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组成的表示2
- 格式:ppt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0
第6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溶液组成,知道溶质、溶剂的概念。
2.认识溶液的名称,能根据溶液的名称说出溶质、溶剂。
3.知道溶液的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4.会判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
【学习重、难点】认识溶液组成说出溶质、溶剂【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溶液?①少量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③生理盐水④稀盐酸⑤稀硫酸⑥冰溶于水⑦澄清的海水⑧液态氧⑨啤酒2.溶液是物,食盐水是和的混合物,所有的溶液都是由和组成的。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在食盐水溶液中,是溶质,是溶剂。
【新知导学】: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溶液的组成归纳:(1)溶质的状态可以是、、,溶剂状态一般是,最常见的溶剂是。
(2)溶质可以有种,溶剂只有种。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把量多的物质叫溶剂,量少的物质为溶质;如果有水,不管量多量少,水是溶剂,另一种物质为溶质。
(二).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说明溶剂的名称,则溶剂为水(1)硫酸铜溶于水得到溶液,简称为(2)酒精溶于水得到溶液,简称为(3)碘溶于酒精得到溶液,简称为(4)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得到溶液,氯化氢溶于水中,得到溶液,俗称。
(5)铁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三)溶液的质量和体积1.溶液质量= +溶液的体积≠+,为什么?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当溶质和溶剂混合混合后,讨论下列有关量的关系?①.10克NaCl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110克食盐水;②.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20ml的酒精溶液;③.某食盐水的密度为1.18克/毫升,现取50毫升的该食盐水,则该溶液的质量克。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总结)1、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2、溶质质量=×3、溶液质量=÷溶液的体积≠+,(反思)1、氧化钙放入水中,溶质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现象?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是CuSO4•5H2O,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
初三化学教课课件:溶液构成的表示方法溶液是由起码两种物质构成的均一、稳固的混杂物,被分别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别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随和体三种状态。
下边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初三化学教课课件:溶液构成的表示方法,欢迎阅读。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溶液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感情目标:培育学生谨慎务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课建议讲堂引入指导经过叙述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引出溶液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解说指导1.建议在讲过溶液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必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概括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1)定义式(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5)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对于溶液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剖析本节在详尽介绍了溶液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后,经过例题教会学生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观点的理解,把相关观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剖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习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
既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
在这个基础上来说明溶液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涨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认识溶液构成的含义以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它们的不同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
此后,环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观点,经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相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详细计算方法。
课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一、流程设计二、具体设计课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汤中加入的盐多了就咸,加少了就淡,而汤的咸或淡是由于一定量的汤中含食盐的量的多少决定的。
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溶液“定量”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在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还是模糊的和不规范的,本节课教学首先应是学生的这些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将不规范的变为规范的。
比如:对于其中的变量容易把握不全,考虑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量的相互影响时容易顾此失彼。
另外,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本节内容学习的重要因素。
课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效果分析:整节课以学生最熟悉的果汁入手,从品尝两种不同浓度的果汁甜度差异引发问题研究,通过找标签上的定量标识,到有数据可以自己计算,进而学生运用数学基础寻找多种计算方式,最后归一为化学学科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整节课以果汁为主线索,稀释果汁到不同浓度,又攻克了稀释问题的理解难点,利用微观分析角度突破图示表达溶液组成的难点和计算问题。
最后将稀释问题延伸到课下,为下一节课配制溶液的学习做好铺垫。
1、通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数学基础分析糖水的甜度,进而列举多种计算方式,是化解公式难度不可或缺的一步,否则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得出很突兀,甚至很反感,毕竟化学学科的计算是讲究一定生活实际应用价值的。
2、对于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应用以及公式的变式练习,采用自选练习方式是一个较好的教学策略,学生不觉得是在上数学课,而且学生几乎对于含有实际意义的题目也不喜欢用公式固定下来,这样降低了本内容的难度。
3、稀释问题的解决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计算方式,多数学生习惯分步计算,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则成了易错点。
溶液组成的表示 握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题的关键:找准题目中的不变量【创设情景】在农业生产中,有一种种植技术叫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无土栽培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
为了适应不同作物生长的需要,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组成是不一样的。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 ,溶剂是 。
盐酸溶液的溶质是 ,溶剂是 。
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是 ,溶剂是 。
30g 植物油与10g 汽油形成的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30g 酒精与10g 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白磷溶解于二硫化碳中,叫做 溶液氧化钙溶于足量的水中,叫做 溶液 【新知导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阅读教材P161-162,(注:ω是希腊小写字母,读作欧米伽)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根据公式完成下列问题 ω(溶质) 940(2) 某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它表示什么含义?液的基本计算例1:冬天,人们常给皮肤上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润湿。
用400g甘油溶解在100g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
该甘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 )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 100 ω%例2: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农业上,为了选种子,需要配制16%的食盐溶液。
现有32㎏食盐固体,可配制多少㎏这样的食盐溶液?需水的质量是多少?活动三、涉及溶液稀释、浓缩的计算将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作如下改变,分析下表中各种量的变化,用“增加”、“减小”、“不变”填空。
归纳:稀释前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浓缩前溶质的质量 浓缩后溶质的质量从溶液中取出部分后 不变例3:实验室使用的稀硫酸,通常都是将市售浓硫酸用水稀释而成的。
现要将100 g98%的浓硫酸稀释成24.5%的稀硫酸,需要加水多少克?练习: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糖水250g ,需50%的糖水多少克?三、总结、反思与提升拓展:1.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被溶解的物质本身,也可能不是。
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 学会用溶质质量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二、问题导学: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3.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4. 溶液的体积=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
三、学情诊断:【诊断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100 g水中溶解有10 g氢氧化钠B.10 g溶液中含有1 g氢氧化钠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D.把5 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 g水中,可制成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A、100g水中溶解有10g氢氧化钠时,溶质质量分数=×100%≠10%,故A错;B、10g溶液中含有1g氢氧化钠时,溶质质量分数=100%=10%,故B正确;C、假设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溶质质量=100×10%=10g,溶剂质量=100-10=90g,所以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1:9故C正确;D、5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g水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0%,故D正确.故选A【诊断2】通常的食醋中约合3%~5%的乙酸,计算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食醋中,含有乙酸多少克?【答案】0.6g~1g之间.【解析】乙酸质量=500g×4%=20g因为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所以乙酸质量应在20g×3%=0.6g与20g×5%=1g之间;答: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食醋中,含有乙酸在0.6g~1g之间.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一定温度下,蒸发某饱和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 溶质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A、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不断减小,溶液的质量减小;故A不正确;B、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C、一定温度下,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由于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C正确;D、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若溶液由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若溶液本来就饱和,则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C.2.从10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溶液中倒出 20 mL,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8%B.10%C.12.5%D.80%【答案】B【解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即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稳定性(即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组成是不会变的),即可推断出来.解答: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可知,从10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倒出20 mL,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是10%.审视A、B、C、D四个选项,发现,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特点(即均一性、稳定性),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解答时,只要抓住溶液的这个特点,顺藤摸瓜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3.把5 g食盐溶解在 12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4%B.4.2%C.4.4%D.5%【答案】A【解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4%故选A.4.在t ℃时,把A物质5 g放入97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100 g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3%B.5%C.5.15%D.49%【答案】A【解析】A物质5 g放入97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 g溶液,说明溶解了3克,有2克A物质未溶解不属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3/100=3%,故选A.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8%的生理盐水 55 g,需要医用氯化钠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