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我长大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5.00 KB
- 文档页数:6
优质幼儿园课件大班社会《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三章《成长的变化》,详细内容围绕“我长大了”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成长经历,增强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成长过程,懂得感恩、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培养珍惜成长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成长树挂图、身高尺、体重秤、成长照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成长树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变化,讨论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自己成长变化的画作。
4. 分享交流(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成长过程中的点滴。
5. 成长测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6. 感恩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成长过程中家人、朋友的关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成长的变化身体变化心理变化能力变化2. 成长趣事分享3. 感恩与关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成长记录画一幅自己的成长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给家人的感谢信写一封感谢信给家人,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成长记录和感谢信。
课堂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成长故事分享会,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我长大了》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我长大了”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身体的变化,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自我认识及自我肯定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身体的变化,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幼儿自我认识及自我肯定的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成长故事,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
重点:认识成长过程,了解身体变化,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成长过程的图片、身高尺、体重秤、故事书《我长大了》。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讨论幼儿们最近遇到的成长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长大了”。
2. 讲解成长过程(10分钟)利用成长过程图片,讲解从婴儿到幼儿的成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故事书《我长大了》为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变化,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并鼓励他们用画笔表达出来。
5. 成长测量(10分钟)使用身高尺、体重秤,让幼儿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记录下来,培养自我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我长大了2. 内容:成长过程、身体变化、感受表达、自我认识、成长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并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
答案示例:画出从婴儿到幼儿的成长过程,描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难过等感受。
2. 拓展延伸: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学会表达感受,培养了自我认识及自我肯定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拓展延伸活动,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精品课件《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我长大了》课件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材第四章《成长的变化》,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重点: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爱的情感,以及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成长变化图、身高尺、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幼儿互相测量身高、体重,观察彼此的变化,引发幼儿对成长话题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成长变化图,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趣事,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主题活动(10分钟)开展“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制作成长手册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成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长大了》2. 内容: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自尊、自信、自爱;合作、分享、助人为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成长手册。
2. 答案:幼儿需收集自己的照片、画作、手稿等,记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在认识成长变化方面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成长手册,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幼儿园托班《我长大》优质课件【】《我长大》是一堂针对幼儿园托班设计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认识和体验成长过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依据教材《幼儿成长手册》第三章节“我长大”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身体变化、能力提升、情绪管理三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自己身体在成长,学会表达自己感受。
2.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成长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不断努力。
重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成长手册、身高尺、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孩子们测量身高,观察自己身体变化,引出主题“我长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教材中关于身体变化、能力提升、情绪管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讲解成长过程,让幼儿解自己在成长中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画一幅自己画,展示自己成长变化。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情绪问题,讨论如何调控情绪。
4. 小组活动(1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我长大”主题活动,如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等,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长大》2. 板书内容:(1)身体变化:身高、体重、牙齿等。
(2)能力提升:穿衣、吃饭、学习等。
(3)情绪管理:喜怒哀乐、调控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长大》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幼儿画一幅自己画,展示自己成长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表现,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成长过程。
(2)开展成长主题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注重让幼儿亲身参与,通过测量身高这一活动,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身体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成长主题兴趣。
《我长大了》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增强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故事书、卡片、贴纸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述故事《我长大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变化。
(2)通过提问,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发放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的成长过程。
(2)组织幼儿进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画作,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贴纸游戏(10分钟)(1)发放贴纸,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成长过程,将贴纸贴在相应的位置。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六、板书设计1. 《我长大了》2. 内容:(1)成长的变化(2)表达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自己成长过程的画。
(2)写一篇关于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情的日记。
2. 答案:(1)画作以幼儿自己的成长过程为内容,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创作。
(2)日记内容要求真实、生动,表达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加强家园合作。
(2)开展关于成长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在家庭氛围中进一步体验成长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互动性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合作性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开放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1. 利用生动的成长照片,引发幼儿对成长过程的关注。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长大了》含PPT课件PPT课件活动目标: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观看PPT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PPT、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裤子等。
3、记录表、一些简单的技能标志图:如扫把代表自己会扫地、衣服表示自己会穿衣了、话筒表示自己会唱歌了、图书表示自己会安静地看书了、铃鼓表示自己会跳舞或打击乐了…………配套课件:大班社会公开课课件《我长大了》PPT课件下载地址:/ppt/1965.html活动过程:一、通过PPT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PPT,让孩子们知道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很多本领,来激发幼儿知道自己长大后的变化。
2、(出示PPT)幼儿参观孩子们带来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裤子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样来试穿,看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3、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
如:身高、体重等。
)4、请小朋友互相讨论自己长大后的变化,然后用标志图来表示自己长大后学会了哪些本领,贴到记录表上。
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
如:会唱歌、画画等方面谈谈)。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教案出自:教案网)学会画画、会穿衣吃饭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二、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①请幼儿朗诵儿歌②请幼儿上来拼图③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④椅子操的表演⑤打击乐表演⑥请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课件一、教学内容1. 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如身高、体重、外貌等。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激发他们对成长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成长感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激发他们对成长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成长变化图片、身高尺、体重秤、镜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一比,谁长高了”的活动,让幼儿相互测量身高,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他们关注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展示成长变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成长变化。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成长感受,如:“我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家务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一幅关于自己成长变化的画。
(2)组织幼儿进行“成长故事分享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将自己的成长故事画下来,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我长大了》2. 内容:成长变化:身高、体重、外貌等成长感受:自信、自主、快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成长故事请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一幅关于自己成长变化的画,并在画旁边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成长感受。
答案示例: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刷牙了。
我觉得自己很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会表达成长感受。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成长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我长大了》,主要涉及第三章“成长的快乐”第二节“我长大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成长的含义,通过观察、体验和分享,了解自己在身体、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学会表达对成长的期待和愿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成长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不断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分享的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变化。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未来充满期待,为自己长大而自豪。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成长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身体、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成长变化图、身高尺、体重秤、故事书。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成长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变化。
2. 讲解成长的含义(10分钟)利用PPT课件、成长变化图,讲解成长的含义,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小兔子的成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分享故事中小兔子的成长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在成长记录本上。
5. 成长体验活动(10分钟)让幼儿使用身高尺、体重秤等工具,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观察并记录在成长记录本上。
6. 分享与表达(5分钟)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变化,鼓励其他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我长大了》2. 内容:1)成长的含义2)成长的变化①身体的变化②心理的变化③习惯的变化3)成长记录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变化。
2)请画一幅画,展示自己成长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课件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1. 活动目标: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自己在成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 技能目标: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部分:1.1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变化。
1.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吗?长大了的你们有什么变化呢?2. 基本部分:2.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
2.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长大了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3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并尝试自己完成。
2.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做家务的经历,体验成长的快乐。
3. 巩固部分:3.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呢?3.2 教师出示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长大的样子,并分享给大家。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长大了,可以做哪些事情?(2)我今天做了一件长大的事情,是什么呢?2. 答案:(1)我们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收拾书包等。
(2)我今天做了一件长大的事情,比如:我今天自己穿衣、自己吃饭,感觉很棒!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能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并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一些生活技能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少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课件:《我长大了》活动目标:1、结合少儿的经历,经过观看 PPT表达,使少儿认识自己在连续地成长,惹起少儿对自己发展变化的兴趣。
2、激励少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眼前显现出来。
3、协助少儿初步理解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1、少儿已认识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PPT、少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裤子等。
3、记录表、一些简单的技术标志图:如扫把代表自己会扫地、抹布表示自己会擦桌子了、衣服表示自己会穿衣了、话筒表示自己会唱歌了、图书表示自己会沉寂地看书了、铃鼓表示自己会跳舞或打击乐了活动过程:一、经过 PPT比较表达,使少儿认识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引导少儿观看 PPT,让孩子们知道从妈妈肚子里抵达这个世界上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很多本领,来激发少儿知道自己长大后的变化。
2、少儿参观孩子们带来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裤子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相同来试穿,看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尔后用一句完满的话来表达。
3、请少儿谈一谈: " 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 " (能够启示少儿从外面的变化。
如:身高、体重等。
)4、请小朋友互相谈论自己长大后的变化,尔后用标志图来表示自己长大后学会了哪些本领。
能够从自己学会的本领。
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说说)。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样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感觉哪些本领学得?二、激励少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眼前显现出来。
1、教师和少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惹起少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请少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眼前显现。
①请少儿朗诵儿歌②请少儿上来拼图③展览少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少儿的绘画作品,)④椅子操的表演⑤打击乐表演⑥请。
少儿平常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少儿看,惹起少儿对其行为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