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最小拍及纯滞后补偿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41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纯滞后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大林算法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原理。
3. 通过实验验证大林算法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1. 纯滞后控制系统:纯滞后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即输入信号到输出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这种时间延迟会使得控制作用不及时,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2. 大林算法:大林算法是一种针对纯滞后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闭环控制系统时,采用一阶惯性环节代替最少拍多项式,并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引入与被控对象相同的纯滞后环节,以补偿系统的滞后特性。
三、实验设备1. MATLAB 6.5软件一套2. 个人PC机一台四、实验步骤1. 设计实验模型: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具有纯滞后特性的被控对象模型,并确定其参数。
2. 构建大林算法控制器:根据大林算法的原理,设计一个大林算法控制器,并确定其参数。
3. 进行仿真实验:在MATLAB软件中搭建实验平台,将设计的被控对象模型和大林算法控制器进行联接,进行仿真实验。
4.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实验过程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大林算法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无控制策略:在无控制策略的情况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存在较大的超调和振荡,系统稳定性较差。
(2)大林算法控制:在采用大林算法控制的情况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超调量明显减小,振荡幅度减小,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
2. 分析(1)无控制策略:由于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系统动态性能较差,导致输出信号存在较大超调和振荡。
(2)大林算法控制:大林算法通过引入与被控对象相同的纯滞后环节,有效补偿了系统的滞后特性,使得控制作用更加及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1. 纯滞后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对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具有较大影响。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第一章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图1.3-2 典型的数字控制系统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趋势。
②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
③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DDC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
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操作站相连。
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
(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一、 填空题:1、8位D/A 转换器的分辩率是 满刻度值/2^8 。
2、数字调节器与模拟调节器相比更能实现 复杂 控制规律。
3、计算机具有 分时 控制能力,可实现多回路控制。
4、为了实现最少拍有波纹控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 Φ中应包含)(Z G 的 所有单位圆上和单位圆外 零点,为了实现最少拍无波纹控制,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 Φ中应包含)(Z G 的 所有 零点。
5、按最少拍原则设计的系统是 时间 最优系统。
6、最少拍无波纹与最少拍有波纹系统相比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 Φ中1-Z的阶次要 高一些,调整时间要 长 一些。
7、大林把这种控制量以 1/2 的采样频率振荡的现象称为“ 振铃 ”。
8、分析结果表明:)(Z U 与)(Z R 间的脉冲传递函数表达式中,包含有Z 平面单位圆内 接近-1 的负实数极点,则会产生 振铃现象 。
9、如果按大林提出的简单修正算法来防止振铃现象,则对系统的稳态输出 无 影响,但对系统的动态性能 有 影响。
10、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法是在采样周期 必须足够小,除必须满足采样定例外采样周期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 的条件下使用的。
11、数字量输出保持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 输出通路设置一个D/A 转换器的结构形式(数字量保持方案) ,一种是 多个输出通路公用一个D/A 转换器的结构式(模拟量保持方案) ,前者与后者相比D/A 转换器 使用数量多 。
12、常用的A/D 转换器有 计数器式 , 双积分式 , 逐次逼近式 。
13、为了消除稳态误差,)(Z e Φ的表达式中须含有因式 (1-z^-1)^q 。
补充填空题:1、常用的I/O 控制方式是 程序控制方式 , 中断控制方式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
2、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解决中断优先级的办法是 软件查询方式 , 雏菊链法 , 专用硬件方式 。
3、满足实时控制要求的使用条件是 所有外围设备的服务时间的总和必须小于或等于任意外围设备的最短响应时间 。
最小拍:
最小拍设计,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小拍使系统输出的系统稳态误差为0。
因此,最小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小拍无差系统或最小拍随动系统,它实际上是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系统的调节时间最短 或尽可能短,即对闭环z 传递函数要求快速性和准确性。
被控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
122.11)(110(46
.1)(++=
s s s G
)](1[)(s G s
e Z z G Ts
--==])089.0)(1.0(013.0[
)1(1++--s s s Z z 取T=1得
8277
.082.1005737.000611.0)(2
+-+=
z z z z z G 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1
11
)(--=z
z R 005737
.0000373.000611.08277
.082.1)())(1()()(22--+-=Φ-Φ=z z z z z G z z z D
纯滞后环节:
加入纯滞后环节后会发现:随着延时时间逐渐增大,响应的超调量增大,振荡加剧,甚至变得不稳定。
加入延时后,PID的控制作用会发生变化,被控对象的输入量在延时期间为0等价于系统不存在控制作用,系统的输出完全由被控对象决定反馈量的变化也达不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