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疾病的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30
牙周病的分级判断及治疗方法牙周病分级:牙龈炎:牙龈有炎症和出血,无牙周袋,无骨吸收。
轻度牙周炎:牙龈有炎症和出血,牙周袋<4mm,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中度牙周炎:牙周袋<6mm,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不到1/2。
重度牙周炎:牙周袋>6mm,骨吸收超过跟长1/2。
骨吸收越多则牙松动越明显。
牙周炎治疗的成功于否,一方面在于正确的治疗计划和医生精湛、细致的治疗,另一方面要求患者的认真配合和持之以恒的自我控制,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任何治疗都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
牙周治疗分为四阶段阶段1、牙周基础治疗:消除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控制炎症、终止疾病的进展。
(牙周基础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适用每一位牙周病患者。
无论牙周炎的严重程度,此为必须。
)方法:1.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保持口腔卫生。
2.通过洁治术、根面平整消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
3.消除其他一些局部刺激因素。
4.无保留价值的牙齿拔除。
5.炎症控制后调整牙齿的咬合使之形成平衡的咬合关系。
6.药物治疗。
7.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比如吸烟。
复诊、术后评估:A、炎症仍未消除,则继续基础治疗 B、致病因素已消除,炎症被控制,可转入维护期。
C、若仍有5mm以上牙周袋且探诊出血或骨形态不良,需行牙周手术。
2、牙周手术治疗:为了能在直视下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和清楚感染的组织,而且纠正牙龈和骨外形。
3、修复治疗:如果有牙齿已经缺失(掉了),在这个阶段可以进行修复,就是装假牙。
如果仍有松动的牙齿,进行固定。
4、维护期(此为牙周疗效得以长期保持的先决条件)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再根据复诊发现的问题制定新的治疗计划。
并进行基础治疗,维护牙周健康。
以上4个阶段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第1和第4阶段对每个病人都是必须的,第2,3酌情安排。
口腔医学分类口腔医学(Dentistry)是一门专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口腔健康问题的医学领域。
口腔医学的研究范围涵盖牙齿、牙龈、口腔黏膜、颌骨和相应组织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根据研究和治疗的不同方向,口腔医学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介绍口腔医学的主要分类以及各分类的研究内容和临床应用。
一、牙周疾病分类牙周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包括牙周炎、牙周病等。
该分类主要研究和治疗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结构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研究内容包括牙周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
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洁牙术、根面平整术、牙周手术等。
二、口腔修复分类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是指通过人工修复手段恢复缺失的牙齿、颌骨和相应组织的学科。
该分类主要研究和治疗牙齿缺失、牙齿严重受损等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义齿材料的研发、修复技术的改进、口腔修复的生物学基础等。
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义齿制作、牙冠修复、牙槽突植骨等。
三、牙齿矫治分类牙齿矫治学(Orthodontics)是指通过矫治设备和技术纠正错颌畸形、牙齿拥挤等问题的学科。
该分类主要研究和治疗儿童和成人的牙齿不正常排列和咬合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正畸诊断技术、矫治器材的设计和应用、正畸生物学等。
临床应用主要包括牙齿矫正、牙槽骨拓宽等。
四、口腔颌面外科分类口腔颌面外科(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指通过手术干预治疗口腔颌面部的疾病和异常情况的学科。
该分类主要研究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的肿瘤、颌面畸形、颌骨骨折等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手术技术的创新、术前术后护理等。
临床应用主要包括肿瘤切除术、颌骨重塑术等。
五、口腔内科分类口腔内科(Oral Medicine)是指研究和治疗口腔黏膜病变、口腔黏膜免疫性疾病等问题的学科。
该分类主要研究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的炎症、感染等非外科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内科药物的应用等。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等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
根据牙周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牙龈炎: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最早期阶段,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
2.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龈炎未得到治疗或治疗不当而进展的病程,表现为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破坏,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等。
3. 牙周脓肿:牙周脓肿是牙周炎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化脓等症状。
4. 牙周病逆行性感染:牙周病逆行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细菌可以通过牙周袋进入牙根周围的组织,引起牙根周围的炎症和破坏。
5. 牙周病晚期:牙周病晚期是指牙周病未得到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发展到了最严重的阶段,表现为牙齿周围组织的严重破坏和骨质吸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和掉落。
根据牙周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口腔卫生教育、洁牙、抗菌治疗、手术治疗等。
及早发现和治疗牙周病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牙周病学知识点总结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
以下是关于牙周病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牙菌斑,这是一种由食物残渣、细菌和唾液形成的粘性物质。
2. 牙周病的早期阶段: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
3. 牙周病的分类: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牙龈病:仅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
牙周炎: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4. 牙周病的治疗原则:
A. 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治疗、种植牙等。
5.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理特性。
6. 牙周微生物学:研究牙周病与口腔微生物的关系,包括牙菌斑的构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在牙周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7. 牙周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牙周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
8. 牙周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等。
9.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等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10.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洁治、刮治、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通过以上知识点总结,可以了解到牙周病学的基本概念、病因、分类、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牙周炎治疗指南疾病简介: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Periodontal support tissue)的各种疾病,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目前,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病(Gum disease)和牙周炎两大类,前者只发生在牙龈组织,而后者则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的拔除。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疾病分类:目前对牙周病有多种分类方法,但主要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
牙龈病(Gum disease)主要是局限于牙龈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一般不累及深部牙周组织;牙周炎(Periodontitis)在牙周病中是最常见的,其主要表现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牙周脓肿等。
牙周炎以形成病理性牙周袋为主要病变;牙周创伤(Periodontal trauma)是指由于咬会压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负荷,使牙周支持组织产生破坏的一种疾病。
其发展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感觉咀嚼无力,或有时有隐痛或钝痛感。
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
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
牙周萎缩(Periodontal atrophy)主要是牙龈和牙槽骨骨组织的退缩性病变。
主要表现为牙龈退缩,牙颈部或牙根暴露。
发生牙周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牙颈部牙结石对牙龈的压迫;该部位牙的长期废用或全身性因素所致;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带来的机械性刺激;修复体压迫牙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