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4
805安全系统工程一、考试内容及考试重难点第1部分安全系统工程概论1.1系统论简介1.2系统工程简介1.3系统分析的基本内涵1.4安全系统及安全系统工程1.5安全系统工程发展概况重点:明晰系统、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理解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掌握安全系统工程主要研究内容。
第2部分系统安全定性分析2.1安全检查表2.2预先危险性分析2.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2.4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2.5鱼刺图法2.6作业危害分析重点:掌握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等典型的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难点:理解典型的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学会运用典型的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开展系统安全分析。
第3部分系统安全定量分析3.1事件树分析3.2事故树分析重点:掌握事件树编制并学会运用其进行系统定性和定量分析。
难点:事故树的编制及其运用,熟练运用最小径集、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的计算和分析,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和分析。
第4部分系统安全评价4.1安全评价概述4.2安全评价方法重点:掌握LEC法、道化法、蒙德法、概率危险性评价法、保护层分析法等安全评价方法。
难点:结合系统安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理解系统安全分析与系统安全评价的区别和联系,学会根据评价对象选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第5部分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5.1系统安全预测5.2系统安全决策重点:掌握安全决策与决策要素;熟悉典型的安全决策方法。
难点:学会利用回归分析、灰色理论、马尔柯夫链等知识分析安全现象的演变规律,预测发展趋势。
第6部分典型事故影响模型与计算6.1泄漏模型6.2扩散模型6.3火灾模型6.4爆炸模型6.5事故伤害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泄漏模型、扩散模型、火灾模型、爆炸模型的机理及其计算表达式。
难点:运用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相关数学知识结合模型进行危化品事故的泄漏、扩散、危害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可尝试使用MATLAB等软件实现模型求解。
二、参考教材[1]《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姜学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安全系统工程学主讲:刘琦liuyy2004@说明:1、专业基础必修课2、院考课3、考试成绩:平时20%(作业,点名,阶段测验);试卷80%4、参考书:1)安全系统工程学,肖爱民,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92)安全系统工程,冯肇瑞,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03)安全系统工程,冯肇瑞、崔国璋,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65、每次课尽可能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自己看书。
第一章概论重点内容:1、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2、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3、掌握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局限性;4、掌握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5、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6、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安全系统工程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预防伤亡事故和损失发生的一个新技术学科。
2、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工作随生产而产生,也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 生产离不开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现代工业的几大特点1、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2、三化:生产过程的大规模化,复杂化和高度自动化。
于此相适应,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1、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出现,必然产生新危害。
? 2、需要处理的各种危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 3、由于生产过程大规模化,复杂化,造成危害程度的范围日益扩大。
? 4、安全保障的要求及技术难度也相应增长。
3、人们对付事故的两种方法? 1)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就是事故发生后吸取经验,进行预防的方法,有人也叫做“问题出发型”方法。
? 2)安全系统工程工作方法有人也叫做“问题发现型”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各构成部分存在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性及其发生途径,通过重新设计或变更操作来减少或消除危害性,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4、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工作总是跟在生产后面跑。
原因:1)安全的属性问题;2)人的认识问题;3)安全效益问题;5、传统安全工作方法的局限性? 1)凭经验和直感处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事故危险性少,难以彻底改善安全面貌。
一、名词解释1、安全:是指系统处于免遭不可接受危险伤害的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事件发生的条件。
2、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以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3、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成为重大危险源。
4、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5、安全工程: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6、事故: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7、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即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后果的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8、冗余系统通过采用附加冗余元素增加系统可靠性。
含有冗余元素的系统成为冗余系统按实现冗余的方式不同,冗余系统分为并联系统、备用系统及表决系统9、表决系统:构成系统的n个元素中有k个不发生故障,系统就能正常运行的系统。
10、备用系统:备用系统的冗余元素平时处于备用状态,当原有元素故障时才投入运行。
吉林化工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油品储存仓库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教学院资源与生物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14年 5 月20 日- 6 月 5日本科生课程设计须知1、认真学习理解《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4、课程设计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给教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5、妥善保存《吉林化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完成后,将任务书同课程设计一同交给指导教师。
摘要 (2)绪论 (3)第一章项目概况分析 (4)1.1 单位基本情况 (4)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4)1.3 周围环境 (4)1.4 主要设备 (5)1.5 主要储存物料 (5)1.6 基本工艺流程 (5)1.7 公用工程 (6)1.8 安全、消防设施 (6)1.9 组织管理 (6)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8)2.1 储罐区基本情况 (8)2.2 固有危险性分析 (8)2.3 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原因 (9)2.4 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0)第三章定性定量分析 (13)3.1 定性分析 (13)3.2定量分析 (21)3.3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21)3.4本章小结 (21)第四章安全对策措施 (30)4.1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30)4.2 加强安全管理, 防止泄漏 (31)4.3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防止因电气失效形成火灾 (31)4.4 加强动火管理, 杜绝违章作业 (31)4.5 防止静电措施 (32)4.6 防员工中毒窒息措施 (32)4.7 防车辆伤害措施 (32)4.8 加强对油品储存仓库的安全管理 (32)第五章结论 (33)结语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6)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石油化工生产的不断发展,油品储存仓库危险性不断突出,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发展。
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大量材料的调查研究,介绍了国内油品储存仓库油品储存仓库发展现状。
通过收集储罐的资料,并通过对油品储存仓库的地理位置、设备、工艺、物料、人员、组织管理等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油品储罐区自身的特点,针对某项目(生产工艺)利用采用预先危险分析(PHA)、事故树分析(FTA)、安全检查表(SCL)及重大危险后果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油库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油库预防火灾爆炸危险性控制的措施。
根据定性分析结果确定最危险事故类型,利用事故树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以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顺势,有效地保证油品储存仓库储罐区各方面的安全。
关键词:储罐区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分析绪论化工企业仓库内油品储存仓库是为化工生产需要充装油、气燃料的专用危险场所。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化工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应对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油品的消耗需求不断增大,这样一来,极大的增加了化工企业油品储存仓库的的为危险性。
由于化工企业仓库内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易挥发、易渗漏和毒性等危险性,加上油品储存仓库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使用和维护不当、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业务素质低等原因,油品储存仓库火灾、爆炸、污染环境等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化工企业的经营生产和周围环境,给企业、社会造成了很大损失。
因此,有必要对油品储存仓库事故危险因素进行辨识,查找油品储存区事故的薄弱环节,分辨轻重缓急,掌握减少风险工作的最佳时机,将事故隐患及时消除,避免事故的发生,将风险控制在管理者容许的范围之内。
此外,借鉴其他化工企业失效的事故原因,查明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以防患于未然,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运营。
而储罐区是储存区汽油、柴油等的基地。
由于储罐区的油料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和流动性等特点,因此储罐区是化工企业各区域中比较危险的区域。
加强储罐区的安全管理,即发现安全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项目概况分析本课程设计以兰州石化企业油品储存厂仓库内储存的油品为例,对化工企业仓库内汽油及油柴储罐区的项目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工艺、物料、人员、组织管理等进行分析。
1.1 单位基本情况兰州石化油品储存厂是兰州石化公司一个二级生产单位,该厂主要承担汽柴油等大宗石油产品的调合、储存、输转;各类成油品的管输、装车以及原有装车出厂;该厂油品储存主要为汽油柴油,仓库内油品共有4个100立方米的卧式储罐,其中:汽油储罐2座(即一座容积为100m3,另外一座容积也为100m3),柴油储罐2座(即一座容积为100m3,另外一座容积也为100m3)。
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1)地理位置兰州石化油品储存厂地处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地处兰州市西部,该地区地势总特征是西南及南部高、东北低,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西北两山对峙并向黄河谷地倾斜。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兰州市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不发的加快,西固区成为兰州一个工业重地。
(2)气候条件西固区由于地处大陆内地,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显著。
降水偏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总的来说西固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1.3 周围环境1.3.1 化工厂周边环境兰州石化油品储存厂地处兰州市西固区兰炼街,西固中路与西固东路交汇处附近,西北方向靠近兰苑建国宾馆。
远处有中学、银行、公园等。
企业周边环境的道路能够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1.3.2 储罐区周围环境储罐区(重大危险源)东面为仓库,与储罐区相距18米;储罐区南面为污水处理装置,距离储罐区12米;储罐区西面距离厂区围墙4米,围墙外是公路,路宽10米;储罐区北面与回收装置紧邻,回收装置距离锅炉房10米。
储罐区四周没有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车站、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1.4 主要设备表1-1储罐区的设备一览表1.5 主要储存物料1.6 基本工艺流程本站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本油品储存仓库采用潜油泵加油机加油工艺。
油罐车:油品由油罐车运输密闭卸油点:在密闭卸油点由输油管道利用液位差把油品从油罐车自流输送到储罐。
储罐:油品储存在储罐中。
加油机:油品由输油管道从储罐输送到加油机,给需要油汽的容器加油。
1.7 公用工程水:生产用水(含储罐区用水)由兰州市X水处理厂供应。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储罐产生的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装置简单中和后排入XX污水处理厂再进行净化处理。
储罐区年消耗纯水20吨。
电:由兰州市供电公司供电系统供电,该油品储存仓库的电源,采用TN-C-S供电系统,按动力用电、生活用电采用380/220V低压线路接入站内。
气:由于汽油易挥发,应改进作业方法,减少油品蒸发;采用油气回收系统,减少油品蒸发和油气排放;改造和更新设施设备,防止出现跑、冒、漏油现象;有效处理污水,避免直接排放。
1.8 安全、消防设施(1)消防通道储罐区三面有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的宽度在4~18米,满足消防要求;(2)消防器材站内加油机、储油罐都安装了静电接地系统,站房和罩棚采用避雷网保护,罐区附近设有避雷针;储罐通气管口设有阻火器,站内配备了70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6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0个,灭火毯15块,消防沙2m3,消防铁锹20把。
消防设施的配备经XXXX公安消防大队验收,出具了消防安全证明。
罩棚的防雷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采用Ф8mm的镀锌圆钢,形成不大于10×10m的避雷网格,利用罩棚钢柱作为引下线。
室外工艺装置、管道的静电接地采用装置机座、管道及管道支架就近与接地网连接,卸油口加装了静电接地端子板及报警仪。
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配备及接地电阻,经XXXX防雷中心检验检测,并出具了防雷装置验收合格意见书。
(3)消防用水消防用水取自供水管网,储罐区周围有8个消火栓,距离储罐最近的消火栓是15m.1.9 组织管理在职职工为13人,专职安全管理员2人,年工作日330天。
连续生产车间工作制度为三班运转,日工作时间24小时;辅助生产人员根据情况施行一班或二班制。
油品储存仓库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管理台帐的目录见表1-3表1-3 安全体系管理文件目录此油品储存仓库注重劳动安全的投入,定期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缴纳工伤保险,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等,具体见表1-4。
表1-4 2012年主要安全专项投入一览表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1 储罐区基本情况汽油列入表2]14[: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第11项,贮存区其临界量值为20t[汽油相对密度ρ=0.70(水=1)]。
汽油储罐2座(即一座容积为100m3,另外一座容积为100m3),柴油储罐2座(即一座容积为100m3,另外一座容积为100m32.2 固有危险性分析2.2.1油品储存仓库的固有危险(1)油品储存仓库工艺流程中设计具有爆炸性、可燃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数量、浓度、状态和所在地作业场所及其状况(见表2-1)2.2.2 项目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腐蚀性的化学品固有危险程度本油品储存仓库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如汽油、柴油为易燃、易爆物品,若汽油、柴油部分管道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长期运行产生腐蚀、损坏,或操作错误,发生破裂、泄露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汽油易挥发,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汽油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为汽油]7[。
(1)汽油汽油属第3.1类,为低闪点极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着火回燃。
汽油的基本特性见附表1-1(2)柴油危险特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柴油的基本特性见附表1-22.3 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原因(1)卸油油罐车卸油环节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事故有:油品滴漏、油蒸汽从卸油口逸出、产生静电火花、电气火花、雷电火花、明火等因素,皆可引起燃烧、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