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20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评价1. 引言安全系统工程(Security Systems Engineering)是指将安全技术与相关工程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建立安全系统的过程。
系统安全评价(System Safety Assessment)是对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系统能够在预期的工作环境中稳定、可靠地运行。
本文将对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2. 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过程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2.1 安全需求分析在系统安全评价的第一步中,需要进行安全需求分析。
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系统用户和其他相关方对于系统安全的要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特性、运行环境、潜在风险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2.2 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分析是系统安全评价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安全风险分析包括对系统的所有功能、组件和相关的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识别可能的威胁和漏洞。
通过分析威胁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可以确定系统的安全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
2.3 安全措施评估在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系统中已经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安全措施评估的目标是验证系统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地防御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并对可能的漏洞进行修补和改进。
安全性能评估是对系统安全性能的综合评估。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估,以评判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安全要求。
安全性能评估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系统在面对安全威胁和攻击时能够有效地响应和应对。
3. 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指标在进行系统安全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3.1 安全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指标用于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
定义:安全评价,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目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贮运和维修等全过程进行控制。
2)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
作用:1)可以使系统有效地减少事故和职业危害。
2)可以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
3)可以用最少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
4)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积累。
5)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评价分类:、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分类将安全评价分为如下四种1)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2)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评价及安全系统工程第1章1.安全和本质安全2.危险与危险度危险是指系统中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可承受的程度。
危险度一般是指危险的度量,危险一般不能定量,而危险度可定量,等价于风险3.风险 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 )的乘积:R = P×S由于概率值难于取得,常用频率代替概率,这时上式可表示为:风险率= 4.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异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而事故隐患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而事故隐患应该都是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安全评价的内容单位时间事故损失事故次数事故损失单位时间事故次数=⨯8.定量评价方法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和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2. 学生能掌握安全评价、风险分析和事故预防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了解我国安全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安全系统工程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系统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定义,事故与事故案例学习。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2. 安全评价方法: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事故树分析、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评价方法3. 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风险管理4. 安全防护措施设计:物理防护、安全管理、应急措施、事故预防。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防护措施5.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实施与评估。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6. 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我国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介绍。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安全评价方法;2. 第3-4周: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防护措施设计;3. 第5-6周: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4. 第7-8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开展小组项目实施与评估。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和任务设计目的:(1)掌握事故树编制的方法、步骤和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2)掌握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3)掌握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4)了解矿井主要灾害(瓦斯爆炸、火灾和顶板事故等)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5)根据事故树分析和安全评价结果提出相应措施。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了解矿井主要灾害事故的危害后果,事故的成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根据事故原因编制事故树。
对所编制的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
具体任务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设计的基本内容:1、事故分析(1)事故危害严重性分析及机理;(2)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3)事故树的编制;(4)事故树的定性分析;(5)事故树的定量分析;(6)事故预防措施制定。
2、安全评价(1)确定安全评价的类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评价方法选取与评价单元划分;(4)定性定量评价;(5)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或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并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原则上每组完成一个设计题目,组内人员一起商量,既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组内人员协作完成;(2)一般要求学生每天上午在指定的教室进行设计,指导教师在教室指导。
下午学生可以到图书馆等地方收集资料;(3)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4)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的成果,正确地绘制技术图纸等;(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7)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的理解;(8)设计说明书必须手写,严禁打印。
安全评价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安全评价的定义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通过安全评价,对工程或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多重安全屏障,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在系统设计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在原材料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避免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
系统设计后进行安全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
系统建成后进行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安全评价,可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其严重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
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进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教学说明】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内容。
了解:正确理解大纲所列知识的含义、内容并能够应用。
熟悉:对大纲所列知识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分析、解释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能够综合运用大纲所列知识开展安全评价、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一、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述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掌握)2.相对安全,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3.事故的定义?(识记)事故的特点?(理解)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即事故模式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事故预防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有重要作用。
2.事故因果论类型3.多米诺骨牌理论及其分析第三章系统安全分析1.系统安全分析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2.根据用途和安全检查表内容,安全检查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3.预先危险分析(PHA)内容、,等级划分,优缺点、适用范围?4.预先危险分析(PHA)与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关系?5.请对某发电厂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依据文件是?)。
6. FMEA概念,故障的概念。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分析步骤,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应用)7.简述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适用范围和特点。
8.事件树与事故树关系9.事件树定量分析第四章事故树分析1. 掌握例题92. 掌握例题103. 掌握例题114. 掌握例题12第五章系统安全评价1. 安全评价概念,安全标准分类及理解2. 安全评价目的、意义,安全评价依据、3. 安全评价分类,“三同时”与安全评价关系4. 安全评价原理5. 安全评价基本过程6. 火灾爆炸指数法重点掌握7. 蒙德法与道化学的区别联系8.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概念9六阶段评价法步骤10危险程度分级方法概念11 因果分析法原理12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法及应用第六章系统安全决策第七章灰色理论与安全系统【教学样题】二、选择1.“六阶段评价法”是一种最早的()安全评价模型A.定性B.定量C.综合D局部2.“六阶段评价法”定量评价阶段,通过打分来评定各单元危险等级其中高度危险指的是()A.16分以上B.11~15分C. 5~10分D.1~5分3. “六阶段评价法”对装置评价,其点数为14,则该单元危险度等级为()A.1级高度危险B.2级结合周围情况与有关设备进行评价C.3级低度危险D.4级安全4. “六阶段评价法”对装置评价要求,对危险度为()的装置,用故障树、事件树再评价。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Safety evaluation, also known as risk assessment or risk assess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Its purpose is to achieve the project, system safety with applicatng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In this way, find out and identify the existing dangers and harmful factors in the system. Make judgment and severity of accidents and occupation harm possibility of engineering and system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decision.分类Classification安全预评价、验收评价、现状评价Safety pre evaluation, acceptance evaluation, current situation evaluation目录Catalog1简述Sketch2法律基础Legal basis3目的purpose4作用Effect5程序procedure6分类Classification7评价方法Evaluation method8评价方法种类Types of evaluation methods一、安全评价简述Safety evaluationbrief introduction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姓名:许恩龙班级:0324081学号:032408138专业:安全工程题目:加油站安全评价摘要:本文从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针对加油站这个特殊评价实体,分析其评价方法及思路。
加油站的评价方法,一般以定性分析为基础,通过定性的分析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定量的评价。
目前我省加油站安全评价采用的方法为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可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进行定制,其内容全面,可避免遗漏主要的危险,又可以突出重点,简明扼要的把主要内容反映出来。
加油站经营的是易燃易爆的特殊商品,判断其安全个性除了根据实践经验和火灾试验外,安全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系统安全工程加油站评价方法近年,在我国的西安、兰州、平顶山等城市均先后发生过加油站爆炸和火灾事故,这表明,加油站是一个危险性较大的地点,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所以,对加油站进行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1 加油站安全评价的一般方法加油站的评价方法,一般以定性分析为基础,通过定性的分析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定量的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一般用事故树法。
(1)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可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进行定制,其内容全面,可避免遗漏主要的危险,又可以突出重点,简明扼要的把主要内容反映出来。
(2)事故树事故树分析法是以某一种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为最后状态,然后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寻找造成这一状态的一系列失效(故障)。
其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的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评价分析如下:图1 汽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①结构函数式:②最小割集通过分析该事故树12个基本事件,可以得出下列30个最小割集:③结构重要度分析根据以上结果,运用结构重要度近似判别式,可以计算出12个基本事件和1个条件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
计算结果如下:由于条件事件a存在于每一个割集中,因此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Ф(a)最大:事件X8、X9、X10、X11、X12、是5个3阶割集和1个4阶割集中的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Ф(8)、IФ(9)、IФ(10)、IФ(11)、IФ(12)相等;事件X1、X2、X3、X4、X5、是5个3阶割集中的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Ф(1)、IФ(2)、IФ(3)、IФ(4)、IФ(5)相等;事件X6、X7是5个4阶割集中的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Ф(6)、IФ(7)相等;由此得出结构重要顺序:IФ(a)>IФ(8)=IФ(9)=IФ(10)=IФ(11)=IФ(12)>IФ(1)=IФ(2)=IФ(3)=IФ(4)=IФ(5)> IФ(6)= IФ(7)油品发生燃爆事故,其事故树分析见图5-1。
1.系统工程定义: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2.安全系统工程:是指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的状态。
3.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4.安全检查表: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依据检查项目把找出的不安全因素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制成表,以便于实施检查和安全管理,称为安全检查表。
5.预先危险分析pha:一般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方法。
6.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的根源,包括三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状态和触发因素。
7.故障: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规定期限内和运行条件下未按设计要求完成规定的功能或功能下降,称为故障。
8.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是一种基于引导词的、由多专业人员组成的研究组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来实施的、对系统工艺或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有害后果的各种偏差加以系统识别的定性分析方法。
9.引导词:系统偏差产生联想的简短词汇。
10.割集:事故树中某些事件构成的集合,且当集合中的事件都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
11.最小割集:如果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在是割集,则称该割集为最小割集。
12.径集: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必不发生。
13.最小径集:又称最小通集,在最小径集中,去掉任何一个基本事件它就不在是径集。
则称这个径集为最小径集。
因此最小径集表达了系统的安全性。
14.可靠性: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