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社区体育服务(简)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9
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方案背景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同时,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方案至关重要。
方案内容1. 建立社区体育设施为方便居民进行运动,社区需在公共场所建立各类体育设施,如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如球、拍、网等。
同时,设施应具备标准化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并且应随时进行维修和更新,以求长期稳定地服务社区居民。
2. 设立休闲健身活动中心在社区内设立休闲健身活动中心,为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
中心可组织有氧健身、瑜伽、普拉提等多种课程,并配备专业的健身教练,不定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此外,中心还可以设置健身器材,以满足具备一定自主锻炼能力的居民需求。
3. 组织多元化的体育赛事社区体育活动是一种拉近居民关系的重要方式。
因此,社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赛事,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跑步比赛等。
同时,应根据参赛人员的不同年龄、性别等情况,设立相应的比赛组别,以增强参赛者的参与和交流性。
4. 开展体育健康知识宣传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至关重要。
社区应该通过各种媒体(如微信群、电子公告栏、课堂讲解等),向居民传递有关体育锻炼、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社区应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和讲解,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方案效果建立完善的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方案,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健康;2.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凝聚力和交流性;3.促进了社区居民间的友谊和互助关系,建立和谐社区;4.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总结建立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方案,可以带动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热潮,推动体育事业和社区建设的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
一、不定向选择题1、“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D、F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
2、( B.戴维波普诺)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3、目前西方国家主要存在( C.三)社区管理模式。
4、在( C.新加坡)国家普遍实行“政府主导模式”这种社区管理模式。
5、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 A、历史)范畴。
6、下列属于定性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的是(A.行政手段 B.思想教育手段)。
7、下列要素中属于社区空间要素的有(A.社区整体建筑风格 B.马路的宽窄 C.日照时间 D.饮用水质)。
8、从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分为( A.宏观社区环境C.中观社区环境 D. 微观社区环境)。
9、根据参与主体意愿的强烈程度,社区民主政治参与可分为( B.动员型参与 C.主动型参与)。
5、下列(B.物质要素D. 社会关系)不属于社区文化中“四要素说”的构成要素。
10、下列选项中,(D、社区体育服务)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
2、社区治安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包括(A.全职性和区域性 B.群众性和长期性)。
11、按服务对象划分,社区服务可以分为(A.社区养老服务D.便民利民服务)。
12、1869年,( A.英国伦敦)成立了第一个以济贫圩主要功能的社区服务组织——慈善组织会社。
13、城市社区社会保障一般可划分为(A.社会救济和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
14、社区管理创新的特征主要有(B、创新性D、实践性)。
15、下列属于社区物业管理内容的有(A.对社区居民的服务 B.社区设施、设备管理D.居住环境的管理)。
16、美国学者罗斯曼把社区工作分为三大模式,即(A.地区发展模式 B.社区计划模式D.社区行动模式)。
17、“社区发展”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D.戴维•伊斯顿)在1951年提出来的。
18、现阶段,我国的社区管理观念应该实现( A.从静态观念转为动态观念 B.从单一管理观念转为系统管理观念)的转变。
社区体育组织方案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运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无法前往体育设施进行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体育组织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组织社区体育活动,达到以下目标:1.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2.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3.唤起社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组织形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如下组织形式:1.社区体育俱乐部: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定期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和比赛活动;2.健身联盟:联合社区内各家健身机构,共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优惠活动;3.主题活动:根据季节和节日,开展各种主题体育活动,如跑步比赛、游泳比赛等。
资金来源为了保证社区体育活动的长期稳定运营,我们将寻求如下资金来源:1.社区资金:向社区委员会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宣传;2.赞助商:寻求有意向的企业或个人赞助社区体育活动;3.参与费用:对于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活动,参与者需要支付一定的参与费用,以此为社区体育组织提供活动的运营经费。
宣传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我们将采用如下宣传推广方式:1.社区广播:通过社区广播宣传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地点;2.社区报纸:在社区报纸中加入社区体育活动的宣传信息;3.微信公众号:建立社区体育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和成果。
合作伙伴为了保证社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建立如下合作关系:1.社区委员会:与社区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2.健身机构:合作健身机构,提供优惠活动,鼓励居民参加健身;3.学校体育部门:与学校体育部门合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总结本方案旨在向居民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社区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社区体育组织,可以让居民更容易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与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努力推动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区治理作业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属于社区的功能(交换功能)。
2、不是按照社区空间特征分类的是(亲属社区)。
3、社区管理组织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共生性)。
4、按照管理组织的性质分,社区管理组织不包括(社区执行系统)。
5、不属于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定性化管理模式)。
6、不属于社区管理实践基本特征的是(个体性)。
7、制定社区规划时,制定社区发展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哪个原则(可操作性)。
8、居民会议分为一般工作会议和(居民大会)。
9、社区自然环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社区的人文资源)。
10、关于社区环境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社区环境教育要与爱国教育相结合)。
11、我国城乡社区自治组织不包括(乡村居民委员会)。
12、不属于社区组织的是(社区的团组织)。
13、不属于社区文化功能的一项是(社会渗透)。
14、社区文化建设多元性原则的表现不包括(社区文化的载体多元性)。
15、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不包括(断点的服务)。
16、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不包括(以治疗为主)。
17、社区治安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问题为导向)。
18、按照社区治安管理业务来分,社区治安管理内容不包括(防范灾害事故发生)。
19、不属于社区服务的基本功能的是(教育功能)。
20、关于社区服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在民主领域,具有促进民主化的功能)。
21、城市在社区建立起系统的社区保障服务网络,其说法不正确的是(必须由企业出资建设养老机构)。
22、城市社区社会求助的主要工作不包括(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生活标准)。
23、我国社区物业管理模式不包括(计划管理模式)。
24、社区物业管理具体工作中的政府管理不包括(解决管理费纠纷)。
25、属于志愿者的特点的是(示范性)。
26、属于社区内部关系方面的理论创新的是(社区阶层化理论)。
27、属于社区结构变迁方面的理论创新的是(社会转型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创新)。
28、不属于我国社区发展特点的是(社区管理自治化与政府管治化相结合)。
1、社区建设基本内容: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文化2、社区体育基本管理内容:3、社区体育功能:提高居民文化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人际交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增进居民共同意识,促进社区繁荣发展;完善居民社区服务4、社区体育服务基本特征:服务对象的指向性;服务目的的公益性;服务方式的互助性5.社区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指向性共享性时代性教化性多样性6.社区体育俱乐部基本要素:人员要素设施要素稳定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独立的运行体制和经营体制统一的目标7.我国社区组织特点:它是一种地域性组织;它以兴办、管理一定社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为主要活动内容;它的功能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选择1.社区体育基本功能:2.社区一词1989年提出3.社区体育构成要素: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4.《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在1995年5.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特征: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型结合;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活动时间以清晨、傍晚为主;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6.社区文化的特征:指向性共享性时代性教化性多样性7.社区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地位、角色、权威8.社区工作的功能:社区体育服务功能;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功能;沟通人际关系;凝聚社区与体育人群9.社区体育组织划分:根据组织建立的途径可以将社区体育组织划分为自主松散型和行政主导型两大类;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进行分类,可以将社区组织划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10.社区体育组织特点:11.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促进居民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发展社区文化12.社区体育组织工作是谁先提出的:波尔曼13.社区构成要素:人群、自然物质要素、社会文化要素14.社区发展中心目标:(不知道对不对)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使社区融入国家生活并对国家进步做出充分贡献的过程15.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社区体育管理体系的职能现状;16.社区体育组织关联的运行模式:同质、异质、综合运行模式17.社区体育发展阶段:自发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1995);政府倡导阶段(1995~1997);加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18.社区发展直接目标:名词解释1.社区体育: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名词解释第一章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第二章1、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2、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第三章1.目的:所谓目的,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有意识设计的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的一种预期结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
2.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3.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第四章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第五章1、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岀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一它确定哪些可以预见,评价与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
2、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第六章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社区功能其实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功能。
【答案】:正确2.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在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由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自主开展的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活动。
【答案】:正确3.社区体育是指在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及在乡村社区中,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
【答案】:正确4.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有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答案】:正确5.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主要由帕森斯创建。
【答案】:正确6.德国社会学家()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腾尼斯D.韦伯【答案】:C7.社区管理创新就是对原有社区管理体系的新的创造,是对旧的社区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过程和管理理论的全面地质的突破。
其特征是:先进性、目的性、实践性。
【答案】:正确8.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B.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C.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D.1993年14部委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答案】:D9.在马克斯·韦伯看来,(???)被当作现代转变的核心。
A.科学化。
一:名词解释1、行为规范:是人类活动的规则、标准,包括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公约等。
2、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3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3、行政区:4、社区体育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具体的计划的社区体育工作,解决客观存在的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各种问题,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5、社区功能:是指社区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社会或居民所施加的影响和作用。
6、微型社区:人口数量很少,地域面积也比较小的社区。
7、社区体育服务:谋求一定空间、范围内人们的共同发展,并直接针对社区的重要问题为本社区成员谋求解决办法,同时给予社会福利系统支持,使其不断完善。
8、单位体育:一般指在厂矿、企事业和机关等单位的职工中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二:简答题1、社区的构成要素:人群、自然物质要素(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有一定界限的地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社会文化要素(行为规范;管理机构;具有一定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意识)2、社区的类型—按主要功能划分(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按形成方式划分(自然性社区、法定性社区)按综合标准划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3、社区的基本功能:互动功能、人际影响功能、互助功能、组织和参与功能、赋予地位功能4、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坏境、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文化5、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社区服务的起步阶段1986-1989、社区服务的普及阶段1989-1993、社区服务的深化阶段6、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经费、体育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7、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是指社区体育形态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促进居民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发展社区文化8、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特点:组织管理自主型和行政型结合、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活动时间以清晨和傍晚为主、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和属地化9、我过社区服务的基本特色:符合国情和社会需要的福利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在各项活动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立足民政、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服务宗旨;“政府出面,民政牵头,各部门配合”的组织运行机制;社区和家庭同时并重的照顾类型10、老年人的社区体育服务:组织群众性的活动,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要与防病、治病有机结合;运动要求以老年人自我感觉为主11、社区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社会沟通功能、心里凝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文化传承功能12、社区体育对单位体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单位体育模式的改革;满足职工对体育的多方面需求13、当前我国主要的社区体育组织:城市社区组织(晨晚练体育活动点、社区居委会体育组织、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乡镇文化体育站、村级体育活动室、农村社区体育民间组织)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镇级体育行政组织、镇级体育协会、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晨晚练活动点)14、社区体育工作的对象:社区体育的物质坏境、社区内的居民、社区体育的软性坏境15、社区体育的发展动力:“文明病”,亚健康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们;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体育功能和作用拓展可以满足人们的身心和群众的需求16、社区体育的发展前景:人的社会化;余暇文化;社会富裕程度;健康意识;人性化的社区体育。
1.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3.农村社区: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性社会。
4.农村社区体育:是指在农村社区开展的,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发挥政府行政部门和群众团体两方面的作用,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农村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而积极有序地开展的区域性、群众性体育活动。
5.小城镇社区体育:是指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6.社区的构成要素: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社区的组织结构要素主要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①地域要素,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地域要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②人口要素③组织结构要素④文化及认同感要素7.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①社区体育组织②社区成员③场地设施④经费⑤管理者和指导者⑥社区体育活动8.社区体育的分类:①按参与主体的群体规模大小分类:个人体育、家庭体育、邻里(楼群、庭院或胡同)体育、微型社区(居委会)体育、基层社区体育②按消费类型分类:福利型、便民利民型、营利型③按照活动时间分类:日常性体育活动(晨晚练)、经常性体育活动(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④按组织类型分类:自主松散型和行政主导型。
⑤按参与人群分类:婴幼儿体育、学生体育、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⑥按活动空间分类:庭院体育、公园、广场、公共体育场所和其他场所体育9.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①多质性和自主性②区域性与余暇性③健身性与娱乐性④多样性与灵活性⑤公益性与社会性⑥松散性与自治性⑦弱竞技性与非正规性⑧义务性与低廉性10.社区体育的功能:社区体育的功能包括一般性功能和特殊功能两部分,一般性功能指任何体育形式对于参与者个体所具备的共同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和社会化功能,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指社区体育形态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包括①促进居民参与②改善居民生活方式③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④发展社区文化11.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背景: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内部动力。
一.名词解释1、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P2)2、社区体育: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P36)3、单位体育:指在厂矿、企事业和机关等单位的职工中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P70)4、社区体育组织:是地方性群众体育组织。
(P78)5、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义: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P146)6、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社区内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
(P150)二.填空或选择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P6)2 、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
(P7)3、社区按综合标准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类型。
(P12)4、(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体育的(主导要素)。
(P37)5、(社区成员)是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
(P37)6、(场地设施、经费)是社区体育的(物质保证)。
(P37)7、(体育管理者和指导者)是联系社区体育各要素之间的(纽带)。
(P37)8 、(社区体育活动)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直接目标)。
(P37)9、社区体育功能包括(一般性功能)和(特殊功能)两部分。
(P41)10、最先提出“社区体育”一词的是(天津市河东区二里桥街)。
(P44)11、(街道社区体协)是现阶段社区体育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体育活动点和体育辅导站)是主要的活动组织机构。
(P47)12、(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指导站】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最主要的组成形式。
(P51)1 3、社区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P79)14、根据组织建立的途径可以将社区体育组织划分为(自主松散型)和(行政主导型)两大类。
社区体育工作计划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越来越少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体育锻炼和锻炼身体。
所以社区体育工作的充分开展和发展,对于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社区体育工作的基础上,应该针对社区居民的特点,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工作目标1.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2.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3.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气息和战力;4.帮助居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高社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工作内容业余体育活动在社区范围内,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体育活动,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台球、健身房等多个项目,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除了常规的体育活动,还要不定期地主办比赛和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和运动健康日。
吸引更多年轻人积极参加比赛,提升社区体育的竞争水平。
健康教育通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健身知识科普等形式,帮助社区居民全面认识他们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与社区医院合作,为居民提供定期体检服务,及时发现疾病,做好预防和治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体育活动为基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1.设计个性化体育服装,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气息;2.组织多样化的文艺演出,吸引居民参加并赞助演出;3.设立社区图书馆,安排专业人员为居民筛选、推荐好书与杂志。
同时,还将安排定期活动,如读书会等。
社区资源整合利用运用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资源利用效率。
1.与学校、社会体育场馆、居民委员会协作,租用或借鉴场地设施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2.开放社区设施,让居民可以自由使用公共场所的设施和设备;3.利用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健身计划,并组织在线健身课程。
工作流程制定方案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现状制定全面细致的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人员编制、时间安排、预算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