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记录及标识一览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4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建立称量配料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称量配料的准确性。
2 范围称量配料岗位。
3 责任3.1 配制组长负责组织本岗操作人员正确实施操作。
3.2 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和检查。
3.3 本岗位操作人员有按程序正确实施操作的责任。
4 内容4.1 检查工房、设备及容器的清洁状态,检查清场合格证,核对其有效期,取下标示牌,按生产部门标识管理规定进行定置管理。
4.2 配制班长按生产指令填写工作状态,挂生产标示牌于指定位置。
4.3 根据生产指令,到原辅料暂存间领取加工好的原辅料,并进行二人核对、签名。
4.4配料桶编号,挂牌标明品名、批号、批量、配制时间、配制人、总重、皮重、净重等内容。
4.5 配料时戴口罩和手套。
4.6 按投料计算结果进行称量配料操作,二人核对,逐项进行配制、记录。
4.7 配料时将各种处理好的原辅料按顺序排好,依照品种生产记录,按所需称量的量选择称量器具,依据称量器具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称量。
4.8 每称完一种原辅料,将称量记录详细填入生产记录。
4.9 配制完毕后再进行仔细核对检查,确认正确后,二人核查签字。
4.10 将配好的物料按顺序进行预混制粒,并严格实行二人核对。
4.11 剩余物料退回原辅料暂存间,对所用量及剩余量进行过秤登记,并标明品名、规格、批号、剩余数量,备下批使用或按退库处理。
4.12 生产完毕,填写生产记录。
4.13 操作完毕,取下生产标示牌,挂清场牌,依据清场标准操作程序、称量器具清洁标准操作程序、30万级洁净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清场。
4.14 清场后,填写清场记录,报质监员,检查合格后,发清场合格证,挂已清场牌。
5 培训5.1 培训对象:班组长、工艺员、本岗操作人员。
5.2 培训时间:二小时。
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物料称量的标准操作程序,以规范物料称量操作。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车间所有物料的称量过程。
责任人:工艺员、质检员、操作人员。
内容:一、班前检查:1.1有清场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1.2设备及工作场所无上批遗留产品、文件,无与本批产品生产无关的物料;1.3房间、设施、设备处于已清洁及待用状态;1.4有温度湿度压差要求操作间温度是否在18-26℃、湿度在45-65°之间、压差大于10Pa。
1.5核对物料名称、数量、批号、代码、标示准确无误与生产所用物料相符(生产指令及领料单);1.6检查量器应与称量范围相符;计量器具应有《计量检定证》,应在规定的检定有效期内。
1.7捕尘设施已开;二、生产操作:2.1 称量操作人员至少2人。
2.2 有规定必须称量“标准重物”的,应先称量“标准重物”确认量器准确。
称量人要核对物料品名、批号、规格及数量,按《生产指令》准确称量,放于准备好的容器中,详细填写称量记录,并在称量人项下签名。
2.3 复核人应对上述过程进行监督、复核。
并再次复核填写的称量记录准确无误,在复核人项下签名。
2.4 称量后剩余散装原辅料应及时密封,由操作人在容器上注明启封日期、剩余数量及使用者签字后退库,再次启封使用时,应核对记录。
2.5 称量完毕,关闭捕尘设施。
2.6 称量过程所用称量器具要每料一个,不得混用,以避免造成交叉污染。
三、操作结束:3.1 操作结束后将物料移交中间站或转交下一生产操作工序。
3.2 按“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
3.3 填写生产、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取得清场合格证。
挂“已清洁”状态标识。
1.目的:建立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差错,防止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责任:操作人员: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称量配料操作。
QA现场监控员、技术员:按照本操作规程监督称量配料的生产全过程。
3.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前处理车间称量配料岗位的操作。
4.内容4.1 生产前准备与检查4.1.1确认称量配料操作间无上次生产遗留物料、文件及与本批产品无关的物料。
4.1.2确认称量配料操作间地面、门窗、内墙已清洁干净。
房间清洁状态标识为“已清场”。
4.1.3确认称量配料用周转箱、编织袋或包煎袋、不锈钢瓢、电子秤清洁状态标志为“已清洁”,且在清洁有效期内。
4.1.4核对生产用文件,并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好生产状态标识牌。
4.1.5根据批生产指令确认待称量配料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批号。
4.2生产操作4.2.1称量4.2.1.1先确认电子秤已经校验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4.2.1.2称重分装物料称重,须先称出盛装容器皮重,再加入物料,称其总重,计算出物料净重(公式:净重=总重-皮重);或将盛装容器在电子秤上复零除去皮重,再加入物料,称其净重。
4.2.1.3复核对物料标签、外观性状进行复核,应无误;复核称重时应将称量物品从电子秤上取下,待电子秤复零后,再将其称重一次,应与第一次称重相符。
4.2.2配料4.2.2.1配料的先后原则:数量少的在先,数量多的在后。
4.2.2.2根据各种物料配料量按“称料的先后原则”依次称重。
每称一种物料均需另一人复核,物料品名、批号、数量无误后,再称量下一种物料。
4.2.2.3称量配料过程中的计量、称重均应做到操作时必须有人进行监督复核,操作者和复核者均应如实记录,签名确认。
4.2.2.4从称量、配料到提取或粉碎,物料的流转都要在清洁的容器具中进行。
4.2.2.5配料完成后,在盛装的容器上悬挂状态标识,标明品名、规格、编号、日期、工序。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3页SOP-PM-01002-1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ubject题目: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Written by起草人:Date日期: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日期: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Dispense分发:生产部、质量部1.目的建立固体制剂产品的称量、配料操作规程,以规范其操作过程;保证按处方投料生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固体制剂各品种的称量、配料过程。
3.责任者称量、配料工序操作工负责实施,生产主管、现场QA负责检查监督。
4.内容4.1.准备工作4.1.1.检查工作间是否已清洁,不存在与生产无关的原辅材料、包装容器、上批残留物、文字材料等。
设备状态良好,所有与物料接触的部位均已清洁干净、干燥。
4.1.2.确认配料间有有效的清场合格证和生产状态牌。
4.1.3.领取SMP-PM-01009-1-R-002《工序生产指令单》、《批生产记录》,领取生产用具等。
4.1.4.按生产指令至中间站领取待称量、配料的原辅料,确认品名、数量正确并检查物料外观。
4.1.5.检查计量器具上是否有合格证,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内。
选用合适的天平或电子磅秤不能让毛重超过天平或电子磅秤的最大称量范围。
4.1.6.按批生产指令对原辅料贮存间内的所需物料的标签进行逐个核对,包括物料品名、代号、批号,及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内。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ubject题目: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4.2.称量、配料步骤4.2.1.称量人严格按照SOP-EM-02015-1《电子台秤操作、清洁规程》4.1~4.2操作,把空的配料容器和盖子放在磅秤上,称皮重,再在容器中称取处方量的物料进行去皮为零。
1 目的制定中药车间、综合制剂车间、原料药车间称量、配料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称量、配料岗位人员的具体操作。
2 范围适用于中药车间、综合制剂车间、原料药车间称量、配料岗位的操作过程。
3 职责3.1中药车间、综合制剂车间、原料药车间称量、配料岗位负责实施。
3.2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负责监督。
4 内容4.1生产前准备4.1.1 岗位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生产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更衣后进入一般生产区或洁净区。
4.1.2 检查:操作间、设备及房间的清洁和状态标识牌;有无前次生产清场合格证正/副本,并在有效期内;设备有无“完好”标志和“已清洁”标志;计量器具有无“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工具是否完好;容器具是否有“已清洁”标志。
检查岗位相关文件及生产记录是否齐全。
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4.1.3 根据批生产指令到物料暂存间领取物料,领取时,认真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报告单等信息。
按物料品名、批号码放整齐。
4.1.4 在器具暂存间领取在清洁效期内的不锈钢桶,内衬洁净塑料袋。
4.1.5 在门前生产标识牌上填写生产品种的相关信息;4.2 操作过程:4.2.1 配料4.2.1.1 称量前磅秤调零(一般区配料称量用磅秤或电子称),电子秤、电子天平开机预热15min-20min后用标准砝码校验,并填写校验记录。
4.2.1.2 将计量器具空载,调至水平并调零。
根据批生产指令、批生产记录进行配料。
4.2.1.3 根据配料量选取合适的计量器具,称量时一人称量,另一人复核。
同时将称量数据填入批生产记录。
4.2.1.4称量用的容器、取料工具应清洁(每次称量时取料工具应每料一个,不得混用),容器外无原有的任何标记。
4.2.1.5 将一槽配好的物料转移至指定的货位上,按规定扎口,码放整齐,挂上相应的状态标示,方可进行下一槽物料的配料;将一般区每次称量好的物料装袋扎口或装桶封口,码放整齐,挂上相应的状态标示,方可进行下一次物料的配料称量。
**制药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目的:建立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使生产符合工艺要求。
范围:称量配料岗位。
责任;操作员、QA检查员、车间主任。
内容:1.生产前检查准备1.1操作人员应按《一般生产区更衣规程》的要求,进行更衣后按程序进入生产区。
1.2检查称量配料工序是否具有“清场合格证”,检查设备是否具有“完好备用”标示和“已清洁”标示。
1.3检查当班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是否有错。
1.4检查本岗位的衡器是否经校验准确。
1.5在生产操作前,将生产状态标志“生产中”挂于显眼的位置;同时要将设备的“完好备用”标示取下,改悬挂“正常使用”标示。
2.称量﹑配料的生产操作过程:2.1在配料之前重新再一次校验称量器具,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2按处方逐一复核领进药材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及检验合格报告单等,复核无误后方允许投入称量配料操作。
2.3称量配料过程中的计量、称量均应做到有人操作时必须有人进行监督复核,操作者和复核者均应签名.2.4整个配料操作过程中,严禁用裸手直接接触待称量配料的药材,用来称量配料的器具在称量完一种物料时应重新更换方可继续进行称量配料;从称量、配料到投放提取,饮片的流转都要在清洁合格的容器具中进行,严禁中药材饮片直接接触地面;。
2.5称量配料完成后要在盛装的容器上悬挂状态标志写明品名、规格、批号、日期、工序和文件编号:SOP–PM–003文件名称:中药材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共 2 页第 2 页操作者及复核者,及时转入下一道工序。
2.6及时、准确的填写批生产记录。
3.工序管理:3.1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程》和《中药材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3.2操作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相关人员解决。
3.3称量器具严禁超负荷进行称量。
3.4用来称量的器具必须是已经过清洁消毒,并且要保证完全干燥。
3.5对于称量过程中,洒落在称量仪器及地板上的药材,要及时清理,以免影响下一物料的称量。
1. 目的:建立固体制剂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差错,防止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 责任:操作人员: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固体制剂称量、配料生产操作。
QA现场监控员、技术员:按照本操作规程监督固体制剂称量、配料的生产全过程。
3.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称量、配料岗位生产标准操作。
4. 内容4.1 生产前的检查4.1.1操作人员按规定的更衣要求进入操作间。
4.1.2操作间均有“已清洁”标识,并在效期内。
4.1.3检查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操作间内无与本批次产品无关的物料。
4.1.4核对本批生产用文件,操作间内应无与本批次产品无关的文件,并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好生产状态标识牌,挂在指定位置。
4.1.5检查生产用介质是否正常,核对生产用物料。
4.1.6检查称重设施已校验,且在效期内。
使用前将电子秤和天平需用标准砝码进行校准,并填写相关记录。
4.1.7检查本工序所有使用的设备可正常使用且有“已清洁”标识,并在清洁效期内。
4.1.8对洁净区的环境进行确认;应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4.1.9检查用于本批生产的物料名称、物料代码、数量正确,有检验报告单,并有物料标签。
4.2 生产操作4.2.1称量配料操作人员按照生产领料单核对各种原辅料的品名、物料代码、进厂批号、数量,确认无误后开始称量配料。
依据批量及制粒锅产能将整批各种物料分别均分为相应锅次,分锅配料。
需进行粉碎过筛预处理的物料按照《固体制剂车间粉碎过筛标准操作规程》粉碎过筛后再按本规程进行称量配料。
称配操作的全过程须双人独立复核。
4.2.2根据批生产指令上的原辅材料,逐一称量复核,按照指令单上所需配料的锅次进行分料,并做好称量记录。
称量时,应先称取辅料,后称原料;高活性、高毒性和高致敏性物料应最后称量。
称量工具一次只能用于一种活性成分,不能混用。
4.2.3称量操作人员键入电子秤操作面板“回零/去皮”键,将称量容器放在电子秤的托台上,此时电子秤的显示屏上显示容器的重量,再次键入“回零/去皮”键,回零。
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本岗位操作过程,保证产品生产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称量配料岗位。
3责任者:称量员、品管员。
4内容:4.1准备工作4.1.1检查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等生产管理文件是否齐全。
4.1.2检查生产区域已无任何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料、产品与文件,清场检查符合要求,取下上批清场合格证,放入本批产品记录,挂上本批生产状态标示牌。
4.1.3检查生产场所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
4.1.4对生产用台秤、电子秤,进行必要的检查(或校正)。
4.1.5检查工具、容器清洗是否符合标准。
4.1.6 检查待称量物的品名、批号、规格。
4.2操作方法和要点4.2.1称量:按指令单上的量使用相应的称量仪器,校正后加上相应的盛装容器,去皮。
将所需物料加入盛装容器,直到称量仪器显示的数值为所需物料量。
4.2.2在盛装容器外,贴上标签,送入下道工序。
配料称量时剩余的物料扎紧带口,在标签上注明剩余数量,以便下次使用,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规格应分开放置。
4.3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4.3.1称量时,在现场应有两个,一人称量,一个复核。
4.3.2操作人、复核人均应在配料称量记录上签名。
4.4清场4.4.1按“清场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清场。
4.4.2填写清场记录,领取清场合格证。
4.4.3品管检查合格后,方可在设备和房间悬挂“已清洁”标志牌。
4.5质量标准及控制4.5.1所投物料必须具有品管部签发的检验合格证。
4.5.2观察所投物料的性状、颜色应符合规定。
4.5.3物料中不得有异物、潮湿、结块现象。
4.6注意事项4.6.1称量操作要在称量间进行。
4.6.2称量间应符合准洁净区的洁净要求,湿度、温度应符合规定。
称量配料工序标准操作规程称量配料工序标准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建立称量配料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称量配料的准确性,使该工序的生产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制剂车间称量配料工序的生产操作。
3 职责:操作人员:按本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和复核。
班组长:负责组织操作人员正确实施操作。
工艺员、QA检查员:监督、检查本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实施。
4 内容:4.1 称量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4.1.1 配料间:应有“已清场”标识及“清场合格证”。
4.1.2 配料容器、器具:应清洁、干燥,容器外无其它批次的任何标记。
4.1.3 文件记录:检查生产指令以及批生产记录,应完整、指令清晰。
4.1.4 计量器具:计量器具计量范围应与操作要求相符,每台计量器具均有检定合格证且在检定有效期内,计量器具清洁干燥。
4.1.5 称量单元:使用前半小时开启称量单元,进行自循环,确保运行正常。
4.1.6 经班组长(或QA)检查确认反映和要求后,准许生产操作。
4.2检查、准备工作完毕,由操作工按生产指令中对物料逐项进行核对、称量。
4.2.1 称量人员应核对每种物料品名、批号、代码、规格、数量与生产指令一致;物料外观正常,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检验报告单、物料放行单齐全。
经由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进行称量。
4.2.2 计量器具校正归零后,称量人员将容器置于计量器具上,开始称量。
4.2.3 按投料计算结果进行称量配料操作,称量操作的每一步骤必须由称量人员称量和复核人员进行独立复核。
逐项进行配制、记录。
4.2.4 称量结束后,应将容器密封,填写物料标识牌,标明物料的名称、数量,由称量人和复核人签名,注明日期,挂于容器外。
4.2.5 称量人员详细填写批称量记录并签名;复核人员填写批称量复核记录并签名。
4.3 确认生产指令上所有物料均称量完毕后,将整批所需物料统一放于洁净的排子上,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待发。
4.4 称量人员将剩余的物料密封,退回原辅料暂存间,对所用量及剩余量进行称量登记,并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物料代码、供应商、剩余数量,备下批使用或按退库处理,若发现帐、卡、物不符,必须立即向工艺员报告。
称量配料工序标准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建立称量配料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称量配料的准确性,使该工序的生产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制剂车间称量配料工序的生产操作。
3 职责:操作人员:按本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和复核。
班组长:负责组织操作人员正确实施操作。
工艺员、QA检查员:监督、检查本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实施。
4 内容:4.1 称量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4.1.1 配料间:应有“已清场”标识及“清场合格证”。
4.1.2 配料容器、器具:应清洁、干燥,容器外无其它批次的任何标记。
4.1.3 文件记录:检查生产指令以及批生产记录,应完整、指令清晰。
4.1.4 计量器具:计量器具计量范围应与操作要求相符,每台计量器具均有检定合格证且在检定有效期内,计量器具清洁干燥。
4.1.5 称量单元:使用前半小时开启称量单元,进行自循环,确保运行正常。
4.1.6 经班组长(或QA)检查确认反映和要求后,准许生产操作。
4.2检查、准备工作完毕,由操作工按生产指令中对物料逐项进行核对、称量。
4.2.1 称量人员应核对每种物料品名、批号、代码、规格、数量与生产指令一致;物料外观正常,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检验报告单、物料放行单齐全。
经由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进行称量。
4.2.2 计量器具校正归零后,称量人员将容器置于计量器具上,开始称量。
4.2.3 按投料计算结果进行称量配料操作,称量操作的每一步骤必须由称量人员称量和复核人员进行独立复核。
逐项进行配制、记录。
4.2.4 称量结束后,应将容器密封,填写物料标识牌,标明物料的名称、数量,由称量人和复核人签名,注明日期,挂于容器外。
4.2.5 称量人员详细填写批称量记录并签名;复核人员填写批称量复核记录并签名。
4.3 确认生产指令上所有物料均称量完毕后,将整批所需物料统一放于洁净的排子上,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待发。
4.4 称量人员将剩余的物料密封,退回原辅料暂存间,对所用量及剩余量进行称量登记,并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物料代码、供应商、剩余数量,备下批使用或按退库处理,若发现帐、卡、物不符,必须立即向工艺员报告。
车间配料称量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一个称量操作的标准程序,使操作过程规范化。
2、职责生产部负责本文件的起草,称量人员负责按照该SOP进行称量操作,QA现场监控员负责监督该SOP的执行情况。
3、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间或库房的称量操作。
4、内容4.1称量前准备4.1.1根据称量范围和称量精确度的要求,确定适宜的计量器具并作检查,要求清洁、完好。
4.1.2根据物料性状、包装要求,确定相应的盛装容器和配料工具,并要求清洁、完好。
4.2称量4.2.1对计量器具进行空载调平,并校零。
4.2.2称量须根据指令或相关凭证对待称物料桶笺、外观性状进行检查,确认无误,按相关《计量器具使用SOP》进行称量操作。
分装物料称量,须先称出盛装容器皮重,再加入物料,称其总重,计算出物料净重(公式:净重=总重—皮重);或在计量器具上复零除去皮重,再加入物料,称其净重。
4.2.3复核对物料桶笺、外观性状进行复核,应无误;复核称量时应将称量物品从计量器具上取下,待计量器具复零后,再将其称量一次,应与第一次称量相符。
4.2.4分装物料按《定额包装操作规程》进行,附上桶笺,扎紧包装袋口。
4.2.5称量、包装完毕,转入中间站,将物料按品种、加工状态分别码放于货架上,放上《状态标志卡》。
4.3清场4.3.1生产操作完毕,按《清场管理程序》及相应清洁SOP清场,填写清场记录。
4.3.2QA现场监控员确认清场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4操作过程的控制与复核4.4.1整个称量过程必须专人称量、专人复核,并及时、准确地填写称量记录。
4.4.2复核人须对称量过程进行监督,确认与指令或相关凭证要求一致,并签名。
4.4.3每次称量操作前后都必须检查计量器具,并复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复查前次操作。
4.5注意事项4.5.1计量器具应有《校验合格证》,且在校验周期内;容器应有清洁标志。
4.5.2称量时,配料工具必须专物专用,不得混用。
(完整版)配料员的操作规程一、配料室配料员岗位职责(一)、目的明确配料室配料员工作职责,确保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确保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
(二)、工作内容1、负责公司生产车间工艺定型配方和工艺试验用料的配制工作,根据生产任务单及时准确配料。
2、确保生产线物料得到正常补充,不得出现影响生产进度的情况发生。
3、负责食品添加剂等小料的清点、筛选、清理工作。
严禁不合格(过期、变质)进入生产线;做好标识、标牌、分类存放,并做好防护措施。
3、做好配料计量记录,做好调配记录。
食品添加剂色素、抗氧化剂等须专项保管。
4、保证车间环境、设备、容器管道达标,配料间的物料有序,摆放整齐。
5、做好配方的保密工作。
6、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发生故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7、完成公司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应有的权利3.1具有对不合格或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原料拒绝使用的权利。
3.2具有对原料品质鉴定的建议权。
(四)相应的责任4.1对配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
4.2对原料的品质保证负责。
4.3对原料的合理储存负责。
4.4对公司生产资料的保密性负责。
4.5对相关区域卫生状况负责。
4.6对违规违纪的行为承担责任。
二、配料员的操作规程(一)、原辅材料的领取1、明确所领取的原辅材料的性能、储存要求、质量安全要求。
2、准备好次日生产用原辅材料依据下发的生产调度单,做好次日生产用原辅材料的计划。
应明确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填写领料单。
由主管领导签字生效。
3、领取程序3.1、仓库保管员依照领料单审批的品种、规格、数量,填写领料单。
3.2、配料员审查如下事项:应保证原辅材料产品不超保质期、包装无破损、符合经审查备案的范围。
发现不合要求拒绝领取,并报告主管领导。
3.3、配料员核无误后在领取单上签字。
(二)、车间卫生管理1、进入车间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水靴,按规定做好手部消毒,通过消毒池对其消毒。
2、与生产车间无关的人员不得入内。
不得佩戴首饰,车间内禁止吸烟、禁止吃饭。
103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职责1.根据生产计划表,准确称量所需配料,并按要求将称量好的配料送至相应工艺岗位。
2.定期检查称量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
3.配合物料员及时补充原料,保持仓库的原料存货充足。
4.维护称量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二、工作流程1.接收生产计划表,了解本班次所需配料种类和数量,合理安排生产工作。
2.检查称量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根据生产计划表中的配方和所需重量,准备配料。
4.启动称量设备,将需要称量的原料放入秤台,并根据配方要求使用称量器进行准确称量。
5.称量完毕后,确认配料与配方要求的重量是否相符,如有差异,及时调整并再次称量。
7.将分装好的配料送至相应工艺岗位,确保送达及时准确。
8.将剩余原料及时归还至仓库,并进行详细登记。
三、设备操作规范1.在使用称量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设备检查,确认设备完好并无故障。
2.设备操作前,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帽子、口罩、手套等。
3.严禁操作非自己负责的设备,避免发生误操作和设备故障。
4.操作设备时需轻拿轻放,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5.使用称量器时,要保持仪表的清洁,避免杂质对称量结果的影响。
6.称量完毕后,关闭设备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四、注意事项1.工作中严禁吸烟、饮食,不得将食物、饮料带入工作场所。
2.在进行配料称量时,应确保称量区域的整洁和清洁,杜绝异物和尘埃污染。
3.操作设备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触电、摔伤等意外事故。
4.如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上报维修人员,同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5.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五、工作总结1.每日下班前,对岗位进行总结,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随时关注物料库存情况,及时补充不足的原料。
3.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业务水平。
以上即为称量配料岗位的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对岗位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总结与改进工作是岗位人员不断进步的关键,希望每位岗位人员能够持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 ABQ-CZGC 版本:2022
称配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配料前检查电子称、配料单及对应的染料。
发现仪器、工艺单、或染料等有问题,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予解决;
2、选择电子称,仔细查对配料品种,放置干燥洁净并合适大小的容器,用勺子小心从染料箱中取出染料倒入容器中,直至显示称量准确后才能进入到下一染料的称量;
3、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全部称量,把对应的配方单插入已称好染料的容器中,再把容器放置到合适的货架上。
4、配料完毕关闭称料电子称电源,打扫工位四周,清洁计量器具,直至无杂物为止;
5、称料器具要摆放整齐,严禁杂乱无章。
风险分析
1、搬运染化料可能导致跌打扭伤或物体打击事故;
2、不含抑尘剂的染料扬尘后可能导致粉尘爆炸事故;
3、通风不足可能导致粉尘伤害;
4、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等事故;
5、称料及照明设施的使用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防护措施
1、染化料应分堆,标明每一种染料名称,堆放整齐;
2、注意通风,若有明显扬尘则做好局部电气设施防爆;
3、操作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4、消防设施配备齐全;
5、严禁故意进行扬尘;
6、各类警示标志张贴齐全;
1。
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标准的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规范进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称量配料岗位的生产操作。
3.责任:车间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质量管理部QA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班前检查厂房及附属设施检查操作间的顶棚、四壁(包含窗户)、地面及其交接处是否清洁,是否有清洁记录。
检查操作间内的所有管道、风口、灯具及附属,与墙壁或顶棚的交接处是否清洁, 是否有清洁记录。
检查操作间内的水池、地漏是否清洁, 是否有清洁记录。
(视硬件情况)检查照明设施是否正常。
检查进入操作间的水、电供应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视硬件情况)捕吸尘设施是否清洁、正常可用。
空气净化系统(红色为参照数据,根据生产品种具体情况确定)洁净室的温度是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是否控制在45%~65%,是否有记录;要求本生产岗位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并观察压差指示装置,与相邻房间静压差大于5Pa。
确认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是否净化,微生物数和尘粒数的监控是否在有效期内,查看是记录,符合生产要求。
设备、仪器、量具、衡器生产用设备是否已清洗、消毒(灭菌),状态标志是否明显。
生产用仪器、量具、衡器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有状态标志及校验合格证。
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并符合生产和称量要求。
所有设备、仪器、量具、衡器是否定置放置,处于待生产状态。
物料药品生产过程所需物料(原辅料)是否符合药品标准或其它相关标准;是否已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是否有合格证或明显的标签标示可用。
文件生产用现行标准文件(技术标准文件、管理标准文件、工作标准文件)是否齐全,并在生产操作间定置位置;上次记录或凭证是否填写完整;是否真实反映生产实际情况;本次生产用记录和凭证是否准备齐全。
配料间有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员核发的清洁合格证、清场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说明配料环境及室内的物品均符合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