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和小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老牛和小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歌曲《老牛和小羊》为宫调式,四二拍,由三个乐句组成,歌曲中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分别用固定的动机表现,在第一、第二乐句反复出现,既为歌曲增添了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第三乐句合唱合唱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乐句巧妙地把老牛和小羊的叫声设计为高低两个声部、形成四度和声,降低了学生学唱的难度。
最后两小节又回到了齐唱,完美的结束在主音上。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音乐的基础,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对老牛和小羊的叫声也能轻松模仿出来,可以做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但对于合唱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
2、能够听辨音的高低,感受老牛和小羊叫声的旋律特点。
3、乐于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四、学习重点难点: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老牛和小羊》2、分辨二声部,并准确去演唱。
五、教学准备:PPT、钢琴、老牛和小羊的头饰六、教学活动1、情境导入:(1)听音乐,并模仿。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坐着小火车去游览了西班牙美丽的村庄,今天呀老师准备带你们到我们自己的牧场去参观一下,请同学们坐好,小火车要出发了,呜......(播放PPT火车开动的音乐有节奏的拍手跺脚等)师:同学们,就要到我们的目的地了,牧场里已经有两个小动物提前来欢迎我们了,你听他们是谁?他们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师:细心的你们一定注意到了他们的声音有高低的区别,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你能模仿一下吗?让我们加上柯尔文手势分别用22 1 66..5.模仿小羊和老牛的叫声,谁想来试试?(2)师生、生生分组演唱师:你们模仿的非常准确,小羊和老牛如果一起叫是什么样子呢?男女同学分组一起演唱一下。
师:第一次合作真是了不起,你们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在唱歌一样,再来一次。
设计意图:在导入部分,从情境入手通过律动、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为新课中二声部合唱教学做好了铺垫。
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篇一:老牛和小羊教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篇二:《老牛和小羊》教案1《老牛和小羊》教案一、教材分析《老牛和小羊》这首歌曲是小学阶段的第一首合唱曲目,旨在使学生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分辨声部的不同,树立合唱的概念。
本首歌曲一段体结构,分为三个乐句,第三乐句写成了简短的、由纯四度构成的二声部,整首乐曲由5 6 1 2 四个音组成,歌曲短小、欢快,略显风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 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
三、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合唱的概念,2. 分辨二声部,并演唱准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我想邀请两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朋友和我们一起上,你们说好不好,它们是谁呢,你们看~师:对了,它们就是《老牛和小羊》老牛怎样叫,小羊呢,小羊的声音比老牛的声音怎么样,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对了,老牛的声音低,小羊的声音高。
2(学习合唱部分,揭示课题。
?下面老师就要邀请它们出场了,请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先向我们走来的是谁,随后走来的又是谁,教师弹奏:2 2 1 这又是谁, 6 6 5 学生分辨第一个声音是小羊,第二个声音是老牛。
师:为什么,生:老牛比小羊的声音低。
?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它们身上的音符吧,出示乐谱 2 2 1 | 6 6 5 带领学生唱一唱。
让我们加入它们的叫声唱一唱,加入歌词再唱一唱。
2 2 1 | 6 6 5咩咩叫哞哞叫?连贯两遍唱一唱。
2 2 1 | 6 6 5 | 2 2 1 | 6 6 5 |咩咩叫哞哞叫咩咩叫哞哞叫?让我们加入动作像这样分男、女生再唱一唱。
2 2 1 | 6 6 5 | 2 2 1 | 6 6 5|女咩咩叫男哞哞叫女咩咩叫男哞哞叫?男女生同时唱,教师接唱后半句“它们要吃草”。
2 2 1 | 2 2 1 |女咩咩叫咩咩叫6 6 5 | 6 6 5 |男哞哞叫哞哞叫?学生连贯演唱第三乐句。
20XX年人教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老牛和小羊》这首歌曲是小学阶段的第一首合唱曲目, 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老牛和小羊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歌曲《老牛和小羊》为宫调式,四二拍,由三个乐句组成。
歌曲中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分别用固定的动机表现,在第一、第二乐句反复出现,既为歌曲增添了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第三乐句合唱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乐句巧妙地把小羊与老牛的叫声设计为高低两个声部、形成四度和声,降低了学生学唱的难度。
最后两小节又回到了齐唱,完美地结束在主音上。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技能目标: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能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要举行音乐会,许多动物都来参加。
(课件出示森林里各种动物聚会的情景)你们想去听吗?生:想。
过渡:那我们就先来闯关吧!(课件出示发声练习曲)。
2、发声练习( 1)、师生练习演唱:指导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唱“哞”时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有共鸣。
(2)、分辨音的高低:师:羊和牛的声音,谁的声音高呢?生:小羊的声音高,老牛的声音低。
师:孩子们听得真仔细!3、导入新课:师: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牛和小羊可高兴了,它们也动情地唱起了歌,要和我们比一比(课件播放《老牛和小羊》)。
聆听歌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老牛和小羊》。
4、学唱歌曲:( 1)、聆听范唱。
(歌曲第三乐句是两个声部的合唱)启发学生听老牛的声音。
(播放课件)师:讲解合唱。
(2)、学生分两组,分组模唱第二乐句。
(播放课件)(3)、分为两组,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播放课件)(4)、第二声部(注意第三乐句有变化哦)!(播放课件)5、练习合唱:(播放课件)(1)、启发学生发现老牛和小羊同时唱歌,在老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一起唱歌;(2)、师生接唱,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地熟悉歌曲。
唱歌老牛和小羊-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老牛和小羊》的歌词和曲调;
2.能够模仿老师正确唱出歌曲;
3.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教学重点
1.歌曲的曲调;
2.歌曲的歌词;
3.歌曲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教学难点
1.歌曲的表达能力;
2.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老师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老牛和小羊》,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你们喜欢听歌吗?你们都会唱歌吗?那我们来学一学唱歌的方法。
”
2. 正确唱歌
老师播放《老牛和小羊》的曲调,让学生先听一听。
老师分段教唱,学生跟唱。
3. 歌曲分析
1.老师请学生回忆刚才唱的歌曲,看看它讲的是什么故事?
2.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表达了什么主题和含义?
4. 课堂练习
根据老师的指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强对歌曲的印象。
5. 课堂小结
老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再次强化对歌曲的印象。
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一首优美、朗朗上口的歌曲《老牛和小羊》。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歌曲分析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唱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曲调。
同时,教学中也注重情感和表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和含义,从而更好地领会歌曲的内涵并且能够更好地
表达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注意掌握好教学节奏,尤其在学生唱歌练习的时间应该不能太长,以避免学生疲劳。
同时,在教学中,用动手、互动的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唱歌的快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老牛和小羊教案【篇一:老牛和小羊教案】《老牛和小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这一板块内容。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演唱、表演体会动物的有趣,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样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初步培养团结协作,合唱意识。
5.能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2.模仿动物的叫声。
3.出示小羊图片,观察小羊并说出小羊的样子和叫声。
4.节奏游戏根据动物的叫声,有节奏地模仿。
5.出示老牛图片,观察老牛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6.说出小牛的叫声,教师弹节奏,学生跟着旋律演唱老牛的叫声。
7.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歌曲,听赏歌曲。
二、学习歌曲1.引导学生讲述歌曲中蕴含的故事,体验牛和羊快乐的心情,为歌曲演唱情感作铺垫。
2.出示歌词,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一读。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3.师:读得真好听,相信你们也能把歌曲唱好,有信心吗?4.老师弹,学生轻声跟唱。
5.教师范唱。
6.学生分组跟电子琴一起轻声唱。
7.学生有动作地表演唱。
8.分角色演唱,指导二声部合唱。
9.集体表演唱。
10.学生个别表演唱。
11.谈两种动物的用处,激发学生喜爱、保护动物。
三、拓宽性使用教材,进行歌词创编1.学生合作创编歌词。
2.学生展演。
四、课堂总结【篇二:演唱课《老牛和小羊》的教学设计】演唱课《老牛和小羊》的教学设计——音乐科: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接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世界演唱曲目《老牛和小羊》。
教学目标:1、通过听辨动物的叫声找出本次课堂音乐形象的主角,增强学生对几种声音的认识。
2、通过学唱歌曲《老牛和小羊》使学生加深对二声部音乐的印象,并培养学生关心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正确表现歌曲所描绘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形象。
唱歌老牛和小羊-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老牛和小羊”这首歌曲的歌词含义。
2.学生能够跟随音乐律动唱出这首歌曲。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生动诠释“老牛和小羊”的角色形象。
2.配合钢琴伴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教学准备1.CD音乐播放器和这首歌的CD。
2.钢琴。
3.课件或挂图。
4.班级喜爱的动物形象小玩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出示这首歌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猜测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动物的故事。
学生回答后,老师宣布:今天我们开始学唱一首关于老牛和小羊的歌曲。
2. 歌曲讲解老师播放这首歌,引导学生跟随歌曲律动。
然后,老师将歌词放到课件上或挂图上,让学生齐唱这首歌曲。
老师会在适当的时机暂停音乐或让学生唱单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意义。
3. 分角色讲解老师将这首歌曲中的两个角色——老牛和小羊的形象小玩具——分别给学生,讲解他们的性格、外表特点、动物习性等让小朋友们认识这两个角色,以便于更好的诠释歌曲意义。
4. 音乐节奏变化老师配合钢琴,增加歌曲的节奏变化,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歌曲变化。
5. 听歌填空老师在唱一次这首歌以后,让学生逐个填空。
学生可以大声读出空缺处的单词或歌词,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
6. 小结老师再次播放这首歌,让学生站起来唱出这首歌,并且跟随钢琴节奏做动作。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这堂课的内容,并且鼓励大家跟着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评价1.学生的口角费的讨论和积极参与成为这堂课的亮点。
2.通过“听歌填空”和跟唱,可以更好地检查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了解学生对这堂音乐课的疑问或感想,以便于更好地进行下一次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