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公开课教案_1
- 格式:docx
- 大小:44.05 KB
- 文档页数:5
关爱他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教材分析】:《关爱他人》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框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第二目“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教材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从对他人、对社会、对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
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
因此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自觉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切实增强关爱他人的能力。
【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回忆、反思自身情况,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提高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在审视自己中不断建构关爱他人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向老师和所有同学敞开,这样才能使老师顺利帮助学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切实增强关爱他人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信息技术运用】:应用畅言教学软件,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特别是一些图片,小视频等图文并茂,有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插上信息技术腾飞的翅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3、(1)议一议,有人认为:关爱他人,不需要注
重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尽心帮助就可以。
你赞同此观点吗?
(2)出示梅梅的故事1和梅梅的故事2,想一想梅
梅的故事在“关爱他人”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讨论
得出: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4、小结:怎样做到关爱他人?
5、拓展空间学生回答
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
努力和共同行动。
为此,让我们拟定一份关爱宣言,让关爱的春风吹拂每个人
的心田。
课堂小结
板书
学生谈心得收获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1、关爱的含义及
表现
2、关爱他人的作
用
1、要心怀善意
2、要尽己所能
3、要讲究策略
引导学生在社会生
活中,如何去关爱
他人,善待自己。
尽己所能。
通过活动引导学
生关爱他人,要
讲究策略。
课题: 7.1关爱他人科目思品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主备复核执教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身边具体事例感受关爱的力量,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能力目标:用全面、辩证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掌握关爱他人的要求。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要求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自己的见察和了解,逐步形成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思考问题方面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
有些学生即使在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存在方法不得当等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了解他人,学会运用策略和方法去传递自己的善意。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讲授法、视频赏析、情境分析相结合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拓展延伸走向学校……1.小明为什么“低下头”?情境二:第二节课后,班长组织全班同学为本校得白血病的一位学生捐款。
有的同学就捐了一块钱,小明很是看不惯,“就一块钱,这爱心也太廉价了!”……2.你怎么看待此时小明的想法?情境三:中午放学了,他对好朋友小立大声说:“你父母最近闹离婚是吧,中午也没人做饭,这几天就到我家去吃吧,我和爸妈已经说好了。
”……3.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合适吗?他应该怎么做?通过自我反思,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安全提示:。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赛课获奖教案_0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标依据《关爱他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是根据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提升。
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过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课“关爱他人”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下一框题“服务社会”做铺垫。
所以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中的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阅读、探索、思考、辩论、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知识和能力: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能力目标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关爱他人的作用因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将此知识点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如何关爱他人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关爱他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能力目标: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长筷子夹食物》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启发?师生总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在于人与人相处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能过上“天堂”般的日子。
(二)根据学习目标自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2.怎样关爱他人?(三)讲授新课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活动一:爱的体验在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无数双关爱的手,正是这些手的搀扶,孕育了我们的正直和善良,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思考:(1)回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哪些关爱?有何感受?(2)关爱他人,你能做些什么?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在他人的帮助下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美好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师生总结: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关爱他人的作用(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美好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对他人)活动二:阅读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教师总结: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关爱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师生总结:(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对社会)活动三:盲人提灯笼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
关爱他人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重点: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难点: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学生边跳边跟着唱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关爱他人教师板书:关爱他人(通过学生跟着视频唱歌激发学生关爱之情。
引出课题)讲授新课(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1.活动一:学生表演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的老人摔倒的情景剧。
问题:老人摔倒是去帮还是不帮,扶还是不扶?学生观看后,把全班分为正方和反方,分组讨论3分钟学生辩论得出结论:关爱的含义、表现和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关爱和被关爱,我们需要家人、同学、朋友、国家、社会的关爱,但同时我们要学会去关爱他人,关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关爱他人同时要保护自己。
教师板书:无时无处不在2.活动二:学生看公交车司机、售票员、乘客等老人上车的故事,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行为?问题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得出结论:关爱他人,给人带来温暖,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正能量,自己收获幸福。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认识他人对他人、自己、社会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要有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教师板书:温暖、正能量、润滑剂、幸福关爱他人是一种艺术3.活动三:播放视频:小品《女主播救人的故事》片段,学生思考问题问题: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教师板书:讲究策略,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使学生认识到要心怀善意,但现实情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复杂情境中我们应该掌握关爱艺术。
)拓展空间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
《关爱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一框,主要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
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蕴意明显,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尽己所能关心他人的情感,理解关心他人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关爱的含义,理解相互关爱的意义,明确关爱他人的做法。
2.能力目标:通过明确关爱他人的要求,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关爱他人”的学习,提高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责任感;在关爱他人中,收获信任、尊重、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六、教学过程:一、话题引入:展示视频《关爱他人快乐自己》,让学生感受交流视频中主人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3)怎样关爱他人学生看完书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新课内容。
(一)关爱的含义及表现1、展示多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思考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都得到过哪些关爱?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和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二)关爱他人的作用1.展示“盲人提灯笼”故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展示案例“6月26日,成都地铁四号线经停骡马市站后启动西行,在此过程中,一名男子所坐的轮椅突然滑动起来。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正在耍手机的小伙子,立马伸出手稳稳抓住轮子,随后又伸出一只脚来垫在轮下,这一双手脚如是“定格”了10个站点……这样一个小小的善举,但因这位小伙子的淡定助人,而在网上迅速走红——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有数十万人在为他的善行点赞支持,其间,还引来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激情点赞。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
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教师讲述: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
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1.什么是关爱。
提示: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这些关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3.(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关爱他人的图片)(二)理解关爱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公交车前等待老人的温馨一幕,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乘客、司机、售票员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1.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2.人物评价:分别对情境中的司机、售票员、乘客的行为进行评价。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因为关爱,大家相互尊重,互谅互让。
在与人为善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体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赶公交车的经历?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三)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活动一:关爱获幸福(多媒体展示材料)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事例教学法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
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正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子累死了。
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谈谈马的遭遇给你带来的启示。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体味关爱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成长回忆:在成长的道路上你得到过哪些关爱?师生共同归纳:关爱的含义一一关心爱护教师过渡: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下面请欣赏一段视频,看看陌生人之间是怎么传递关爱的。
目标导学二:理解关爱活动二:赏视频,探作用播放《世界本该如此,让爱传递下去》视频思考: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合作探究:1、前后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2、讨论时间:三分钟;3、合作要求:要有明确的分工①每组自行选出一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②另外再选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成果;③讨论结束后,每组任派一名代表负责发言。
师生总结:关爱的作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目标导学三:践行关爱活动三:品故事,明道理情景故事一:小雨所在的居委会在小区开展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小区居民纷纷捐款捐物。
她的朋友兰兰认为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还是以后再说吧。
小雨听了之后,陷入了矛盾之中。
思考:你如何看待兰兰的观点呢?如果你是小雨,你会捐吗?结论一: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关爱的含义和表现。
2.知道关爱他人的作用。
3.懂得关爱他人的要求。
4.提高关爱帮助他人的能力。
5.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具有关爱他人的情怀。
能力目标:
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重点: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难点: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气氛,师生互相问候,开始上课。
播放《关爱留守儿童》视频。
师:视频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答。
师:讲的是关爱的话题。
在第六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责任的知识,懂得了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而承担责任需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课时的学习-----关爱他人。
(展示PPt)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五个,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
(展示PPt)
学生读。
师:明确了目标,下面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地阅读课本P75-79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在文中找出三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做上相应的符号。
(展示PPt)
(1)关爱的含义和表现。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或作用)
(3)怎样关爱他人?(或要求)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师:好了,下面请同学们带上学习成果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我们第一个板块的学习------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展示PPt)
师:那么,什么是关爱呢?
学生答。
师:关爱就是关心和爱护。
(展示PPt)(老师板书)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被他人关爱过吗?
学生答。
师:那下边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身边的关爱故事。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活动,活动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展示PPt)“关爱故事”广播栏目----- 请同学们回想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他人关爱自己的一件事,可以是长辈,也
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陌生人。
老师充当栏目主持人,在栏目进行中,任何同
学可以举手表示打进热线,讲述自己的关爱故事。
我们现场没有手机,就借助
举手的方式打进热线。
(播放<<雨的印记>>背景音乐)。
“活动开始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下午好,我是主持人芳菲,欢迎走进心灵之声栏目,今天我想和大
家分享一下身边的关爱故事,说说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被他人关爱过的一件事,栏目拨打热线43658938,节目进行中,期待你的参与。
”
学生答。
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谢谢你的参与。
从刚才的分享中,我们听到我们身边的关爱都来自哪些地方呢?----来自父母、长辈、老师、同学、陌生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答。
师:关爱表现在长辈的呵护,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
(展示PPt)刚才我们享受了一场听觉的盛宴,下边老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组我们身
边关爱他人的温馨画面。
(展示PPt)
师:设置盲道、无障碍通道、爱心座位,这些关爱来自哪里?
学生答。
师:这两组关爱来自哪里?
学生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幅图片,这是发生在成都地铁车厢里的动人一幕,穿红色短裤的小伙子,一边玩着手机,一边还不忘干什么呢?
学生答。
师:他不忘关爱他人,他拉轮椅、卡轮子,是为了帮助这位残疾朋友保持平衡,不晃动,一直持续了20多分钟,这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由此可见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展示PPt)
我们享受了他人的关爱,也应该给予他人关爱,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什么作用呢?请听公交站的故事。
(播放制作的故事录音)(展示PPt)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2) 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展示讨论成果)
师: 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或者说他们是什么行为?
学生答。
师:是关爱老人的表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践行这一美德,因此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那么,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答。
师: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温暖与和谐?
学生答。
师: 司机等、售票员扶、乘客让,使老人感到特别温暖与感动,乘客纷纷让座,车厢里一片温馨和谐的氛围。
由此可见关爱可以传递温暖,促进和
谐。
(展示PPt)(老师板书)
关爱他人是否只有付出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南瓜大王的故事吧。
(老师讲故事)(展示PPt)请同学们思考:小李的做法对邻居和自己有什么好处?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答。
师:邻居可以改良品种,提高产量,获得丰收,小李可以避免品种变差,保证质量,获得丰收,小李的做法对双方都有好处,实现了双赢的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由此可见关爱他人不仅仅只有付出,也会有收获。
关爱他人,可以收获幸福。
(展示PPt)(老师板
书)(学生朗读)总的来说关爱他人有三个作用:传递温暖、促进和谐、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可以收获幸福,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我们身边的人?去传递这份温暖与幸福呢?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展示PPt)
师:请看大屏幕,小区献爱心活动,三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小明他说要把自己的压岁钱和珍爱的书捐给山区的孩子,小丽说那是大人们的事情,等长大以后再说吧,小梅说不认识,和自己没有关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请结合课本p78-79的知识点进行分组讨论(展示PPt)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分组点评,一大组点评小明的观点,二大组点评小丽的观点,三大组点评小梅的观点。
(学生讨论,老师指导)
师:下面我们请出一大组的同学对小明的观点进行点评。
学生答。
师:(掌声)非常好,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他人有困难时,我们帮助别人,当我们有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我,所以关爱他人首先要心怀善意。
(老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请出二大组的同学对小丽的观点进行点评。
学生答。
师: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尽己所能就好。
那我们作为中学生是消费者,在帮助他人时如何做到尽己所能呢?
学生答。
师:我们物质上可能没有多大的帮助,但是可以像小明一样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和
零花钱,适度的帮助。
如果这些物质条件都不具备,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学生答。
师:可以给他们写信或打电话,给予鼓励和安慰,也就是精神上给予关怀。
掌声送给二大组的同学,很棒。
师:下面我们请出三大组的同学对小梅的观点进行点评。
学生答。
师:小梅是没有责任感,缺乏爱心的行为。
我们关爱他人时应尽己所能。
(老师板书)(展示PPt)
除了做到以上两个方面,还应该注意什么?请看大屏幕。
(播放《恰到好处》视频)
师:请同学们思考:(1)老板为什么要说“卖够一百个就送一个?”(2)关爱他人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展示PPt)(学生同桌间展开讨论,老师指导)
学生答。
师:是为了维护小孩的自尊心,让他觉得并不是施舍,更有尊严的接受别人的帮助。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讲究策略。
(展示PPt)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哈尔滨松花江狗岛上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展示PPt)请思考:这次事件在关爱他人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答。
师: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讲究策略。
(老师板书)总结一下,关爱他人需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展示PPt),由此可见关爱他人还是一门艺术。
今天这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展示PPt)(学生朗读)
师:社会需要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将心动化作行动,写下我们的关爱宣言,请同学们拿出便利贴写一写。
(展示PPt)(播放<<爱的奉献>>歌曲)
学生写。
师:我们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爱心。
学生答。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分享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面“爱心墙”,请同学们将你们的爱心贴在墙上,课后去交流和分享,来吧,贴上去。
(播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气氛)
学生贴。
师: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爱的使者,将关爱的春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来,让我们大声说出:关爱他人,从我做起(展示PPt)(学生集体宣誓)
学生宣誓。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