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中国发展史:1978年就实现“国产”了,福田欧曼为何错失奔驰发动机?
- 格式:docx
- 大小:18.82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发展编年史前言汽车作为现代高速行走机械,其发明、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就让我们遵循历史的足迹走进汽车的世界吧。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的。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个叫奚仲的人,他发明的车由两个车轮架起车轴,车轴固定在带辕的车架上,车架附有车箱,用来盛放货物。
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辆车。
最初的车辆,都是由人力来推动的,称为人力车。
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称为畜力车。
据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
1420年,有人制造出了一种滑轮车。
人坐在车内,借用人力使绳子不停地转动滑轮1649年,德国一个钟表匠汉斯·郝丘制造了一台发条式的汽车早在三国时代,诸葛孔明就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叫马钧的技术高明的大技师,他发明了指南车1766--1899•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动力输出从蒸汽机—煤气机—汽油机—柴油机,人类在不断开发新能源的道路上也“顺便”把内燃机做了改进。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促进汽车初期发展方面作出贡献最多的却是法国人——齿轮变速器、差速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充气式橡胶轮胎,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齿轮主减速器,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石棉制动片和转向盘等等。
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27年英国嘉内公爵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
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h。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奔驰车发展史
奔驰(Mercedes-Benz)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
下面是奔驰车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1.1886年-1926年:奔驰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6年,
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达姆勒分别于这一年发明了汽车。
1890年,两人合并成立了戴姆勒-马约巴赫公司(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
1926年,戴姆勒-马约巴赫公司与卡尔·本茨创办的奔驰公司(Benz & Cie.)合并,形成了现代的奔驰品牌。
2.1926年-1945年:奔驰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并且在这期间
推出了多款独具特色的汽车,如奔驰S型(S-Class)和奔驰540K。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奔驰转产军用车辆和军火。
3.1946年-1980年:战后,奔驰开始恢复汽车生产,并且在
这个时期推出了一系列备受赞誉和成功的车型,如奔驰300系列、奔驰SL系列和奔驰S系列。
这些车型在汽车技术、安全性和豪华性能方面具有创新和领先地位。
4.1980年-现在:奔驰继续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车型,并且
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奔驰E级、C级和GLC系列是奔驰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最高的车型之一。
奔驰也积极发展电动汽车领域,推出了EQ系列电动车型。
此外,奔驰还涉及其他汽车领域,如卡车、巴士和豪华轿车。
作为戴姆勒集团(Daimler AG)旗下的品牌,奔驰一直以来都以卓越的质量、创新的技术和豪华的设计而闻名。
它的经典三角星标志也成为奔驰品牌的象征。
04□邮箱:yumn-830@08北京车展■ 本报记者 贺北时超级卡车欧曼EST带给用户五大超级价值福田戴姆勒汽车发布了由德美中联合打造的第一代互联网超级卡车——欧曼EST;同时,由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工厂生产的经典动力OM457发动机一同发布;“3款整车及一台发动机”的发布,让福田戴姆勒汽车在北京车展上赚足了眼球,成为惟一一家既发布新款整车产品又发布自有动力新品的重卡企业。
据悉,本次发布的第一代互联网超级卡车——欧曼EST 将有望于2017年初正式上市;这也继2012年欧曼GTL 发布、2014年欧曼GTL 超能版发布之后,福田戴姆勒又一款引领重卡升级步伐的代表产品;由德美中联合打造的欧曼EST 的发布,成就了福田戴姆勒“每两年发布一款新品”的传奇速度,昭示着“欧曼”这个被物流用户熟知的重卡品牌将全面驶入以“智能化、高性能”产品助推中高端物流升级的快车道。
中国重卡行业迎来第一代互联网超级卡车为了引导重卡制造商提高车辆燃油效率、节约物流成本和油耗,2009年美国能源部牵头,联合纳威司达、彼得比尔特、康明斯、戴姆勒等世界领先的卡车生产企业和发动机厂商,开启了“提升两个50%”的“超级卡车”计划,即货运效率提高50%,发动机燃油效率提高50%;2014年康明斯、戴姆勒、纳威司达均已突破“超级卡车”计划目标;与此同时,戴姆勒在欧洲推出了集“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刹车辅助、车道偏离警告”以及“前瞻性”巡航控制系统于一身的奔驰无人驾驶卡车——Future Truck 2025,以智能化科技引领全球超级卡车步伐;2015年,戴姆勒在北美推出的福莱纳卡车,更是将货运效率提升了115%(英里/加仑),超额完成了“超级卡车”计划的既定目标。
掀起全球“超级卡车”热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来自能源消耗过快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使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重卡带来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问题;其二,高物流运输成本制约了现代化物流发展,只有进一步提升重卡运输效率才能有效缓解物流用户的成本压力。
大马力是趋势历史中那些被误读的轮回类型:转载来源:网易博客作者:夏树责任编辑:徐冲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3日前一阵子,和商用车企业的几位高层人士小酌时,有人提出了一个貌似很单纯的问题:我国的中重卡产品究竟要往哪里发展?在座的都是行业中的资深专家,期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但是“高效、安全、环保、节能”这种世界重卡主流运营价值体系是不会变的,六十年来我国中重卡市场主流产品的变迁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黄河JN150型载货汽车●草莽时代(1960-1984)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济南汽车制造厂研制成功“黄河”JN150型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卡车的历史。
后来我国又在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宝鸡市组建了两个重卡生产基地,也就是中汽重庆分公司(下设六厂一所)和陕西汽车制造厂。
其中中汽重庆汽车分公司负责法国贝利埃重型汽车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陕西汽车制造厂则是在济汽、南汽、杭州汽车发动机厂、长春汽车研究所和北京齿轮厂的支援下进行自主研发。
除此之外,第一拖拉机厂根据上级的部署,通过仿制法国贝利埃GBC重型汽车和捷克斯洛伐克风冷发动机,进行重型卡车的研制。
北京新都暖气机械厂南迁至河北邢台,组建了河北长征汽车制造厂,主要是仿制捷克斯洛伐克太脱拉重型卡车。
在此期间,济南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产品是,“黄河”JN150型八吨载货汽车和“黄河”JN151型八吨载货汽车,二者的不同在于:“黄河”JN150使用的是上海柴油机厂生产的“东风”6135型水冷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黄河”JN151使用的是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生产的“鼎”牌6120Q型水冷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
“东风”6135型发动机的排气量为12升,最大输出功率210马力;“鼎”牌6120Q型发动机排气量为10升,最大输出功率为160马力。
由于前者的性能比后者要优秀,所以“黄河”JN150的销量要远大于“黄河”JN151,这种局面也促使杭发进一步研制新产品。
红岩CQ261重型军用越野车中汽重庆汽车分公司下属的四川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产品是“红岩”CQ261重型军用越野车,其配套的发动机是中汽重庆汽车分公司下属的重庆汽车发动机厂根据法国贝利埃技术研制的6140水冷柴油发动机,其排气量为14升,最大功率为290马力。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汽车生产量的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度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即使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得很快,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国发动机市场近年来也出现了强劲的改变。
近年来,全球石油资源的使用日益紧张,人们开始研究发动机的替代燃料。
天然气和甲醇等新产品被广泛使用,并在发动机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汽车厂商和专业发动机制造商都开始着手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因此,为了了解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过程,本文论文结合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汽车发动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产量的日益增长以及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减少汽车燃料消耗是当前汽车工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国出台了对各种轿车的油耗法规,另外,在当前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排放。
因此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性能先进、稳定、良好的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汽车质量的关键措施提升重点集中在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方面。
现如今,受到经济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功用影响,汽车与发动机的发明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高效能、低排放发动机将成为主流。
因此,节能环保发动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汽车的组件有很多,比如橡胶制成的轮胎、方向盘、座位、汽车外壳。
除了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外部配置外,汽车内部设置的机动化配置还有很多。
电池、油箱、发动机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配置。
其中汽车发动机对汽车来说相当于人类对心脏的重要性。
没有心脏的人不能生存,同样没有汽车发动机的车也不能开,甚至不能叫车。
私家车、货车、专业赛车等汽车发动机将像心脏一样存在。
汽车发动机性能决定了汽车的性能、价钱和寿命。
对专业赛车手来说,他们会在好汽车发动机上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
只有良好的汽车发动机性能才能保证他们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在汽车发动机性能上超过其他对手。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一、旧中国的汽车1901年,一个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图1),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
这是袁世凯1902年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厚礼。
图1 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奔驰第二代汽车其时,慈禧经历了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之乱,偕同光绪皇帝微服逃窜至西安避乱,直至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才回到北京。
此次,慈禧对袁世凯护驾有功甚为欣赏,晋升他为直吏总督。
袁世凯更是感恩戴德,为取悦慈禧,就进贡了这辆时髦的名牌洋车。
该车是德国本茨公司1898年的产品,设有4个座位,发动机在前排底座下方,通过链条驱动后轮。
汽车的造型还算气派,但谈不上豪华,采用开式车身,6根垂直的杆子支起一个精美的顶棚,车头还挂着两盏精美的黄铜煤油灯,更为出色的是钢板弹簧悬架和4只充满气体的轮胎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尽管袁世凯为这件供品费尽心思,但慈禧并不喜欢这件供品,黑色的车身在西方人眼里威严庄重,但比不上她心目中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金黄色,汽车座位的式样和侧面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当时在中国已逐渐盛行的黄包车,汽车后面的座位较高。
慈禧穿着3寸高底的旗鞋实在无法爬上去,侍从好不容易才把他抬上去,在宫廷内到处是高大的门槛使汽车无法行驶,而在宫廷外这辆车也远不如前呼后拥的十六抬大轿显得威风凛凛。
更令“老佛爷”不能容忍的是驾驶员竟然大模大样的坐在她前面,感到有失体面,于是她下令驾驶员孙长富跪着给她开车……这辆车虽然是文物,但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一面镜子。
1903年以后,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出租的洋行。
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781辆,世界各国汽车蜂拥而入,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不少有知之士都想制造中国的汽车,可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
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江阴视察江防工作时,曾作了“关于道路与自动车建设”的专题报告,阐明了修筑公路、开办长途客货汽车运输对货物流畅、便利交通、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从目前我国载货车销售的结构上看,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建设的投入日益加大,重型自卸车的销量猛增;又由于货物运输向专用化、大型化发展,传统意义的重型载货车较之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挫。
对于国内卡车市场而言,虽然最近群雄并起,各种资本纷纷进入,竞争异常残酷激烈,但目前大的格局基本已定:解放、东风、重汽、陕汽、欧曼将跻身第一集团;上汽依维柯红岩、江淮、北奔、华菱做为第二集团,将向第一集团的地位不断发起冲击;而广汽、集瑞、长安、大运等后起之秀或许会后来居上、有所作为,有待市场考验。
自卸车市场,占据较大数量的是东风EQ3208系列,占市场的70%多。
该系列采用康明斯180至210马力发动机,超大的车厢以及经济型的配置使得该车在自卸车市场具有绝对的优势。
牵引车市场受追捧的是陕汽、重汽的S35和S29,良好的性价比以及大马力、大吨位的特点使得该系列产品拥有极佳的口碑。
260至360马力发动机、富勒变速箱、斯太尔加强桥使该车的配置光彩夺目。
货运车(包括仓栅车)竞争极为激烈,可用群雄纷争来形容,一汽的CA1200系列、东风的EQ1208系列、红岩的CQ19系列等都是畅销产品。
重型专用车批量小、难度高,一直不为国内企业所重视,高档专用车为进口品牌所垄断,沃尔沃、曼等品牌参与国内竞争主要以专用车为主。
国外卡车的发展趋势各国商用车制造厂家目前正采用令人惊叹的高新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提高效率。
重型车的发展趋势对安全、可靠、舒适的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安全性方面,国际潮流是安装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翻车警告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红外线夜视系统以及其它的驾驶室安全性措施。
在欧洲,多数重型车驾驶室都要经受严格的加载、撞击与扭振试验,完全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其目的是在发生翻车事故后,驾驶室不会被压扁,保证驾驶员的生存空间,车门不会自行打开,人员不会抛出车外。
奔驰中国发展史:1978年就实现“国产”了,福田欧曼为何
错失奔驰发动机?
家哥之前写过很多国外品牌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故事,也感受到许多卡友对于这些事情的好奇心,所幸今天家哥再给大家讲讲戴姆勒-奔驰的中国之路。
戴姆勒-奔驰——作为德国著名汽车制造商而闻名于全世界,几乎不可能有人不认识它。
但它的中国故事,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知道。
○图丨奔驰创始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与友人试驾
1883年3月,汽车发明的鼻祖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创建了奔驰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
同一时期,戈特利布·戴姆勒成功的发明了世界第一台高压缩比的内燃发动机,可以说是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
○图丨奔驰历代车标
或许是迫于当时的形势与竞争压力,1926年,这两大汽车公司选择一起共度难关,合并成为了戴姆勒-奔驰公司。
这里家哥也简单说一下,梅赛德斯-奔驰是戴姆勒旗下的品牌之一,并不是不同的公司。
梅赛德斯奔驰的来源,是当年一位奥地利的土豪,在参观完戴姆勒-奔驰的工厂后,直接下单了36台车,这是相当于当年戴姆勒-奔驰一年的销量,但土豪的附加条件是戴姆勒-奔驰必须把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独家代理权给他,并且这些车要以他的女儿名字命名,经不住诱惑的戴姆勒最终同意了土豪的要求,因此,梅赛德斯-奔驰就这样诞生了。
戴姆勒-奔驰的中国之路
19世纪80年代,为了加快发展,我国开始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期间,我国派出多支代表团,分别前往欧洲、美国、日本等汽车先进国家参观考察重型卡车技术。
○图丨戴姆勒-奔驰NG80系列卡车
1978年4月,国内考察团来到了汽车工业鼻祖的诞生地——德国,先后考察了戴姆勒-奔驰和曼(MAN)的技术中心与汽车生产线等场地。
直到6月份,考察团在向中央递交的考察报告中提到,一机部提出引进戴姆勒-奔驰公司研制的NG80系列重型卡车。
随后在谈判中,戴姆勒-奔驰公司提出:整个项目需要10亿美元的外汇,以及25亿人民币的国内投资(也就是大量采购戴姆勒-奔驰的车辆)。
让当时正在经济复苏的中国望而却步,随即与戴姆勒-奔驰的谈判也陷入了僵局。
而谈判的僵局并没有阻止到“国产”奔驰的出现。
重庆256厂延续了国内汽车发展的老路——复制粘贴,成功研制了“国产”的奔驰NG732026A卡车,并且受到了军方的高度认可,也使得这款车在军用领域大放光彩,这就是重庆铁马。
○图丨重庆根据奔驰卡车研制出的铁马
或许是被国内的“复制粘贴”技术震撼,也或许是其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缘故,戴姆勒-奔驰也开始调整战略,一改之前的高傲气质,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
当时国内高端重卡处于一片空白,发现新大陆的戴勒姆-奔驰随即行动,投资10亿人民币,与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合作成立了北方奔驰公司(现北奔重汽)。
转让奔驰NG80系列重卡制造技术,合作期为10年,期间计划年产6000辆。
○图丨戴姆勒-奔驰NG80系列重卡
1988年9月,中国兵器工业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和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在北京签署《引进德国奔驰重型载重汽车技术》的协议。
一年后,第一批“北方奔驰”通过戴勒姆提供的零部件SKD
组装完成,走下生产线。
一心只想赚钱,没考虑周全的戴勒姆-奔驰最终还是遇到了挫折,由于当时国内经济仍在复苏,对于高端重卡的需求量有限;另一方面是全面引进的奔驰零件价格太高,导致北方奔驰组装出奔驰后定价太高,推出市场后无人问津。
○图丨北方奔驰生产线
10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由于与当初的市场预期相差甚远,戴姆勒-奔驰没有再与北方合作,双方和平分手。
北方奔驰在与戴姆勒-奔驰分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只做高端产品的局面,随后的北方奔驰高速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但这样的迅速崛起让戴姆勒-奔驰心里不是一番滋味。
相对于戴勒姆-奔驰,北方奔驰不仅在需求量上优于戴勒姆-奔驰,在价格上同样碾压戴勒姆-奔驰,甚至在戴勒姆-奔驰引以为傲的专用车上,北方奔驰也在逐步取代戴勒姆-奔驰。
2006年,戴勒姆-奔驰起诉北方奔驰,指出北方奔驰在技术转让协议期满后仍继续使用“奔驰”字样作为名称,侵犯了商标专用权。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北方奔驰不再使用“奔驰“字样,改名为现在的北奔重汽。
戴姆勒-奔驰牵手福田
经历了挫折后,戴姆勒-奔驰没有打算放弃中国市场,继续在国内寻找合作。
直到戴姆勒-奔驰想起了曾经有过合作的小老弟,福田汽车在2001年时推出了一款名叫欧曼的重型卡车,它的第一代产品使用了北方奔驰的驾驶室和斯太尔的底盘。
○图丨福田与戴姆勒-奔驰合作
2012年,在经历了8年的磋商和努力,双方终于签订协议,按照50:50股权成立中重卡合资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到达63亿人民币。
与以往中外合资项目的合作模式不一样,福田以欧曼业务相关实物资产出资,而戴姆勒则以现金的方式出资,合资为50年,将生产搭载国产奔驰发动机的“欧曼”品牌中重型卡车。
或许是有过了与中国厂商合作的经历,清楚国内厂商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这次戴姆勒-奔驰与福田的合作格外融洽。
○图丨戴姆勒-奔驰卡车
福田与戴姆勒-奔驰的合作不仅缔造了中外合资的新模式,还成为“欧洲标准、中国制造”的高端重卡标杆。
经过了几年的合作,福田不仅保留了“欧曼”中重卡产品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还获得了戴姆勒-奔驰提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福田的影响力。
在有了戴姆勒-奔驰这个强大的后援团支持后,2016年,欧曼EST超级卡车亮相,与戴姆勒旗下的奔驰卡车同台竞技,也展示了福田戴姆勒的强大实力。
2018年,再次推出了欧曼ESTA,搭载了奔驰发动机,且为用户带来了全新超级卡车的升级体验。
○图丨欧曼EST-A
在这合作的几年里,福田戴姆勒的成绩在所有合资公司中,算得上是耀眼的,而且这成绩还在继续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双方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占有率。
很多了解欧曼的卡友肯定会有疑问,欧曼现在使用的发动机不是奔驰的,而是福田康明斯的,这是为什么呢? 2012年,福田与戴姆勒-奔驰合作时,就已经计划要在2014年生产490马力的戴姆勒OM457发动机。
双方商定,福田戴姆勒生产的欧曼卡车将配备OM457发动机,由戴姆勒-奔驰来提供技术支持,预计发动机每年产能为4.5万台。
○图丨奔驰大马力发动机
但事与愿违,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随后,福田董秘办就向媒体透露该计划出现了变动。
或许是福田早已有预感与戴姆勒-奔驰生产发动机不会如此顺利,在2014年4月8日,欧曼GTL发布的同时,还曝光了福田康明斯ISG发动机,满足国四及国五的排放标准。
这消息一出,让人始料不及。
福田康明斯早在福田与戴姆勒-奔驰合作前的2008年3月26日成立,此后一直是以研发小马力发动机为主,主要为福田轻卡提供发动机。
Isg发动机的出现,也意味着福田摆脱了依靠潍柴大马力发动机的局势。
此后,欧曼以搭载了康明斯发动机为主,福田与戴姆勒-奔驰计划的国产奔驰发动机也一直不见新的消息。
编后语
家哥认为,目前的卡车市场中,销量高的都是性价比高或者质量好的,而恰恰欧曼占据了这两点,日后的福田戴姆勒的发展肯定会更
上一层楼,福田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物流提供移动出行方案,而戴姆勒-奔驰是全球商用车领导品牌,双方的合作会给国内卡车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