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功率计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公式L ≤(P-D-A C*N- M C)/A F
28
0.38
0.5
17.1
4
1
L20.78947368
D的数量1
L—OLT至最末端一个ONU之间的光纤总长度(km);P—PON系统R/S至S/R最大允许通道损耗;PON技术标称波长 AF—光纤线路(含固定接头)衰减常数(dB/ km),1310nm波长的光纤衰减取0.38 dB/ km;1490nm波长的光纤衰减常数取0.26dB/ km;1550nm波长的光纤衰减常数取0.25 dB/ km;上行:1310nm AC—单个活动连接器的损耗(dB/处),取0.5 dB/处;下行:1490nm D —OLT 与单个ONU 之间所有光分路器插入损耗之和(dB ),每个分光器插入损耗与分光器类型和分光分路有密切关系;
N —OLT 与单个ONU 之间活接头数量;
Mc —光缆线路衰耗余量(dB )。
上行:1310nm
下行:1490nm
光分路器规格插入损耗典型值(dB)
1×2 3.9
1×47.2
1×810.5
1×1613.8
1×3217.1
1×6420.1
1×12823.7
传输距离(km)线路维护余量取值(dB)
L≤5≥1
5<L≤10≥2
>10≥3
区间最长间隔
17710150EPON GPON。
功率计算公式大全功率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能量转化的速度。
在电学中,功率表示电能的变化速率,通常使用单位瓦特(W)来表示。
功率的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功率计算公式,供参考:1.直流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直流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计算,即P=V*I,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2.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在交流电路中,计算功率要考虑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通常使用复功率来描述,表示为S=V*I*,其中S为复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表示复数的共轭运算。
实际功率P由复功率S的实数部分给出,即P=Re(S)。
3.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要考虑到三个相位之间的差异。
三相功率可以通过三相电流和电压之间的乘积来计算,即P = √3 * V * I *cosφ ,其中 P 为功率,V 为电压,I 为电流,φ 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4.机械功率的计算公式:机械功率是指物体的运动所具有的能力,可以通过力和速度的乘积来计算。
机械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其中P为功率,F为作用力,v为速度。
5.光功率的计算公式:光功率是指光线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能量,可以通过光强和截面积的乘积来计算。
光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I*A,其中P为功率,I为光强,A为截面积。
6.燃烧功率的计算公式:燃烧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燃料燃烧的速度和燃料的热值来计算。
燃烧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Q/t,其中P为功率,Q为燃料的热值,t为时间。
7.热功率的计算公式:热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热能量,可以通过温度差和热传导系数的乘积来计算。
热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k*A*(T1-T2)/d,其中P为功率,k为热传导系数,A为传热面积,T1和T2分别为两个区域的温度,d为两个区域之间的距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功率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用的公式来计算功率。
通过分光器输送到光接收机的接收光功率计算( lintkk)分光器某一个输出口的光功率,和输入口总光功率之比,叫做“分光比”。
比如说,光发射机输给某分光器的光功率是10mW(或者说,这个分光器各输出口的光功率总和是10mW),分光器某一个输出口的光功率是2mW,那么这路分光比K就是:(某路)分光比K=某单路出口光功率/各路光功率的总和或者:分光比K=分光器某路的输出光功率/光发射机送入分光器的总光功率显然,上面这路的分光比 K =2/10=0.2光路的损耗L,是(输入光功率/输出光功率)的分贝数,即:L=10lg(输入光功率/输出光功率) (单位:dB) 显然,上面这路分光损耗 L=10lg(10/2)=6.99 dB如果把上面算式括号中被除数和除数调换一下位置,根据对数的性质,只要在10lg前加一个负号就行了,就是:分光损耗 L= -10lg(输出光功率/输入光功率)由于“(输出光功率/输入光功率)=分光比K”,将它代入前面的算式,可以得到分光损耗的新算式:分光损耗 L= -10lg K这是最常用的算式,将前面的分光比0.2代入算式:分光损耗 L= -10 lg 0.2 =6.99 dB计算的结果和前一种算法相同。
如果已经知道分光器各路的分光损耗L的dB数,也知道接在输入口的光发射机的输出光功率P,就可以计算分光器各路的输出光功率P出1,P出2......。
此时,首先要把光发射机输出光功率P的mW数P(mW)换算成光功率电平P(dBm),换算公式是:P(dBm)= 10lg (PmW)比如,2台光发射机的输出光功率分别是10mW、13mW,换算成光功率电平分别是:10mW换算成光功率电平是: 10lg 10= 10.0dBm ;13mW换算成光功率电平是: 10lg 13= 11.14dBm。
如果不会算上面的算式,可以查现成的表格。
分光器某输出口的输出功率电平,等于分光器输入光功率电平减去这路的分光损耗。
1.1.1.1.手拉手形结构EPON网络中的手拉手形结构也是一种特殊的总线结构,两台OLT分置于总线的两端,其基本形式如下图。
优点是可以实现系统失效时的保护功能。
“手拉手”保护结构3.1.2.光网络拓扑设计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光器级数和分路比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选择。
EPON系统对于分光器级数没有理论限制,但每个ONU的光通道衰减应小于24dB。
实际应用中分光器级数越多,通常越能节省主干光纤数量,但也会造成接头损耗增加、网络拓扑复杂,因此通常需要在光纤资源允许的范围内优化ODN,在ODN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主干光纤资源和网络拓扑结构。
另外,在ODN设计时,需要考虑今后扩容需要,为今后扩容留出光纤支路,并为新增的ONU留下光功率预算。
1.1.2.1. 光通道衰减计算ODN 的光功率衰减与分光器级数、分光器分路比、活动连接数量、光缆熔接接头数量、光缆线路长度等因素有关,设计时必须控制ODN 中最大的衰减值,使其符合系统设备OLT 和ONU 的PON 口光功率衰减预算26dB 的要求。
ODN 光通道衰减所允许的衰减定义为S/R 和R/S 参考点之间的光衰减,以dB 表示。
包括光纤、分光器、光活动连接器、光纤熔接接头所引入的衰减总和。
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无源光分配网络中最远用户终端的光通道衰减核算,采用最坏值法进行ODN 光通道衰减核算,下图为ODN 光通道模型。
光通道计算模型核算公式:ODN 光链路衰减∑∑∑∑====+++=hi pi mi ni Fi Mi Ki Li 1111(dB )(1) ODN 光链路衰减+Mc ≤ 系统允许衰减(2)公式中:∑=ni Li 1:光通道全程n 段光纤衰减总和∑=mi Ki 1:m 个光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总和∑=pi Mi 1:p 个光纤熔接接头衰减总和∑=hi Fi 1:h 个分光器插入衰减总和Mc :光纤富余度 系统允许衰减:24dB 计算时相关参数取定:1) 光纤衰减取定:1310nm 波长时取0.36dB/km1490nm 波长时取0.22dB/km2) 光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取定:0.5dB/个 3) 光纤熔接接头衰减取定:分立式光缆光纤接头衰减取双向平均值为:0.08dB/每个接头; 带状光缆光纤接头衰减取双向平均值为:0.2dB/每个接头;4)计算时分光器插入衰减参数取定见前表;5)光纤富余度Mc➢当传输距离≤5公里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1dB;➢当传输距离≤10公里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2dB;➢当传输距离>10公里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3dB;1.1.2.2.ODN结构设计在选择ODN结构时,应根据用户性质、用户密度的分布情况、地理环境、管道资源、原有光缆的容量,以及OLT与ONU之间的距离、网络安全可靠性、经济性、操作管理和可维护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入纤光功率的计算公式
设入射光功率为P_in,折射光功率为P_out,折射率为n,入
射光线的面积为A,则可以得到以下公式来计算入纤光功率:
P_out = P_in (1 R)。
其中,R为反射率,由于在光线穿过介质界面时会发生一部分
反射,因此需要考虑反射率的影响。
反射率可以通过介质的折射率
来计算,具体公式为:
R = ((n 1) / (n + 1))^2。
这个公式描述了入射光功率和折射光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来计算入纤光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光学系统参数
来进行计算,包括入射角、介质的折射率等。
因此,在具体问题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计算入纤光功率的公式和参数。
除了折射率和反射率的影响外,还需要考虑光线在传输过程中
可能发生的衰减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
素来计算入纤光功率,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功率--dB光功率光功率是光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光功率单位常用毫瓦(mw)和分贝(db)表示,其中两者的关系为:1mw=0db.而小于1mw的分贝为负值。
分贝(工程应用)dB(Decibel,分贝) 是一个纯计数单位,本意是表示两个量的比值大小,没有单位。
在工程应用中经常看到貌似不同的定义方式(仅仅是看上去不同)。
对于功率,dB = 1 0*lg(A/B)。
对于电压或电流,dB = 20*lg(A/B)。
此处A,B代表参与比较的功率值或者电流、电压值。
dB的意义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一个很大(后面跟一长串0的)或者很小(前面有一长串0的)的数比较简短地表示出来。
如(此处以功率为例):X = 100000 = 10^5X(dB) = 10*lg(X) dB= 10*lg(10^5) dB= 50 dBX = 0.000000000000001 = 10^-15X(dB) = 10*log(X) dB= 10*log(10^-15) dB= -150 dB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和dB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
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相除就是信噪比(SNR)。
比如:30d Bm - 0dBm = 1000mW/1mW = 1000 = 30 dB。
dBm 加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在电子工程领域,放大器增益使用的就是d B(分贝)。
放大器输出与输入的比值为放大倍数,单位是“倍”,如10倍放大器,100倍放大器。
当改用“分贝”做单位时,放大倍数就称之为增益,这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呼。
电学中分贝与放大倍数的转换关系为:A(V)(dB)=20lg(Vo/Vi);电压增益A(I)(dB)=20lg(Io/Ii);电流增益Ap(dB)=10lg(Po/Pi);功率增益分贝定义时电压(电流)增益和功率增益的公式不同,但我们都知道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是P=V^2/R=I^2*R。
一、计算小区内最远端ONU设备至OLT设备之间的光功率损耗。
光通道损耗(28dB)=L×a+n1×b+n2×c+n3×d+e+f (dB)
一、计算小区内最远端ONU设备至OLT设备之间的光功率损耗。
光通道损耗(28dB)=L×a+n1×b+n2×c+n3×d+e+f (dB)
a表示光纤每公里平均损耗(0.25或0.35dB/km),L为光纤总长度,单位Km。
工程中使用的光纤b表示光纤熔接点损耗(0.1dB),n1表示熔接点的数目。
c表示光纤机械接续点损耗(0.2dB),n2表示机械接续点的数目。
d表示连接器损耗(0.3dB),n3表示连接器数目。
e表示光分路器损耗(XXdB),这里只考虑一级分光。
如果是二级分光,则要分别考虑二个光分f表示工程余量,一般取3dB。
建设中应对网络中最远用户的光通道衰减进行核算,采用最坏值法进行GPON 光通道衰减核算,
的光纤跳线,尾纤等,一般
个光分路器造成的损耗。
核算,检查全网的光通道损。
紫外线uvc辐射强度光功率公式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紫外线UVC辐射是一种短波紫外线辐射,具有很高的能量和强大的杀菌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增加,研究紫外线UVC辐射强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了解和测量紫外线UVC辐射强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紫外线UVC辐射强度、光功率公式、解释说明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与目的。
接下来,在紫外线UVC辐射强度部分,我们将讨论什么是紫外线UVC辐射强度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健康关系。
在光功率公式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光功率公式及其计算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测量紫外线UVC辐射强度中的作用。
然后,在解释说明部分,我们将阐述紫外线UVC辐射强度和光功率公式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的注意事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方向,以及本文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紫外线UVC辐射强度及其与光功率公式的关系,并解释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阐述测量紫外线UVC辐射强度的方法和研究结果,我们希望增加人们对紫外线UVC辐射及其潜在危害的认识,并提供正确理解和应用光功率公式的指导,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紫外线UVC辐射强度2.1 什么是紫外线UVC辐射强度紫外线UVC辐射强度是指在紫外线(UV)光谱中,波长为200-280纳米的辐射能量密度。
UVC辐射属于短波紫外线范围,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强大的杀菌消毒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医疗器械消毒等领域。
2.2 测量紫外线UVC辐射强度的方法测量紫外线UVC辐射强度可以使用光谱仪或传感器来完成。
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不同波长光的仪器,通过接收并解析经过样品后的光谱,可以得到各个波长段上的能量分布情况。
光功率密度计算公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光功率密度计算公式:
对于一个平面光源,其光功率密度可以根据辐射功率和发光面积来计算。
其中,辐射功率可以通过光功率计等仪器测量得到,发光面积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得到。
对于一个聚焦光源,辐射出的光线会经过透镜的聚焦作用,形成一个光斑。
光功率密度可以通过光斑的大小和透镜的焦距来计算。
光斑面积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根据透镜的焦距和光斑直径的关系计算得到。
对于一个点光源,其光功率密度可以通过光线经过的面积来计算。
当光线成束发射时,可以通过光线束直径和发光强度来计算。
光线束直径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光强可以通过光功率计等测量仪器测量得到。
对于一个激光束,其光功率密度可以通过光功率和激光束的横截面积来计算。
激光束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根据激光束的直径和形状来计算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中的单位需要一致,通常光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2),光功率密度的单位即为瓦特/平方米(W/m^2)。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光的传播损耗、散射、吸收等因素对光功率密度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公式进行修正。
另外,在光纤通信、激光加工等领域,还需要考虑光的耦合效率、传输损耗等因素。
C220光功率:(普通光模块)
接收:-6~-27db 发送:+2~+5
C220光功率:(2++光模块)
接收:-6~-27db 发送:+4~+7
终端光功率:
接收:-8~-24 发送:-1~+4
插损
分光器插损:1:2大约3db,每增加一倍增加3db
分光器插损:1:4大约6db
分光器插损:1:8大约9db
分光器插损:1:16大约12db
分光器插损:1:32大约15db
分光器插损:1:64大约18db
法兰引入插损:0.5db/个
熔接头引入插损:0.1db/个
光纤衰减
下行1490nm 光纤衰减系数0.36db/km
上行1310nm 光纤衰减系数0.42db/km
举例说明:一个PON下接1:2和1:32 二级分光组网,中间4个法兰盘接头。
光缆举例为2公里。
正常理论情况下ONU侧收到的光功率为。
+2.5DB—3DB(1:2)—15DB(1:32)—2DB(4个接头)—0.72(2公里光缆)=-18.22db
这是理论值,当然实际值可能会20-22DB 都算正常情况。
已经快处于临界状态,如果是光路老化或者中间的接头没有接好,都有可能导致光功率偏低小于-24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