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23
中国民歌有没有不同的流派?一、中国民歌的概述中国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民间传承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展现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下面将介绍中国民歌的不同流派。
二、北方民歌1. “胡琴调”胡琴曲调是中国北方民歌的特色之一,通过胡琴的独特演奏技巧,表达出北方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
胡琴调的旋律优美而深情,歌词多以牧歌、爱情、劳动生活等为主题。
胡琴调的演唱技巧要求高,需要具备丰富的音乐表达能力。
2. “梆子调”梆子调又称为北方梆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深受欢迎的一种民歌形式。
它采用梆子乐器伴奏,歌词以生活琐事、社会风俗等为主题,表达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梆子调的特点是旋律高亢激昂,演唱时需要一定的音乐功底和表现力。
三、南方民歌1. “山歌”山歌是中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以其朴实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而闻名。
它通常由山歌团队合唱,歌词多描述农村生活、自然景观等。
山歌的歌词简单直接,旋律婉转优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 “潮州妇女儿童天籁合唱”潮州妇女儿童天籁合唱是中国南方地区潮州独特的民歌形式。
它以合唱的方式演唱,歌词主要描绘了潮州妇女儿童的生活场景和情感。
天籁合唱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技巧,展示了潮州地区浓郁的音乐传统。
四、西部地区民歌1. “西部牧民歌”西部牧民歌是中国西部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以其自然而质朴的风格而著称。
它多以牧民的生活、草原的美景为主题,歌词简洁明了,旋律悠扬动听。
西部牧民歌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了草原民族群体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马头琴歌”马头琴歌是中国西部地区独特的民歌形式,以马头琴的独特声音为特色。
它常用来表达西部地区的爱国情怀、英雄事迹等,歌词富有哲理与深意。
马头琴歌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激情澎湃的演唱方式,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
五、东部沿海地区民歌1. “渔家风”渔家风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民歌形式,它以海洋生活为主题,歌词通常描述渔民的艰辛劳动和对海洋的热爱。
中国音乐通常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有: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1、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2、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规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3、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是沿用古乐或摹拟古乐。
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内容及形式都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
4、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善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
其他文人音乐,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
5、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
6、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种类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二、中国民间音乐种类及其特点1、种类:(1)民间歌曲(2)民间歌舞音乐(3)说唱音乐(4)戏曲音乐(5)民间器乐2、特征:(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2)地域性:包括语言、性格、音乐特征(3)即兴性(4)流传的变异性三、民歌的价值1、民歌具有人文价值;2、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3民歌对专业音乐的影响四、民歌的艺术特点1,诗于乐的高度结合;2,长于抒发人的内心感情,具有人民性;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五、民歌的分类按历史时期分:传统、革命、新革命等;按民歌歌词内容:劳动类、叙事类、爱情类、社会时政、生活类、新词类、风俗类、儿童生活类等;按地方色彩区分;按体裁。
★前言:1.中国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的,由“无名氏”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即民歌,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种类型的音乐。
2.民间音乐又分: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
3.说唱音乐包括:单弦、大鼓、评弹、道情、琴书、牌子曲等上百种不同的曲种。
4.戏曲音乐的四大声腔系统: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两大声腔类型:四大声腔系统和民间歌舞类型、民间说唱类型。
5.戏曲唱腔的三种结构体式:曲牌连缀体、板式变化体、曲牌连缀体与板式变化体相结合的综合体。
6.文人音乐:指的是历代由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
主要包括:古琴音乐(汉人唯一的乐器,古琴原称“琴”又称“七弦琴”)、词调音乐(配合着古典诗词而歌唱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7.宫廷音乐:指历代统治者在宫廷内部或朝廷仪式中使用的、为宫廷统治者服务的音乐。
8.宗教与祭祀音乐:指的是由宗教神职人员或其他信徒在宗教场所演奏,或是普通百姓在世俗场合为宗教信仰与祭祀目的而演奏的音乐。
9.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三大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10.中国现有的三种音乐形式:纯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的再现、西方专业音乐文化二十世纪进入中国,跟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依然在民间自生自灭的中国传统音乐。
★秦陇音乐:11.花儿的音乐特点:又名“山歌”“少年”,自由高亢,乡土气息很浓,以上下句体曲调结构为基础,但旋律衬腔比较丰富,旋律线起伏跌宕,富有层次感。
花儿的曲调以“令”称呼,分“大令”“小令”,“大令”旋律悠长,结构清晰,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小令”节奏规整,乐段结构内变化较多,旋律受小调影响较多,大多用真声演唱。
12.信天游的音乐特点:自由奔放高亢嘹亮,旋律舒展直敞,大多是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比较开放宽阔,下句比较收拢,趋于稳定。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类别】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中国乐系】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朝鲜族民歌特点】(1)音阶、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节奏、节拍——朝鲜语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关系。
朝鲜族民歌中最常用的拍子是6/8﹑3/4、12/8、9/8等。
(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朝鲜族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中立音的多种音阶形式。
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调式多样。
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中国民族音乐完整版一、概述1.1 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1.2 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及特点1.3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二、主要民族音乐类型2.1 汉族音乐①汉族传统宫廷音乐②汉族民间音乐及曲艺③汉族古典音乐④汉族流行音乐2.2 藏族音乐①藏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藏族宗教音乐③藏族现代音乐①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蒙古族传统宗教音乐③蒙古族现代音乐2.4 壮族音乐①壮族传统民间音乐②壮族传统宗教音乐③壮族现代音乐2.5 苗族音乐①苗族传统民间音乐②苗族传统宗教音乐③苗族现代音乐2.6 其他民族音乐类型①哈尼族音乐②维吾尔族音乐③彝族音乐④赫哲族音乐三、民族音乐乐器3.1 中国传统乐器介绍①弦乐器②簧乐器③膜鸣乐器④打击乐器⑤管乐器⑥弹拨乐器3.1.7 风笛类乐器3.1.8 其他乐器3.2 民族乐器演奏技巧①弦乐器演奏技巧②簧乐器演奏技巧③膜鸣乐器演奏技巧④打击乐器演奏技巧⑤管乐器演奏技巧⑥弹拨乐器演奏技巧3.2.7 风笛类乐器演奏技巧3.2.8 其他乐器演奏技巧四、中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4.1 国家对民族音乐的保护政策4.2 民族音乐院校及专业4.3 民族音乐节及赛事4.4 民族音乐团体与演出附件:附件一:中国民族音乐流派图谱附件二:中国民族音乐乐器示意图附件三:中国民族音乐节目推荐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权和表演权。
2.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文化、民族特色等价值的文化遗产的法律。
3.民族文化传承法:保护与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
以上文档范本具体解答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核心内容,包括概述、主要音乐类型、民族乐器和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同时,文档结尾附带了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等信息,以增加文档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类别】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中国乐系】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朝鲜族民歌特点】(1)音阶、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节奏、节拍——朝鲜语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关系。
朝鲜族民歌中最常用的拍子是6/8﹑3/4、12/8、9/8等。
(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朝鲜族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中立音的多种音阶形式。
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调式多样。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我国民间音乐1.分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2.特点:(1)创作过程集体性。
(2)传播方式口头性。
(3)音乐曲调变异性。
二.民间歌曲(一)汉族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二)号子(劳动号子):1.种类: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2.代表作品:《走绛州》《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三)山歌:1.一般山歌:(1)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2)云南山歌:《赶马调》《弥渡山歌》(3)四川山歌:《摘葡萄》《跟着太阳一路来》(4)花儿(少年):《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2.放牧山歌3.田秧山歌(四)小调1.形式:带有伴奏的独唱为主。
2.分类:谣曲(儿歌、摇篮曲)、时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杨柳青调)、吟唱调(河北民歌《小白菜》、山西民歌《看秧歌》)。
(五)少数民族民歌1.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1)长调:一部分礼俗歌。
(2)短调:欢快活泼、节奏感鲜明、音域相对窄。
《黑缎子坎肩》2.维吾尔族的情歌(1)体裁:(2)音乐体系: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3.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1)内容:(2)演唱形式:独唱、对唱、弹唱(3)独唱:《黑云雀》(4)弹唱(冬不拉伴奏):《红花》4.朝鲜族的抒情谣(1)爱情:《阿里郎》《呃浪打令》(2)劳动和丰收喜悦:《丰收歌》《道拉基》(3)妇女受苦:《苦媳妇》(4)知识性内容:《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5.藏族的山歌和酒歌(1)6.彝族“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三.民间舞蹈音乐(一)民间舞蹈音乐代表种类:1. 秧歌:北方汉族地区。
歌、舞、戏为一体。
河北冀中秧歌、冀东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
2. :南方产茶区。
3. 花灯:云南、贵州、四川、湖南。
4. 花鼓:安徽、湖南。
凤阳花鼓、湖南花鼓。
1. 维吾尔族:赛乃姆、木卡姆。
一1、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2、中国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五大类。
3、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有口头性和集体性、乡土性、即兴性、流传变异性、人民性和多功能性。
4、简述中国民间音乐的乡土性特点乡土性,又叫做地方性或地域性。
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特征。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语音的差异越大,音乐的差异也就越大。
(二)性格特征。
不同的地理环境、文体氛围以及历史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
(三)音乐特征。
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决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气质,性格气质经过心理的沉淀,作用和表现于人类所创造的音乐。
民间歌曲一、汉族民歌部分1、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2、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能的民间歌曲。
号子一般分为搬运号子(如《哈腰挂》),工程号子(如打硪号子)、农事号子(如《催咚催》、船渔号子(如《川江船夫号子》)。
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节奏的律动性音乐材料的重复性领、和相结合的歌唱形式3、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相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民歌。
二山歌分为一般山歌(“花儿“、”信天游“、“山曲”)、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山歌的艺术特征: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自由、悠长的节奏、节拍曲调跳进多、起伏大、音域广、音区较高。
多两句体和四句体的乐段结构,乐句变化形式多样。
“花儿”:花儿又叫做“少年”,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
花儿在当地有特定的青年男女交往与定情的意义,因此又被称作“野曲”,不能在室内或村内唱,当地还有专门聚会对唱花儿的场合——“花儿会”。
花儿以“令”相称,每个令是一种曲调,共有上百种。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一)民族器乐1.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包括笛、箫、唢呐、笙等。
笛子,又称竹笛。
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两组多的音。
主要作品:《五梆子》、《鹧鸪飞》、《姑苏行》、《荫中鸟》等。
箫,也称洞箫。
它的音色圆润、柔和、悠扬、穿透力强。
唢呐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明亮,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主要作品:《百鸟朝凤》等。
笙可以同时发音达到三个以上,有和声乐器之称。
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2.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马头琴、京胡、板胡、艾捷克等。
其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代表作分别有《二泉映月》、《赛马》、《蒙古小调》、《赞歌》等。
3.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
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
代表作分别有《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
4.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镲、板、梆、铃等。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二)民歌民歌特点: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悍性、鲜明的风格色彩。
1.号子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
2.山歌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
3.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三)中国歌舞音乐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中国民间音乐可以分为如下六个类别: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子人民群众普遍掌握散逗兆、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2、歌舞音乐指的是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和器乐演奏。
各地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在汉族地区普遍淬的有龙舞、狮舞、秧歌、花灯、花鼓、打莲厢、跑旱船、车灯、太平鼓、竹马灯、高跷等。
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多样,如:蒙古族有安代舞、鄂尔多斯舞,朝鲜族有农乐舞、维吾尔族有乃赛姆、多朗舞,藏族有果谐、弦子、堆谐、囊玛,瑶族有长鼓舞,苗族有芦笙舞,侗族结合;曲调明朗活跃,旋律线条较为朴直,棱角鲜明;节拍规整,节奏明快有力,富有动作性;结构更为匀称,多对冲租称曲式等。
3、说唱音乐说唱艺术又称曲艺,是说(白)、唱(腔)、表(作)古位一体的艺术。
说唱音乐大致有: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色彩,伴奏乐器简便,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等特点。
4、戏曲音乐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
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以其抒情性功能、叙事性功能和节奏功能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戏剧气氛,统一指游协调舞台节奏。
5、民族器乐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乐种如按其演奏形式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即:(1)独奏音乐,包括管乐器独奏、拉弦乐器独奏、弹弦乐器独奏、打击乐器独奏和其他乐器独奏;(2)合奏音乐,包括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
中国民族器乐具有与声乐紧相关联、与习俗密切结合、注重旋律的横向发挥和乐器之间的音色组合等特点。
6、综合性乐种兼具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四种类型于一身的综合性乐种。
扩展资料:民间音乐(Folkmusic),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各个民族的音乐表达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风格和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可以从地域分为北方音乐和南方音乐两类。
北方音乐主要包括京剧、评剧等曲艺形式,以及二胡、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
京剧和评剧是中国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音乐形式,其中京剧以京腔、划子腔为主要表演方式,评剧以评书为文本,以板眼腔为主要表现手法。
北方音乐以其激昂豪放的节奏和高亢激情的表演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而二胡和琵琶作为弹拨乐器在表演中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高超的技巧受到广泛赞赏。
南方音乐主要包括广东音乐、客家音乐、崑曲等。
广东音乐以其独特的曲调和韵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并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客家音乐则是客家族群中常见的音乐形式,其音乐风格较为简单朴素,具有清新雅致的特点。
崑曲是中国南方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其表演形式以唱为主,搭配器乐和表演动作,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它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人文价值观。
在演奏和表演中,音乐家和演员都需要借助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的方式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这种综合的表演方式使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视听效果和感染力。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表达。
不同的音乐形式有着各自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如京剧以其独特的锣鼓声和起承转合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戏剧的紧张感和变化性;而广东音乐则以其流畅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柔美和婉转。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又共同追求表达情感和传递人文价值观的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演方式,为世界音乐文化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1.什么是民族音乐:包括汉族、少数民族、传统、现代、民间、专业创作音乐。
综述,中国人创作、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被称为中国的民族音乐。
2.什么是传统音乐定义:流传一定时间,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指清代以前的分类:宫廷、文人{琴乐(琴曲、琴歌)、词调音乐}、宗教(佛乐、道乐)、民间音乐(民歌、乐舞、说唱、戏曲、器乐)3.民间音乐类别(1)民歌分类题材:劳动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民族地区: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青海民歌、新疆民歌等(2)汉族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3)少数民族社会功能:狩猎歌、宴席歌、牧歌、赞歌、思乡、宗教、儿歌、礼俗等节奏节拍:长调、短调(4)说唱曲种艺术风格:评话、鼓曲、快板、相声(5)戏曲音乐四大声腔:昆腔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皮黄腔系(6)民间器乐独奏音乐: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合奏音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鼓吹乐、清锣乐4.民间音乐特点创作上:口头性和集体性,经过无数人加工改编,我国人民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成,是我国人民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
乡土性(地方性或地域性)、即兴性、地域性变异(因地域改变而做出调整)、人民性、多功能性5.民歌定义: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流传方式,生存与民间与专业不同在于,创作手法,曲谱不固定生活中的作用:教育与传承、人生礼仪、祭祀与驱邪、交际6 .汉族民歌色彩分区接近汉语方言分区划分7. 劳动号子定义:产生并应用在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一开始为了释放身体压力,后来美化发展为歌曲形式,直接关联劳动安全和效率。
特点:直接、朴素的表现方式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歌唱方式:一领众和如:船夫调8 .山歌分为: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信天游——陕西北部(兰花花)山曲——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榆林(哥哥背我走西口)花儿——又叫少年(上去高山望平川)江浙山歌——(江菱牵到藕丝根)客家山歌——西南山歌——(弥渡山歌)9.少数民族音乐民歌代表蒙古族的长调: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短调:曲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宴席曲——西北地区回族、土族(脑门达来、鄂尔多斯)10.汉族民间歌舞秧歌——北方汉族地区花灯、采茶——南方花鼓——安徽、江苏、浙江11.少数民族民间舞维吾尔族:赛乃姆、十二木卡姆(世界非遗)世界非遗包括:昆曲、古琴、福建南音等藏族:谐(集体自娱)和卓(集体表演)朝鲜族:长鼓舞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彝族:阿细跳月高山族:杵(chu)乐12. 说唱音乐定义:又叫曲艺,用来讲唱历史,综合艺术形式,有叙述功能汉族说唱音乐类型:鼓词类——俗称大鼓,北方分为乐亭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特点:自击鼓板,伴奏乐器三弦、四胡、琵琶《三国志》《杨家将》弹词类——江苏、浙江地区,分为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琵琶、三弦伴奏道情类——唐代道士传教13.说唱音乐唱腔结构方式单曲体、曲牌体、板腔变化体(用节奏来表现故事角色)、曲牌板腔混合体14.民间笛曲南方曲笛:长、管身粗、音区低、音色柔和北方梆笛:短、管身细、音区高、音色明亮*梆笛比曲笛高4度北方梆笛《五梆子》《喜相逢》南方曲笛《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音乐)15.民间筝曲山东、河南、潮州、客家、浙江、陕西流派山东——《汉宫秋月》《凤翔曲》河南——《天下大同》《打雁》浙江——民歌小曲《将军令》客家——《出水莲》潮州——《寒鸦戏水》16.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后改“春江花月夜”)《大浪淘沙》(阿炳)17.二胡曲阿炳(华彦钧)《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18.丝竹乐定义:由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主要在南方种类: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潮州弦诗、白沙细乐(云南)特点:乐队小巧、风格轻松、细腻优雅19.民间器乐发展,与民间声乐艺术演化发展有紧密关系。
中国民间⾳乐中国民间⾳乐⼀、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伴奏合唱长调:节奏⾃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将其列为“⼈类⼝头和⾮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中⾳歌唱家)创作歌曲单⼆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
⼆、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个组成部分。
⽊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种传统⼤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的⽉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弦⼦:流⾏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胡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
弦⼦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丰富、舞姿舒展⽽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字多⾳、波⾳、前倚⾳等装饰⾳的使⽤,充满了藏族民歌的⾼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情,更表达了藏族⼈民对祖国⼤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于拉萨和⽇喀则等城市,是⼀种由上层社会⾛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体,其⾳乐由中速的引⼦、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1.汉族民族音乐通常划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五种类型。
2.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跟生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民歌的艺术特点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易于上口,易于记忆,通常是两句或四句一个乐段,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音级的运动流畅而自然,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3.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
劳动号子的特征:1.劳动号子的歌词多数跟劳动有关。
2.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具有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性的特征3.号子的曲调也工种而异,负荷重的号子,音乐较简朴单纯,固定少变,常重复使用同一音乐材料;负荷较轻的号子,曲调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变化。
4.号子的歌唱形式视劳动者的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
而以一领众合最多,最富有特色。
5.号子的曲式结构一般较短小,句式较规整,平叙性结构和对应性结构较多。
4.花儿,在当地又称少年。
花儿唱法多样,有尖音与苍音之别。
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花儿的唱词分为两种形式:头尾齐和斩断腰。
6.根据唱法的不同,有的地区分别把山歌分为:高腔、平腔、矮腔三种不同类型。
7.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将小调分为三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2.地方性小调、3.歌舞性小调。
小调的特征;1.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风格。
2.小调由职业艺人演唱,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较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与完善。
3.小调多数属于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
多侧面较细致地陈述内容。
4.小调的节奏节拍规整,节奏形式丰富多变。
南方小调的形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显得活跃、跳荡。
5.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城市小调多有四弦乐器伴奏,旋律曲折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