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散记
- 格式:doc
- 大小:5.46 KB
- 文档页数:3
回乡见闻回乡见闻(一)“五一”长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家乡??枣阳市吴店镇。
听爸爸妈妈说,吴店本只是枣阳市南部的一个小乡镇,贫穷而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梦中的小山村已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我第一次回到家乡,对家乡充满了新奇与疑惑,爸妈口中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呢?我张大惊奇的双眼,认真地寻找着,仔细地倾听着┉┉找到了!找到了!一走进吴店,我就发现爸爸妈妈口中那昔日垃圾成堆、野草丛生的乱土岗,已经变成了宽广的休闲广场,五彩斑斓的地砖、设施齐全的健身器材、摇曳的杨柳、面带微笑的人们,构成了一副静谧、美好的图画。
广场中心巨龙腾飞的大型建筑,标志着吴店正一步步走向繁荣。
听到了!听到了!我听到了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听到了培训班里敲击键盘的声音,家乡的人们用摸惯了锄头的双手,认真而笨拙地写着、画着;用那沙哑而不标准的普通话跟着老师读着、说着。
他们用全部的身心描绘着他们的理想、述说着他们的希望。
找到了!找到了1过去泥泞不堪的小路不见了,破旧的茅草屋也没影了,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路边一栋栋高楼和私人别墅拔地而起,屋内,彩电、冰箱、音响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守着自己贫瘠的土地勤扒苦做,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日子。
而如今,他们靠着科学种植和先进的网络技术,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们的许多产品,如香菇、茶叶等,还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许多企业也慕名购买。
听到了!听到了!听奶奶说,吴店的白水寺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
家乡父老们抓住这有利条件,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召开同乡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参观。
这不仅扩大了吴店的知名度,而且还带动了经济的前面发展。
吴店一跃成为枣阳市最富裕的乡镇。
我找呀找,越找越兴奋,越找我对家乡的爱越深;听呀听,越听越激动,越听我对家乡的变化越吃惊。
通过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仿佛看到了祖国奋力拼搏的昨天,蒸蒸日上的今天和辉煌灿烂的明天。
20年后回故乡优秀作文(精选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年后回故乡优秀作文(精选15篇)20年后回故乡优秀作文(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回乡记散文回乡记散文(通用4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乡记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乡记散文篇1当火车驶入故乡时,扑面而来的黄土坡将人纵情环抱,我且惊且喜便又看向窗外,就像久行的农夫卸掉担子后环顾着山川,那种感觉是让身心都有了跳跃的冲动。
不,比农夫还要振奋,那简直是个撒欢的孩子,心都早已扑腾起来,打着旋往老榆树的怀中去了。
正神往间,却看到邻座那个花白头发的老乡有了动静,喉结耸动眼窝濡湿,双手轻轻颤着嘴巴微微张着,携着长长短短的鼻息引颈看着窗外。
那一往情深的样子,那千言万语的神态,以及他背负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伤,都叫人觉得他早已跪倒在这绵延的黄土坡下——这沉重的故乡啊,几回梦里都泪湿了枕头。
我收回了目光。
不能再窥看这脆弱的老人,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欢腾里吧,他悲,我喜,却都是赤子的情怀呀。
妈妈见我第一面,就说我白了,还胖了一点。
老天,我终于白了!还胖了!闻此言,顿觉自己一年没有白干。
高兴之余不免想一想,饮食无变化,怎么就白而且胖了?纳闷半天终得正解:苹果!单位发的苹果!又想起西谚说每天一个苹果不用看大夫之类的话,遂大彻大悟,赶紧打开礼盒,一人一个先吃着。
又跑到街上去,可惜没一家有我黄灵苹果的姿色,游荡半日只能胡乱买些回去,一大遗憾。
然后,用妈妈的话说,那是包一扔就脚不沾地的往外跑,我是回家看朋友来了。
其实妈妈不知道,朋友乃是组成故乡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朋友,故乡要缺失重要的味道。
所以我的心急火燎有据可循。
妈妈也大度,只提出两点要求:亲戚家要去拜年,晚上要回家睡觉。
我满口应承着赶出门去。
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同学们一个个眸子放光的来了。
我提议去学校转转,有人便说学校玩不成不去,于是,先火锅城后KTV,云蒸雾罩声嘶力竭。
我无歌喉,只能躲在暗处看他们深情演唱,那几个要好的却都默然同坐,燃不起来的眼神瞟着麦克风。
还乡杂记的感想100字左右怎么写
摘要:
1.概述回乡的背景和心情
2.描述家乡的变化和印象
3.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4.探讨回乡的感悟和思考
正文:
回乡的路总是让人期待又紧张,离开家乡久了,总是想知道家乡的变化。
踏上熟悉的土地,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家乡的变化让我惊叹,新建的道路、高楼拔地而起,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城市。
然而,在这些变化中,我也找到了那些熟悉的景致,那些陪伴我成长的记忆。
走在家乡的街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如今,我们各自奔忙,很少有机会回家,但是家乡的美好记忆一直在我心中。
回乡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了人生。
离开家乡,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珍惜家乡的美好。
家乡,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应该忘记家乡的恩情。
这次回乡,让我更加热爱家乡,更加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为了自己,为了家乡,为了那些关心我的人。
回乡之旅作文(通用10篇)回乡之旅作文1今天是元月二十三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要过年了。
我们一家踏上了通往老家麻城的列车,看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
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两年的时间,今天终于来到了。
我兴奋地一夜睡不着觉,还喝了一满杯茶,连闭上眼睛都很难办到,只有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等待着。
凌晨三四点钟,我们动身了,准备也东西出发了。
先坐上一辆的士前往火车站。
一路上,灯光闪烁,外面静悄悄的,边个人影都看不见,只有一辆辆同租车在马路上行驶着,差不多过了半外小时,我们来到候车室。
k390次列车5:14分开车,将近5:00,我们就检票进站了。
车上的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多,我们要上11号车厢早已人满为患了,只好被安排上了13号车厢。
这里照样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门口挤满了人,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车厢里面来,打了个空地站着。
人还在不停地上,我都快被挤得喘不过气来了。
终于列车开动了,人群才渐渐地安定下来。
车上开着暖气,感觉有点闷得慌。
现在还是夜晚,所以窗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火车在飞快地行进着。
天渐渐地亮了,乘客们也陆续醒来,忙着刷牙洗脸,这时火车上的餐车也开了过来,本来走道就很窄,站满了人,餐车、行人来来往往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呀!车上人挨人,人挤人,上厕所都很麻烦。
到已经大亮了,窗外的景色可真美呀!青青的山,一座连一座。
一望无际的田野,稻子已收割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子。
铁路两旁都是自家盖的三层小楼,原来的土瓦房已不见踪影。
空气是那么清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好像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美丽画卷。
经过长达六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回到麻城了。
我心里情不自禁地大喊:“老家,我回来了!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回乡之旅作文2倒数着时间,收拾着行李,一张小小的车票,一列长长的火车。
我便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旋转的车轮,旋转的车轮,夹杂着我复杂的心跳,是思念,是激动,还是期待。
回家的路,总是那么漫长。
火车开过了一站又一站,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着……终于,我回到了所热爱的故乡。
回乡记作文600字回乡记作文600字四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乡记作文600字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回乡记作文600字篇1孙悟空保唐僧西游已经一千多年,天长日久不免想念起自己的家乡——花果山。
他听说近年来东土大变样,繁荣景象远胜于唐朝。
于是,他向如来佛请了假,要回花果山看看。
孙悟空一个筋斗从天宫翻下来,到了树精的家。
树精们胆战心惊地说:“大大大大大圣,您您您回来啦!”孙悟空瞪了瞪树精们,然后笑眯眯地说:“不是,俺老孙是要回去看看俺的花果山。
”树精们总算安下心来了。
树精们对孙悟空说:“那赶快去,别耽误时间。
”孙悟空说“俺老孙去也!”一下子飞到了东海龙宫。
“老龙王,老龙王,俺老孙来了!”老龙王说:“大圣回来了啦……”孙悟空神气地说:“俺老孙来了怎么不给俺老孙倒酒呀?”老龙王说:“快快给大圣倒酒。
”孙悟空大摇大摆地走到龙王位上吃桃子。
老龙王说:“干杯,大圣啊,无情为了我们也没啥准备,请大圣谅解。
”孙悟空无所谓地说:“没事,俺老孙也是知道你老龙王是有心的,俺老孙也不多呆了,再见!”一下飞回了花果山。
孙悟空从云端往下望,花果山果然有所不同啊,清清的水流,鲜美的果子,鸟语花香,而且已经被人们开发成旅游胜地,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卫生,基础设施完善,景区管理规范有序,山中古树参天,名胜古迹众多,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布山中……一位猴孙看见孙悟空来了,欢天喜地地说:“大王,大王,您回来啦!我们可想死您了!您看看,现在的花果山已经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人们以《西游记》为主题把这里开发成风景区。
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美丽的风景:娲遗石——大王您的出生地、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诩诩如生的唐僧崖,以及七十二洞、定海神针、仙砚、拐杖柏、晒经石、团圆宫等,特别是水帘洞更是名闻遐迩……美不美,大王?”孙悟空欢天喜地地说:“美,美,让我们以后把花果山变得更美!”孙悟空在这里住上了一个多月,才依依不舍地回天宫继续陪伴唐僧向西域取经去了。
第1篇随着时光的流转,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离家多年。
在这漫长的求学路上,我历经了风雨,见证了成长。
而这次暑假,我有幸回到久违的家乡,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家乡的变迁当我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曾经破旧不堪的房屋,如今已变成了高楼大厦;曾经泥泞不堪的路面,如今已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
家乡的发展让我深感欣慰,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二、亲情的珍贵回到家乡,我最想见到的人就是家人。
在漫长的求学路上,我很少有机会陪伴家人,这次回乡,我得以弥补这份遗憾。
在与家人的相处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
每天早晨,妈妈都会为我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在家的日子,爸爸会陪我聊天,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而奶奶则会坐在门口,微笑着望着我,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关爱。
三、乡愁的滋味在外的日子,我时常思念家乡。
这次回乡,我终于体会到了乡愁的滋味。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仿佛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向我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每当夜幕降临,我总会想起家乡的星空。
那片星空,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而如今,我只能在梦中再次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四、责任与担当回乡期间,我参加了家乡的公益活动。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建设家乡的重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成长与收获这次回乡,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还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
同时,我也明白了,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成长。
六、展望未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会珍惜与家人的时光,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日子。
总之,这次回乡让我受益匪浅。
家乡的变迁、亲情的珍贵、乡愁的滋味、责任与担当,都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回乡趣事作文(通用21篇)回乡趣事作文(通用21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乡趣事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回乡趣事作文篇1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了四川泸洲的农村老家。
这是我第一次去农村,对那里弯弯的小路,层层的梯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感觉是那样的新鲜。
你瞧,水田里有鸭,有鹅在快乐的戏水:池塘里,人们在欢快的捕鱼:房前屋后总有鸡群在不停地寻找食物……这些事太有趣了,更有趣的是有两只可爱的小猫也和我交上了“朋友”。
这两只小猫咪一只是浑身白白的毛,有点淡黄色的点点,名字叫做小白:而另一只小猫是全身黑黑的毛,只有脚是雪白雪白的,名字叫做小黑。
中午,我吃完了饭,就把两只小猫抱到门外面去玩了。
我把它们放在一条线上,想让它们比赛跑步。
我一松手,它们便像听懂了我的话似的跑了起来。
可是还没跑到四米,它们就不听话了。
小黑不停地往回跑,小白却不停地转圈圈,这可急坏了我。
于是,我把两只小猫咪拉过来往前推着跑。
终于,它们总算开始跑了。
只见两只小猫咪互相对视,你追我赶,速度不分上下。
一会儿小白领先,一会儿小黑领先。
快到终点了,我也激动地为小猫加油。
可谁知,两只小猫咪好象偏偏和我作对,又不听话,停了下来。
这次我生气了,各轻轻的踢了它们一脚,它们害怕了,便又句许跑了起来。
到终点了,小白获胜了。
小白“喵――喵……”地叫着,得意洋洋。
而小黑却不服气,对小白又抓又蹬。
我看着它们,忍不住笑出声来。
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可两只小猫咪却在窗台上叫个不停。
爸爸把窗户打开后,它们竟然跳了进来,跑到我的床边,躺下睡觉了。
呵,它们还跟我有感情了呢!家乡真美丽,小猫真可爱!回乡趣事作文篇2假期到来了,有许多让我开心的事,但这一次回姥姥家,路上发生的事最有趣。
姥姥和姥爷住在乡下,位于山东威海的一座美丽的村落。
在这个小村落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和城市不一样的风景,骄傲的大公鸡,可爱的小狗,还有在田边摇头晃脑行走的老黄牛,都是我这个城里娃娃最喜欢的,所以当爸爸提议回姥姥家时,我一蹦三尺高,举双手同意。
第1篇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转眼间,我已经离开家乡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练,见证了社会的变迁。
近日,我有幸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感悟人生。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回乡感悟心得体会。
一、家乡的变化当我踏上熟悉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家乡的巨大变化。
曾经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如今已被宽敞明亮的楼房取代;曾经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如今变成了平坦的水泥大道;曾经简陋的农田,如今变成了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区。
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1. 基础设施改善回乡期间,我发现家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
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变化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家乡人民的共同努力。
2. 产业发展近年来,家乡的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农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而是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参与乡村旅游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来源。
家乡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优化,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文明建设家乡的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邻里关系和谐,人们安居乐业。
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家乡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蓬勃发展。
二、亲情与乡情的交融回乡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与乡情的交融。
家乡的亲人对我关爱备至,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同时,我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亲情的力量在漫长的岁月里,亲情是我前进的动力。
回乡期间,我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关爱。
父母为我操劳了一辈子,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关心我的生活。
兄弟姐妹们相互扶持,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努力。
这份亲情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家人。
2. 乡情的力量家乡的乡情是我前进的信念。
回乡期间,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
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这种乡情让我深感自豪,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母亲,一人在乡下守着10间老屋,守着空巢,长大的儿女,燕子般一个个飞走了。
多次劝她与我同住,她就是不肯。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那是她劳碌了一生的窝巢。
住在城里的我,时常回家,找一下乡村味,寻一下童年记忆,享受一下母爱,感受一下母子情。
去年暑假开始后,外出学习和开会,读高中的女儿进暑假补习班,一直忙到今天,才有时间与女儿一起顶着毒辣辣的骄阳,在热气腾腾的天地蒸笼里,骑电动车,一路汗水地下乡、回家看母亲,给怀旧情结施点肥。
满头大汗的我们一回老家,母亲脸上乐开了花,嘴里一个劲地说:叫你不要买菜,你偏要买。
看得出,母亲是难得的这么开心。
女儿则拿着数码相机,到处兴奋地拍着。
不愁吃不愁穿的母亲不缺钱,缺的是亲情,需要的就是我们常回家看看。
这歌,就是空巢老人的心声啊!
哥哥开着好几个超市。
开心的母亲,依然那么好强,六十多岁了,还帮哥哥掌管着一个超市。
我们回家后,不按时按点就餐的母亲,总会满面地笑容地,劲头十足地忙碌饭菜了。
家里的黄狗,是母亲相依为命的伴,也跑出来看热闹了。
黄狗与我不太熟悉,没有迎接的摇头摆尾,也没有敌意。
走进堂屋,那个生活二十多年的老屋,坐下后稍息时,一个黑而大的蚊子,一个不断变异后的蚊子,却偷偷地瞄上了我,在我不注意的情况下狠狠地叮咬了我,今年还是第一次被蚊子咬。
哎,家养的蚊子不似黄狗,不懂待客之道。
对待这些损人利己的害人的蚊子,我也没有手软,一个反击就胜利了,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胜利。
拍死了蚊子之后,我一直用手驱赶着,时刻防着它同党的报复,没有给它们第二次偷袭的机会。
蚊子,勾起我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住在乡下老家,经常与蚊子打交道,上演你死我活的对抗赛。
自从住在城里,很少接触到蚊子。
蚊子的概念,好像从视野中消失一样。
母亲下厨炒了几个家常菜,整日以收音机为伴的母亲说,这菜没有污染,没有添加剂,也不是转基因的,都是自己种的,绝对环保,绝对绿色。
母亲,在收音机的帮助下也与时俱进了。
开始吃饭时,在邻村的妹妹不知道我们回家,给独自一人在家的母亲送饭来了。
母亲,一直是儿女们的牵挂。
吃罢饭之后,我午休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下午3点半左右,太阳不太暴躁了,母亲让我在家看店,她要到地里去施肥。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对那片自留地恋恋不忘。
我这人不会农活,也不会烧煮等活,帮不了母亲的忙,只是书生一个,俨然把自己当客人看待,这可能也是母亲娇惯我留下的后遗症吧。
小时候,整天担忧温饱问题,父母原先种着十几亩地,始终也没有摘掉贫穷的帽子。
现在,家里只剩下不到一亩田了,虽温饱不愁,但是,我却担心,经济的飞速发展吞噬了农民的命根土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给了母亲许多故事和希望。
如今,绝大多数乡村人都涌进了城里,留守乡村的人少了,没有我小时候那么热闹了。
乡下的超市生意清淡,没有多少顾客。
在家暂时帮着看店的我,难得地闲着没事,也无杂念,尽情地放牧自己的感觉器官,享受乡村之景之美之乐。
远眺,稀稀疏疏的白墙红瓦的民居,散落在水泥路为经纬的框架之中,一些乔木、灌木、绿草点缀其间,彰显着乡村原生态之勃勃生机,没有高楼大厦之伟岸,没有城市之喧嚣,没有熙熙攘攘,没有汽油味没有工业污染,却有一方宁静,一份自然之态,一份原生态之美。
乡村里的狗和猫,很是懒散,一点吠的兴趣都没有,在气温高达35度以上的环境中,在水泥路上无拘无束地荡悠,像是给我上演一幕无声的话剧,展示一种和谐之气、安宁之境、无为之态。
静静地坐在门口,心静也不自然凉。
汗丝,从我身体中沁去、蒸发着,汇聚成汗珠,蚯蚓般地给我滑过的感觉,给我一种流畅。
三五只麻雀,不知从那个树梢飞出,跃入我的眼帘,在离我三米左右的水泥地上,企鹅般地安详地行走、自由地跳跃、快乐地鸣叫,表演一番之后,又飞跃上树梢,一会儿又兜着圈地飞翔着,一会儿又在草丛中跳跃着行走,似乎在寻找生命似的。
鸟儿,在向我炫耀它们的无拘无束,向展示着无欲之生命态,向我传递着没有恐惧、没有暴力、没有尔虞我诈下的自由自在。
人总是喜欢恋旧的。
儿童时,在雪地上诱捕麻雀、在夜里去芦苇滩捕鸟的往事,电影镜头似地闪过。
来人了,鸟儿的表演谢幕了,从我视线中消失了。
顾客走了,我又无事了。
眼前的绿色,成了我的关注。
在一片绿色中,门前的梨树,是几年前栽的,如今,竟然开始结了两个梨子。
我不在乎梨的多少,在乎自己载种的,在乎自己付出的收获。
梨树旁的杂草丛中,朵朵丝瓜花、南瓜花,粉丝丝的,肥嘟嘟的,香馨馨的,油画似地点缀在一片绿色背景中,显得格外撩人眼帘,分外妖娆,彰显生命的旺盛。
几只花蝴蝶,花朵的媒婆,黑中加黄加红加白,上下飞舞,像是在绿色背景下表演一种舞蹈,飞舞着生命的活力。
一只无知的苍蝇,在我不注意间,停在我的记录美景的笔杆上。
我一动,苍蝇便很识趣地寻找其他的玩伴了。
蚊子,也午休结束了,开始劳作了,嗡嗡地在我小腿旁不怀好意地转悠,伺机下嘴,被我用扇子驱赶出境。
小时候,对付蚊子,一般用稻草焚烟来熏除,用蚊帐来阻挡。
住在城里
的高楼,少有蚊子光顾。
地面上的蚂蚁,七八只左右,在水泥墙脚旁,转悠和忙碌着,像是游乐场中开了电源的碰碰车的袖珍版。
蚂蚁,静观蚂蚁,有了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的夏天,坐在地上玩泥巴的我,时常把蚂蚁当玩伴;长大后,生活的压力,让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闲暇,当蚂蚁的粉丝。
童年的趣事,童年的乐趣,在平淡的、忙碌的生活中消磨殆尽。
下午的酷暑,催生了几声知了的吱吱声,奏响乡村之籁。
但是,没有我孩童时那么喧嚣,那么激烈。
小时候,捕知了玩、找知了壳换零花钱的场景,似梦又似雾地,在我脑海萦绕,成了我的童趣的一个基因。
不远处,隐隐地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悠悠的飘着。
乡村的老人,怀旧情结浓,仍然喜欢听收音机。
收音机,是他们消闲的零食,也是他们无聊的口香糖。
突然,躺在树荫下的黄狗,一跃而起,摇头摆尾地向路口奔去。
原来,母亲骑着电动车回来了。
黄狗,在母亲的车旁,忙前窜后地欢快着。
狗,最通人性,也最忠实。
黄狗迎接完母亲之后,自己又躲到屋里的水泥地上躺着了。
浑身汗水的母亲,下车之后,习惯性地拎着一水桶,到井里打了一桶水,洗洗脸,冲冲脚,又把多余的井水将门前的水泥场冲了一下。
这是她几十年的生活习惯。
傍晚时分,天空开始灰蒙蒙了,大片大片的乌云伙同着风,开始表演了,一场阵雨按照天气预报和蚂蚁的提醒下快要登台上场了。
我赶紧回到自己的巢。
回到家,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一字一字地数着乡村情结,一丝一缕地珍藏着乡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