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6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业设计研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为例1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业概述枢纽(HUB)一词最初是指连接网络设备的集线器,其基本功能是信息分发、传递和共享。
交通枢纽具备了对四种资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与“共享”特性,被称为Communication hub。
本文研究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下文简称枢纽商业)是指城市交通网络中起支配地位的关键性节点。
它是交通枢纽职能综合化的产物。
既适应了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又符合大城市土地集约化需要,是当今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方向。
交通与商业的联合开发还具有深层意义,即通过枢纽商业的“触媒效应”激发周边地区的连锁开放和持续发展。
2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概况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虹桥机场西侧,是集航空港、高铁、城铁、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社会车辆等于一体的超大型、一站式换乘交通枢纽。
设计日旅客吞吐量110万人次,枢纽核心区占地 6.6km2 ,从东到西依次为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磁浮站、高铁站和西交通广场(图1)。
虹桥枢纽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运营,实现“高速(高铁)和高速(民航)相联、高端(旅客)和高端(旅客)相结”,能更好地发挥交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3 商业策划层面研究枢纽商业策划的特殊性是由枢纽地区的交通主导地位和消费者行为特点决定的。
因此,与一般商业策划不同,枢纽商业需要先确定开发规模,再以此进行开发定位和商业布局的研究(图2)。
3.1 开发规模论证开发规模论证是枢纽商业策划的基础。
除了确定商业开放的总量,还会直接影响策划与设计层面中其他因素,如业种业态的取舍、比例、商业与枢纽的组合形式等。
论证主要运用以下三种分析推算方法:1)交通原单位法(交通工程学的方法)2)消费购买原单位法,即消费潜力测算法(经济学的方法)3)市场原单位法(调查实证的方法)交通原单位法和消费购买原单位法具有直观和易操作的特点,是推算的常用方法,但在策划中应使用三种方法分别进行测算并比对,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放型经济平台,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对外开放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
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的一项战略抉择。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致力于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作为上海市未来的综
合性交通枢纽。
自贸试验区紧密围绕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一战略目标,积极驱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产业布局的创新,持续增强功能定位、开放环境、创新驱动和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形成开放型产业生态系统,不断提升综合开放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立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支持跨境投资、促进金融开放、增强人才培养、强化创新驱动等六大方向出发,各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同时,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支持内部监督和各项监测指标。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建设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发展的新平台,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优势和地位,促进全球化进程,吸引国际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开放枢纽。
城市门户型 - 交通枢纽与商业综合体的结合案例一:上海虹桥枢纽一、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目标与定位服务型: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建设上海四个中心的又一重大骨干工程。
综合性:多种交通方式综合设置,形成内外交通紧密衔接、不同交通方式的集中换乘、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超大型:独特的陆空联运枢纽,国内航空联运,国内铁路联运,日处理能力在110万人次以上。
高能型: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汇集地,具有重要经济、地理区位能级,对上海空间发展战略影响甚远。
2.交通枢纽建设规模虹桥机场:3000万人次/年,11万人/天铁路车站:30股道,8000万人次/年,35万人/天磁浮车站:10股道,轨道交通:5线、2站各类线路巴士:40-60条各种停车位:10000个枢纽总体设计能力:110万人次/日3.项目交通枢纽概况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虹桥机场西侧,是集航空港、高铁、城铁、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社会车辆等于一体的超大型、一站式换乘交通枢纽。
设计日旅客吞吐量110万人次,枢纽核心区占地6.6km2 ,从东到西依次为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磁浮站、高铁站和西交通广场(图1)。
虹桥枢纽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运营,实现“高速(高铁)和高速(民航)相联、高端(旅客)和高端(旅客)相结”,能更好地发挥交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4.项目商业概况(1)上海虹桥枢纽日110万吞吐客流,三大换乘层面具有无限商机。
换乘人流的物质需求客观存在,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化的特征,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路由观光、休息住宿等。
商业综合配套对交通功能起到了有利补充作用,两者互为支撑和促进。
交通为商业搭建平台,提供商机,商业为旅途注入活力。
通道零售商业——结合通道,街区型布置,快速消费,方便旅客。
上盖综合开发——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业态吸引力,区别经营);商务办公、会议、酒店住宿(对交通便捷的需求)。
55【摘要】全面介绍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由来、功能定位、开发策划、规划设计、道路交通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空铁联运、防灾规划。
【关键词】交通枢纽;开发策划;空铁联运;防灾规划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project, and its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planning and design, roa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 air-rail coordinated transport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and so on.KEYWORDS: transport hub;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air-rail coordinated transport;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随着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在2010年3月16日通航、沪宁城际和地铁2号线在5月1日通车、沪杭城际在10月26日通车、地铁10号线在11月26日通车,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2010年末已经全面投入运营。
毫无疑问,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一次“吃螃蟹”,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总结和批判。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由来沪宁与沪杭两条铁路由上海的西北和西南分别进入上海市区上海站和上海南站,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西侧有一条连接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的铁路联络线,实际是宁沪杭铁路通道。
这是产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磁浮863课题中,我们就已经提出了在虹桥国际机场西侧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想法。
当时规划建设锡沪杭磁浮城际线,需要在上海西部选一个车站,于是提出了将磁浮上海站选在虹桥国际机场西侧,并将浦东、虹桥两个机场用磁浮机场线连接起来。
[最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综合体]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上的一大创新,它包括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汇集的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本身,更体现在服务功能上:1)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2)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需要;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适应现代化交通发展的战略需要;5)为世博服务的需要;6)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需要。
将推动周边区域城市功能的发展,形成枢纽都市区。
为了未来更好地承接全球总部经济空间的转移,对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功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宁区编制完成了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产业、功能、形态一体化规划。
根据规划,园区将打造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空间:外环线以东、北翟路以北,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外环线以东、北翟路以南,建成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外环线以西,建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同时,园区将充分利用地铁站资源,在周边地块开发综合商业娱乐中心,打造动感街区;建设枢纽博览公园,展示从马车到游艇等各类交通工具,将园区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旨在将虹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通、商贸、金融、文化、创新中心,促进上海乃至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一、交通枢纽建设1. 完善航空交通网络,提高虹桥机场的国际化程度,增加国际航线的数量和频次,吸引更多的国际航空公司进驻。
2. 加强铁路交通的国际连接,建设虹桥高铁站和国际联运中心,增加国际列车的开行数量,打造国际铁路大通道。
3.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将虹桥机场、虹桥高铁站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
二、商贸中心建设1. 建设虹桥国际商贸展览中心,举办国际性的商贸展览和会议,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促进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的交流与合作。
2. 发展虹桥国际贸易试验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提供便利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3. 培育国际贸易中心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物流等综合服务,吸引境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三、金融中心建设1. 发展跨境金融业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设虹桥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提供跨境清算、融资等金融服务。
2. 建设虹桥金融街,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培育金融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3. 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的金融法规体系,确保金融中心的稳定运行。
四、文化创意中心建设1. 打造虹桥文化创意园区,引进文化、艺术、设计等创意产业,培育创意企业和人才,提升虹桥的文化创意影响力。
2. 举办国际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吸引国内外的文化艺术机构和人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
以上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强化交通枢纽、打造商贸中心、发展金融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虹桥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开放枢纽,为上海和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 陈跃东 ■ Chen YuedongPublic Service Center of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Shanghai作者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 200002)收稿日期:2011-07-24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区域内,是整个虹桥商务区建设的第一栋建筑,新成立的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将入驻于此。
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虹桥交通枢纽提供交通保障、社会综合管理、运行维护、安全防范、应急协调等服务。
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8万m 2,地上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 42.55m,按我国最高的绿色三星节能标准设计,采用多项生态节能技术,是区域标志性建筑。
一、总体布局基地呈长方形,约104m×88m,南北向略长。
基地东侧为城市主干道SN3路,与虹桥枢纽隔路相望,西侧为城市公共绿地,南北临城市支路。
办公楼顺地势呈东西向布置,与虹桥枢纽和公共绿地平行,此种布局有利于取得景观视野,较薄的体量则有利于自然采光通风。
车流及主要人流由建筑东侧广场导入,在基地北侧设有后勤辅助出入口。
二、立面与单元绿色三星节能标准对建筑立面设计有直接的制约,条文规定: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体形系数、外墙传热系数、窗墙比、幕墙遮阳系数等)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主要光照面选择外遮阳措施,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因此,节能标准成为立面设计的主线,“科技之美”成为立面表达的主题。
“单元”的立面设计概念应运而生。
单元是组成1 东立面夜景城市建筑|设计作品|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WORKS OF DESIGN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业 主: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区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景观设计: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用地面积:0.9hm 2建筑面积:2.84万m 2结构形式:钢架混凝土框架连体结构设计团队:杨明,王慧,吴博,陈跃东,俞楠,郭健设计时间:2008年建成时间:2011年图纸版权: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立面的基本元素,综合地解决了基本功能、节能减排以及美学表达的问题,是一个独立的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