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业空间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18.00 KB
- 文档页数:32
第5章作业空间设计5.1 作业空间概述人与作业器具共同完成任务是在一定的作业空间进行的。
人、机所占的空间称为作业空间。
按作业空间包含的范围,可把它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场所和总体作业空间。
(1)近身作业空间指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坐姿或站姿状态下,其所能完成作业的空间范围。
近身作业空间包括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①在规定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②人体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③为了保证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传动部位等)直接接触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2)作业场所指操作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如汽车驾驶室。
在作业场所的设计中,除了要保证近身作业空间外,还要考虑到信息显示器、操纵控制器的安排设置,以使操纵者能够适宜地获取信息、进行操作。
(3)总体作业空间不同的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
总体作业空间反映的是多个作业者或使用者之间作业的相互关系,如一条生产线、一间办公室等。
作业空间设计,从大的范围来讲,就是组织生产、生活现场,把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按照生产任务、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人的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和经济性。
从小的范围来讲,就是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适、高效工作。
5.2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5.2.1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1)作业特点人们所从有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别。
性质和内容不同的工作,对作业空间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体力作业比脑力作业的作业空间大;动态作业比静态作业的作业空间大;高温作业比常温作业的作业空间大。
例如,车床操作工作所要求的作业空间应比汽车、飞机驾驶员的作业空间大得多。
总之,作业空间的大小尺寸与构成特点,都必须首先服从工作需要,要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