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3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是十月革命后的人类历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共同借鉴的历史。
一说,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开始。
世界现代史是继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之后,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以生产力为标准,所谓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大约从l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
可以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的,生产力的突破会带动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历史大转变呈现出阶段性。
上个世纪之交,人类文明正处于这样一个现代化转型时期,世界现代史就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科学革命为前提的,技术的发明进入了按照原理主动创新的阶段,大多数成果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取得了突破,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新兴工业的兴起又带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新兴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并且向大型化发展。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大型化迫切需要合理地调配企业内部资源,由此又引起管理革命,标准化和流水线逐渐普及推广。
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管理革命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引起社会的变迁。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历史。
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构成现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社会矛盾。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1. 工业革命的影响:简述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了现代世界
的面貌。
2. 帝国主义的兴起:探讨欧洲列强如何通过殖民地扩张实现国家利益,并引发了殖民地抵抗和
反抗的浪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战后如何导致了战争的延续和
全球格局的重塑。
4. 二战及其后果:阐述二战爆发的原因,战争期间各方的策略和战术,以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
影响,如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开始。
5. 追求冷战平衡:描述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立,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各地进行的
代理战争和核军备竞赛。
6. 亚非拉解放运动:探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如何通过独立运动获得政治和经济独立,
并对全球民主和人权产生的影响。
7.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说明全球化如何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并导致了国际组织
的成立与发展,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8. 冷战结束与后冷战时期:介绍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终结,以及后冷战时期面临的全球挑战,如
环境问题、恐怖主义和经济不平等等。
9. 当代世界的挑战:讨论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
10. 未来展望与人类进步:展望未来世界可能面临的发展趋势,如科技进步、人口问题和资源
利用等,以及人类应如何积极应对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现代史1、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20世纪初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地位。
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在政治上,欧洲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
①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②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③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
2、欧洲的经济优势在经济上,欧洲不仅是世界的银行家,而且是世界工厂。
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也占有优势;①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②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
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3、欧洲的军事优势在军事上,俄、法、德、英是世界上头等军事大国。
①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②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2、美国和日本的崛起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一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1、南北战争后,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逐渐溶为一体。
到20世纪初,美国已发展成为由极少数垄断资本家通知的托拉斯国家。
结果造成严重的贫富鸿沟。
(1894年起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20世纪初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2、美西战争(1)19 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强烈需求海外市场,对外贸易的增长。
但出口贸易较少,但美国经济的主要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海外市场。
1893 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更使这一形式变得严峻。
美国政界和企业界一致相信,惟有扩大出口才能保持国内的繁荣稳定。
但此时世界领土已基本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
便选准已经衰落的老朽殖民帝国西班牙,把侵略矛头指向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最后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
(2)战争:1898 年,没在菲律宾和古巴几百西班牙舰队,签订合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将菲、关岛、波多黎各让给美国,美付2000 万美元。
巴黎和约是对古巴和菲律宾主权的粗暴践踏,是一个重新瓜分世界的条约。
五、世界现代史(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巴黎和会(二)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2.新经济政策3.工业化和集体化(三)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德国入侵波兰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2.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攻占柏林日本投降(五)冷战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2.北约和华约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六)世界的多极化趋势1.第三世界的兴起2.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3.欧盟的建立第二部分地理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
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及其成员。
太阳概况。
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轴、两极、赤道。
经线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
纬线和纬度。
经纬网。
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昼夜更替和时差。
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地图上的方向。
图例。
注记。
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褶皱。
断层。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
火山。
地震。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BA.英德两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强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2.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最主要矛盾是:AA.法德矛盾 B,法奥矛盾 C.英德矛盾 D.俄奥矛盾3.法德矛盾的实质是AA.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争夺世界霸权C.重新争夺世界殖民地 D.法国企图复仇4.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DA.《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B.法俄同盟的建立C.英法协约签订 D.英俄协约签订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AA.塞尔维亚B.保加利亚C.波斯尼亚D.罗马尼亚6.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BA.东线B.西线C.南线D.欧洲战场7.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8.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作战9.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10.奥匈帝国皇储在_斐迪南大公_(萨拉热窝)__被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向____塞尔维亚____宣战。
11.第一次世界大战从___1914___年开始到__1918__年结束。
战略主动权移到协约国一方是在大战的第二 __阶段。
大战以_同盟国___的失败而告终。
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罗曼诺夫王朝,被迫退位的是尼古拉二世2.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它们是_工农代表苏维埃__和_资产阶级临时政府____3.1917年11月8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和平法令_》和《土地法令_》等两个重要法令。
世界现代史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
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时间】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第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今):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时间】1945-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年,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时期;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发展及对全球影响深化扩展时期。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冷战争霸;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1、(2018·课标全国Ⅰ,35)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2、(2018·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2018·课标全国Ⅲ,34)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1929~1930年1930~1931年类别烟煤业-12.3 -19.1金属矿业-6.6 -18.3制造业-7.2 -11.3据表可知,当时美国()A. 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4、(2018·课标全国Ⅲ,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世界现代史一、概述: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世界现代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14-1945,1945至今。
二、基本史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条件(1)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十月革命的胜利(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俄国沙皇统治。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1917.11(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1)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2)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4)影响:使苏维埃政权最终赢了国内战争胜利。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企业。
③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实行按劳分配。
(3)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的建立(1)背景:①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②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③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传统的制约;④斯大林个人因素和国内的政治斗争。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大致分三个阶段:1、十月革命和一战后到二战爆发前(1917---1939)内容:(1)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德日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5)内容:(1)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和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4)全世界力量协同作战:◆1943年意大利投降(英美)。
◆1944年诺蔓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东西两面受击,为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德国投降。
◆日本在中、美、苏的联合打击下,1845年8月投降,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3、二战后的历史(1945---)内容:●二战后,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取代,逐步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综合练习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它实践了马列主义,在一个国家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什么特点?总的特点: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 萨拉热窝事件D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产生尖锐矛盾,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A 选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表现;C 选项萨拉热窝事件是导火索;D 选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是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表现。
2、十月革命发生于()A 1917 年 3 月B 1917 年 11 月C 1918 年 3 月D 1918 年 11 月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
这次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是()A 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B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C 列宁、斯大林、希特勒D 墨索里尼、希特勒、东条英机答案:A解析: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他们在巴黎和会上主导了会议的进程和决策。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 对工业的调整B 整顿银行C 调整农业D 兴建公共工程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德国突袭波兰B 德国进攻苏联C 日本偷袭珍珠港D 诺曼底登陆答案:A解析: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选项德国进攻苏联是二战规模扩大的标志;C 选项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D 选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一、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工业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实现了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随着蒸汽机、轮船、铁路等发明的出现,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争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相继进行殖民地扩张,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格局。
殖民地争夺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冲击。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从1914年至1918年,欧洲各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导致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后,各国在巴黎和会上进行了和平谈判,建立了国际联盟等组织,试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四、经济大萧条与纳粹崛起1929年,美国发生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纳粹党在德国迅速崛起,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领导人,并展开了侵略战争。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战争。
从1939年至1945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战争,超过6000万人丧生。
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并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抗。
六、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代理战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导致了世界各地的代理战争。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是冷战格局下的产物,使得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冲突和动荡。
七、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与恐怖主义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然而,恐怖主义的崛起也成为了世界的一大挑战,如911事件等恐怖袭击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八、科技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九、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