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科学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457.50 KB
- 文档页数:33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触境生情】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当你看到街上的一个个垃圾桶,一袋袋垃圾时,你是否想过这些垃圾的归宿?当然,里面的纸片、瓶瓶罐罐可能在被运往垃圾处理厂之前就被拾荒者拿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剩下的菜叶、果皮能够腐烂降解,但是塑料袋等废弃物就无法降解,形成白色污染。
“我们可以不研究飞机,但不能回避垃圾。
” 据了解,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厨渣果皮等有机物占37%,陶石土灰等无机物占42%,纸类、塑料橡胶皮革、纺织纤维、玻璃、金属等可回收无机物占10%。
垃圾的重要性可以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上来谈论,因为它关系民生,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
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但由于没有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具体实施起来很难。
很多城市曾在各主要街道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是收效甚微,垃圾分类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你的积极响应。
【品味情景】1.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认识物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存在状态、组成、性质、用途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氧化物又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类。
4.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
无机物大致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物质,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硫氰化物。
【导向捷径】例 1.小李给出了一组物质,让小江猜想中间遗漏了哪种物质?待选物质有:四氧化三铁、水、氮气、二氧化硫。
小李给出的这组物质的排列顺序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银、X、硫酸、碳、铁、高锰酸钾。
你知道X是哪种物质吗?解析.将物质进行分类有多种依据,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坚硬度等等;也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解题时要学会整体观察。
九年级科学上导说稿0928 主备人:陈营军审核人:陈营军使用时间:10.22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一、知识要点1(表中所述性质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
如石墨。
)2.常见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石墨:熔点极高,是良好的导电体。
(2)硫:黄色固体粉末,熔点低、易燃烧,可用于制炸药。
3.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铁: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
制成各种铁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
(2)铜: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密度大,纯铜质软、韧性好、富有延展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导热器具,还可制成各种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
(3)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轻金属,密度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导热性。
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铝箔包装等。
铝合金外表美观,轻而坚韧,具较强的抗腐蚀性能,还可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汽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的制造材料。
(4)金:质地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好的,价格昂贵,性质稳定。
多用于收藏保值、制装饰品。
(5)银:质地较软,是电、热的优良导体,价格较贵,常用于制装饰品。
二、重要提示1.金属的延展性是指常见金属通过敲打或轧压能够延伸而不易碎裂的特性。
2.在元素的文字符号中,带“金”字旁的都为金属元素。
大部分的金属由于其熔沸点较高,故在常温下大多数为固态,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3.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导热。
科学广场钛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钛的质地非常轻盈,密度仅为4.51克/厘米3,但强度却与钢铁差不多,同时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
钛不像银会变黑,在常温下终身保持本身的色调。
钛的熔点为1800。
C,与铂金相差不多,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50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高强度。
由于具有这些优点,钛被大量用于制造军用超音速飞机的结构部件,也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壳体等,有“太空金属”之美称。
初三《科学》第二章笔记大全§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物质分类的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可运用实验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一)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O2、N2、Fe、S等A.特征:①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C.分类:按性质不同金属Cu Fe Mg等非金属O2 C S等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O2和O3(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P2O5、、烧碱、纯碱等A.特征:①不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C.分类:按元素组成金属氧化物CuO Fe2O3CaO MgO等非金属氧化物CO2CO H2O SO2等(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P2O5、Fe2O3、CuO等A.特征: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必含氧元素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②是否由“二元一氧”组成金属氧化物CuO Fe2O3CaO MgO等C.分类:按元素组成非金属氧化物CO2CO H2O SO2等(二)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A.定义: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组成特征:一般不含碳元素(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外)C.注意事项: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A.定义:含碳的化合物。
物质分类的方法【知识点1】物质分类的方法1、物质分类的方法:根据纯净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及组成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如对下列七种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无色:硫酸、氧气、醋酸黄绿色:氯气紫黑色:高锰酸钾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液态:硫酸、醋酸气态:氧气、氯气按组成分类单质:氧气、氯气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醋酸按气味分类有气味的物质:氯气、醋酸无气味的物质:氧气、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2、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的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说明:①单质必须是纯净物,两者是从属关系,即单质概念小,纯净物概念大。
②单质必须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③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两者混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除此之外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
④单质的分类:根据单质的性质不同,单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列表对比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与联系:单质化合物宏观组成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微观构成同种原子或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化学性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联系它们均属于纯净物,单质之间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3、氧化物:(1)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2)分类:根据氧化物的组成,除去氧元素,另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如FeO、CuO等;另一种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H2O等。
4、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由碳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KClO3、H2O等,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CO、CO2、CaCO3等。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1. 分类方法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
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1) 按颜色分类:⎪⎪⎩⎪⎪⎨⎧紫红色:高锰酸钾黄绿色:氯气白色:氧化镁氧气、醋酸无色:氯化钠、硫酸、 (2) 按状态分类:⎪⎩⎪⎨⎧、高锰酸钾固态:氯化钠、氧化镁液态:硫酸、醋酸气态:氧气、氯气 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物质按组成的分类(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
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 无机化合物: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O 、CO 2、碳酸、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为无机化合物。
(3)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4) 物质分类图⎪⎪⎪⎪⎪⎪⎪⎩⎪⎪⎪⎪⎪⎪⎪⎨⎧⎪⎪⎪⎪⎪⎪⎩⎪⎪⎪⎪⎪⎪⎨⎧⎪⎪⎪⎪⎩⎪⎪⎪⎪⎨⎧⎪⎪⎪⎩⎪⎪⎪⎨⎧⎩⎨⎧⎪⎩⎪⎨⎧混合物盐碱酸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物质 3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
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Ⅰ)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质的鉴别依据。
九年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基础知识分析目录:1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 物质转化的规律3 常见的材料4 材料的发展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