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历史背景;(2)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成就;(3)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及元朝的统治范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蒙古的兴起原因;(2)运用地图识记、时间线索法,掌握元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2)树立学生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蒙古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的统一事业;(2)元朝的建立过程及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2. 教学难点:(1)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与统一;(2)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民族政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备齐教学用具;(2)设计教学活动,准备课堂提问。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内容;(2)搜集有关蒙古和元朝的历史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南宋的建立;(2)提问:你们知道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部分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蒙古的兴起原因;(2)学生分享搜集到的有关蒙古和元朝的历史资料。
3. 课堂讲解:(1)讲解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与统一;(2)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成就;(3)介绍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及元朝的统治范围。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蒙古的兴起对我国历史的影响;(2)分组讨论元朝的建立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意义。
5. 总结拓展:(1)总结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的主要内容;(2)提问:你们认为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绘制蒙古和元朝统治范围的思维导图;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讲授新课【师生共同完成P67动脑筋。
】(出示多媒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问题3:成吉思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统一蒙古?(客观,主观或外部和内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视频、阅读教材小字部分,概括铁木真的性格。
】问题4:“一代天骄”出自毛泽东的词《泌园春·雪》,你认为这样评价成吉思汗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时结合当时部落纷争和其出身既要说明其坚强机敏又要说出其残暴的一面,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全面的正确的了解。
】过度: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后代是怎样建立起这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朝代的。
(展示忽必烈图片)二、创业之主——忽必烈问题1:忽必烈是怎样完成成吉思汗的未竟事业的?(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展示图示进行总通过影视资料刺激视听,结合动脑筋,为学生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意义做铺垫。
形象直观,突出重点。
让学生辩证的、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启发思维,提高素养。
形象直观,突出重“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
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
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
城内公共街道两侧,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在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凡是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
”问题1:元大都的布局是什么样的?元大都有什么样的地位?学生:(略)问题2:这么繁荣的商业大都市,人口众多,如果出现了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可怎么办呢?通惠河会通河洛阳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隋朝大运河教师:为了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元朝初年设想用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来运输。
但是由于年久失修,隋运河有很多河道淤塞无法使用,而且路程也太远。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包括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重要史实。
(2)掌握元朝建立的过程、时间和开国皇帝。
(3)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民族自豪感。
(2)体会成吉思汗等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元朝统一全国。
2、教学难点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蒙古族音乐或展示蒙古族特色的图片,如蒙古包、骏马等,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二)新课讲授1、蒙古族的兴起(1)展示地图,介绍蒙古族生活的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
(2)讲解蒙古族的早期历史,包括部落分散、相互争斗的情况。
(3)重点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和原因。
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成吉思汗的英勇和智慧,如他如何历经艰难险阻,最终统一蒙古。
2、元朝的建立(1)介绍忽必烈的身世和他的政治抱负。
(2)讲述忽必烈建立元朝的经过,包括定都大都(今北京)等重要史实。
(3)分析忽必烈能够建立元朝的原因,如他的治国策略、对汉文化的借鉴等。
3、元朝的统一(1)展示元朝疆域图,与之前朝代的疆域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元朝疆域的辽阔。
(2)讲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包括灭亡南宋等重要事件。
(3)组织学生讨论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三)课堂小结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蒙古族兴起的关键人物、元朝建立的时间和皇帝、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等。
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人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总课时数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蒙古的兴起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史实;掌握蒙古灭西夏与金的相关史实;掌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讲授法 教学类型 新授 教学流程与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复习旧知 2、简介学习内容导入。 二、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⑴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47-48页“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相关内容,思考: ①12世纪的蒙古草原是什么样的局面? ②这种局面是怎样结束的? ③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⑵生自学后指名回答,师引导明确: 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⑶在介绍蒙古草原局面时补充介绍《蒙古秘史》相关记载。 过渡:蒙古统一后,开始了对外、对内扩张,蒙古对内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3、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⑴播放视频《蒙古灭西夏与金》 ⑵请大家继续学习第二部分。 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48页“蒙古灭西夏与金”相关内容,完成以下任务:根据课本内容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⑶生自学后指名回答,师引导明确: a.蒙古灭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 b.成吉思汗病逝:1227年,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借道宋境进攻金朝。 c.蒙古灭金: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持续了40多年。 过渡:蒙宋战争的结果如何呢?元朝建立和实现统一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4、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⑴播放视频《元朝统一中国》 ⑵请大家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自学指导3:阅读课本49页“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相关内容,思考: ①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②元朝是如何建立并实现统一的? ⑶生自学后指名回答,师引导明确: a.巩固统治的措施: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b.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c.元朝的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d.元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⑷小练习: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⑸动脑筋:元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 生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师引导明确答案: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具有反抗外族入侵的正义性,在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 三、总结 四、巩固提高 五、拓展 播放腾格尔歌曲《传说》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蒙古族兴起的概况,包括其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
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史实,理解其对蒙古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道元朝建立的过程和忽必烈的统治措施,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让学生体会到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2、教学难点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蒙古族特色的音乐或展示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生活场景等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蒙古族了解多少?”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蒙古族的兴起介绍蒙古族的生活区域,主要在蒙古高原。
讲述蒙古族的经济发展,以游牧为主,也逐渐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
分析蒙古族兴起前的社会状况,各部之间相互争斗,人民渴望统一。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讲述成吉思汗的成长经历和他的卓越才能。
重点讲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逐步实现统一。
分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意义,如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等。
3、蒙古的扩张展示蒙古军队对外扩张的地图,介绍其征服的地区。
分析蒙古扩张的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破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
4、元朝的建立讲述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的一系列举措,为建立元朝奠定基础。
详细介绍元朝建立的时间、都城等基本情况。
5、元朝的统一讲述元朝统一的过程,先后灭掉南宋等政权。
组织学生讨论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5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2.__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__________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______。
3. 年西夏灭亡。
4.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年,蒙古灭金。
5.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
6.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 ”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7.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
8.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_,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9.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练习巩固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铁木真B.忽必烈C.阿保机D.阿骨打2.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A.西夏灭亡后B.金灭亡后C.契丹灭亡后D.匈奴灭亡后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阿骨打D.阿保机5.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是( )A.广开言路B.整顿吏治C.注重农桑D.改用汉姓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蒙古族兴起的概况,包括其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和部落纷争。
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理解元朝建立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地图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让学生体会到成吉思汗等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
元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重要史实,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蒙古族特色的音乐或展示蒙古族风情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讲授新课(1)蒙古族的兴起介绍蒙古族的生活区域和经济特点。
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蒙古高原,以游牧为生,擅长骑射。
分析蒙古族兴起的原因。
包括内部因素如部落的团结和杰出领袖的出现,外部因素如周边政权的衰落等。
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
成吉思汗通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手段,结束了蒙古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蒙古汗国。
(2)元朝的建立讲述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的改革和发展,为建立元朝奠定基础。
介绍元朝建立的经过。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分析元朝建立的影响。
包括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元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4、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及其影响。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题: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1.本课是统编初中历史七下第二单元,主要讲述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特别是第10课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疆域的空前辽阔,同时各民族之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根据课标的内容要求,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分别对课标的要求进行阐述。
3.本课以按时间顺序、以“成吉思汗”“忽必烈”为主线,再现了蒙古族的形成、建立政权以及统一全国的过程,最后特别强调元朝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及统一全国的过程,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3.了解蒙古族的贡献,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认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教学重点:蒙古政权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四、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1. 新课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用PPT展示几张标志性照片:①蒙古包;②马头琴;③那达慕大会;④草原赛马。
提问:观察这些图片,聆听背景音乐,思考这些与哪个民族有关?预设:学生回答“蒙古族”。
拓展: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引出今天学习内容——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