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中应力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57
《土力学》第四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4章土中应力一填空题1。
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
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4。
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
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二选择题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A ).(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附加应力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B ).(A) =静水压力(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C ).(A)静水压力(B)总应力(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 )。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压力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B )。
(A)72kPa ; (B)36kPa ;(C)16kPa ;(D)38kPa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 ).(A)91kPa ; (B)81kPa ;(C)72kPa ;(D)41kPa8.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1。
5m,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0.3m,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 C ).(A)229.7kPa ;(B)230 kPa ; (C)233 kPa ;(D)236 kPa9.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 ).(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C)有效应力;(D)附加压力10.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0。
第四章土的变形特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变形特性和地基沉降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土的变形特性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特性,而地基沉降计算则是根据土的变形特性来预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的变形特性和地基沉降计算的相关内容。
1.土的变形特性土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变形,主要有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剪切变形。
(1)弹性变形: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
当外力去除后,土体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弹性模量是衡量土体抗弯刚度的指标,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验来确定。
(2)塑性变形:土体在超过一定应力范围时,会发生塑性变形。
土体的塑性是由于土颗粒之间存在黏聚力和内摩擦力。
土壤的塑性特性可以通过塑性指数来描述,塑性指数越大,土体的可塑性越强。
(3)剪切变形:土体在受到剪应力作用时,会出现剪切变形。
剪切变形会导致土体体积变化,产生剪切应变。
土壤剪切特性可以通过剪切强度来描述,剪切强度是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在建筑物或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垂直变形。
地基沉降计算是为了预测和控制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沉降而产生的沉降量。
地基沉降计算可以分为弹性沉降和塑性沉降两部分。
(1)弹性沉降:建筑物的地基沉降可以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进行计算。
根据土体弹性模量、建筑物底面积和载荷大小,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弹性沉降量。
(2)塑性沉降:塑性沉降是由于土体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沉降。
塑性沉降的计算需要考虑土壤的塑性指数、建筑物底面积和载荷大小。
塑性沉降计算可以使用维罗耐氏公式或其他合适的公式进行。
地基沉降计算的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可以预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土的变形特性和地基沉降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内容,了解土的变形特性可以帮助预测地基的变形情况,地基沉降计算是为了预测和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
研究土的变形特性和进行地基沉降计算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土力学》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第4章土中应力一、填空题1.由土筑成的梯形断面路堤,因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图形是形,桥梁墩台等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沉降是的。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减小,同一深度处,在基底点下,附加应力最大。
3.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时,基底与地基局部,产生应力。
4.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下降,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地面。
5.在地基中同一深度处,水平向自重应力数值于竖向自重应力,随着深度增大,水平向自重应力数值。
6.在地基中,矩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影响深度比相同宽度的条形基础,比相同宽度的方形基础。
7.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应力现象,反之,将发生应力现象。
二、名词解释1.基底附加应力2.自重应力3.基底压力4.地基主要受力层三、简答题1. 地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有哪些?四、单项选择题1.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A)折线减小(B)折线增大(C)斜线减小(D)斜线增大您的选项()2.宽度均为b,基底附加应力均为p0的基础,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数值最大的是:(A)方形基础(B)矩形基础(C)条形基础(D)圆形基础(b为直径)您的选项()3.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A)柱下独立基础(B)墙下条形基础(C)片筏基础(D)箱形基础您的选项()4.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您的选项()5.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您的选项()6.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您的选项()7.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A)斜线增大(B)斜线减小(C)曲线增大(D)曲线减小您的选项()8.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l为偏心一侧基底边长)时,基底压应力分布图简化为:(A)矩形(B)梯形(C)三角形(D)抛物线形您的选项()9.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作用在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N=1000kN/m ,偏心距e=0.7m,基底最大压应力为:(A)800 kPa(B)417 kPa(C)833 kPa(D)400 kPa您的选项()10.埋深为d的浅基础,基底压应力p与基底附加应力p0大小存在的关系为:(A)p < p0(B)p = p0(C)p = 2p0(D)p > p0您的选项()11.矩形面积上作用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 t是l/b、z/b的函数,b 指的是:(A)矩形的长边(B)矩形的短边(C)矩形的短边与长边的平均值(D)三角形分布荷载方向基础底面的边长您的选项()12.某砂土地基,天然重度γ=18 kN/m3,饱和重度γsat=20 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2m,地表下深度为4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A)56kPa(B)76kPa(C)72kPa(D)80kPa您的选项()13.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当l/b=1、Z/b=1时,K C=0.1752;当l/b =1、Z/b=2时,K C=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