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检查2心脏听诊5学时1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415.50 KB
- 文档页数:38
健康评估教案
系(部):医疗卫生教学部课程:健康评估教师姓名:王欣
的声音。
酷似钟摆的“滴答”声,结合音频、图表、图片资料重点讲授
S1、S2的鉴别,可采用列表对比帮助学生记忆,然后播放录音让同学们自己试着区别。
讲解心音强度改变时,可把房室瓣比喻为”门”,而影响第一心音强弱的”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心室充盈程度,瓣膜的弹性”等因素可形象比喻为”关门时风的大小,门的位置和合页的活动性”进行进一步讲解。
引入比喻:当临床护士听到舒张期奔马律的时候,就像病人在呼唤:“快来救我!”
用这样的比喻可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学生领悟到现在的学习与将来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密切相关。
心脏体格检查一。
内容及时间分配(共3 学时)10分钟1.讲授心脏体格检查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提问回答心脏视、触、叩诊的内容,复习体表标志线的定位。
20分钟2.以学生或标准化病人为模特,演示心脏视、触、叩检查的内容和正确手法。
50分钟3.将学生男女分开,按2 人一组分组进行分组训练。
老师现场给予演示和指导,并对学生的错误手法进行纠正。
10分钟4.介绍心脏听诊训练模型及训练程序,指导每位学生根据不同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进入相应的训练程序.10分钟5.同学分组练习听诊方法并分辨第1、2心音20分钟6.借助心肺触听模型和心音磁带听取各种心脏病理音(两遍)30分钟7.同学分组进病房,听取异常心音及杂音二. 准备工作1.选择一处环境安静、温暖、明亮而且避风的检查地点。
2.器械准备:听诊器、直尺(精确到毫米)、体表标记笔(蓝色或黑色).3.模型准备:检查人体体检教学模型能否正常使用,必要时准备病人作为检查对象。
4.体位准备:端坐位:适合于正常人和一般病人,肌肉松弛,双上肢自然下垂,充分暴露胸部.仰卧位:适合于病情重者,注意光线应明亮,从上方直射病人胸部。
三。
操作步骤1.心脏视诊(3 项内容)病人体位:卧位。
检查者视线与搏动点成切线。
(1)心前区隆起。
(2)心尖搏动: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
5-1。
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
0-2.5cm。
①心尖搏动移位:8。
②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同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同左移位。
左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同左下移位。
③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为负性心尖搏动。
主要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3)心前区搏动(心脏搏动)①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搏动为右心室持久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大。
②剑突下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瘤。
③心底部搏动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报告心脏视诊检查结果。
心脏检查心脏听诊学时-V1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最易受到疾病和异常的器官。
因此,对心脏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心脏听诊学是常用的一种检
查方法,能够通过听诊心脏的杂音和节律,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以
及是否存在疾病。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心脏听诊学的时机、
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时机
心脏听诊学一般是在患者出现类似胸闷、心悸等症状时进行的,也可
用于早期预防检查或是某些心脏病患者的随访。
此外,在患者进行身
体检查时也可以配合心脏听诊学进行检测。
2. 方法
心脏听诊学需要使用听诊器和听诊膜,通常医生会让患者取下上身衣服,保持眼睛闭合,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再在患者的胸部、腋下、
背部进行检查。
医生会先检查心脏的位置,确定听诊的位置,然后根
据心脏的节律和杂音,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
3. 注意事项
心脏听诊学虽然简单易行,但在进行检查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检查前需要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因患者的紧张影响检
查结果。
其次,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医生需要在较安静的环境中
进行检查,避免外界杂音对检查造成干扰和影响。
最后,在进行检查时,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以及根据患者的详细病史和体检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心脏听诊学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
因此,在进行心脏相关普查或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心脏的健康状况,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保持身体健康。
心脏体格检查教案教学主题:心脏体格检查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掌握心脏听诊的技巧;3. 能够正确描述心脏听诊所听到的心音。
教学内容:1. 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心脏听诊的技巧;3. 心脏听诊所听到的心音的描述。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心脏体格检查;2.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心脏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二、讲解(20分钟)1. 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观察: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颈静脉等;(2)触诊:触诊心前区,了解心脏位置、大小、形态等;(3)听诊:听诊心脏,了解心音的情况。
2. 心脏听诊的技巧:(1)正确使用听诊器;(2)正确摆放听诊器;(3)正确选择听诊点;(4)正确判断心音的强度、节律和音调。
3. 心脏听诊所听到的心音的描述:(1)第一心音:lub,代表心脏收缩;(2)第二心音:dub,代表心脏舒张;(3)第三心音:ta,代表心脏充盈;(4)第四心音:dub-ta,代表心脏收缩和充盈。
三、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心脏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步骤;2. 教师演示心脏听诊的技巧;3. 教师演示心脏听诊所听到的心音的描述。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进行心脏体格检查;2. 学生进行心脏听诊,描述所听到的心音。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 强调心脏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否正确描述心脏听诊所听到的心音;2. 学生能否正确进行心脏体格检查。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2. 在练习环节,可以加强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脏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心脏体格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心脏听诊和触诊的技巧。
3. 学会分析心脏体格检查结果,提出初步的诊断意见。
二、教学内容1. 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心脏听诊和触诊的技巧。
3. 心脏体格检查结果的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心脏听诊和触诊的技巧。
2. 实践操作法:分组进行心脏体格检查的实践操作,互相练习心脏听诊和触诊。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心脏体格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诊断意见。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适合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学材料:教案、PPT、心脏体格检查模型、听诊器、记录表格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心脏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 讲解:讲解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心脏听诊和触诊的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脏体格检查的实践操作,互相练习心脏听诊和触诊。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心脏体格检查结果,提出初步的诊断意见。
5. 总结:总结心脏体格检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心脏体格检查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心脏听诊和触诊的技巧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过程和提出的诊断意见的合理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心脏体格检查的实地演示,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的心脏科,了解心脏体格检查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师应反思教学评估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脏听诊教学大纲心脏听诊教学大纲心脏听诊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医学生学习和掌握心脏疾病诊断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心脏听诊教学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听诊技巧和判断能力。
一、心脏听诊的重要性心脏听诊是临床医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它可以通过听诊器对心脏的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
通过心脏听诊,医生可以检测心脏的杂音、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从而提前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
因此,心脏听诊对于医学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脏听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1. 基本知识的讲解:心脏听诊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学生需要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心瓣膜和血液流动的基本原理,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心脏听诊的过程和结果非常重要。
2. 听诊技巧的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心脏听诊的技巧。
教师可以利用模型或真实病例来进行示范,让学生亲自操作听诊器,感受和辨认不同心脏音频信号。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诊器的放大功能,让学生更清晰地听到心脏的声音,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诊技巧。
3. 病例分析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典型的心脏病例,并讨论心脏听诊的结果和诊断依据。
通过病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心脏听诊的理解和记忆。
4. 实践操作和反馈: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诊技巧和判断能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并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听诊真实患者的心脏声音,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听诊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三、培养医学生的听诊技巧和判断能力1. 多维度的训练:心脏听诊是一项复杂的技能,需要学生掌握多种听诊技巧和方法。
因此,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训练,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的训练和病例分析的讨论。
通过多维度的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诊技巧和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