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典型音乐类型和代表作品;3. 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影响;4. 能够欣赏和分析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作品;5.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各个民族的典型音乐类型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1.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影响;2. 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演奏的方式,介绍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特点以及各个民族的典型音乐类型和代表作品;2. 听力训练:通过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3. 小组讨论:结合教学音乐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分析。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1. 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和区别;2. 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特点。
第二课时:中国各个民族音乐类型及代表作品1. 汉族音乐及代表作品;2. 蒙古族音乐及代表作品;3. 藏族音乐及代表作品;4. 壮族音乐及代表作品。
第三课时:中国各个民族音乐类型及代表作品(续)1. 朝鲜族音乐及代表作品;2. 侗族音乐及代表作品;3. 满族音乐及代表作品;4. 哈萨克族音乐及代表作品。
第四课时: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影响1. 中国古代民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 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第五课时:中国民间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 弹拨乐器音乐;2. 吹管乐器音乐;3. 打击乐器音乐;4. 弦鸣乐器音乐。
第六课时:中国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及分析1. 杨洪基《红旗颂》;2. 崔健《一无所有》;3. 林忆莲《雨蝶》;4. 姚贝娜《遥远的她》。
六、教学资源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用于展示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2. 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料:用于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3. 乐器演奏示范。
民间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究民间音乐的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
3. 掌握一段民间音乐曲目的演奏技巧。
4.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录制好的民间音乐样本,包括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音乐。
2. 乐器,如吉他、琴、笛子等。
3. 与民间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4. 课堂展示工具,如电脑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准备民间音乐的录音样本,播放一段供学生聆听,并引导学生讨论其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民间音乐?它在你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 讲解民间音乐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指出其表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
2. 利用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展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和创作背景。
三、实践探究1.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民间乐器,鼓励他们尝试演奏一段简单的民间音乐曲目。
2. 提供基础乐器演奏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3. 分组合作,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民间乐器或使用已学习到的乐器,共同演奏一段民间音乐曲目并互相交流进步。
四、欣赏与评价1. 播放多个民间音乐样本,要求学生欣赏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演奏技巧等方面评价民间音乐曲目。
3.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民间音乐的喜爱与理解。
五、总结与展示1. 与学生一起总结民间音乐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查找并分享一位著名的民间音乐家或乐团,介绍其代表作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到本地区或其他国家的传统民间音乐,了解其特色和与当地文化的联系。
2.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演出,可以是班级内部的小型演出或是学校文化活动中的演出。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编写的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
3. 学生的乐器演奏和民间音乐曲目的表现水平。
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当调整课堂内容和难度。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探究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间音乐风格,掌握民歌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够从旋律、节奏等方面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
3.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 从旋律、节奏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1. 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理解其风格形成的因素。
2. 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民族民间音乐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音乐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收集该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资料。
2. 学生分析资料,总结该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
三、课堂展示1. 各组代表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本民族的音乐风格。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四、作品鉴赏1. 播放《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等民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曲的民族风格特征。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的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探究其民族风格形成的原因。
2. 各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其他民族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初中音乐教案了解中国民间音乐初中音乐教案:了解中国民间音乐导语: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中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魅力。
本教案旨在让初中学生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演奏方式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初中音乐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 中国民间音乐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音乐的演奏方式;3. 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b. 掌握中国民间音乐的常见演奏方式;c. 了解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欣赏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c.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交流能力;c.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与演奏方式;b. 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2. 教学难点:a. 如何准确描述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b.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本教案分为三个环节:导入与概念引入、实践与体验、反思与拓展。
1. 导入与概念引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例如播放民间音乐片段、展示相关图片等。
)2. 实践与体验(设计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演奏方式、特点和表达方式,例如合奏、合唱、舞蹈等。
)3. 反思与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深入理解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开展相关拓展活动,如制作手工乐器、创作民间音乐等。
)五、教学评估1. 定性评估:a. 记录学生在实践与体验环节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b. 观察学生在反思与拓展环节中的思考和创作表现。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第一章: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1.1 民族民间音乐的定义1.2 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1.3 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2.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2.2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2.3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音乐品种第三章:汉族民间音乐3.1 汉族民间音乐的特点3.2 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3.3 汉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品种第四章:少数民族民间音乐4.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4.2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4.3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品种第五章: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5.1 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5.2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措施5.3 当代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第六章: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形态6.1 旋律形态6.2 节奏形态6.3 结构形态第七章: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论体系7.1 音阶与调式7.2 和声与对位7.3 曲式与体裁第八章:民族民间音乐的表演技巧8.1 唱奏技巧8.2 即兴创作8.3 表演风格与流派第九章: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分析9.1 作品形式与内容9.2 音乐元素分析9.3 作品风格与特点第十章: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10.1 文化传承与创新10.2 社会功能与价值10.3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定义与特点重点解析:民族民间音乐的概念界定,以及它与中国传统音乐、西方民间音乐的区别。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它在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中的多样性。
重点环节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与分类重点解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
难点解析:如何把握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差异。
重点环节三:汉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与代表性品种重点解析: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难点解析:如何让学生理解汉族民间音乐在不同地区的变体,以及这些变体背后的文化因素。
音乐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任课教师:***系部:音乐学系教研室:理论专业班级:2008级1-3班及音表、音教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规划)授课教师:职称:系部:课程名称课程编号授课学期考核方式学分专业班级学生人数总学时数学时理论学时学时实践学时学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指定参考书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讲授的大纲章节名称、教学重点学时测验及作业数1 2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章节、专题第一、二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了解民歌、歌舞音乐的定义,掌握民歌、歌舞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民歌不同体裁的特点及歌舞音乐的特征。
要求学生至少学唱30首民歌,对民歌、歌舞音乐的理论有一定把握。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民歌、歌舞音乐的定义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民歌学唱。
教学难点难点:把握民歌、歌舞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各自的特点演唱民歌时对“音腔”的把握。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第一章民歌 22第二章歌舞音乐12复习2(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1 次课授课章节绪论任课教师及职称张来敏、讲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讲授与模唱相结合课时安排 2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概念的由来、中国传统音乐及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传统音乐及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教学内容:(可增加页)中国传统音乐概念的由来几个概念:中国音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包含的内容1、中国传统音乐及分类2、中国民族新音乐3、中国流行音乐4、中国现代音乐一、民族民间音乐1、民族2、民间音乐3、民族民间音乐分类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1)、音的带腔性(2)、音调的五声性(3)、节拍、节奏的灵活性4、织体思维的单声性(二)审美特征(1)“和”的精神(2)“线“的形态(3)“虚”的意境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
民族民间音乐教案(提纲式) 72学时一.总论1.我国的民族音乐及传统音乐:1)总定义:2)传统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2.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1)民间音乐品种2)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3)民间音乐的特殊优势3.民间音乐的类别:1)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2)更低一层次的分类:民歌——题材分类、年代分类、民族分类、地域分类、体裁分类(艺术形式的分类:号子、山歌、小调)。
民间歌舞——舞歌、舞乐。
说唱音乐——评话、鼓曲、快板、相声。
音乐结构分类:单曲体、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曲牌板腔混合体戏曲音乐——声腔分(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音乐结构分(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民间器乐:独奏乐——吹、拉、弹、打。
合奏乐——丝竹乐、鼓吹乐、重奏乐、大型合奏乐。
4.我国的民族音乐的特点: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2)乡土性3)即兴性4)流传的变异性5)人民性6)多功能性二.汉族民间歌曲〈一〉概述:1)定义2)与专业创作的区别3)民间歌曲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功用:1)教育与传承。
2)人生礼仪。
3)祭祀与驱邪。
4)交际。
1)我国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汉族民歌体裁分类及艺术特征1.劳动号子:1)概况2)种类:1)搬运号子2)工程号子3)农事号子4)船渔号子5)作坊号子3)特征:1)表现力2)节奏律动3)音乐材料重复性4)演唱方式5)曲式结构2.山歌:1)概述2)山歌种类: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陕北\宁夏东部\晋西\内蒙西南部)特点:a.上.下句乐段反复构成b.结构关系平衡.清晰c.唱词无严格规定.但较对称.d.上句“比.兴”,下句“叙事”●山曲、爬山调(山西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西部)特点: a.上.下句乐段反复构成b.上.下句前半曲调常相同或只是句尾落音不同.●花儿---也称“少年”“野曲”(甘肃\青海\宁夏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特点:a曲调以“令”相称,达100多种,均以民族.地名.衬词.编唱者身份命名)b.旋律起伏大,音域宽,连续的音跳进,曲折而多层次.c.节奏宽广.自由,真假声结合.d.结构为上下两句体或其扩展形式.●江浙山歌、●闽粤赣客家山歌●西南山歌、●湘鄂山歌b.田秧山歌——也称田秧歌、田歌、秧歌、秧号子、薅草歌、薅秧歌、打闹c.放牧山歌——逗趣所唱特征:1)表现力:曲调、节奏、音乐风格2)曲式结构3.小调:1)概况2)种类:吟唱调——儿歌、摇篮曲、叫卖调、风俗仪式吟唱调谣曲——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嬉游歌时调——孟姜女调、剪靛花调、茉莉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绣荷包调、对花调、叠断桥调3)特征:1)表现力、2)曲式结构三.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及艺术特征1.概况2.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3.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民歌4.维吾尔族的情歌5.朝鲜族的抒情谣6.藏族山歌、剑歌、酒歌四.汉族与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1.概述(定义、地位、发展脉络)2.秧歌、花灯、采茶3.维吾尔族:赛乃姆、木卡母、4.藏族:堆谐、囊玛5.朝鲜族:农乐舞、长鼓舞6.蒙古族:安代舞7.景颇族:刀舞8.艺术特点五.汉族民间器乐1.概述:1)定义及地位2)乐器的产生与发展3)民间器乐曲发展脉络4)分类与乐种5)音乐结构与发展手法2.独奏器乐1)吹奏类器乐:分类笛箫笙简介及赏析唢呐管子埙简介及赏析2)弹拨类器乐:分类古琴古筝简介及赏析琵琶三弦阮柳琴月琴简介及赏析扬琴简介及赏析6)拉弦类器乐:分类二胡简介及赏析高胡京胡板胡坠胡简介及赏析四胡中胡低胡革胡简介及赏析3.合奏类器乐2)定义及分类3)丝竹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曲潮州弦诗3)吹打乐:辽宁鼓乐山东鼓吹晋北鼓乐河北吹歌十番锣鼓浙江吹打陕西鼓乐4)重奏乐与大型合奏乐:民族重奏乐大型合奏乐六.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简介1)吹奏乐器:巴乌葫芦笙葫芦丝芦笙口拜2)弹拨乐器:伽倻琴卡龙热瓦普冬不拉弹布尔考母兹扎木聂3)拉弦乐器:马头琴马骨胡艾捷克萨它尔牛腿琴4)打击乐器:蜂鼓达卜长鼓萨巴依那额七.说唱音乐1.概述(定义、地位、发展)2.艺术形式:1)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群唱、走唱)2)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叙事性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3)十三撤4)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板腔体、曲牌体、单曲体、主插体)2.汉族说唱音乐代表曲种1)单弦牌子曲2)四川清音3)京韵大鼓(发展、唱词形式、唱腔形式、)4)苏州弹词:发展、唱词形式、唱腔形式:俞调、马调、陈调、杨调、蒋调、丽调八.戏曲音乐1.概述:定义、地位、发展2.戏曲的艺术形式1)戏曲艺术的综合特点2)戏曲音乐的构成因素3)戏曲的剧种与声腔4)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3.曲牌体戏曲音乐1)高腔(概述、剧种介绍:湘剧、川剧)2)昆腔(概述、艺术形式、)4.板腔体戏曲形式1)邦子腔a.概述b.艺术形式c.剧种介绍d,板式特点2)皮簧腔a.概述b.京剧的发展c.京剧的艺术形式、d.京剧唱腔(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案
一、课程安排
1.课程设置
本课程属于常规性教案,主要讲授中国民族音乐,主要关注民族音乐的概念、特点、乐器、元素、分类与特点介绍、历史沿革以及其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民族音乐历史探讨、技术分析和乐音的表现。
2.课时安排
本课程安排了总共10学时,其中8学时为理论课时,2学时为实践课时。
3.课时基础要求
1)理论课时要求学生了解有关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内容、结构及技术传授;
2)实践课时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民族乐器演奏相关曲目,对此也需要有相关旋律的谱写能力,有良好的乐理认识与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
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概念与结构,了解民族音乐发展历史,了解民族音乐元素、乐器、乐音的表现,搞清楚民族音乐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的根源与发展,以及民族音乐与其他类型音乐的关系。
2.实践能力目标
1)了解民族音乐的演奏方法,理解民族乐器演奏的特点,能够熟练演奏三件民族乐器中的一件;
2)能熟练的谱写一支民族乐曲,承担乐队的演出任务,理解乐队演出所需要的配合,能够熟练表演一支民族乐曲;。
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教师:XXX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2. 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与特点3. 民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作品及赏析4. 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 提问:同学们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
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1. 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戏曲音乐、民间乐器音乐等。
2. 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传承性等。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作品及赏析1. 民间歌曲:《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2. 民间舞蹈音乐:《彩云追月》、《天山风情》等。
3. 民间戏曲音乐:《京剧》、《越剧》等。
4. 民间乐器音乐:《二胡》、《古筝》等。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作品赏析,阐述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提问:同学们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有何看法?二、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1.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
2. 民族民间音乐的创新与发展: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的探索。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民间音乐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撰写赏析文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的分类、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通过欣赏和演唱,感受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审美价值。
3.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 民间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民间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审美特点的把握。
2. 学生对民间歌曲演唱技巧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讲解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a. 民间歌曲b. 民间歌舞音乐c. 民间器乐d. 民间说唱音乐e. 民间戏曲音乐2. 民间歌曲的主要特征:a. 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
b. 注重横向进行,旋律韵味独特。
c. 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密切相关。
三、欣赏1. 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如《茉莉花》。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等特点。
3. 学生讨论:这首歌曲体现了哪些民间音乐的特征?四、演唱1. 教师示范演唱一首简单的民间歌曲。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民间歌曲分类、特点等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拓展1. 教师介绍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如《小河淌水》、《康定情歌》等。
2.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和分享。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音乐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生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并表示今后要继续学习和传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程度。
2. 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第六章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第六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掌握中国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及其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概述。
2. 介绍中国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
3. 学习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资料或展示图片,向学生展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包括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影响因素。
示范演奏:3. 演示一些中国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以展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学习乐器:4. 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并向学生展示其基本演奏技巧。
小组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目进行学习和表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创造。
展示和评价:6.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
作业: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目进行研究和介绍,包括其背景、演奏技巧等。
教学评估:8. 通过学生的表演、作业和参与度来评估他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和资料- 图片展示-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目的录音或视频- 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示范录像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民族音乐表演,以增加他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目,并进行演奏或创作。
这个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特点和演奏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研究作业的设置,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程教案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第一周课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第二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第三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第四节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民间音乐的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掌握民间音乐的类别和体系。
教学目的:掌握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一、中国民族音乐:中华民族的民族音乐被称为中国民族音乐。
既包括了汉族音乐,也包括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
在汉语中,中国民族音乐可简称为“民族音乐”。
二、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自然传承的音乐。
它是从我国民族音乐中按照音乐的流行的社会层面特征所划分出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类别,它包括号子、山歌、小调、长歌等。
第二节我国民间音乐的分类一、我国民族音乐的涵盖范围:我国民族音乐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的音乐。
二、本课程教学提倡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二、乡土性;三、即兴性;四、流传变异性;五、人民性;六、多功能性第四节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我国现代音乐学家王光祈将世界音乐分为三大体系:一、中国乐系;二、欧洲乐系;三、波斯-阿拉伯乐系课后作业:请书面回答:简述民间音乐的特点和类别。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和特点,从宏观上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总体的认识。
1第二周课题:第二章民间歌曲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一、号子二、山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现状。
难点:掌握号子和山歌的定义和特点。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教学大纲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教学大纲中国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民间音乐,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教学大纲的引言部分将介绍中国民间音乐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通过对中国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概述,引导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中国民间音乐的分类本部分将对中国民间音乐进行分类,包括地域性音乐、民族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中国民间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任务。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民间音乐传承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音乐的有效途径。
四、中国民间音乐的乐器与演奏技巧中国民间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丰富多样,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并对其演奏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
五、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与曲式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和曲式是其独特之处,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民间音乐中常见的曲调和曲式,如山歌、古调、小调等,并通过音乐实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民间音乐。
六、中国民间音乐与文化传统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传统节日、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的关系,通过对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七、中国民间音乐的现代创新与发展中国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与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形成了多元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案第一章: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与音乐文化音乐的定义与特性中国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历史发展1.2 音乐的分类声乐与器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艺术音乐1.3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1.4 音乐符号与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工尺谱等第二章:中国传统乐律学2.1 律学的基本概念音律、音高、音长、音色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2.2 中国传统音乐音阶与调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等2.3 音律与音准的调整纯律、平均律、和律十二律、旋宫转调等第三章:中国传统乐器与乐队3.1 乐器的分类与特点吹、拉、弹、打四大类各自的代表乐器与演奏技巧3.2 民族乐队构成与组合吹打乐、弦乐、弹拨乐、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的组合与配器3.3 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与保护乐器的选材、制作技术与传承乐器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体裁4.1 歌曲与歌舞民间歌曲、山歌、小调等歌舞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表演特点4.2 戏曲音乐京剧、越剧、豫剧等地方戏曲唱腔、念白、做功等表演形式4.3 曲艺音乐说唱、快板、评书等口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4.4 器乐音乐独奏、合奏等形式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与风格特点第五章: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5.1 音乐与民俗文化节日庆典、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民间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5.2 音乐与宗教文化佛教、道教等宗教音乐的形式与功能宗教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影响5.3 音乐与文学艺术诗词、歌曲、戏曲等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音乐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与作用5.4 音乐与社会的互动音乐在政治、教育、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音乐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第六章: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与地域特点6.1 风格分类与特点江南丝竹、黄土高原信天游、东北二人转等不同地域音乐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6.2 地域音乐文化的形成因素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等音乐与文化交融的案例分析6.3 地域音乐的合作与交流区域间的音乐交流活动音乐团体、音乐节等合作形式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7.1 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传统音乐的价值与现状传承人的作用与责任7.2 传承方式与教育体制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校教育等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7.3 音乐保护的措施与实践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数字化保存等音乐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第八章: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社会8.1 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体现传统音乐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8.2 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作曲家的新作品、跨界合作等传统音乐与现代审美的结合8.3 传统音乐产业的发展演出市场、音乐教育、乐器产业等传统音乐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第九章:中国传统音乐与跨文化交流9.1 传统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国际音乐节、文化交流活动等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影响力9.2 跨文化合作与创作中外音乐家的合作作品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运用9.3 传统音乐的国际学术研究学者研究、研讨会、学术论文等国际学术交流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第十章:未来展望与挑战10.1 传统音乐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传统音乐与新兴技术的结合10.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10.3 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传统音乐与文化传承的长期规划第一章: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与音乐文化音乐的定义与特性:介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如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表达的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