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密闭墙前瓦斯积聚抽放处理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金华山煤矿宁文卫许刘晓煤矿瓦斯积聚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容易引起瓦斯事故,因此我们要加强矿井的瓦斯的综合防治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瓦斯,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作为采空区漏风与工作面风流的交汇点,加之生产中工作面风流携带不断暴露的新鲜煤壁扩散出来的大量瓦斯流过,由于风流的紊流和扩散作用,极易形成瓦斯积聚。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是很令人烦恼的一件事,并且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通过对瓦斯积聚原因的分析,提出上隅角瓦斯瓦斯综合治理的一些方法。
1、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我国绝大部分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此种通风结构,对了解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矿井瓦斯、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较为有利。
由于巷道均布置在煤体中,因而巷道帮上的漏风率较少,但容易使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现象。
但通过改变回采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从而改变上隅角的通风状态的方法,改变瓦斯的交汇点,这类方法有Y型、偏Y型、H型、Z型、W型、下行通风等多种,但这些方法不仅在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煤层中采用时大大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增加了巷道的工程量,对矿井的采掘接续、人力安排有较大影响,因此,这类方法很难普遍推广,各个矿井只能根据各自的实地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通风方式。
2、U型通风方式以其明显的优势在煤矿开采中得到广泛应用,要治理在U型通风条件下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就必须了解在U 型通风条件下的采空区风流流动规律,其规律是:风流从工作面进风巷向工作面切眼流动,其中有一少部分向采空区流动(我们称之为采空区漏风),大部分在工作面内流动(我们称之为工作面风流),从工作面向采空区深部剖面看,采空区的漏风呈现抛物线状,从而带出了采空区深部的瓦斯,在工作面上隅角交汇,使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较高。
3、工作面上隅角风流状态的分析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靠近煤壁和采空区,风流经过工作面上端头时,由于巷道突然垂直转弯,使靠近煤壁的风速降低,工作面上隅角出现局部涡流与紊流现象,在附近出现风流循环流动现象,使采空区和工作面的瓦斯不容易被风流带走,从而使上隅角瓦斯容易产生积聚。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煤矿瓦斯积聚的安全处理方法(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1996-34 煤矿瓦斯积聚的安全处理方法(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瓦斯排放前,凡是排出瓦斯流经的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硐室等地点,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设专人进行警戒。
顶板冒落空硐、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煤机附近、低风速的巷道顶板附近以及有瓦斯喷出的地点,均易积聚瓦斯。
防止瓦斯积聚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对超限和积聚瓦斯的处理,归纳起来,主要有稀释排除、封闭隔绝和抽排3种方法。
1 排除盲巷积聚瓦斯方法1.1 盲巷外断开风筒接头调节法排瓦斯时,在盲巷口外全风压供风的新鲜风流中,把风筒接头断开,利用改变风筒对合面的间隙大小,调节送入盲巷的风量,以达到有节制地排放巷道积聚瓦斯的目的。
排放瓦斯过程中,随着两个风筒接头由错开而逐渐对合,直至全部接合,送入盲巷的风量亦由小到大,直至局部通风机排出全部风量。
最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时即可恢复送电送风。
1.2 利用风筒预留的三通调节法在风机出口与导风筒之间,接一段三通风筒短节。
掘进巷道正常通风时,把三通风筒的分支导风筒用绳子捆死,此时风机的全部风量都送入掘进工作面。
煤矿采空区密闭安全技术措施煤矿采空区是指在煤矿进行采矿活动后留下的未经开采的煤层空间。
由于采煤活动的进行,导致地下煤层破坏,从而形成煤矿采空区。
煤矿采空区对采矿区域安全稳定性及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的密闭安全技术措施来保护煤矿采空区,下面就对煤矿采空区密闭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煤矿采空区密闭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采空区瓦斯自爆及火灾的发生。
为此,需要在煤矿采空区的出口和入口以及煤矿周围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采空区防护设施系统。
1.采空区出口和入口的密闭处理:对于采空区的出口和入口,需要进行密闭处理,以防止瓦斯的泄漏和火灾的蔓延。
密闭处理可采用混凝土加固、封闭墙体或防火门等措施,确保采空区与外界的隔离。
2.采空区周围防护设施的建立:在采空区周围需要建立防护墙、警戒线等设施,以限制人员进入,并确保采空区周围环境的安全。
3.设立监测系统:在煤矿采空区内安装各类监测设备,如瓦斯浓度监测仪、温湿度监测仪等,实时监测采空区的瓦斯浓度、温湿度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4.通风系统的建立:采空区应建立定向、有序的通风系统,以防止瓦斯积聚,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通风系统应合理布置通风设备,保证采空区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瓦斯的积聚。
5.定期检查和维护:对煤矿采空区的密闭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对设施进行修复和改进,以提高采空区的安全性。
6.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煤矿采空区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预判,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总之,煤矿采空区的密闭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采矿区域安全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密闭处理、建立防护设施、设立监测系统、建立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采空区瓦斯自爆及火灾的发生,保护矿工的安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密闭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是其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必要举措。
采空区瓦斯涌出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摘要:该文通过对瓦斯在采空区的分布和运移规律各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其运移分布规律,对治理采空区瓦斯涌出有指导作用。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及对各自优缺点作了阐述,为各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瓦斯涌出运移规律分布特征防治技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综合机械化采煤开采强度大、推进速度快、生产集中,使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表现出了强度高、数量大和极不均衡等特点,同时综采工作面由于采高较大,推进速度较快、走向长度较长,因此,往往形成较大的采空区。
在顶板周期来压时,常造成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瓦斯涌出。
1 采空区瓦斯的来源及运移规律1.1 邻近层瓦斯涌入的运移规律煤层开采易导致上覆岩层的移动与破断,从而邻近层瓦斯大量涌入开采层采空区。
这些涌入的高浓度瓦斯由于受到压力扩散、浓度扩散和风流扰动的作用,会重新分布,直至实现采空区内的动态平衡。
在开采厚煤层的分层开采和多层开采煤层过程中,上煤层或上分层的瓦斯将沿采动裂隙涌入采空区,另外由于煤层的开采下邻近煤层覆盖压力得以解除,煤岩体膨胀变形,大大加强了煤层的透气性,所以下邻近煤层及围岩中的瓦斯沿着膨胀裂隙涌入回采工作面采空区。
邻近层瓦斯涌出具有“跳跃性”,因此其涌出也存在一定的特殊规律。
这些涌入的瓦斯在采空区内也会重新分布,直至实现动态平衡。
由于浮升例的作用,上邻近层瓦斯在采空区上部区域滞留;下邻近层涌入的瓦斯亦如此,瓦斯在整个采空区内都符合以上分布特点。
因此就垂直方向而言,近底板附近的瓦斯浓度低于近顶板附近的瓦斯浓度。
另外,涌入点的分布和涌入量的大小存在差异,因此瓦斯浓度在瓦斯涌入点附近,瓦斯浓度和梯度都明显加大。
1.2 本煤层瓦斯运移规律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落的遗煤在采空区深部解吸出瓦斯,由于距工作面距离远,风速低、风流紊动作用小等原因,涌出瓦斯很容易大量积聚。
其滞留在采空区内,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浮升力作用下,瓦斯形成浮羽流,采空区顶部瓦斯积聚,在这其中可能有微团被扰动,但其由于浮升力其又回到顶部边界。
针对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应用与分析采空区瓦斯埋管抽采技术是指在煤矿采空区埋管中存在较高浓度瓦斯时,利用采空区的自然抽采力和其他辅助手段,将瓦斯从埋管中抽采出来,以达到瓦斯抽采和治理的目的。
这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瓦斯抽排手段,既能够减少瓦斯的积聚,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又节约了能源资源。
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主要应用于采空区埋管较长、存在较高浓度瓦斯的矿井,目前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采空区埋管中的煤层剩余气体压力和采动工作面开采活动产生的局部负压效应,将瓦斯从埋管中抽采到地面,通过抽采设备进行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
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技术可以将瓦斯直接从埋管中抽采到地面,实现了瓦斯从源头到目的地的直接流动,避免了二次污染,减少了瓦斯对环境的影响。
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能够减少采空区瓦斯积聚导致的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风险,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
该技术能够对抽采出的瓦斯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减少了瓦斯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同矿井的埋管结构、瓦斯浓度和压力等参数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增加了运维成本。
抽采出的瓦斯需要进行净化处理,费用较高,需要较大的投入。
该技术只适用于瓦斯浓度较高的采空区埋管,对于瓦斯浓度较低的采空区埋管效果较差。
该技术需要借助辅助设备进行运行,一旦运行故障,可能会导致瓦斯无法正常抽采,增加了矿井安全事故的风险。
采空区中瓦斯埋管抽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瓦斯抽排手段,能够减少采空区瓦斯积聚,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证矿工的安全生产和生命安全,矿井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措施来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也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以及抽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又称采矿抽放或采空区抽放,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对采空区域内积聚的瓦斯进行抽放和利用的技术方法,以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这是一种重要的瓦斯治理措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
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的原理是利用地质条件和通风条件,通过钻孔或掏挖而成的多个瓦斯抽放孔,从采空区收集瓦斯,送往分布在井口的瓦斯吸收井或瓦斯爆炸防治系统,进一步利用或消除。
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井的安全系数;二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瓦斯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采集的瓦斯利用在冶炼、发电、化工等方面。
抽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矿井采空区抽放瓦斯的重要保障。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采矿区域内地质条件、气体组成、瓦斯含量、瓦斯浓度分布等情况,科学合理配置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压力平衡、空气流通和瓦斯排出畅通,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保护矿工健康的目的。
安全措施为保障矿工和矿场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机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护设施等。
在抽放过程中,需要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瓦斯浓度不超过规定范围,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吸收井或爆炸防治系统吸收井和爆炸防治系统是抽放瓦斯的重要环节。
吸收井是指将瓦斯集中引入井下吸收井中,通过人工或自然气运作,将瓦斯吸收储存或运送至地上的瓦斯站点。
爆炸防治系统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矿井抽放的瓦斯进行处理,例如瓦斯定向引爆、防爆板等措施。
抽放管道抽放管道是瓦斯从采空区到吸收井或瓦斯站点中的重要连接,必须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容量,并做好防渗漏措施。
浅析煤矿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及治理技术摘要:分析了煤矿上隅角瓦斯分布规律和积聚原因及影响积聚的因素,并对治理煤矿上隅角瓦斯积聚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治理工作积累的基础。
关键词: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治理技术1 前言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是井下局部瓦斯积聚最为严重的部位。
但是,由于目前瓦斯治理技术上的缺陷,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彻底的根除,对井下安全生产状况构成极大威胁。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回采工作面产量不断提高,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并且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在近些年里,国内发生的瓦斯爆炸恶性事故,其中上隅角瓦斯积聚引起的事故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为了实现煤矿生产高产高效,采取安全、经济、可靠和高效的技术措施来治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己经变得迫在眉睫。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上隅角瓦斯的积聚,对于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增加工作面产量有重大意义。
2 原因分析2.1 上隅角瓦斯分布规律[1-4]上隅角属于瓦斯高浓度区域。
瓦斯在上隅角处仍然受到浮升力的作用,相对集中在上隅角的上部,上部瓦斯的浓度大于下部瓦斯的浓度。
目前,我国煤矿回采工作面大多采用U型和Y型通风方式。
下面结合简图,在U型和Y 型通风方式下,对上隅角瓦斯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图 2-1 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分布图图 2-2 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分布局部放大图对于采用U型通风方式的系统,采空区中瓦斯的分布情况如图2-1所示,图2-1显示了U型通风方式的系统中上隅角瓦斯分布代表性。
由于采空区中的漏风以及瓦斯分子的扩散作用,使得上隅角处的瓦斯浓度急剧增加。
上隅角处瓦斯的分布情况如图2-2所示。
对于采用Y型通风方式的系统,采空区中的瓦斯的分布情况如图2-3所示。
Y型通风系统的特征是由两个进风巷进风,一个出风巷排风。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的系统。
上隅角瓦斯的分布情况如图2-4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采用Y型通风方式,上隅角的瓦斯被新鲜风流带走,瓦斯在上隅角处无法积聚,有效地消除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研究瓦斯抽放技术的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瓦斯抽放技术的重要性瓦斯抽放技术的重要性在煤矿等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瓦斯是地下煤矿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进行抽放处理,会对矿工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矿工的安全风险,在煤矿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斯抽放技术也可以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通过瓦斯抽放技术还可以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瓦斯抽放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障矿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还体现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是煤矿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内容达到200字】1.2 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的意义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的意义在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煤矿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重要行业,瓦斯爆炸是其最常见的灾害之一。
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降低煤矿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发生概率,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
瓦斯抽放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加强对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仅可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还能促进整个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84】2. 正文2.1 瓦斯抽放技术的现状分析目前,瓦斯抽放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斯是煤炭开采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其中包含的甲烷气体如果不及时抽放,容易造成煤矿事故,对矿工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瓦斯抽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瓦斯抽放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传统的瓦斯抽放方法包括井下钻孔排放、井下吸气抽放、井下连续排放等。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瓦斯抽放技术也开始被应用,如水力压裂瓦斯抽放技术、油包水煤层瓦斯抽放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瓦斯抽放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瓦斯抽放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矿井的瓦斯抽放效果不佳,瓦斯浓度难以降低到安全范围内;部分地区的瓦斯抽放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抽放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瓦斯抽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白少锋贺晓辉裴燕锋(义煤集团义络煤业公司,河南洛阳471600)摘要:当前缓解通风负担,降低井下的瓦斯浓度,消除瓦斯事故隐患是煤矿生产最关键的问题,因为这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井瓦斯抽放是从源头上防止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是减少瓦斯向采掘空间涌出、降低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在符合瓦斯抽放条件的高瓦斯矿井中,除装备有大功率的主要通风机,狠抓矿井的通风系统改造、通风安全质量达标等基础工作外,都装备了地面永久性瓦斯抽放系统。
本文主要探讨煤矿瓦斯抽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煤矿瓦斯抽放;采掘;事故隐患;消除中图分类号:TD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瓦斯抽放就是把井下的一部分瓦斯通过专用的设备和管路系统抽出来,不使它涌入通风的风流中增加瓦斯浓度,从而减轻通风的负担。
抽放瓦斯不仅可以降低瓦斯涌出量,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而且抽出的瓦斯如果质量和数量都比较高目.稳定时,可以收集加以利用,变害为利。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1]。
1煤矿抽放方法矿井瓦斯抽放方法,按瓦斯的来源可分为开采层抽放、临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三类;按抽放的机理可分为未卸压抽放和卸压抽放两类;按汇集瓦斯的方法分为钻孔抽放、巷道抽放和巷道与钻孔综合抽放3类。
1.1开采层抽放瓦斯开采层抽放瓦斯是指在煤层开采之前或采掘的同时,用巷道或打钻孔的方式对开采煤层内瓦斯进行抽放的一种抽放形式。
煤层采掘前的抽放属于未卸压抽放,在受到采掘工作而影响范围内的抽放属于卸压抽放。
1)未卸压钻孔抽放。
未卸压钻孔抽放是钻孔打入未卸压的原始煤体进行抽放瓦斯。
其抽放效果与原始煤体的透气性有关。
钻孔按与煤层的关系分为穿层钻孔和沿层钻孔两种;按角度分为上向钻孔、下向钻孔和水平钻孔3种。
我国多采用穿层上向钻孔。
2024年综放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大量的瓦斯,而瓦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综放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变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2024年综放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瓦斯抽采技术在综放工作面的开采中,瓦斯抽采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传统的瓦斯抽采技术主要依靠矿井通风系统,但效果有限。
2024年,瓦斯抽采技术将迎来重大突破。
1. 高效瓦斯抽采装备的开发。
高效瓦斯抽采装备能够更有效地收集和抽采矿井中的瓦斯。
例如,可移动式抽采装备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瓦斯抽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2. 高效瓦斯抽采系统的建设。
瓦斯抽采系统将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对瓦斯抽采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泄漏和异常情况,防止瓦斯积聚和爆炸的发生。
二、瓦斯矿井通风技术瓦斯矿井通风技术是瓦斯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瓦斯的积聚和扩散是矿井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瓦斯矿井通风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2024年,瓦斯矿井通风技术将有以下发展:1. 通风管道的优化设计。
通风管道的设计将充分考虑瓦斯扩散和排除的特点,通过改变通风管道的材质、结构和布置方式,提高通风效果和安全性。
2. 智能化通风监测系统的建设。
智能化通风监测系统将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矿井通风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智能化手段,能够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通风效果和能耗的控制。
三、瓦斯灭火技术矿井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瓦斯灭火技术的发展对于煤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年,瓦斯灭火技术将有以下发展:1. 瓦斯灭火装置的优化设计。
瓦斯灭火装置将更加注重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投入使用并迅速灭火。
同时,瓦斯灭火装置还要考虑对矿井的影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局部瓦斯积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岩体内涌出大量的瓦斯,如果通风不好,极易造成局部瓦斯积存。
生产中易产生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有: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采掘机械切割部附近,停风的盲巷及采空区边界处等等。
下面分别就实际生产中如何解决这些积存瓦斯进行分析。
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1.1原因分析因为采空区内常积存高浓度瓦斯,且沼气相对密度小,在上行通风的回采面能沿倾斜方向向上移动,部分沼气就从上隅角附近逸散出来,上隅角往往是采空区漏风的出口,漏风将高浓度沼气带出,再者,工作面出口风流往往呈直角或锐角转弯,易形成涡流,造成瓦斯积聚。
1.2解决方法1)在工作面上隅角处设置风障或隔墙,迫使一部分风流流经工作面隅角,将该处积存的瓦斯冲淡排出。
例如,综采二队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达到 1.7%,通风区就是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临时风障,瓦检员现场交接班,死看死收,确保综采二队收尾期间不发生通风事故。
2)改变采空区的漏风方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上部已采空区的密闭打开,采空区内的瓦斯直接排入回风道。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无自燃发火危险煤层。
3)采用下行通风,更有利于稀释瓦斯。
4)回采工作面上隅角超前回料,回料不得滞后采空区切顶线。
2.采煤机组附近瓦斯积聚2.1原因分析由于机组工作面产量高,进度快,沼气涌出量大,因而易在截盘附近和机壳与煤壁之间发生瓦斯积聚。
2.2解决方法1)加大工作面风量。
2)在采煤机上安装沼气自动检测仪,连续检查其附近的沼气浓度,做到超限即断电,停止机器的运转,仪器安装在截盘回风经过的机壳端部。
3)提高采煤机附近风速,可采用风,水引器提高采煤机附近的局部风速。
3.巷道顶板附近或冒落空洞内的瓦斯积聚3.1原因分析由于瓦斯比空气轻,对空气的密度为0.554,在巷道周壁不断涌出瓦斯的情况下,或者巷道本身虽无瓦斯涌出,但是风流中含有瓦斯时,如果风速过低,不能使沼气与空气以紊流形式混合,瓦斯就上升,积聚于巷道顶板附近或冒落空洞内,形成稳定的沼气层,层内的沼气浓度由下向上逐渐增大。
采空区密闭墙前瓦斯积聚抽放处理技术研究摘要:该文介绍了某矿采空区瓦斯涌出造成密闭墙前瓦斯大,在采取瓦斯抽放后,瓦斯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为相似矿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采空区;抽放;密闭墙;瓦斯积聚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oaf gas emission due cause before big gas airtight wall, adopting gas drainage, g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to mine.
keywords: goaf; drainage; airtight wall; gas accumulation 中图分类号:tq51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某矿是一座设计年产90万吨的矿井,近年来随着矿井不断地向深部延伸,瓦斯涌出量也成倍增长。
矿井浅部靠近回风井区域已多为采空区,由于巷道开口多为沿煤层底板掘进,当回采工作面回采到停采线之后,由于回采动压影响,巷口顶部煤体被破坏,顶板破碎产生裂隙,如在此建密闭墙,即使工程质量提高,但采空区漏风仍然会从顶板破碎煤体中漏出。
由于矿井负压的增大,在矿井风量上升的同时,也造成采空区瓦斯逐渐运移到采煤工作面回风侧的密闭墙处,易造成密闭墙前瓦斯积聚。
2 治理方式
2.1 导风筒稀释
使用导风筒引导风流来稀释密闭墙前瓦斯可以说是最直接、最
节约的一种方式,但因巷道布局及风量分配等原因,其使用受到限制,如3218、3218付巷道(见图1)的密闭瓦斯积聚处理问题。
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密闭墙前的瓦斯问题,但采空区漏风所带出的高浓度瓦斯并未减少,矿井风排瓦斯量有增无减。
2.2加厚密闭墙
原有永久密闭墙采用砖、料石结构,墙厚1米。
为处理墙前瓦斯大这一问题,曾先后在3208、3212、3212付巷等地点采用加厚密闭墙来解决瓦斯问题(在夹层间捣黄土或用水泥浇筑),但由于施工密闭墙施工顶部时,封顶比较困难,造成密闭墙顶部仍然处于松散状态,漏风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采用加厚密闭处理瓦斯积聚,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将密闭墙紧靠巷口建筑,虽解决了墙前瓦斯积聚问题,但会造成密闭墙下风侧有2—3米的瓦斯带,安全隐患并未消除。
2.3快速密闭材料封闭
快速密闭主要应用于煤矿井下巷道的密闭和永久闭墙的堵漏。
其产品由类似聚胺脂的a、b两组成份组成,分别置于两个压力容器中。
当喷枪工作时,两种组分在各自容器内的压力推动下,按比例混合反应后喷出,短时间内形成硬质泡沫固化物,当其附着于物体表面时,起到密闭作用。
但由于价格昂贵且使用条件限制较多(必须在无淋水的地点、密闭墙与巷道结合处必须清理干净等),且操作过程中a、b罐调节压力不宜掌握,仍会造成密闭不严。
3.4 抽放方法
3219巷开口施工时,因3218正巷、付巷墙前瓦斯积聚量大,严重威胁着3219巷安全施工,3219巷开口处瓦斯最高达时达2%。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决定采用抽放方法。
(见图2)
抽放前后效果对比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密闭墙处的瓦斯浓度显著降低,同时现场3219施工处的瓦斯浓度也明显降低,保证了3219工作面安全施工。
3 建议与结论
1、在今后设计中,盘区运输巷应尽可能沿煤层顶板布置,回采巷道在沿煤层顶板开口后,再转入底板掘进,确保回采之后,密闭墙处的顶板仍不被破坏。
2、对于采空区密闭,要继续加强研究,努力提高密闭墙施工质量。
3、使用抽放方法处理密闭墙前瓦斯,对于单系统抽放矿井,采空区抽放管路并网后,势必会降低本煤层抽放钻孔负压和矿井抽采浓度。
对于采空区抽放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建议有条件的矿井增设一套专用抽放系统,选用低负压、高流量抽放设备,对采空区进行抽放。
4、建议利用现有抽放系统,在采空区密闭墙处安设抽放管路,对采空区进行抽放,以降低采空区漏风带入总回的瓦斯涌出量,降低风排瓦斯压力,提高风量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林柏泉,张建国.矿井瓦斯抽放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于不凡,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3]孙和应,常松岭.矿井瓦斯防治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刘光亚男大学文化淮南矿业集团李嘴孜煤矿工作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