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基础综合2007-2015年考研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37
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测试题(时间:140分钟,分值200分)一、简答题1、学校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课程目标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3、校本研究以学校为本展开研究通常被称为“校本教育科研”或“校本研究”,它是指以学校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展开的直接服务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以学校为本,包括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的研究和基于学校的研究。
4、《熹平石经》指《周易》、《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是中国最早刻在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
为了解决博士考试常因文字异同而引起的争端,甚至贿赂涂改书经字的问题,蔡邑经汉灵帝同意正定六经文字。
5、经正女学又名经氏女学,经元善投资创办,是国人创办最早的女学之一。
学习西文课程,还学习女红,医学。
它的开设打破了当时教会女校一统天下的局面,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
但办学思想和课程设置等都深受传教士和教会女校的影响。
6、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学化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
他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
7、《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18 年,《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规定苏联的一切学校一律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
主要内容有:(1)所有儿童都应进同一类型的学校。
(2)统一劳动学校分为两个阶段,两级学校均是免费的,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3)新的学校应当是劳动的。
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形式主义,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全面发展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考研真题分析勤思考点命中率:95%我们教研室第一时间综合学员反馈和我们拿到的试卷,对2018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综合真题进行了分析与点评。
其中基本所有考点在我们的教学和辅导中都强调过(详见真题与勤思各类教学辅导资料对照)。
2018年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大幕,不管成败,我们都认认真真的对待过自己的梦想,所以你们都是这场战役的勇士。
对于专业课这场硬仗你打的怎么样呢?这里勤思考研教育学为大家带来了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基础综合的一手战报。
一、题型分析从湖南师大的历年的真题来看,今年的题型一如既往没有变化,即分为三类: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
与往年一样,18年湖南师大题量依然非常之大。
名词解释一如既往14道,每道的分值依然是5分,没有发生变化。
简答题依然7道题,每道题15分,论述题依然5道题,分值依然是每道题25分。
可以看出,湖南师大延续了一贯的以量压人的风格,大家在备考中要多多训练答题速度。
简单的汇总起来就是名词解释(5*14)、简答题(15*7)、论述题(25*5)。
二、考试内容从今年题目总体难度上看是相对中等偏易一些,依然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些知识点考的更细化,要求考生更细心的看懂每个知识的细点,全面的理解各大概念的知识点。
相比较17年,今年的“核心素养”这个名词解释需要大家对教育前沿知识有一定的拓展,但是相对来说,“核心素养”这么热的词,对于立志考教育学的你们应该也不陌生。
除此之外,有很多重复的考点,像高级学习和初级学习、美育、陶行知、建构主义、中小学课程等这些考点在之前的考试中都遇到过。
其他的考点在我们的湖师大必胜习题库和湖师大最后三套题中基本做到了考点全覆盖。
总结一下就是:考到的知识点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不存在偏题怪题,唯一的就是试题的题量依然很大,这就要求考生基础知识扎实,答题迅速,而且对这些知识要有精确的记忆,总之,要想获得高分,就必须准确、迅速。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解析: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分数:2.00)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标志,但是还没有进入科学实验阶段。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
他认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这使得儿童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
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中存在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保证,因此,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人的各项活动都应当遵循这种"秩序"。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教育遵循自然原则的另一个内容。
作为夸美纽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论证正是依据他的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原则,即适应自然原则展开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分数:2.00)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解析】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教育定义划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47中国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专业课考试试题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目录
第一部分湖南师范大学747中国史综合考研真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747中国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747中国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747中国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747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湖南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747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446中国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336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
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湖南师范大学747中国史综合考
研真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747中国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分一个)
1.三法司
2.燕云十六州
3.永贞革新
4.土断
5.黄老之学
6.《望厦条约》
7.永安建制
8.西原借款
二、简答题(25分一个)
1.简述中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
1.简述清政府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变化。
2.简述“问题与主义之争”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简述《抗日建国纲领》的内容及意义。
三、论述题(40分一个)
1.试述唐宋时期历史进程的巨大飞跃。
2.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试述抗美援朝的内容与意义。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1/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下一题(2/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上一题下一题(3/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上一题下一题(4/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上一题下一题(5/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上一题下一题(6/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校本课程
4.昆西教学法
5.《对贤良策》
6.教育研究假设
7.先行组织者
8.长时记忆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论及理论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书院的特征。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
1.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教育理论,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3.案例分析
案例:在教育部颁布减负政策后,某地教育局为了了解学生课业情况,请部分学校推荐学生和家长来教育局进行了为时2小时的座谈,座谈会由教育局局长亲自主持,与会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不重,于是教育局得出结论,本地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1)你认为该地区教育局的调查结论是否可靠?你的理由是什么?
(2)你会如何设计调查活动来保证调查结论的可靠性?请写出你的调查方案。
湖南师范大学2010湖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定势2、替代强化3、文纳特卡计划4、《国防教育法》5、有教无类6、苏湖教法二、解答题1、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基本要素。
2、简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
3、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4、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对教育的启示。
2、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3、简要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所看的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的教学理论,概括出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两条思路和两个对策。
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
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
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摘自叶澜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文)2011年湖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2、元认知3、道尔顿制4、四段教学法5、监生历事制6、六艺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三、分析论述题1、试析奥苏伯尔意义学习及其对课堂教授教学的启示。
2、论述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3、简要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4、有人说,现代的青年是垮掉的一代;有人则说,不!现在的青年一代是生气勃勃、大有希望的一代。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300,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1.(2015年教育学统考)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SSS_SINGLE_SEL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分值: 10答案:D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是西周小学主要教学内容。
大学比小学程度要高。
学习的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诗》《书》。
2.(2016年教育学统考)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
SSS_SINGLE_SELA国子学B大学C四门学D广文馆分值: 10答案:D国子学、大学馆、四门馆、广文馆、律馆、书馆、算馆都属国子监管理。
一般限年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18岁以上,25岁以下。
唯广文馆不受年龄限制。
3.(2013年教育学统考)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 )。
SSS_SINGLE_SEL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层的语言分值: 10答案:A4.(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SSS_SINGLE_SEL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分值: 10答案:B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决定从1908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
5.(2009年教育学统考)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SSS_SINGLE_SELA专任制B导生制C导师制D辅导制分值: 10答案:C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导师制。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研真题(北师、南大)第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校本课程4.昆西教学法5.《对贤良策》6.教育研究假设7.先行组织者8.长时记忆二、简答题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论及理论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书院的特征。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1.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教育理论,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3.案例分析案例:在教育部颁布减负政策后,某地教育局为了了解学生课业情况,请部分学校推荐学生和家长来教育局进行了为时2小时的座谈,座谈会由教育局局长亲自主持,与会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不重,于是教育局得出结论,本地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1)你认为该地区教育局的调查结论是否可靠?你的理由是什么?(2)你会如何设计调查活动来保证调查结论的可靠性?请写出你的调查方案。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以及这些教育机构已存在和运行的整套规则,具有历史客观性、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
我国现正处于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制度也正处在改革期。
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办学道路,是迈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2015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分斋教学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意义是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
之后“庆历兴学”期间,范仲淹改革太学,采用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进士、民政、水利等,其教学方法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时间并重的方法改编了当时重辞赋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生活教育(11华中 11华东12华中 12北师 12东北 14北师)3.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4.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他认为,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5.教学(11华南 12华南 13西南)6.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二.简答题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社会教育也发展了起来,社会教育发展起来的原因?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为基础,受儿童的自身发展的法则所支配,培养能够适应一切环境,适应一切人生活的自由人的教育;自然教育应从最基本要素,最亲密的关系开始(家庭的关系,母亲的关心);儿童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2-12岁,共10年);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主要是“消极教育”,即在儿童获得知识以前先训练各种获得知识的工具,通过感官训练来为理性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消极教育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新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