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1)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零,即F合= 0.在正交分解形式下的表达式为F x= 0,F y= 0.(2)平衡条件的推论①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则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合力为零,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②三力平衡: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若这三个力是非平行力,则三个力一定是共点力,简称为不平行必共点.如果将三个力的矢量平移,则一定可以得到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③多力平衡: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则其中的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这些力的矢量平移,则一定可以得到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多边形.(3)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在三个不平行力的作用下平衡时,这三个力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于一点.考点精练1. 如图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在竖直墙面上.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答案】A.2. 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答案】A【解析】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受力平衡,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和重力等大、反向,即方向竖直向上,A正确.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先隔离甲,分析甲的受力,假设甲受乙对甲的摩擦力,那么甲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甲将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甲、乙之间无摩擦力。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绳B 水平。
设绳A 、B 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 1 、F 2,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
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在此过程中: ( )A .F 1先增大后减小B .F 2先增大后减小C .F 先增大后减小D .F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OB 和O ′B 两根轻绳吊着,两轻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这时OB 绳的拉力大小为F 1,若烧断O ′B 绳,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 时,OB 绳的拉力大小为F 2,则F 1:F 2等于: ( )A .1:1B .1:2C .1:3D .1:4【答案】D 3.如图所示,建筑装修中,工人功质量为m 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大小为F 的推力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cos F mg θ-B .()sin F mg θ-C .()cos F mg μθ-D .()F mg μ-【答案】A4.2013年8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下潜5 km 深度.设潜水器在下潜或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海水浮力和海水阻力作用,其中,海水浮力F 始终不变,所受海水阻力仅与潜水器速率有关.已知当潜水器的总质量为M 时恰好以速率v 匀速下降,若使潜水器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要从潜水器储水箱向外排出水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A .2(M -F g )B .M -2F gC .2M -F gD .2M -2F g【答案】A5.如图所示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了一个挡板,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 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2,在此过程中: ( )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D .F 1缓慢减小,F 2保持不变【答案】D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 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 点,现在用力F 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 的最小值为: ( )A.5.0N B.2.5N C.8.65N D.4.3N【答案】B7.下表面粗糙,其余面均光滑的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倾角与斜面相等的物体A放在斜面上,方形小物体B放在A上,在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A、B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14 受力分析
[方法点拨] (1)受力分析的两种顺序:先场力后接触力,或先已知确定的力后未知不确定
的力.(2)可从三个方面检验:①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②判断能否保持原来的运动
状态;③换角度(整体隔离)分析是否矛盾.
1.如图1所示,轻绳一端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Q,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定滑轮与小球P连接,P、Q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图1
A.Q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Q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Q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Q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
2.如图2所示,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斜劈C上叠放了A、B两个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三者均保持静止状态.关于A、B、C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物体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B对C的作用力可能与斜劈表面夹角为90°
D.地面可能对C有摩擦力作用
3.(多选)(2017·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期末)如图3所示,将一长方形木块锯开为A、B两部分后,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 )
图3
A.B受到四个力作用
B.B受到五个力作用
C.A对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D.A对B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向下。
专题2.4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考点精讲一、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二、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为零的状态叫做静止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且保持不变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1)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零,即F合= 0.在正交分解形式下的表达式为F x= 0,F y= 0.(2)平衡条件的推论①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则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合力为零,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②三力平衡: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若这三个力是非平行力,则三个力一定是共点力,简称为不平行必共点.如果将三个力的矢量平移,则一定可以得到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③多力平衡: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则其中的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这些力的矢量平移,则一定可以得到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多边形.(3)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在三个不平行力的作用下平衡时,这三个力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于一点.考点精练1. 如图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在竖直墙面上.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答案】A.2. 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答案】A【解析】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受力平衡,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和重力等大、反向,即方向竖直向上,A正确.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先隔离甲,分析甲的受力,假设甲受乙对甲的摩擦力,那么甲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甲将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甲、乙之间无摩擦力。
再隔离乙,分析乙的受力.物体乙一定受到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 N1,甲对乙的压力F N2,乙受水平向右的外力F,由平衡力的条件可知,地面对乙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乙共受到5个力的作用,故选C。
4.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受到四个力B.B可能受到四个力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答案】AD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硬质面字典A对称跨放在硬质面的书本B上.将书本B的一端缓慢抬高至字典刚要滑动,此时书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B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为mg sin θC.B的一个侧面对A的弹力为mg cos θD.B对A的作用力为零【答案】B6.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mgtan θ B .F =mg tan θC .F N =mgtan θD .F N =mg tan θ 【答案】A【解析】 法一:合成法 滑块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知:mg F =tan θ,mg F N =sin θ⇒F =mg tan θ,F N =mgsin θ.法二:效果分解法将重力按产生的效果分解,如图乙所示,F =G 2=mg tan θ,F N =G 1=mg sin θ. 法三:正交分解法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mg =F N sin θ,F =F N cos θ,联立解得: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法四:封闭三角形法如图丁所示,滑块受的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F =mg tan θ,F N =mgsin θ. 7.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 B.1-μ1μ2μ1μ2 C.1+μ1μ2μ1μ2 D.2+μ1μ2μ1μ2【答案】B方法突破方法1 受力分析诠释: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1)整体法:在研究连接体或叠体的问题时,常把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看成一个研究对象。
(2)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从相互作用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
题组3 受力分析法1.如图所示,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2m 、m ,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物块b 受四个力作用B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 .物块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 .物块a 受到物块b 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答案】B2.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
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木块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答案】B【解析】由于AB间接触面情况未知,若AB接触面光滑,则AB间没有摩擦力,此时A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墙壁对A的弹力而平衡,故A、C错误,B正确;木块B受推力F、A对B的压力,若压力向右的分力等于F,则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故D错误。
3.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竖直墙内,与墙相垂直,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重物m。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绳对横梁作用力的方向沿横梁指向竖直墙B.绳对横梁的作用力一定大于重物对绳的拉力C.所挂重物m的质量越大,绳对横梁的作用力也越大D.若使绳的C端位置升高,则绳BC段的作用力会减小【答案】C【解析】滑轮两边细绳的拉力均为mg,轻绳对横梁作用力是竖直向下的mg与沿BC斜向上的mg的合力,所以其方向不沿横梁指向竖直墙;其大小也不一定大于重物对绳的拉力mg;所挂重物m的质量越大,则竖直向下的mg与沿BC斜向上的mg的合力越大,绳对横梁的作用力也越大;若使绳的C端位置升高,则绳BC 段的作用力仍等于mg.选项C正确。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答案】D5.如图所示,两个光滑金属球a、b置于一个桶形容器中,两球的质量m a>m b,对于图中的两种放置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对于容器左壁的弹力大小相同B.两种情况对于容器右壁的弹力大小相同C.两种情况对于容器底部的弹力大小相同D.两种情况两球之间的弹力大小相同【答案】C【解析】由几何知识可知,两种情况下两球球心的连线互相平行,也就是说,下面小球对上面小球弹力的方向相同.上面小球受到的弹力的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等于重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对左壁的弹力,显然a球在上面时对左壁的弹力大,两球之间的弹力也大,A、D两项错误;将两球看做整体分析可知,在同一容器里对左壁的弹力大小等于对右壁的弹力,所以是b球在下面时对右壁作用力大,而对底部的作用力大小相同,B项错误、C项正确。
点评:若不涉及物体间内部相互作用,一般用整体法,即以整体为对象;反之,若研究物体间内部的相互作用,则要用隔离法,选对象的原则是受力较少的隔离体。
方法2 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诠释: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1)合成法(2)分解法(3)正交分解法(4)力的三角形法题组4 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1.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
如图所示,在车厢由水平位置逐渐抬起的过程中,有关货物所受车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f逐渐增大B.摩擦力f先增大后不变C.支持力N逐渐减小D.支持力N先减小后不变【答案】C2.(多选)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
F 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
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A.F f变小B.F f不变 C.F N变小D.F N变大【答案】BD3.如图所示,一个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的边长分别为a、b、c,被沿两直角边的细绳A、B悬吊在天花板上,且斜边c恰好平行天花板,过直角的竖直线为MN。
设A、B两绳对三角形薄板的拉力分别为F a和F b,已知F a 和F b 及薄板的重力为在同一平面的共点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薄板的重心在MN 线上B .薄板的重心不在MN 线上C .F a F b =b aD .F a F b =b c【答案】AC【解析】因为F a 和F b 的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直角顶点,F a 和F b 及薄板的重力为共点力,故重力必过直角顶点,故A 正确;如图所示,F a F b =b a,故C 正确。
4.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 、原长均为L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 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 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 ,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则M m等于 ( )A .932B .916C .38D .34【答案】A5.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N,支持力大小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