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1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首页)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1 第 1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2、1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2 第 2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2、2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3 第 3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4 第 4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1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5 第 5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18
周次 6 第 6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25
周次 7 第 7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1
周次 8 第 8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8
周次 9 第 9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15
周次 10 第 10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22
周次 11 第 11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29
周次 12 第 12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6
周次 13 第 13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13
周次 14 第 14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20
周次 15 第 15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27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16 第 16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6、3。
806安全系统工程考试大纲
考查的知识范围:
第1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了解系统论的基础知识,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史,掌握安全、危险、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熟悉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作用及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作业危害分析、鱼刺图法等系统安全定性分析方法的相关定义,基本功能、特点和原理,分析步骤和适用范围。
第3章系统安全定量分析
掌握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系统可靠性分析等系统安全定量分析方法的相关定义,基本功能、特点和原理,分析步骤、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第4章系统安全评价
掌握风险、安全评价的定义,安全评价的内容、原理、评价程序及其分类,掌握LEC法、概率危险性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掌握道化学法、蒙德法、日本六阶段法的定义及其评价步骤,熟悉安全管理评价、应急演练评估的基本程序及内容。
第5章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掌握系统安全预测的种类、预测程序、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预测方法,熟悉回归分析预测法、马尔柯夫链预测法;掌握安全决策的定义、过程、要素和安全决策方法。
第6章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掌握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措施,以及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掌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定义、应急预案体系和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系统: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特征:整体性、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对所有系统都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它属于工程技术,主要是组织管理的技术,解决工程活动全过程的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或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综合安全措施以消除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控制和消除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和财产损失,最终实现在功能、时间、成本等规定的条件下,系统中人员和设备所受到的伤害的损失为最小。
能有效防患于未然的原因:1.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识别出存在于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本身的危险性2.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相互依存、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
3.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切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
发展过程:略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1.事故致因理论:从事故的角度研究事故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事故的构成要素与原因体系,分析事故成因模型及其静态过程和动态发展规律,阐明事故的预防原则及措施。
事故致因理论是知道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
13种事故模型2.系统安全分析: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安全评价的基础。
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危险性,估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为采取控制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有文字表格法、逻辑分析法、统计图表分析法、调查实验法、数学解析法五大类16种方法3.安全评价: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与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以预测出被评价系统的安全状况4.安全措施:对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后,依据评价结果,针对系统的薄弱环节或潜在危险,提出调整修正的措施,以消除事故的发生或是发生的事故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