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工作设计与作业设定
- 格式:ppt
- 大小:521.00 KB
- 文档页数:47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算题答案第四章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故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0.4×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1+16%)=15.08(分) 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X 关系簇(2)正常时间:1.2×95%(3)标准时间:1.2×95%×(1+10%)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1461+=6.35460⨯⨯()(分)标准作业时间:24+106.351+=7.2240+14()(分)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解:(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6/60=10%(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 24*10%*1-10%=1440.05n =()第八章 库存管理1.华海羽毛球俱乐部每天周大约丢失、损坏20打羽毛球……解:已知 D=20×52;P=5×12=60元/打;H=60×1.5%=0.9元/打.年; S=7元/次;LT=3周。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主要涉及凸轮机构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有:凸轮的形状、凸轮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基圆半径的计算、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分类,理解凸轮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运动规律,能够进行凸轮的设计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难点: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凸轮机构,如洗衣机脱水装置、汽车雨刷等,引导学生思考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凸轮机构的设计案例,讲解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凸轮轮廓曲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凸轮机构1. 组成:凸轮、从动件、支撑件2. 分类:盘形凸轮、圆柱凸轮、球形凸轮3. 工作原理:凸轮的运动规律1. 线速度与角速度2. 加速度与减速度3. 压力角与基圆半径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盘形凸轮,使其能够实现某个特定的动作。
答案:根据动作要求,计算凸轮的参数,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2. 题目:计算一个给定参数的凸轮的运动规律。
答案:根据凸轮的参数,计算出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减速度等运动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凸轮机构,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设计方法和轮廓曲线的绘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运作、营销和财务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
×3.成本可以无限降低。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207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时: 48 学分: 2.5开课学期: 4 先修课程:管理学、现代物流概论适用专业:物流工程课程简介:《生产运作管理》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的丰富以及对于生产理论的深入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逐步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课程讲述基本的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介绍有关企业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提供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一、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案例和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重点、难点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生产理论并掌握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及掌握MRP、JIT、ERP等先进生产方式。
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整体课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第一章基本概念 2 0 第二章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2 0 第三章第三章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 2 0 第四章第四章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2 2 第五章第五章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 2 2 第六章第六章需求预测 2 2 第七章第七章生产计划 2 2 第八章第八章库存管理 2 2 第九章第九章MRP 2 2 第十章第十章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2 2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服务业的作业计划 2 2第十二章第十二章项目计划管理 2 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质量管理 2 0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精细生产 2 0第十五章第十五章其他先进生产方式 2 0 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第1章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引导案例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服务转型1.1 生产运作管理1.2 生产运作的分类1.3 流程和时间1.4 供需协调1.5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讨论案例海尔定制冰箱教学要求: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相关概念;理解生产管理在生产经营型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生产过程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运作、营销和财务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1. 了解常见传感器的种类和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各种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常见传感器进行实验操作。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了解以下常见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1)电阻式传感器;(2)电容式传感器;(3)压电式传感器;(4)热敏电阻传感器;(5)红外传感器。
2.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传感器装置,用于感应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每组需拍摄实验过程的视频或照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 阅读有关传感器应用的科普文章,挑选一篇进行分享,阐述其应用原理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针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传感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撰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表述。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包括阅读、实验操作、文章撰写和分享等部分,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实验操作需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器材完好无损。
3. 分享的文章需真实客观,不得夸大其词,涉及专业问题可请教老师。
4. 作业提交方式:电子版文档提交,每位同学需提交一份作业成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表现、文章撰写质量及分享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总体评价,同时邀请学生参与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对传感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在作业提交后及时查看教师批改和反馈结果,如有疑问可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2.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4节眼睛和眼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眼睛和眼镜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物理光学原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作业:(1)阅读教材,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理解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
(2)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眼镜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作业:(1)自制简易眼镜模型: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板、透明塑料片等),制作一个简易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模型。
要求模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并能清晰地展示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观察与实验: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眼镜店或光学实验室,观察不同种类的眼镜及其使用情况。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3. 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重点掌握眼睛的成像原理及眼镜的矫正作用。
(2)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式学习任务: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用眼、合理配镜来保护视力,减少近视等视力问题的发生。
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项目报告,包括问题阐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等。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做好笔记,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2. 实践操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并确保模型的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观察与实验部分需家长陪同并签字确认。
3.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项目式学习任务需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成员需积极参与,确保项目报告的完整性和质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预习作业、实践操作作业及课堂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1.2 技能目标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教育学生要明辨是非,不要盲目善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背景,解释为什么东郭先生会救助狼。
2.2 故事梗概详细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情节,包括东郭先生救助狼、狼反咬东郭先生、东郭先生的智慧等。
2.3 角色分析分析东郭先生和狼的性格特点,解释为什么狼会恩将仇报。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和角色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2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郭先生和狼的行为,引导学生从道德角度评价故事。
3.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善良、同情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授故事详细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东郭先生的善良和智慧。
4.3 角色分析分析东郭先生和狼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道德角度评价故事。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善良、同情心的看法。
4.5 总结反馈总结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强调明辨是非、不要盲目善良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复述故事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情节。
5.2 写心得体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善良、同情心的心得体会。
5.3 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课《农夫和蛇》的故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的理解程度。
6.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了解他们对善良、同情心的认识。
6.3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复述故事和写心得体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