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角的分类及画角课件 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610.00 KB
- 文档页数:15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编排的内容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来提升教学要求,使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认识平角、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 30°、45°、60°和90°的角。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经历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知道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3.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角。
2.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1.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
2.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教具:量角器、活动角、三角板、课件。
学具:量角器、活动角、三角板。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量角器测量角,测量角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生回答)【设计意图: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背景出发,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展现旧知,同桌互相补充,为新知铺垫。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一)学习角的分类师问:你会用量角器测量一个直角吗?1直角等于多少度?【学生预设回答】生动手测量,1直角=90°师说: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活动角,你能转动其中一条边,创造出大小不同的角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创造出的是什么角?【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自己转动活动角,直观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为新知铺垫。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执教者雷华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教科书第42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以及钝角与锐角的度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结合角的度数建构起各类角的概念表象,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角的分类和画角》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中的学习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角的分类以及各种角的度数,教学难点是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我在教学中安排了“动一动”、“折一折”、“玩一玩”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利用活动角、圆形纸等实物教具充分进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画角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
教学重、难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
教学准备: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教学过程:一、直角、钝角、锐角的度数1.回顾复习:一副三角尺上的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请学生直接指出相关的角,并说明理由: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度数。
现在三角尺上的角到底是多少度?我们能不能量出它们的度数?学生自主活动,量出相应的度数。
2.动态认识三角尺上的各个角教师: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知道了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角的分类》说课稿一、说教材:《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
本课时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地概括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地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等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二、说学生情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
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实际出发,通过互动学习,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并能根据一定标准将角分类。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
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能按一种合理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周角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周角比较特殊,角的两条边重合,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并拿出活动角使学生看清把活动角旋转了一圈,然后,小结出周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周角的形成,指一指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从而明确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1、让学生体验数学分类的过程,体现从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突出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
第3课时角的分类画角(1)平角等于180度2.认识周角(1)老师演示:把折扇慢慢展开,使学生看清扇子把转了一圈。
学生观察。
师讲述: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像这样形成了一个角,叫周角。
(2)师演示周角的画法。
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想一想,周角是多少度角。
并说一说理由。
(4)小组内讨论交流。
说一说,直角、平角、周角有什么样的关系。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如下:1周角=2平角=4直角师:认识了周角,现在你能把我们学过的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吗?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3、游戏师:你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用你的手指表示出不同的角吗?同桌比赛,看谁的反应快。
(如:用手指比划一个小于90度的角或用手指比划一个平角)4、学生动手操作。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活动角。
老师口述各角,学生按要求摆出。
老师观察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2)指名让学生到讲台摆一摆。
(3)同桌互相说各种角,并摆一摆。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连线10°45°60°90°105°120° 180° 360°锐角直角钝角直角周角2.判断。
(1)1平角=2直角。
()(2)钟面上3:00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锐角。
()(3)钝角都大于锐角。
()(4)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课本43页1题,4、课本45页第7题,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说一说理由。
四、总结收获,反思提升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角的度数的大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且根据角的大小正确地进行了分类。
把你的收获和体会也说给大家听听好吗?(2)。
《角的分类》说课稿《角的分类》说课稿1《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通过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一、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个性品质的教育。
四、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今天,我以一节课为例,说说“在数学学科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分了两个层次:三角形按角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按边的不同可分等腰三角形和其它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教学完分类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相应的练习,其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集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教学目标。
(1)理解分类要按同一标准,会把三角形按角和边进行分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感受三角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经历三角形按不同标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体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学习。
3、教学重、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难点是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按三角形不同的特点分类时,为学生搭设平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与交流中,探究分类的方法。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对话”的机会。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和画角》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0张PPT)(共30张PPT)《角的分类和画角》说课稿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和画角》的课文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角的分类和画角》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
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通过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因此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的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2、进一步掌握画角的方法,能根据角的度数合理选择三角尺或量角器画角。
四、说教学重难点角的分类,根据所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点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也知道了怎样量角的度数。
角的度数有大有小,我们可以根据角的度数的大小把角分成几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块二、探究新知(一)教学角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