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组织和技术创新平台,其无形资产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校自身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本文将从概念入手,分析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及其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无形资产概念及特点无形资产是指无形的、不具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如专利、商标、软件、核心技术、商业秘密、品牌形象、文化资产等。
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拥有着丰富的无形资产,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价值高:高校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价值已经超过了有形资产。
例如,一项专利权可能比制作同等价值产品要昂贵得多,而高校依托于对科技研究和教学的不断投入,使其更容易积累出高价值的无形资产。
2.易于模仿:高校无形资产并非完美无瑕,可以被模仿甚至窃取,例如典型的高校应用研究与实践中传授的经验、软件和技能等。
而为了避免知识产权被侵害,高校需要合理保护无形资产,确保智力资产的独特性。
3.长效性:无形资产相对物质资产而言,具有更长久的存续期,且随着使用而增值。
而高校因其特殊性质,其资产覆盖面广,具有较长时间的价值实现周期、较长的利润收益期,从而需要更加持久地管理和保护无形资产,为其创造最大的收益。
高校无形资产现状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拥有的无形资产也就尤为重要,然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法律保护不足: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逐渐完善,但是知识产权法律、司法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力量仍有欠缺,使得高校无形资产容易遭受侵害。
2.管理主体责任欠缺:高校内部对无形资产管理缺少重视,很多校园发明创新中的科技成果、学术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很多高价值的无形资产被忽略,或无中生有地管控,或乱花钱无可见利益。
3.缺乏知识产权战略: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缺乏一套科学且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其管理重心指向过于单一,缺乏全面的规划。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析【摘要】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探讨了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和重要性,指出无形资产在高校中的价值和作用。
其次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随后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最后展望了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强调其重要性。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不仅关乎高校的活力和竞争力,更是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高校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讨、特点、重要性、现状分析、挑战、问题、对策、建议、发展趋势、展望、结论、重要性。
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析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是指高校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品牌声誉等方面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其无形资产不仅涵盖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声誉和科研成果,还包括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校园文化和品牌形象等方面。
在当前新时代下,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管理水平不高、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等是影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高校的无形资产。
本文将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及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探讨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展望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旨在加深对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理解与研究,提升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及重要性探讨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其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 教学品质:高校的声誉和教学水平是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
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分析及探讨无形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办学资源。
文章分析了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管理无形资产的措施标签:高等院校;无形资产;管理措施一、高校无形资产的特征高等学校具有知识密集和人才设备优势,是创造和拥有无形资产的重要主体和场所,无形资产是高校办学的重要资源,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
教育部发布施行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明确了无形资产的范围,即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著作权,高等学校的校标及服务标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形资产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无形资产具有下列的特征1. 专有性:主体的独有性,依靠国家法律的特别保护,通过国家主管机关授予专有权;2. 非实体性:不是实体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3. 时效性:有一定的期限,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享有专有权;4. 不确定性:提供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具有不确定性。
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是创造和拥有无形资产相对集中的单位,高校的无形资产是以专利技术、版权、著作权、名誉权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资产尽管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它比一般商品和有形资产更具有增值效应,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但在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健全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管理办法针对有形资产的管理都比较严格,很多高校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也大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性不易掌握,无法通过实物形态来表现,更无法通过外观感觉上升到理性认识,因而高校在大量创造无形资产的同时,而又普遍忽视了它的客观存在,忽视了无形资产的管理,购入的无形资产在验收、使用、报废等一系列环节上很难管理。
高校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加上无形资产管理中缺乏奖惩制度,使相关负责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摘要】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无形资产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途径、加强保护措施和促进价值最大化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未来发展需要重视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实践意义,以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品牌形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应提高意识,加强管理,提升价值,以推动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对策,重要性,问题,提升,途径,保护措施,价值最大化,未来发展,实践意义,重视。
1. 引言1.1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是指高校通过科研成果、品牌形象、教学方法等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以提升高校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高校竞争日益激烈,无形资产管理已成为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优质的科研成果、优秀的师资队伍、优良的办学质量等无形资产,是高校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不仅能提升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认可度,还能为高校带来更多资源和支持,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保护不力等。
提升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途径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保护的措施则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升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高校无形资产的价值最大化,不仅实现高校的自身发展目标,还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未来发展需要重视,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对整个高校事业的重要性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实践意义在于推动高校更好地运营和创新,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无形资产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作为高校重要的资源,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高校无形资产现状及优化管理分析高校无形资产现状及优化管理分析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变化,高校无形资产的作用愈发重要。
无形资产不仅能够带来实质收益,而且还能传递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高校无形资产现状及其优化管理进行分析。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概念无形资产,又称非货币性资产,是指不具有物质形态的知识、技术、品牌、声誉、文化等资产形式。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无形资产包括师资、学科、品牌、文化、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成果等。
二、高校无形资产现状1.师资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为高校培养才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日益壮大,正高、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不断提高。
同时,高校为教师提供了几乎完整的学术研究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学者。
2.学科高校的学科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高校的学科规模呈现井喷态势,同时学科专业和分支学科数量的增加也加强了其学科竞争力。
3.品牌高校的品牌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成长的基础所在。
目前很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成就既钩沉了广大的学生和社会大众。
4.文化高校的文化作为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是其深入发展的基础所在。
高校逐渐形成的文化氛围,涵盖了学术研究、青年思想、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标准。
5.社会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对于其无形资产的增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不仅让社会感受到了其公共服务的贡献,还累累提高了其科研成果与实际生活的切合程度。
三、高校无形资产的优化管理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高校的无形资产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1. 策略管理制订组织战略以及实施管理,为全面和有目的地协调、发挥高校无形资产在铸造竞争优势和增值的作用提供方向、保证和协助。
2. 价值评估对非金融专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清晰了解非货币性资产的分布、部门和组织单位各自的特征以及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因素,寻找在清理中实现优化效益的范畴。
R oun d ta b le f orum圆桌论坛浅谈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文 / 严月英摘要:无形资产在高校资产所占比例日益增长,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日趋重要,本文从高校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入手,针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浅谈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内涵;特征;问题;策略 高校是人才、知识、信息密集之地,集高、精、尖科学技术于一体,也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聚集之所。
近年来,无形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比重大大增加,由于其不具有实物形态,管理难度大,缺乏系统严谨的管理,本文针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对策。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及特征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拥有,不具有实物形态特征,长期使用,并能在一定时期内为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资产类型。
无形资产具有的一般特征:(一)非实体性特征。
无形资产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不具有实物形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货币性资产,但却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价值,获得的一定的权利,带来经济效益。
(二)独有性特征。
无形资产指特定主体拥有的,其独有性是受法律保护的,例如,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一经注册成功,对持有人依法实施权益保护。
(三)可收益性特征。
无形资产可为持有主体带来一定收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该收益性依据持有主体的利用效率而有所差异。
(四)不确定性特征。
无形资产未来可产生的效益受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征:一是综合性特征。
首先,高校无形资产大多具有自创性。
高校教师不但需完成教学要求,而且还需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创造出大量的、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其次,高校可通过采购方式获得的无形资产,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和管理要求,高校会采购各种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
最后,高校通常与研究所、企业等单位合作科研项目,专利、版权等研究成果也属于无形资产。
二是持有主体具有多重性。
从理论层面而言,高校无形资产产权归学校所属,但实际上作为原始创造者的教师,参与的相关二级单位,产权所属的高校都是其无形资产的主体,具有一定范围的使用权。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作为一项重要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作为人才和知识的密集区,其拥有的无形资产是一项重要的办学资源,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不仅有利于维护高校的经济权益,更是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涵义和种类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颁布《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中明确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同时还规定“高等学校通过外购、自行开发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合理计价,及时入账”。
在上述规定中,列举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土地使用权很明确,一般不存在确认问题。
而对于非专利技术和其他没有列举的无形资产,账务核算中一般都不予确认。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确认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根据这两条原则,制度中非专利技术和其他没有列举的无形资产,也应纳入账务核算管理中。
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原则,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校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一)教学科研成果类这类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类及非专利技术。
知识产权类主要包括教科研活动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一般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符合资产认定的原则,在制度上也有明确列举,因此,在高校都会有记录。
非专利技术一般是指不为外界所知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各种技术和经验。
如独特的设计、造型、配方、计算公式、软件包、制造工艺等工艺诀窍、技术秘密等。
非专利技术与专利权一样,能让持有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带来经济利益,但是非专利技术没有在专利机关登记注册,不受法律保护,需要依靠保密手段进行垄断。
在高校的教科研活动中,以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产出,除形成的固定资产类成果外,大部分的成果都属于这一类,主要包括学术研究资料、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经验与体会浅谈摘要:当今时代已经逐步跨越到知识经济的时代,无形资产在高校的资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不断增强,成为了现在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是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却存在较多的问题,管理方式不当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浪费。
无形资产作为高校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
本文就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abstract: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as come,intangible asse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assets of the university. however, there are more problems for the universities’management to intangible assets, the improper management style makes the state assets loss and wast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assets, intangible assets should b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personnel.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in university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discussed.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问题;对策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tangible assets;problems;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46-021 高校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点1.1 无形资产的概念无形资产是相对有形资产的另一种资产形态,在高校的资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财税统计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为了更好的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以及提高高校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应当加大对高校无形资产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是高校实力的集中体现,除了能够为高校创造价值外,还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但是目前高校还不重视无形资产而导致管理意识淡薄,因此,没有建立对无形资产形成和利用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对科研成果的时效性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紧迫性认识不够,造成了无形资产的流失。
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以及提高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应当加强对高校无形资产的宣传力度。
1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无形资产是指拥有或控制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1.1不具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作为某种权利、某种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综合能力的表现,不具有实物形态。
虽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能为高校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固定资产一般通过实物价值磨损和转移实现,而无形资产一般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实现。
1.2具有可辨认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具有可辨认性:①不仅能够从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且能够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并不需要同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
②在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中产生,不管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高校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③人力资源。
一方面,指各类优秀人才的优良品质和素质能力优势所转化成的资产;另一方面,指高校毕业生取得的显著业绩,知名校友给予的经济捐助及对提高学校知名度产生的影响。
④声誉及品牌效应。
高校长期以来的校园文化、学风校风,其对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或重大影响,在大家心目中留下的分量和地位,形成了学校声誉。
高校品牌效应从此产生,学校的名称、校徽、学校等级等学校标志具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3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在没有发达交易市场的情况下不易转化为现金,因此,持有无形资产为高校带来的经济利益不确定,因此,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浅议高校应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核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希望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1 高校无形资产的组成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1.1可以识别的无形资产可以识别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内部积累的技术类无形资产、外部授予的标识类无形资产以及著作类无形资产。
这是高校无形资产中最主要的部分。
技术类无形资产按其权利专有化程度可以分为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
这些资产是学校的专家和学者付出了大量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
外部授予的标识类无形资产是指国家给予的各种荣誉称号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如“重点院校”、“211工程”、招生权以及学位授予权,还有其他的一些特许权利等。
著作类无形资产即以著作表现形态的无形资产,它涉及到文学、艺术作品、工程技术方面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等。
1.2. 不可识别的无形资产不可识别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高校的信誉以及高校的关系类无形资产。
高校的信誉是一种不可确指、不可识别的无形资产。
高校虽然不是生产经营的企业单位,但同样具有商誉。
是通过高校的历史、所处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学术水平、知名度、学校的内部环境、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反映出来的,集中体现在校名上,是由学校的整体形象产生的一种整体能力,从而形成的无形资产。
2 高校无形资产的主要特征2.1无形性。
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高校的无形资产所代表的是一种权利、特权、信誉等,不具有实物形态,不能直接感触,对其无法直接观察;二是无形资产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不存在有形损耗,且报废时往往没有残值;三是指无形资产的无形性又是相对的,它作为一种资产,有其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有其存在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和价值的体现不能脱离特定的有形资产而存在,往往需借助于有形的实体才能实现。
高度重视高校无形资产,提升科学管理水平高校无形资产是指无法以实物形式呈现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非物质资产,如知识产权、品牌价值、人才培养能力、创新能力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以实现最大效益。
首先,高校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对于发明、文学作品、艺术品等创造性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在高校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中的科研人员和学生经常进行创新研究和学术论文发表,这些成果都应该被保护起来,以防止抄袭和滥用。
高校应该建设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团队和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
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申请专利权和著作权,为高校的无形资产增加保护力度,提升高校的声誉和知名度。
其次,高校应注重培养和管理人才。
人才是高校无形资产的核心。
高校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
为此,高校应该从教师招聘过程中开始,注重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对教师教学和研发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和完善具有灵活机动性和激励机制的人才管理体系,打造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此外,高校也应该注重学生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为高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高校应注重建立品牌意识。
高校的品牌意识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应该深化对自身品牌的认识,打造有特色、有名气、有口碑的品牌形象。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有特色的活动、招贤纳士、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等方式来打造自身的品牌,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高校应注重发挥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校最具生命力的无形资产。
高校应该注重创新的发展,建立开放、创新的科研机制,提升学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发展应用研究的应用创新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研项目、加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方式来发挥创新能力,使高校无形资产加速沉淀和增值。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代中,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科研、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无形资产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无形资产不仅包括传统的品牌形象、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还涵盖了人才队伍、教育资源、文化传承等方面。
背景介绍一方面可以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等方面论述,说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介绍国内外高校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
还可以从政策法规、社会需求、科技创新等角度入手,揭示新时代下高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索其内涵、机制和方法,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校无形资产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形资产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包括学术声誉、教学水平、科研成果等。
有效管理无形资产可以提升高校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无形资产的种类和数量都在迅速增加,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在不断提升。
对于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深入理解和有效管理无形资产,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还与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密切相关。
通过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高校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学生和科研人员,增强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研究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在于推动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挑战,探讨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水平。
浅谈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路径随着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具有丰富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品牌声誉、科研成果、人才等。
这些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和促进科研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服务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审计手段滞后、审计报告效果不佳等,导致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不尽如人意。
本文旨在通过浅谈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路径,探讨如何提高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效果。
内部审计服务应加强整体规划和组织,确保无形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高校无形资产众多,涉及多个部门和个体,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来保障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服务应参与到无形资产管理的规划和组织工作中,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和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提高无形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内部审计服务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监督和评估。
内部审计服务应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专利管理方面,内部审计服务应对专利的申请、维护和转让等环节进行审计,确保专利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内部审计服务应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内部审计服务应加强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和核算。
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和核算对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服务应将无形资产纳入核算范围,开展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确保无形资产的价值能够真实反映在高校的财务报表中。
内部审计服务还应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
内部审计服务对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整体规划和组织、加强监督和评估、加强价值评估和核算以及加强效果评价等措施,可以提高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效果,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析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高校的无形资产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品牌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所拥有优秀师资力量、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育资源的高校,其无形资产将成为吸引学生、教师和研究资金的重要因素,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无形资产评估标准不统一、管理机制不完善、保护手段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高校无法全面认识、充分利用和维护自身的无形资产,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和竞争力。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需要制定统一的无形资产评估标准,以科学客观的方法对高校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定价,为无形资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无形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流程,加强无形资产的监管和保护。
需要加强对高校无形资产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社会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认知和价值认同,进而增强高校无形资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高校本身也应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培育和保护。
在知识产权方面,高校应加强科研成果的申请和保护工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方面,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培育,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
新时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是关系到高校整体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全面认识、充分利用和维护高校的无形资产,才能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高校本身也应加强无形资产的培育和保护,为高校无形资产的发展和利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高度重视高校无形资产,提升科学管理水平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的无形资产也逐渐成为高校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无形资产是指高校拥有的无形财产,如学术声誉、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它们虽然不像有形资产那样可以直接观察和度量,但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校应高度重视自身的无形资产,并努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实现无形资产的最大化利用。
高校应积极培育和提升学术声誉。
学术声誉是高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它能吸引优秀的师资和学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并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高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并建立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以确保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高校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知识产权是高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起着关键作用。
高校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科研成果的保护和利用。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知识产权的最大化价值。
高校应重视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
品牌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它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和资源,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校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特色和优势,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高校应积极开展广告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高校的认知度和好感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加入高校。
高校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的运营效益。
高校的无形资产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和价值。
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高校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和激励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浅析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第一篇:浅析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摘要:无形资产是高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无形资产管理还存在观念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有待研究并加以解决。
本文分析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是指那些没有实物形态,能够在企业或者事业组织的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的权利、技术等特殊性资产。
在高等学校中,无形资产的比重更是越来越大。
高校的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样,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没有具体实物形态,能为高校长期发挥作用的某种特有权利、技术知识、信息、声誉、形象等要素的资产。
其主要种类有高校声誉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等等。
但是,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
一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随着科技成果资产属性的日趋成熟,我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并相应发布了有关法律,使知识型无形资产在我国得到了有效保护,对鼓励发明创造及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就无形资产的管理来说,无论是从宏观管理还是从微观管理来说,仍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特别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中,如何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使无形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实现无形资产的最大价值,成为无形资产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也是如此。
目前,在我国,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也很严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无形资产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目前,许多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民股额的部门和相应的管理人员,也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在无形资产的认识、取得、转让计价、法律保护、利用等环节也没有无相应的监督体制和明确的规定,因而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关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讨[摘要]无形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
本文针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提出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保护措施1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内涵与特点高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高校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高校属于人才、知识密集型的场所,它的无形资产也相对集中,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无形资产发挥的作用超过了有形资产。
其特点有:一是无形资产利益主体分散。
从无形资产分布状况看,高校无形资产的持有权和使用权既统一又分离。
虽然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产权归学校所有,但其运用特点是学校、二级单位、个人分别使用各自的原本学校拥有产权的无形资产,它们都是无形资产的载体。
二是无形资产容易流失。
从无形资产取得形成的角度讲,高校无形资产主要是自身开发的原创性无形资产,其增值的潜力、价值不可限量,在使用、转让和科技产业投入中权益维护难度较大,容易流失。
三是无形资产价值难以计量。
高校因其著名教授、学术声誉、人才辈出而著名,高等学校的“校誉”具有重复使用性,其价值不会削弱,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
相对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则难以计量,它的取得、运营和退出与有形资产有着完全不同的形态。
2 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1)在校誉监管上失控。
代表学校特色和实力的校誉,是学校历代师生员工辛勤工作的结晶,是学校的无价之宝,然而有些人却不知珍惜,为饱私欲,竟随意滥用。
假借某一高校校名,自称是该高校的办学附属机构,或直接租赁高校办学场所,同时进行虚假的招生广告宣传,严重的败坏了学校的声誉。
(2)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无形资产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大多数学校科研成果由科研处管;研究生成果由研究生处(院)管;科研成果的转让或产业化,有的属科研处管,有的属产业办(处)管,甚至有的学校院、系、所、个人都能对外签订技术合同;有的学校虽有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处),实际上只管有形资产,不管无形资产。
浅谈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关键词:无形资产;特点;现状;建议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
在高等学校,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的另外一种资产形态,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誉等。
高校无形资产相对于其他单位,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自创性
无形资产包括外购和自创两部分。
外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购买、合作、以及外部赠送所获得的无形资产。
高校是人才和知识密集的地方,教师及科研人员在从事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他们不懈的努力和刻苦钻研下,众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涌现出来。
还有名校因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带来的社会地位及商誉,也是学校一笔无形的财富。
自创的无形资产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研发水平、管理水平的凝结,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自创的无形资产才是高校无形资产的最核心部分。
(二)高效益性
对高校自身而言,学校的商誉及名望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能为高校带来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利益。
对社会而言,随着近些年科教兴国知识经济的提出,高校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效益产生的同时并没有导致无形资产本身的损耗。
(三)无可比性
高校无形资产主要是从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技术知识产权,是科研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具有创新性、单一性,市场上一般找不到相同的,因此也几乎没有相近的价格可供比较。
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大部分高校只注重有形资产的使用、管理与核算,往往忽视了无形资产的管理,重有形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重实物形态资产管理轻非实物形态资产管理的现象非常严重。
购入的无形资产在验收、使用、报废等一系列环节上很难管理,财务部门无法在账面上准确反映;自制的无形资产如高校的许多专利技术、著作等,既不将其纳入学校管理,也不对其进行评估入账,仅仅作为某位老师或者是某个课题组的个人荣誉,而不被视为学校一项有价值的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流失、侵权现象严重
一项科研项目完成后,完整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性的技术诀窍仍在发明人手里,一旦他们调走,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将随之流失。
当今社会上培训班及一些小企业滥用、盗用学校品牌,打着名校旗号误导公众,对高校的声誉产生了恶劣影响。
(三)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不够准确
按照现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学校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成本规定,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其入账价值。
而对于学校大量存在的自行开发取得的无形资产,只是按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其入账价值,从而忽略了形成过程中蕴含着很多无法计量的智力及科研费用,使得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
三、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要加大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宣传,成立无形资产管理部门。
通过制订无形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师生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求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及有关人员严格执行无形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秉公办事,使无形资产管理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使无形资产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效杜绝无形资产流失。
(二)加大无形资产管理的范围
除了对外购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之外,更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对学校自创的无形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例如对以学校声誉在国内外招收各类学生、以学校声誉与国内外大学或企事业联合办学、联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招生事项的管理;对学校组织编写的教材、讲义、学生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及使用权进行管理;学校专利技术的申请、维护、转让、使用、出售等相关工作的管理。
(三)建立适当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和成本相比会有很大的差异。
高校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价时,应以投入的科研资金及智力成本为主要计算依据,并且充分考虑到日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以便日后投资或者转让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潜能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和盗用,保护无形资产的完整,更为重要的是,协调好无形资产与学校其他资源的搭配组合,促进学校无形资产价值的转化,更好的发挥其经济与社会效益。
无形资产特别是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时效性很强,因此要真正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产生,就必须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和内在动力,不断创造出更新更高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