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 格式:docx
- 大小:16.49 KB
- 文档页数:4
2020年中级《经济基础》第十二章:财政支出考点:财政支出及其分类(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1、含义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三方面理解财政支出数据(1)财政支出规模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3)财政支出结构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如何运用财政资金。
(3)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民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
2、分类方法(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财政支出功能分类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政府支出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支出活动。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购买性支出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还是收入再分配。
转移性支出(二)我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1.我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与国际通行的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法相比,我国传统的“支出功能经济分类法”存在很大不足。
从表面上看,它兼具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特色,实际上它既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也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既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也难以进行国际比较。
2.政府支出分类改革2007年起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十二章财政支出-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单选题]1.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取决于()。
A.国家的制度安排B.政府的职(江南博哥)能C.经济发展的需要D.国家性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安排。
[单选题]2.以下对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说法错误的是()。
A.分为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B.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程度C.绝对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D.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
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①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②中央财政支出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B错误),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正常情况下比重是相对稳定的。
[单选题]3.下列数据中()是衡量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指标。
A.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B.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C.中央财政支出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D.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考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
一是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中央财政支出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单选题]4.()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A.财政支出增长率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C.财政支出增长额D.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此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单选题]5.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本节知识点】【知识点】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及规模变化情况的指标【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及规模变化情况的指标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是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例题精讲【例题•多选】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B.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C.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这是由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所决定的D.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E.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答案】BC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财政支出衡量指标及各指标反映的内容。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三个指标是: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例题精讲【真题•2016单选】下列财政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关系的是()。
A.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C.财政支出增长率D.财政支出超支率【答案】A【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增长额比);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增长率比)【真题•2017单选】我国财政支出2015年为175768亿元,2016年为187841亿元,2016年财政支出增长率是()。
A. 6.43%B. 6.87%C. 6.47%D. 6.83%【答案】B【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率 =(187841-175768)/175768=6.87%。
2018中级经济基础-押题班-第十二章财政支出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称为()。
A、人均财政支出?B、财政支出增长率?C、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D、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2、下列财政指标中,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的是()。
A、绝对规模指标?B、财政支出增长率?C、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D、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3、下列关于财政幻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民众通常相信财政支出数量会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B、民众通常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失灵问题会越来越少,政府支出规模会保持稳定?C、民众通常更关心减轻税收负担,却忽视了可能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会降低?D、民众通常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却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4、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A、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B、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C、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D、英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5、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由于()。
A、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B、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C、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D、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6、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A、社会财富总量?B、财政支出需要?C、政府举借债务规模?D、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7、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时,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来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方法是()。
A、比较法?B、因素分析法?C、公众评价法?D、成本效益分析法?A、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B、写好评价报告?C、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D、制定绩效目标?9、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十二章课后练习【单选题】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属于财政支出的()分类方法。
A. 按政府职能分类B. 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C. 按支出经济分类D. 按支出的经济交易性质【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财政支出的分类。
我国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共12类。
【单选题】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
A. 财政支出规模B. 财政支出结构C.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D. 财政支出方向【答案】A【解析】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单选题】下列财政支出分类科目中,属于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的是()。
A. 工资福利支出B. 环境保护支出C. 商品和服务支出D.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答案】B【解析】财政支付功能分为10类,其中包括环境保护。
【单选题】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A. 社会财富总量B. 财政支出的需要C. 公众可以容忍的程度D. 政府举借债务规模【答案】C【解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正常年份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相对稳定,财政支出不可能有太大的增加。
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
【单选题】根据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是()。
A. 政府部门生产率提高缓慢B. 政府活动不断扩张C. 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D. 社会动荡【答案】C【解析】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
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十二章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政府未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3.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应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应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应中央政府对地方政策的控制程度)。
4.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3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4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5.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6.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体质和经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
7.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和公共定价法。
8.公共劳务收费法在对公共物品定价时,可区别不同公共物品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政策方法:○1免费政策;○2低价政策;○3平价政策;○4高价政策。
9.公共定价法主要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10.与非政府投资相比较,政府投资性支出的特点包括非营利性、长期性和外部性。
11.财政补贴的分类:○1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财政补贴可以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财政贴息等;○2按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财政补贴可以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分配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3按财政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补贴可以分为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4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财政补贴可以分为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5按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根据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财政补贴可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1、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1)财政支出规模: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2)财政支出结构: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据此观察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
(3)支出的经济性质: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是侧重于资源配置还是收入分配。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政府为履行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包括政府消费型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政府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物品和劳务,不涉及等价交换,会造成财富在社会主体间重新分配。
3、按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按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是用于办教育了,还是加强国防了)(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按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
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途。
(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1)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5、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趋势。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大于GDP 增长速度。
(3)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GDP每增加一个单位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6、各工业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普遍趋势: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7、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1)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瓦格纳):财政支出之所以不断增长,是因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英,1890-1955):增长是阶梯式、非连续的;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本章重点:1.财政支出数据,财政支出分类方法,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2.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含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知识点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一)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1.财政支出: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例题·单选题】(2016年)通常情况下,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数据是()。
A.财政支出结构B.财政支出规模C.转移支付规模D.转移支付结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
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例如: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教育、社会保障支出等。
【注意】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例如:工资福利、商品服务、企事业单位补贴支出等。
【注意1】按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注意2】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
利用这一分类体系下的统计数据,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途。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政府为履行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参与资源配置,影响投资与消费的总量和构成。
(2)转移性支出≯政府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物品和劳务;≯不涉及等价交换;≯造成财富在社会主体间重新分配。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
本章目录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趋势三、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2011新版考情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一)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新增!) 1、看财政支出规模 2、看财政支出结构
3、看财政支出经济性质
(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新变!) 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例题·单选题2009】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政府职能分类
b.近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c.按支出经济分类
d.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参考答案:c。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换言之,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于分析政府职能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例题· 2009多选题】财政转移性支出包括()。
a.政府补助支出 b.公共卫生支出 c.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 d.捐赠支出 e.债务利息支出
参考答案:ade
【例题2010多选题】关于财政购买性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财政支出总额中如果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表明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较强 b.捐赠支出不属于财政购买性支出
c.政府公共投资支出属于财政购买性支出
d.财政支出总额中如果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表明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较强 e.财政购买性支出对交易双方的效益约束较强答案:bcde
(三)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
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17类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支出经济分类包括12个“类”级科目,98个“款”级科目。
12大类分别是: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
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趋势(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用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
常用相对规模指标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3)此外,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例题·单选题2008】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参考答案:d。
二)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新增!)
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三)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因“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认为英国公共支出增长是“梯度式的”、“非连续的”,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着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
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
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
他们将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
(1)内在原因。
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
(2)外在原因。
公共收入因动荡原因增加后,很难再降低。
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总是同步增加的。
3.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马斯格雷夫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认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中期和成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分别经历了比重较大、相对下降、又进一步提高三个过程。
4.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劳动密集、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
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5.公共选择派的解释(新增!!)(1)选民的“财政幻觉”,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的同步增长。
(2)政治家以更大的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3)官僚机构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和利益。
(4)公共利益难以界定,预算软约束是各国政府的通病。
三、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化。
主要表现:
(1)政府用于经济建设的投资逐步从一般性生产经营领域退出,转向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产业;
(2)财政对政权建设、教科文卫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增长较快。
(二)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新变!!)
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2、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徘徊在较高水平。
3、相对于一般公共支出,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待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例题· 2011多选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 b.投资性支出比重过高
c.对社会发展投资重视不够 d.转移性支出比重过高 e.财政支出再分配功能较弱答案:abce
(三)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新增!!:从平衡财政职能和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十二五”期间应当更多地关注再分配问题,相应压缩购买性支出,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倾斜。
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
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例题· 2010单选题】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从直接和微观管理向间接和宏观管理转变。
与此相适应,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应逐步从经济建设向( )转变。
a.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b.支持国有经济发展 c.支持私营经济发展 d.城市建设答案:a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一)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进行的。
3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4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
(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方法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
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
(2)分类管理原则。
(3)客观公正原则。
(4)科学规范原则。
2.内容与方法主要内容: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运用考评结果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
考评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
3.指标选择
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绩效考评程
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考评报告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