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营养体观察与酵母菌死活细胞鉴别(实验死)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
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天左右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试剂:O.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
3.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去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注: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以免产生气泡。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约0.5h后再次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2.水-碘浸片观察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酵母菌的死活细胞鉴别与镜检计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染色方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掌握利用它进行酵母菌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步骤1.酵母菌血球计数板镜检计数1)取一块盖玻片,加盖在血球计数板中央计数室上方。
2)用滴管吸取菌悬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计数室,注意不能有气泡产生,然后放置于载物台,静止5min,使细胞全部沉降到其表面。
3)高倍镜镜检,数对角线上5个中方格中细胞的总数,再计算出菌悬液浓度。
为了减少误差,应注意对样品适当稀释,以每个小方格中平均4~6个细胞为佳;另外,也可对同一样品重复计数,取其平均值。
附:计数板的结构及测定原理利用血球技术板镜检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质玻片,其上有四条凹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比较宽,其中央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半边各有一个计数区,其上有9个大方格,只有中央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宽各为1mm。
加盖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为0.1mm,因此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³。
目前血球计数板常用的是25格×16格型,其计数室被分成25个中格,其中每个中格又分为16个小格,故计数室共有400 小格。
计数时,首先把适当浓度的菌悬液注入计数室,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般数对角线上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中细胞总数再根据下式求得菌悬液的浓度细胞个数=5000A×B式中A---5个中方格中细胞总数B---菌悬液的稀释倍数三、实验结果个数:30 37 11 25 21 24 17 27 28 25。
实训五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出芽繁殖;2、掌握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染色技术;3、学会水浸制片观察酵母菌。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一般呈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分枝状的假菌丝。
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分化,菌体较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在高倍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胞内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内含物。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大多是以出芽的方式进行,也有分裂繁殖;有性繁殖则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酵母菌的母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芽殖后,如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成为假丝酵母。
用生理盐水(或水-碘液染色液)制作水浸片可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繁殖方式。
用美蓝染色液制水浸片可鉴别酵母细胞的死活状态。
美蓝是一种弱氧化剂,氧化时呈蓝色,还原后呈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时,活酵母细胞因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胞内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能将进入细胞的美蓝还原,使得细胞呈无色。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为无色,而老化细胞还原能力弱,染色后呈淡蓝色,死细胞则失去还原能力,被染料染成蓝色。
三、实验材料1、菌种:啤酒酵母或葡萄汁酵母(制成斜面培养物或液体培养物)2、试剂:0.1%吕氏美蓝染色液、0.05%吕氏美蓝染色液、水-碘液染色液(革兰氏染液用碘液:水=1:3)、0.85%生理盐水3、仪器及其他: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酒精灯、蒸馏水、吸水纸等四、实验时间2课时五、实验步骤(一)生理盐水浸(封)片(酵母菌的形态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1滴无菌生理盐水(不宜用无菌水制作水浸片,否则细胞易破裂),然后以无菌操作从斜面培养基上用接种环取少量啤酒酵母菌苔与生理盐水混匀,使其分散成云雾状薄层。
2、用镊子取洁净盖玻片,先将其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及出芽情况。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并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2、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浸片和碘液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器材
酵母悬液、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四、实训步骤
1、水-碘浸片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取一滴酵母悬液放在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2、美蓝浸片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美蓝染色液,滴加一滴酵母菌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将制片放置约3min 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五、实验报告
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六、注意事项
1、染色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的气泡,影响观察。
2、盖片时斜着放不易产生气泡。
1。
实验四
真菌营养体观察与酵母菌死活细胞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真菌个体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初步认识真菌的形态特征,巩固课堂知识,增强感性认识。
2.掌握对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出芽生殖方式的观察方法,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认识酵母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1.真菌个体形态结构的观察
霉菌是由复杂的菌丝体组成。
它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的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微米),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2.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⑴形态观察: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通常比常见细胞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因此用高倍镜观察即可。
酵母细胞一般呈卵圆形。
其繁殖方式比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些酵母可形成假菌丝;有性繁殖通过接合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
⑵死活细胞鉴定: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呈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成蓝色或淡蓝色。
三、实验步骤
1.霉菌个体形态结构的观察
⑴霉菌直接制片观察法:在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边缘处挑取少量已产孢子的霉菌菌丝;再放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用解剖针小心地将菌丝分散开。
盖上盖玻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高倍镜观察。
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2.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在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0.1%美蓝染色液→无菌挑取一环酵母菌与美蓝染色液均匀→盖上盖玻片(制成水封片)→放置3分钟→高倍镜(×40)下观察酵母形态和出芽情况→30分钟后再观察
四、实验结果
1.绘图说明所观察的根霉菌、曲属菌、青霉属的形态特征图。
2.绘图说明所观察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图。
五、讨论分析
1.你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毛霉菌和根霉菌在形态特征上的异同?
毛霉菌:营养体为无隔多核菌丝体,在营养菌丝上长出分枝或不分枝的孢囊
梗,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有囊轴、囊领、无囊托,无匍匐枝、无假根,有性生殖
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外无附属丝。
根霉菌:营养体为无隔多核的菌丝体,由
营养菌丝产生匍匐菌丝,以跳跃式蔓延生长,在匍匐丝交接处长出假根,上方长
出孢囊梗,顶端膨大成孢子囊,有囊轴,孢囊孢子,囊托,无囊领。
2.试比较曲霉属菌和青霉属菌无性结构的不同
曲霉属:在营养菌丝的足细胞上长出无隔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顶囊,在顶囊的表面上长出单层或双层小梗,在小梗顶端分化出串珠状的分生孢子。
青霉菌: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细胞长出,有隔有分枝,小梗有单轮或双轮生,双轮生中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
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轮生组成了复杂的扫帚状分枝结构。
在扫状枝上,最后一级分枝为产生串生链状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梗状,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茎,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
分生孢子常为球形,椭圆形呈蓝绿色。
3.你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酵母菌:营养体外形不同于一般霉菌,不形成菌丝,是圆形或卵圆形的单细胞真菌。
部分酵母菌的菌营养体属“假菌丝”,是酵母菌出芽繁殖时,先在细胞一端生一小突起,叫生“芽”,当芽长到正常大小时,当不脱离母细胞而与母细胞相连接,在子细胞上又长出新芽,如此反复进行,最后成为具有发达或不发达分枝状的假菌丝。
假菌丝与真菌丝不同,其两细胞间有一细腰,而不象真正菌丝横隔处两细胞宽度一致。
六、改进实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