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资金机制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4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业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净化槽为例贾小梅; 赵芳; 董旭辉【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9(044)006【总页数】4页(P90-93)【关键词】行业管理;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净化槽【作者】贾小梅; 赵芳; 董旭辉【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在标准中首次明确净化槽结构以来,经过近70年的实践[1],围绕净化槽逐步建立起硬件技术体系、软件管理体系及推广普及三要素为核心的行业管理体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应治尽治[2]。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对行业引导和培育不充分,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呈现出市场效率低、持续开展污水治理的后劲不足等问题。
系统研究以净化槽设施为代表的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化水平,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日本净化槽管理经验日本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的成功,与净化槽相关硬件标准化管理、软件全流程制度建设及推广普及密切相关。
1.1 在硬件标准化方面,以净化槽设施标准化结构为基础,不断提升净化槽产品的技术水平日本完善的净化槽硬件管理制度是推动净化槽技术不断创新的重要基础,其核心是一项标准和一项制度。
1.1.1 “一项标准”是指净化槽设施构造标准,该标准划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技术底线20世纪初期,日本由于下水道建设的滞后和水冲式厕所迅速普及,污水遍地横流现象突出。
鉴于这种情况,1921年日本颁布了《水槽便所取缔规则》,首次明确污水槽必须由腐败池—氧化池好氧池(散水滤床)—消毒池三部分构成,并明确了出水卫生标准。
1950年日本首次出台《建筑基准法》,并首次提出净化槽的结构标准,同时明确凡达到“标准型”同等或以上性能的“非标准型”净化槽,经监督部门认定后也可以设置。
污水处理运营模式一、引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污水处理运营模式是指规划、建设、运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运营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污水处理运营模式的分类1. 政府独资模式政府独资模式是指市政府或相关政府机构独立负责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设施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承担全部责任和风险,对设施的规划和运营具有高度的控制能力。
2. 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合作共建污水处理设施并共同承担运营责任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可以借助企业的专业管理能力和资金优势,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
3. 公私合作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设施的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的污水处理项目,可以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提高项目的资金筹集和运营效率。
三、污水处理运营模式的优势1. 利于专业化运营污水处理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
合作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提高设施的运营水平和效益。
2. 分散风险和降低成本合作模式可以将风险和成本分摊给各参与方,降低了各方的压力。
同时,各方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3.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合作模式引入了市场机制,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公私合作模式尤其能够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增加投资和技术支持,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污水处理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管理将成为未来污水处理运营模式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监控设备,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和稳定性。
2. 生态化处理生态化处理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和自然环境的利用,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未来的污水处理运营模式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处理手段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展望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展望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合理高效的污水处理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意义重大。
本文将对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城市污水处理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城市污水产生量大幅增加。
然而,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一些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污水处理需求。
其次是运维管理不足。
投资不足和人才缺乏导致许多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营和维护,进而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此外,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城市污水处理的一大问题。
然而,尽管面临一系列挑战,国内城市污水处理也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首先是封闭地下渠道。
通过修建封闭地下渠道,不仅能有效减少污水外流和地下水污染,还能提高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环境。
其次是加强了源头治理。
在一些大城市,实施了分散式污水处理,采用了提高一体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覆盖率,确保城市每个角落的污水得到处理。
二、国外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国内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例如,日本的污水处理技术成熟,能够高效处理各类污水。
德国的污水处理系统覆盖范围广泛,水质也较好。
同时,国外一些城市还注重资源回收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源,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发展展望为了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未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提高投资回报率。
其次,要加强运维管理。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设施运营和维护的水平,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
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方面,要加强科研力量,不断探索新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第5卷第6期环境工程学报Vol .5,No .62011年6月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Jun.2011日本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的经验分析张昱刘超杨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摘要日本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已经有3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综合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日本在再生水政策标准、生产模式、处理技术和技术经济性、安全输配和水质安全性等方面的概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对缺水地区———福冈、东京都和横滨的再生水生产利用实例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污水再生水深度处理日本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08(2011)06-1221-06Experience analysis of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in JapanZhang YuLiu ChaoYang M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Aquatic Chemistr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China )Abstract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Japan for more than 30years ,espe-cially in the water shortage regions.The water reuse experiences on policies and laws ,treatment mode and tech-nologies ,distribution ,and reclaimed water quality in Japan were summarized.The water reuse case studies inFukuoka ,Tokyo ,and Yokohama we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d.Based on Japan ’s water reuse experiences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water reus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Key words sewage ;reclaimed 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Japan 基金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08ZX07314-003,2008ZX07314-008);中科院知识创新课题(KZCX1-YW-06)收稿日期:2010-06-10;修订日期:2011-03-01作者简介:张昱(1973 ),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原理及化学物质生物转化机制等研究。
日本水资源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启示马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水资源补偿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环节。
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水循环和水体功能、保证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良性开展、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然而,建立健全的水资源恢复的补偿机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与方法尚未成型。
日本水资源管理制度较早地涉及水资源补偿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为中国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研究日本水资源补偿机制,借鉴和吸收其先进做法和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我国水资源补偿机制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一、水资源补偿机制的提出(一)生态补偿的涵义“生态补偿”一词在我国出现甚晚,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文献中尚未见此词。
作为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目前其定义尚未明确。
毛显强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1]吕忠梅认为,生态补偿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指对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包括对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供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2]曹明德认为,生态补偿理应包括以下两层涵义:一是指在环境利用和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通过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以实现所有者的权益,或对保护环境资源的主体进行经济补偿,以达到促进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
二是国家通过对环境污染者或自然资源利用者征收一定数量的费用,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或者用于开发新技术以寻找替代性自然资源,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因开采而耗竭的补偿。
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一、引言乡村地区的污水治理一直是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不断努力提高乡村污水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污水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对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其中的启示。
二、美国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1. 中央政府角色在美国,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
美国环保署(EPA)是负责制定和实施乡村污水治理政策的机构,其下设有专门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污水处理、监管和执法。
2. 分权与合作机制美国的乡村污水治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分权和合作机制。
中央政府通过资金拨款和政策引导,支持各州和地方政府发展乡村污水治理项目。
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监督和管理本地的乡村污水治理,同时与志愿机构、学术机构和私营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治理工作。
3. 技术创新与实践美国在乡村污水治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实践。
例如,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与新型气候和环境条件相结合,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手段,提高治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三、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1. 地方自治体的主导作用在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由地方自治体主导。
每个地方自治体设立了专门的污水处理机构或部门,负责乡村污水治理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2. 充分发挥社区力量日本注重发挥社区力量参与乡村污水治理。
在乡村地区,社区居民组织和公民团体参与治理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等形式,促进乡村污水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3. 经济激励措施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居民和农民参与乡村污水治理。
例如,设立了乡村污水处理补助金和贷款基金,为居民和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利率,降低投资成本和治理门槛。
四、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启示1. 建立科学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乡村污水治理需要建立科学的政策与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职责与权力。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及投资的分析作者:董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发展在优化城市环境,发展城市城市经济,水资源再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所需资金巨大,本文在资金的筹措、资金的来源渠道以及投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资金来源;投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其他弃水的进行收集,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利用的城市污染防治的主体设施,在优化城市环境,发展城市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水资源再利用和完善城市功能的工作中,发挥了功不可抹的作用。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污水处理厂是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其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近几年,我们国家在污水领域的资金投入量逐渐增加。
尽管投资力度加大,但污水处理领域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投融资在主体结构、投资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运作机制中的种种矛盾也越来越重,在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总量资金方面也存在不足的问题,融资模式方面,还基本停留在政策性资金支持上、财政体制等方面,无法适应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融资发展的要求,相关金融工具创新有待加强,融资模式有待完善。
城市污水处理融资状况(一)污染投资支出总量不足。
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GDP的1%~2%,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
尽管我国的财政环保投资在逐年增加,“十五”期间的环保投资仍然只是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中国近年来在污水治理上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还只是“问题”导向的应急投资。
尽管中国近年来污水治理的投资总量不断攀升,但与实际的需求量差异较大。
(二)随着城市的规模的扩大,使得收费范围的不断增加,需要完全依赖环境部门及自来水收费部门对排污费收缴,难以保障排污费的不漏收缴、全额使用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运营支出上。
日本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1.河北中科环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299;2.河北省生态环境2.监测中心,石家庄 050037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消耗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水体的污染越来越明显。
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政府越来越重视污染带给我们的负面作用。
如何更好的治理水污染,本文从日本污水治理体系建设谈起,分析我国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字:日本污水处理托管运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
大量的污水排放不仅破坏了水环境,也使水资源更加短缺。
而如何将污水净化和再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和由此引发的恶臭污染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方面,许多发达国家走在我们前面,本文依据实地考察结果简要介绍日本污水处理现状,为中国污水处理事业抛砖引玉。
1日本完善的污水治理体系作者简介:李国胜(1979-),男,汉族,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分析与管理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成为社会瞩目的问题。
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方面大型工厂和商业设施的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而另一方面下水道建设的滞后引起未经处理的生活杂排水的迅速增加。
1970年制定的水质污染防治法加强了对工厂污水的排放管理,而生活污水就成了公共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80年代,可用于处理粪便污水和生活杂排水的家用净化槽研制成功,这种新型净化槽在不适合下水道建设的乡村地区得到迅速普及。
这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水环境的改善和水资源循环的形成。
1.1不同污水处理系统目前日本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覆盖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较为完善的处理体系。
根据对象地区的人口密度,建设了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地区或在居住比较密集的农村地区,主要建设下水道和农业村落排水设施这样的集中处理设施,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城郊、农村、山区,则安装净化槽这样的分散处理设施。
天津经济TIANJIN ECONOMY◎文/辛萍孙钰一、污水处理市场化的一般概念污水是对排入排水系统中各类废水的总称,泛指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以及其他排入排水管网的混合污水。
污水处理,就是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减少或分离出去,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以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恢复其原来性状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污水处理市场化,则是指对这种公用事业的市场化,主要强调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方式,提高污水处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具体来说,就是在污水处理这种公用事业领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改变以往政府包揽所有污水处理事务的局面,形成多元竞争格局,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向市场监督方面转变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挖掘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污水处理事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和生产效率。
二、国外污水处理市场化的经验外国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国家直接投资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费收取后作为国库收入上缴国库,专款专用;国家投资建设后,把设施委托给地方市政公司经营,中央与地方协商分成比例或补贴比例;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后,把设施以招标的方式承包给竞标的中标者运营;国家与地方政府建设后,把设施出售给竞买企业;法人管理或实行合伙型管理经营,由排污企业联合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由股东协商,实行法人管理或实行合伙型管理,运营利润或亏损额依协议或章程进行分配。
(一)日本日本为了明确下水道及污水终端处理行政的责任,1957年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下水道由建设省主管。
下水道建造事业有国家实施和地方实施两种。
由国家实施的,设施所在地的地方公共团体要承担部分费用;由地方实施的,地方要承担全部费用。
公共下水道与终端处理厂的建造、改造所需资金首先考虑由政府资金来优先承担,不足的可以由地方公共团体以发行地方债券的形式来筹集。
在收费方面,缴费主体为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