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爆电气设备的失爆与防范措施(罗序友)
- 格式:ppt
- 大小:13.23 MB
- 文档页数:91
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及防范措施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及防范措施引言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电气设备发生失爆,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失爆事故的发生,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常见失爆现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电线电缆短路•电气设备起火•电气回路过载•电气设备爆炸•其他电气故障防范措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修复电气设备中的潜在隐患•保持设备清洁,防止积尘导致短路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型电气设备•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安装防爆开关、漏电保护器等安全设备加强电气设备布线与接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布线•合理规划电气设备接地,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保持设备的良好接地,防止电气设备漏电安全使用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类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拆卸设备或进行未经授权的维修•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停用并报修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制定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提前确定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加强应急演练•及时处理和报告电气设备事故,确保事故不扩大化定期进行技术交流与培训•定期组织电气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流与培训•学习和消化新的安全技术标准与要求•更新设备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结论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
以上所列措施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定期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明确责任人和维护周期,确保设备得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修复电气设备中的潜在隐患: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发现设备的老化、损坏或磨损等问题时,及时更换或维修。
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及防范措施(一)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及防范措施1. 引言在煤矿井下施工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可能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井下的施工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预防和避免这些失爆现象的发生。
2. 常见的失爆现象以下是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漏电,引发火花或电弧现象;•液体泄漏或气体泄漏导致爆炸;•电气设备过载或短路引发熔断器瞬间爆炸;•外界物体破坏电气设备引发爆炸;•电气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或老化导致故障。
3. 防范措施为避免上述失爆现象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针对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的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损坏或有缺陷的电气设备部件;•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附近的环境,防止灰尘、油污等杂物积聚。
使用合适的电气设备•在煤矿井下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使用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严格检测认证的电气设备;•配备适当的过载保护装置,防止电气设备过载引发爆炸。
安全用电措施•在井下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避免错误操作;•禁止临时连接电气设备,同时禁止私拉乱接线;•避免过度使用延长线和多插头插座,防止电气设备过载;•对井下的电缆线路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不损。
加强安全培训•定期组织煤矿井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对电气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应急处理方法;•举办安全演习,模拟井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失爆情况,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环境监测和防护设施•在煤矿井下施工区域,安装合适的环境监测设备,及时探测和报警气体泄漏情况;•配备防爆型的灭火设备,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救和控制。
4. 总结煤矿井下施工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摘要:随着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在煤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也存在着失爆的可能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原因及其对煤矿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原因;预防措施一、引言煤矿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重视。
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作为煤矿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在煤矿等易燃易爆的环境中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然而,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设备自身的缺陷等原因,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存在着失爆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失爆原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问题。
二、失爆原因1. 设备本身缺陷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自身存在设计、制造等方面的缺陷,这是导致其失爆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设备的隔爆性能不达标,电气线路接线不规范等。
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而造成失爆事故的发生。
2. 动火操作矿井中存在大量的可燃气体,一旦发生火灾,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而在进行动火操作时,如果不慎引发了火源,就会导致煤矿中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
因此,在煤矿中进行动火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产生火源。
3. 设备维护不到位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设备维护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条件的影响,导致维护工作不到位。
设备长时间没有进行维护,可能会导致设备的隔爆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设备失爆的风险。
4. 非法改装在一些煤矿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是个别人员为了私利,可能会对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非法改装。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设备的隔爆性能,还会使设备的工作状态不稳定,增加了设备失爆的风险。
三、失爆对煤矿安全的影响1. 人身伤害一旦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或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行业,在时代飞速发展中也迎来更加严峻挑战。
安全稳定的运行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就给煤矿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从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出现的各种类型故障来看,失爆故障率逐渐增多,严重影响到电气设备正常使用及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因此,从对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常见位置和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煤矿生产实际,针对性提出了失爆防治措施。
关键词: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原因;防治;研究引言机电设备的巡检是解决煤矿日常安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机电设备失爆、控制电气灾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但大部分矿企目前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巡检、任务分配、跟踪和落实反馈采用的是纸质登记、人为管理,会出现设备巡检维护不到位,设备点检不及时,或者有些设备长期不进行检修,导致设备极易老化和损坏;缺乏对设备点检的有效跟踪管理和统计分析,更给煤煤矿下的安全生产留下很大隐患。
因此,对煤煤矿下电气防爆管理系统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1失爆危害煤矿电气设备耐爆性能及隔爆性能丧失的情况都被定义为失爆。
煤煤矿下环境较为恶劣,井下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煤尘及瓦斯等,其易燃性质使得井下作业危险性较强,如果缺乏相应的防控手段,爆炸事故发生几率会大幅提升,因此煤矿在实际工作中会尽量杜绝可能引燃煤尘及瓦斯的点火源及高温热源,利用有效手段降低井下煤尘及瓦斯浓度,规避爆炸事件的发生。
煤煤矿下电气设备常规运行与故障势态下均有可能发生电弧、灼热颗粒、电火花、热表明等现象,这些均具有相当大的能量,极有可能成为点燃煤矿煤尘、瓦斯的热源与点火源。
假如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内部产生的火焰会传递到设备外壳,同时与井下可燃、可爆性混合气体相接触,引发煤煤矿下煤尘、火灾等严重恶性循环爆炸事故,所以煤矿下电气设备一定要使用防爆型的,尽量避免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的出现。
2电气设备失爆原因(1)煤矿企业为了加快生产进度,使维护人员不能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气设备失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检查一、隔爆型电气设备(一)、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2.勤检查设备和线路3.建立健全防爆管理措施3.尽量买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4.加强员工防爆知识培训1、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不当、防护层脱落,使得防爆面落上矿尘等杂物,紧固对口接合面会出现凹坑,有可能使隔爆接合面间隙增大。
因此,维护人员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一定要注意防爆接合面,防止有煤尘、杂物等沾在上面。
2、井下发生局部冒顶砸伤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移动和搬迁不当造成外壳变形及机械损伤都能使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
为此,电气设备应安装在支护良好的地点,移动和搬迁设备时要小心轻放。
3、由于不熟悉设备的性能,在装卸过程中没有采用专用工具或误操作:如拆卸防爆电动机端盖时,为了省事而用器械敲打,可能将端盖打坏或产生不明显的裂纹,可能发生传爆的现象,拆卸时零部件没有打钢印标记,待装配时没有对号而误认为是可互换的,造成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对活动接合面可能造成摩擦现象,破坏隔爆面。
所以,每个零部件一定要打钢印标记,装配时对号选配。
4、螺钉紧固的隔爆面,由于螺孔深度过浅或螺钉过长,而不能很好地紧固零件。
为此,应检查螺孔是否有杂质,螺扣是否完好,装配前应进行检查和处理。
5、由于工作人员对防爆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各种规程不能正确贯彻执行,以及对设备的隔爆要求马虎大意,均可能造成失爆。
为此,应加强理论知识和规程的学习,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
(二)、隔爆型电气设备防爆接合面的防锈处理:①、涂防锈油剂(204—1防锈油);②、涂磷化底漆;③、热磷处理;④、冷磷处理。
(三)、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检查:1、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经过考试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并取得合格证。
2、外壳完好无损伤、无裂痕和变形。
3、外壳的紧固件、密封件、接地元件齐全完好。
4、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有效密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有关规定,螺纹隔爆结构的拧入深度和螺纹的扣数符合规定。
关于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讨论稿)一、防爆区电气设备失爆的现象1、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的失爆现象1.1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螺栓或螺孔滑扣,螺栓折断在螺孔中,未上满扣。
1.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弹簧垫圈断裂或无弹性。
2、隔爆电气设备电缆引出入处失爆现象2.1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2.2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值不符合规定。
2.3密封圈内径与引入电缆外径差大于1mm以上。
2.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2.5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2.6密封圈刀削后凹凸不整齐圆滑,锯齿直径差大于2mm以上。
2.7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2.8线嘴压紧没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没有加装金属垫圈。
2.9进线嘴压紧后没有余量或进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
2.10引入引出电缆压线板未压紧电缆,用单手扳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有明显晃动。
2.11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
2.12高压铠装电缆终端接线盒没有灌绝缘胶;绝缘胶没有灌到电缆三叉以上;绝缘胶有裂纹并能相对活动。
3、隔爆电气设备内外壳的失爆现象3.1使用未经国家法定的检验单位发证的生产的防爆部件。
3.2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坑深度超过5mm者。
3.3隔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
3.4闭锁装置不符合规定,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
3.5电气闭锁不起作用。
3.6隔爆室(腔)的观察窗(孔)的透明板松动、破裂,使用普通玻璃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3.7螺纹隔爆结构:螺距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不符合下表的规定时,拧紧程度一般用手正向用力再拧入半圈以上者。
3.9未接线的喇叭嘴没有分别用密封圈、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压紧,有一项未装上或未压紧者。
3.10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mm,挡板厚度小于公称尺寸2mm(厚度允差为±0.18mm),挡板材质低于钢垫板强度,挡板有缺陷或机械伤痕超过有关规定者。
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范文随着矿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在矿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是很常见的,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会对矿井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范围,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失爆的发生。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范围是指设备内部产生火花、电弧或热点时,周围的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能够引发爆炸的区域。
失爆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设备的特性、周围环境气体的性质和浓度、设备内部的火花产生率等。
了解失爆范围对于选择合适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和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失爆范围的研究可以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实验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设备进行点火试验,观察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在设备周围产生爆炸的情况。
数值模拟方法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设备内部的火花扩散和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的爆炸过程,从而得出失爆范围的结果。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相互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研究失爆范围。
失爆范围的大小与设备的特性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隔爆型电气设备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小失爆范围,从而降低设备内部火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隔爆型电气设备内部的隔离材料,减少火花的产生;采用金属盖板或密封装置,防止火花扩散;提高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强度,防止设备内部发生爆炸。
除了设备的特性,失爆范围还受到周围环境气体的影响。
可燃气体的浓度越高,失爆范围就越大。
因此,在矿井中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时,需要对矿井中的气体进行监测,以保证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还可以通过通风系统对矿井进行通风,降低气体浓度,从而减小失爆范围。
设备内部火花产生率是影响失爆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花产生率越高,失爆范围就越大。
因此,可以通过减少设备内部火花产生率的方法来控制失爆范围。
例如,可以采用防爆线路和受保护电气设备来减少火花的产生;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和材料,以提高设备的防爆性能;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中的故障,防止火花的产生。
机电设备防爆及失爆的预防措施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可以爆炸的瓦斯、煤尘,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电弧都有引燃、引爆瓦斯、煤尘的可能,所以,电气设备防爆至关重要,它是防止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的重要措施。
1.矿用电气设备矿用电气设备分为两大类,即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和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1)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生产的不防爆的一般型电气设备,只能用在井下没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
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KY”。
(2)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的,在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
2.电气设备的防爆、隔爆和失爆防爆是指电气设备具有在存在爆炸性混合物地点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性能。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指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
隔爆是指当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决不会引起外壳外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性能。
凡具有这种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失爆是指当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引起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质发生爆炸,或是从各处缝隙中喷出高温气体或火焰引起壳外爆炸性气体爆炸的性能。
3.电气设备失爆的预防措施(1)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选用电气设备。
(2)井下防爆型电气设备的管理由电气防爆检查部门全面负责,集中统一管理。
(3)严把入井关。
入井前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入井检查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其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4)加强检查、维护。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发现失爆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工业与信息化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7月中 89煤矿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防治措施分析钱文军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 陕西 神木 719315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几类常见的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其次分析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的产生原因,最后提出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现象防治措施并做出总结。
关键词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1 常见的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失爆指的是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失去了隔爆性能或耐爆性能。
煤矿电气设备经常出现的失爆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防爆电气设备运输、安装中将防爆标志和MA 煤安标志撞落、遗失。
②外壳出现严重变形(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同时凹陷程度超过5毫米)、外壳上有裂纹或开焊。
③电气设备防爆面的紧固螺栓出现松动或者缺失的情况,另外弹簧垫圈的缺失、未压平,以及螺栓不出扣,螺栓或螺孔滑扣也是常见情形。
④隔爆型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壳内层或外层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生锈的情况,生锈过于严重而让内外有锈皮脱落(内外有锈皮脱落,两个条件应该同时具备,重点是检查内部)。
⑤隔爆型煤矿电气设备的结合面出现了锈蚀的情形,或者受其他机械的猛烈碰撞而出现了伤痕或者凹坑,还有一些隔爆型煤矿电气设备内部元件的间隙超过了规定的数值。
⑥隔爆室的观察窗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
⑦隔爆型煤矿电气设备在接线时,没有使用符合工程标准的密封圈或者并未使用密封圈。
⑧在安装过程中,暂时用不到的接线口并没有及时的封堵而出现了异物或者漏电情况或者接线柱和绝缘套管因故障或老化而出现烧坏的情形[1]。
2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的产生原因在正常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频繁使用电气设备,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设备及时的维修,让电气设备的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失爆的现象还是会时常发生。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开采煤矿过程中,煤矿电气设备会根据施工场地来进行移动和转移,如果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不规范和不慎导致电气设备的外壳出现了开裂或者是猛烈碰撞后使电气设备外壳或整体的结构出现变形,当电气设备正常应用时内部就会因为螺栓松动或者是螺栓掉落的情况而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产生电气设备失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