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C语言第4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56
1.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答案:C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本题答案为:C题目解析: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数据则是把图形分析出来的联系反映到数据库中,即设计出表,所以属于辑设计阶段。
2.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尔积D)交本题答案为:D题目解析: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所以B)错误。
笛卡尔积是用R集合中元素为第一元素,S集合中元素为第二元素构成的有序对,所以C)错误。
根据关系T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从关系R与关系S中取得相同的关系组所以取得是交运算,选择D)。
3.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课程C(课号,课名),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则表SC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答案:C A)课号,成绩B)学号,成绩C)学号,课号D)学号,姓名,成绩本题答案为:C题目解析:学号是学生表S的主键,课号是课程表C的主键,所以选课表SC的关键字就应该是与前两个表能够直接联系且能唯一定义的学号和课号,所以选择C)。
4.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答案:B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本题答案为:B题目解析:因为一间宿舍可以住多个学生即多个学生住在一个宿舍中,但一个学生只能住一间宿舍,所以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5.A)笛卡尔积B)交C)并D)自然连接本题答案为:D题目解析: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所以根据T关系中的有序组可知R与S进行的是自然连接操作。
6.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
答案:AA)数据库设计B)数据库系统设计C)数据库维护D)数据库管理员培训本题答案为:A题目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库的设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目录第一部分备考指南......................................................第1章考试概述....................................................第2章复习技巧.................................................... 第二部分核心讲义......................................................【公共基础知识】....................................................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第2章程序设计基础............................................第3章软件工程基础............................................第4章数据库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第1章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第2章C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第3章顺序结构................................................第4章选择结构................................................第5章循环结构................................................第6章字符型数据..............................................第7章函数..................................................第8章地址和指针..............................................第9章数组..................................................第10章字符串.................................................第11章对函数的进一步讨论.....................................第12章C语言中用户标识符的作用域和存储类 .....................第13章编译预处理和动态存储分配...............................第14章结构体、共用体和用户定义类型...........................第15章位运算.................................................第16章文件.................................................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及详解(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及详解(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及详解(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及详解(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及详解(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及详解(六)............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讲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备考指南第1章考试概述一、考试简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第一章公共基础知识1.1数据结构与算法一、算法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是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和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二、算法的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的功能不仅取决于所选择的操作,还与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及算法的控制结构有关。
三、算法的设计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法、递归法、减半递推技术。
四、线性表:由n个数据元素a1a2a3。
an组成的的一个有限序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除第一个外,有且只有一个前件,出最后一个外,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五、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特点: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六、线性链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一部分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
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
七、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在非空线性链表中寻找包含指定元素值x的前一个结点P,线性链表的插入,线性链表的删除。
八、循环链表:循环链表中增加了一个表头结点,其数据域为任意或者根据需要来设置,指针域指向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结点。
循环链表的头指针指向表头结点;循环链表中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不是空,而是指向表头结点。
九、栈: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
按照“先进后出”或“先出后进”的原则组织数据。
运算有:入栈运算、退栈运算、读栈顶元素。
十、队列: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链表。
又称为“先进先出”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
体现了“先来先服务”的原则。
十一、树: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
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父结点。
没有前件的结点称为树的根(结点)。
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这些后件称子结点。
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大纲公共基础知识基本要求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慨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歌: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