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第一课时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 格式:ppt
- 大小:12.53 MB
- 文档页数:60
第二节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最重要指标)(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判断1.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 )2.城镇化可促进区域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对城镇化没有影响。
( ×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2.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三个阶段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思考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说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倒退,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
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的现象称为逆城镇化,虽然逆城镇化阶段人口向市外迁移,但其性质还是城镇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城镇化的倒退。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1)原因: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
(2)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1)原因: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2)主要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3.城镇化问题的区域差异(1)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曾出现过环境污染问题,经过后来的不断治理,大部分得以有效解决。
(2)发展中国家:①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
②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
判断1.城镇环境问题是城镇化的必然产物。
( × )2.有人戏称北京为“首堵”,其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