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漫画的含义和画面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03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方略图文转换,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则是一种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题型,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常客”。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①表文转换: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式(扇形)图②图文转换:徽标漫画图画流程图方位图2、从表达角度分为: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显性)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隐形)题型:漫画类【漫画特点】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象征、比喻、比拟等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反映社会现实,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它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漫画分类】①讽刺类;②颂扬类;③警示类【漫画要素】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标题和画面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
【漫画类题型】(一)描述画面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述漫画各“因素”组合后形成的画面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有整体意识,注意细节。
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服饰、表情、语言文字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先背景后人物,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明)。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不需要做评论或联系社会现实探讨其寓意,不可超越图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二)揭示寓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分析概括漫画的寓意要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 由物及人,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
热点06 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三题型二十五考点)综合性学习(也称主题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查涉及的内容广泛,考点众多,题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从所选择的材料看,材料来源更加广泛,由原来的家庭、校园到艺术、历史、自然、时事要闻、政治风云、环保科技、文化旅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广阔的生活空间,并将不同生活领域的材料交叉结合,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传统文化、文学素材逐步增多。
从试题的内容看,注重对能真实有效的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不断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以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从试题的设置方式上看,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或语言表达与运用考试版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从考试评价上看,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考试评价的重要采分点。
针对不同的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题,所采取的答题方法与技巧也不一样。
1.仿写、续写和补写类(1)明确题目要求:在答题前,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给定句子:对于给出的句子,要仔细分析其结构、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以便掌握其特点。
(3)保持内容一致:在仿写句子时,要保持句子的叙事、思想、情感等方面与给定句子保持一致。
(4)注意手法一致:在仿写句子时,要注意运用与给定句子相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5)保持句式一致:在仿写句子时,要保持句子结构、语法、语序等方面要与给定句子相同或相似。
(6)注意语言风格:在仿写句子时,要注意语气、用词、表达方式等方面要与给定句子相同或相似。
(7)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在完成仿写句子后,要注意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有无语法错误、有无逻辑不连贯等问题。
2.信息提取类(1)提取中心句法:提取材料中的中心句进行总结浓缩。
(2)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之漫画类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题型主要有:1.简要说明漫画内容:一般是对漫画(图画和文字)内容进行客观地介绍性地说明,要找齐画面上所有要素。
不添枝加叶,不带任何个人情感,不议论,不抒情。
2.说明的顺序:按照一定顺序以此介绍。
可采用“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等说明顺序。
如有标题,一定要先写出来(如“这是一幅标题为‘……’的画。
”),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
3.生动说明漫画内容:介绍时适当添加修饰词4.拟定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对象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5.探究漫画的寓意(含义、感受、启示等):结合社会现实相关问题看其讽刺揭露还是歌颂赞美。
解题步骤: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1.看标题。
2.看画面。
3.看画中字。
4.看夸大处。
标题:即题目,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文字: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画面: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第二步:接洽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是什么。
1.先在画面中找出其讽刺、颂扬、批评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2.再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露的主题普通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总结:1、读画(观察画面的人、景、物等要素)2、析画(弄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悟画(接洽生活现象举行类比联想,揣摩创作意图)1 -4、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表述)经典例题】例1.观察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2024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作文漫画“各有千秋”、“给校长的一封信”审题立意及范文真题+题立意指导+写作素材+作文提纲+范文示例【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A卷)】四、作文(55分)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55 分)要求:①不少于 500 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请观察下图,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少于 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2)五四青年节将至,学校拟开展“五月放歌”文艺汇演,只安排了初一、初二学生参加。
请你代表初三学生给校长写一封信,希望他同意初三学生也参加本次活动。
注意:请在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写“给校长的一封信”,落款为“初三全体学生”时间为“5月1日”。
一、审题步骤与方法1.明确任务: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从这张图片中获得启示,并据此撰写一篇文章。
2.图片分析:观察图片中的两个花瓶、梅花和文字,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3.文字解读:“原本各有千秋何必分个高低”,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和价值,不需要过分比较。
二、材料分层解读审题图片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先分析一下这幅画的特点以及它所传达的信息。
这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画面中有两个花瓶,一个蓝色,一个白色,它们都插着梅花枝条。
此外,在画面下方还有一张茶几,上面摆放着一些茶叶和茶具,画的右边有一列文字:“原本各有千秋何必分个高低”1.两个花瓶:一个蓝色,一个白色,两者形态各异,象征着多样性和差异性。
2.梅花:插在花瓶里的梅花,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态度。
3.文字:“原本各有千秋何必分个高低”,这句话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反对盲目攀比。
结合这些要素,我们可以这样分层解读:•层次一:视觉感受o蓝色花瓶和白色花瓶的形态各异,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
漫画类题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注释文字、画面三部分组成。
1、答题思路(1)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①看标题;②看画面;③看画中字;④关注夸张处。
(2)第二步: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是什么。
①先在画面中找出其讽刺、颂扬、批评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②再看画面指向,联系并结合其余几则材料,对应相关现实,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阅读训练】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前言:大数据代的来临,为我门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浏览信息、购买生活用品等。
而网络平台依托大数据,就能掌握用户的大量信息。
【材料一】画【材料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18年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其比例比去年提高了两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五成上升到七成;一旦遭遇信息诈骗,网民选择投诉曝光的比例,从去年的58.7%提升到83.1%。
【材料三】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认为: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
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材料四】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改,不世露,不毁损,不出售,不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是网络平台必须承担的义务。
问题:【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解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极易被泄露。
语言运用之漫画题一、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社会生活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给人以启示。
二、考查形式1.描述画面内容。
2.揭示寓意或内涵。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等。
三、真题回放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2010年泸州中考】(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
(2分)标题:(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2、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 【2011年泸州中考】(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
(2分)(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
(2分)3、【湖北黄冈】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
(2分)改一改:请你评一评它的题目好在哪里。
(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
(3分)四、漫画的构成: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构图元素):是画面各“元素”构成的情景。
细节: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与注解。
五、解题方法:考点一:描述画面内容。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漫画内容,50字以内。
(方法归纳:①、注意漫画的题目。
②、抓住构图元素,不可以忽略图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
(分层次)③、描述时要有顺序----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从物到人······考点二:揭示寓意或内涵。
请揭示下面漫画的寓意。
(20字左右)并你写一个恰当的题目。
(6分)构图元素:侧重对象:细节描述:画面意思:(三棵树之间的关系)内涵寓意:(由漫画联想到生活)题目:(方法归纳:1、先找准侧重对象.2、再明白漫画的表意。
3、最后由漫画联想到生活,由物及人,研读漫画的“画外话”------寓意。
4、可以使用议论性语言,运用“反映”、“讽刺”、“告诫”、“批评”等词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1、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下面漫面,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完成后面两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上面的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0、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用简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不可坐等机遇,应努力寻找机遇。
3,遇到困难不要怨天尤人,要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4.认识自己远比认识别人困难。
5.耕地在逐步被新房蚕食;要保护耕地。
6.不能将嫉妒转化为仇恨。
7.消费者呼唤诚信消费;市场需要打假。
8.一些单位安全意识非常薄弱: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整改。
9.过度的吹捧不利于健康成长。
10.讽刺了损公肥私的现象。
11.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常常被无形大手操作着,要力争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12.危难之际见人心;要见义勇为,不能落井下石。
1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14.团结合作是获取成功的必备条件。
15.讽刺当今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一些子女亦缺乏自立精神。
或:母爱是一棵树,为子女营造一片绿阴。
16.市场上的辅导用书粗制滥造,使学生无所适从;购买辅导用书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不能盲从。
17.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或: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护学生的健康。
18.要珍惜水资源。
19.(1)猪向伯乐行贿,得到“千里马”的称誉后得意忘形。
(2)要加大对受贿、行贿者的
惩征;各人须自重;纸终究包不住火;等等。
20.某些人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
21.家长为了圆自己的明星梦,逼迫孩子学这学那,有碍于儿童身心发展。
22.答题要点(1)长期的束缚将使人失去个性。
(2)习惯于束缚的人是没有创新意识的。
(3)不能墨守成规。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能束缚孩子的发展。
(任意一点即可)
23.示例一:不恰当的爱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过度的爱反而会使人扭曲。
(119.108.22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