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5.18 KB
- 文档页数:3
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1. 卫生清洁计划1.1厂区环境卫生1) 道路及厂区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厂区路面保持良好的维修,无破损、不积水、不起灰尘。
2) 厂区草木定期修剪,废弃不需要的器材、物品禁止在厂区堆积,防止有害生物的滋生。
3) 厂区排水沟定期清理随时保持畅通。
4) 污水排放要定期检测,并保证符合国家环保规定要求。
1.2 厂房设施卫生1) 所有的产品加工设施应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完好。
2) 设施及其周围要保持清洁,特别在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理工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3) 车间内卫生定时清理,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或不必要的物品。
4) 产品加工车间的门、窗户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通气口要定期检查。
5) 所有设施在产品加工前都应彻底清洗消毒。
6) 工厂各处的消毒液及加工车间内的消毒液要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和维持有效的浓度。
7) 加工用水及冰的水质每年由卫生防疫站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8) 车间内排水沟入口处定时进行清理,防止堵塞,以利排水。
9) 车间内照明、通风、降温设施每班检查,以保持有适当亮度、空气新鲜和车间要求的温度。
10) 温度计、压力表、秒表及电子秤定期进行检查、校准。
11) 卫生间保持清洁,每班进行清扫、消毒。
12) 加工后的下脚料存放在专用下脚料容器内,并定时清理不得积压。
1.3 设备卫生1) 加工设备按使用说明上的要求进行使用,遇有故障需维修时应迅速进行补修,确保设备正常的使用。
2) 车间加工设备保持清洁,班前、班中及班后进行清洗消毒。
3) 车间加工设备按时消毒,消毒后要彻底清洗,防止消毒液残留污染产品。
4) 检测设备、自动温度记录仪等按要求定期检查、校准,并能良好维护。
1.4 化学药品卫生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等应妥善保存,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的方法使用,药品的使用要经过品管员批准。
2. 虫害控制体系2.1要求:采用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创造易于清除害虫出现与滋生环境的条件。
食品加工厂虫害控制制度介绍本制度旨在确保食品加工厂的卫生安全,并控制和预防虫害的发生。
这是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
目标1. 确保食品加工厂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预防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防止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
3. 保障生产过程中的无菌环境,以防止对食品的污染。
虫害控制措施1. 定期清洁和消毒:食品加工厂应制定并执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计划,以确保生产区域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尤其是易受虫害侵扰的区域。
2. 安装防虫设施:在食品加工厂的入口和窗户上安装防虫网,以防止昆虫进入生产区域。
3. 封堵虫害入口:定期检查和修理食品加工厂的门窗和墙壁,封堵任何虫害可能侵入的入口。
4. 饲料和垃圾处理:加强对饲料和垃圾的管理和处理,避免成为虫害孳生的温床。
5. 培训员工:对食品加工厂的员工进行虫害预防和控制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虫害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虫害检测和监控1. 虫害检测计划:建立和执行定期的虫害检测计划,包括对生产区域、储存区域和办公区域进行检查。
2. 虫害监控设施:安装并定期维护虫害监控设备,如粘虫板和虫害监控器。
3. 虫害记录和报告:记录和报告发现的虫害情况,包括虫害种类、数量和发现地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虫害应急处理1. 建立应急响应程序:制定并执行虫害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对虫害的紧急处理和消除措施。
2. 通知和沟通: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发现的虫害情况,并加强与专业虫害控制机构的沟通和合作。
监督和评估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虫害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2. 外部检查和审计:接受相关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定期检查和审计,确保食品加工厂的虫害控制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以上制度是基于食品加工厂的虫害控制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
食品加工厂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内检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时间:2012年2月29日地点:建平县环保局受训人员:张宏武讲课人:王立新主要变化:——在生产、加工、经营质量管理手册增加了“有机标识的管理”、“可追溯体系与产品召回”、“持续改进体系”,删除了“有机生产、加工、经营实施计划”、“跟踪审查”——在生产、加工、经营操作规程中增加了“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和“标签及生产批号的管理规程”,(见4.2.5 g)和h));——在记录中增加了“所有生产投入品的台帐记录”、“植物收获记录”、“动、物(蜂)产品的屠宰、捕捞、提取记录”、“有机标识的使用管理记录”、“培训记录”和“内部检查记录”,(见4.2.6 o)和p));——修改并增加了可追溯体系与产品召回的标题和产品召回规定,(见4.5);——增加了投诉。
4.2.4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手册应编制和保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组织管理手册,该手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简介;b)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管理方针和目标;c)管理组织机构图及其相关岗位的责任和权限;d)有机标识的管理;e)可追溯体系与产品召回;f)内部检查;g)文件和记录管理;h)客户投诉的处理;i)持续改进体系。
4.2.5 生产、加工、经营操作规程应制定并实施生产、加工、经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至少应包括:a)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野生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捕捞、蜜蜂养殖等生产技术规程;b)防止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过程中受禁用物质污染所采取的预防措施;c)防止有机产品与非有机产品混杂所采取的措施;d)植物产品收获规程及收获、采集后运输、加工、储藏等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e)动物产品的屠宰、捕捞、提取、加工、运输及储藏等环节的操作规程;f)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及仓储设施的维护、清洁规程;g)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h)标签及生产批号的管理规程;i)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
一、总则为了确保加工厂生产环境的卫生,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加工厂所有生产车间、办公室、食堂、宿舍等区域。
三、卫生管理职责1. 加工厂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厂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区域内的卫生工作负总责。
3. 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保持工作场所的卫生。
四、卫生管理要求1. 生产区域(1)生产设备、工具、原料等应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消毒。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存放,不得乱扔。
(3)生产区域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保持通道畅通。
2. 办公区域(1)办公桌、椅、电脑等设备应保持整洁,定期擦拭消毒。
(2)办公室地面、墙面、门窗等应保持清洁,无污渍。
(3)文件、资料应分类存放,定期清理。
3. 食堂(1)食堂员工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2)食堂用具、餐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3)食堂环境应保持整洁,不留食物残渣。
4. 宿舍(1)宿舍内床铺、衣柜等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洁。
(2)宿舍内不得饲养宠物,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宿舍公共区域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1. 加工厂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全厂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对本部门区域内的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员工应积极配合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 加工厂将卫生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加工厂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有未尽事宜,由加工厂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另行规定。
一、总则为加强炒货加工厂的卫生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员工、生产设备、原料、成品及生产环境。
二、卫生责任1. 厂长对本厂卫生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
2. 所有员工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三、卫生要求1. 生产环境(1)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等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积水、无杂物。
(2)生产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无污垢、无细菌。
(3)生产过程中,应保持车间通风、采光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和异味。
2. 原料(1)原料应选用优质、新鲜、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料。
(2)原料入库前,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霉变、无杂质。
(3)原料储存时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生产过程(1)生产过程中,员工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2)生产操作应规范,防止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
(3)生产设备、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4. 成品(1)成品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合格。
(2)成品储存时应分类存放,避免受潮、受污染。
(3)成品出库前,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污染。
四、卫生管理措施1.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员工卫生教育,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3. 建立卫生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责任。
4. 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具进行清洗、消毒。
5. 建立卫生档案,记录卫生检查、整改情况。
五、奖惩1. 对认真履行卫生责任、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厂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厂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企业卫生管理,保障员工健康,提高产品质量,预防疾病传播,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加工区域、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卫生责任第四条企业成立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第六条员工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保持个人及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三章卫生区域划分及要求第七条加工区域:1. 设立专门的清洁区域,用于存放清洁工具和清洁用品。
2.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工具和原料的卫生。
3. 原料入库前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污染。
4. 严禁在加工区域吸烟、饮食。
第八条办公区域:1. 每日进行清扫,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2. 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办公室内的电脑、电话等常用设备。
3. 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不随意乱扔垃圾。
第九条公共区域:1. 公共厕所应保持清洁,及时清理废弃物。
2. 咖啡厅、休息室等公共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
3. 严禁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
第四章卫生检查与考核第十条企业卫生管理小组定期对各部门进行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度、消毒情况、废弃物处理等。
第十一条检查结果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员工对卫生问题有权进行监督和举报,企业将及时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企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六章特别规定第十五条在特殊情况下,如传染病爆发等,企业将采取更为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确保员工及生产安全。
第十六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本企业将致力于营造一个清洁、卫生、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障,确保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食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卫生管理是食品加工企业保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关键环节。
为了做好食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管理责任1. 企业应设立负责卫生管理的部门,并明确该部门负责人;2. 负责卫生管理的部门应建立相关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工作流程、监测与验收等;3. 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企业高层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卫生管理的有效推进。
三、人员管理1. 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职责;2. 从业人员应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3. 从业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熟悉并遵守相关卫生管理规定;4. 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四、工作流程1. 所有加工环节均应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操作,包括原料采购、仓储、加工、包装等;2. 对于易腐烂的食材,应建立严格的保鲜制度,防止食材变质;3.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4. 加工设备应按时进行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污染食品。
五、卫生监测与验收1. 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监测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2.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分析,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 食品加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卫生验收,确保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4. 对外委托的卫生监测应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六、卫生管理意识与宣传1. 食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卫生管理意识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卫生素养;2. 卫生管理制度应公开透明,员工可以随时查阅相关制度和规定;3. 食品加工企业应定期向员工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七、卫生事件应急处理1. 食品加工企业应制定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将卫生事件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2. 当发生卫生事件时,食品加工企业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3. 食品加工企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卫生事件,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有机食品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
1、有机产品的厂区环境及卫生:厂区及邻近的道路应保持清洁,道路、地面应保持良好的状态,无破损,不积水。
厂区内禁止堆放杂物及不必要的器材,以防止有害动物孳生。
厂区和周围整洁、干净,没有危及产品卫生的污染物,路面平坦无积水,无卫生死角,加工下来的废弃物及垃圾要远离车间集中堆放,并须当日清理出厂,夏季要定期消毒,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定期对厂房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及检修,使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厂房内各项设施应随时保持清洁和及时维修更新,厂房屋顶、天花板及墙壁有破损时,应立即修补;地面有破损或积水时,应立即进行修补。
2、有机稻米加工车间和仓库在加工和储藏虫害防治措施:2.1应安装频振灯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成虫,天黑之后开启。
2.2成虫发生期(5—9月)每半个月喷洒一次石灰水预防、杀灭害虫。
3 鼠害防治
3.1修建防鼠粮仓
3.2堵塞鼠洞
当粮仓装入粮食后,应随时检查有无鼠洞,发现鼠洞及时堵塞,方法是:用玻璃碎渣或碎瓷片掺入黄泥、水泥砂浆或白灰砂浆中,用它来堵塞,也可将干河沙灌入鼠洞,并将表面用砂浆抹平。
做有防潮底的粮仓,若木、竹质装具被鼠咬坏,应按补洞方法修补。
3.3加强清洁卫生
粮仓和轻局周围应经常保持其清洁卫生,做到无杂草、垃圾,无散落粮食和其他杂物,使老鼠无法隐藏和取食,造成一个不利于老鼠生存繁殖的环境。
3.4仓库窗户用金属网封闭。
3.5仓库门用挡鼠板。
3.6盆扣法、石压法、捕鼠夹、铁丝笼、踏板夹、电猫。
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确保加工间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健康状况,保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安全、环保与健康,制定此卫生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制度2.1 人员管理所有进入生产加工间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GB 19082-2003的防护服、帽子、口罩、鞋套、手套,严格按照洗手消毒程序操作。
2.2 工具设备管理加工间的工具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程序,确保无菌。
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由专人负责,保存记录有效期必须不少于30天。
2.3 场地环境管理加工间的场地必须定期消毒,确保环境卫生健康。
场地环境管理专人负责,并保存有效期不少于1个月的消毒记录。
2.4 库房管理加工间的库房必须有相应的分类存放区域,并进行标识。
不同类别的物品要进行分类存放,生产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必须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库房管理负责人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并做好库房管理记录。
2.5 垃圾管理加工间垃圾要严格执行分类处理: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开收集。
垃圾管理人员对垃圾收集箱进行专业清洗与消毒处理,防止农药残留污染。
2.6 流程管理生产流程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每一个操作均需在规定的操作台上完成。
生产时工人必须使用防护用品进行操作,过程中禁止抽烟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现象,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整改。
2.7 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要进行追溯,并进行分类处理。
三、工作程序3.1 生产前生产前,对加工间环境、材料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并准备好所需的生产材料与工具。
3.2 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鞋套等。
在生产中,如果出现不合格品或卫生问题,必须进行记录,同时进行整改。
3.3 生产后生产后,对加工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并对设备、场地、垃圾等进行分类整理。
3.4 日常巡查每日对加工间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
对发现的卫生问题进行整改后进行再次检查。
四、管理记录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每一次的清洁消毒、材料检查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记录不少于1年。
虫害控制管理规范一、目的:为保证食物加工厂生产的食物安全、卫生,避免被带有病原菌的昆虫、鼠等污染,确保生产食物的卫生环境达到食物生产企业的卫生标准。
二、消除滋长地一、车间·每班班中专职卫生员随时清理地面、下水道内的产品碎屑。
·天天班后依照卫生清理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器具等卫生进行完全清理,不允许有食物残渣等残留。
·排水沟确保排水顺畅,班后要将排水沟和设备、设施的积水清理干净。
二、厂区·厂区地面无积水,天天设专人负责厂区卫生的打扫清洁。
·厂区垃圾天天班后进行完全清理,维持厂区环境清洁卫生。
3、生活区·天天设专人负责生活区卫生的打扫清洁。
·生活区垃圾天天进行清理,维持生活区环境清洁卫生。
三、预防办法一、车间·更衣室、原料间、物料间等车间入口处设缓冲间,二道门禁止同时开启。
·车间出入口、各物料传递出入口全数设有黄色胶帘,胶皮帘的重叠部份和长度必需确保防虫效果,破损的胶皮帘要及时改换。
·车间遍地门窗、风机、空调口、天花板、排水口等与外界接触面和地面、墙壁、隔间、设备底部裂缝必需全数密封,天天车间卫生员巡回检查、现场品管员巡回监督。
·加工车间的所有进、排气口加设过滤网,过滤网的网目要达到时32目以上,每周对过滤网进行卫生清理并确认完整度,破损的要当即进行改换,天天车间卫生员巡回检查、现场品管员巡回监督。
·车间物料或人员出入口设有30-40cm挡鼠板,挡鼠板底部无裂缝,避免老鼠和爬行类昆虫的侵入。
·车间排水口设置:采用U型弯管式水封,设有不锈钢防护罩、不锈钢防鼠网罩遮挡。
排水口周围必需滑腻,利于卫生清理。
·车间与外界相连的玻璃窗,玻璃上必需贴黄色玻璃纸。
·车间夜班生产时,更衣室靠近门窗的日灯光严禁打开。
·各个房间的门在无人、料通过的时间,维持关闭状态,避免飞虫的扩散。
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
1. 卫生清洁计划
1.1厂区环境卫生
1) 道路及厂区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厂区路面保持良好的维修,无破损、不积水、不起灰尘。
2) 厂区草木定期修剪,废弃不需要的器材、物品禁止在厂区堆积,防止有害生物的滋生。
3) 厂区排水沟定期清理随时保持畅通。
4) 污水排放要定期检测,并保证符合国家环保规定要求。
1.2 厂房设施卫生
1) 所有的产品加工设施应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完好。
2) 设施及其周围要保持清洁,特别在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理工作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3) 车间内卫生定时清理,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或不必要的物品。
4) 产品加工车间的门、窗户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通气口要定期检查。
5) 所有设施在产品加工前都应彻底清洗消毒。
6) 工厂各处的消毒液及加工车间内的消毒液要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和维持有效的浓度。
7) 加工用水及冰的水质每年由卫生防疫站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8) 车间内排水沟入口处定时进行清理,防止堵塞,以利排水。
9) 车间内照明、通风、降温设施每班检查,以保持有适当亮度、空气新鲜和车间要求的温度。
10) 温度计、压力表、秒表及电子秤定期进行检查、校准。
11) 卫生间保持清洁,每班进行清扫、消毒。
12) 加工后的下脚料存放在专用下脚料容器内,并定时清理不得积压。
1.3 设备卫生
1) 加工设备按使用说明上的要求进行使用,遇有故障需维修时应迅速进行补修,确保设备正常的使用。
2) 车间加工设备保持清洁,班前、班中及班后进行清洗消毒。
3) 车间加工设备按时消毒,消毒后要彻底清洗,防止消毒液残留污染产品。
4) 检测设备、自动温度记录仪等按要求定期检查、校准,并能良好维护。
1.4 化学药品卫生
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等应妥善保存,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的方法使用,药品的使用要经过品管员批准。
2. 虫害控制体系
2.1要求:采用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创造易于清除害虫出现与滋生环境的条件。
2.2 控制措施
1) 工厂空地草坪绿化,清洁无死水,不给害虫提供滋生地。
2) 排风系统设有自闭器,车间入口设有橡胶门帘,防止飞虫、飞鸟以及老鼠进入。
3) 车间对外出口设有挡鼠板,下水道为水封式且设有防鼠网以防鼠虫侵入。
4) 车间入口设有飞虫捕杀器,每天开启杀灭飞虫。
5) 不论厂区卫生间还是车间卫生间,都有防蝇虫设施,保证无苍蝇、蚊子、老鼠等虫害。
6) 仓库内外保持清洁,无异味。
7) 杜绝和消除为虫害提供有利生长以及滋生、出没的环境。
8) 厂区环境、加工车间内废弃物、下脚料不得积压,按时清理运送。
9) 必须保持贮存处清洁,化验室不定期对贮存处(如冷库、仓库、成品库等)做环境和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抽样检查。
3. 监控:
3.1 品管员
3.2 由品管员每周对厂区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