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 中图版
- 格式:pdf
- 大小:64.28 KB
- 文档页数:1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 课汉字的演变中图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五十八第1题【单选题】2002年6—7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发现了36000多枚秦简。
这些秦简上的文字最可能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草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医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B、张仲景C、华佗D、扁鹊【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他生活在东汉时期,所著《伤寒杂病论》收选了300多个药方被尊为“众方之祖”,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A、李时珍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被称为“医圣”的名医是( )A、华佗B、张仲景C、祖冲之D、蔡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2005年11月,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
你知道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谁?(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蔡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书籍《天工开物》中记录了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
该项手工技术是( )A、制作火药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为了纪念( )A、扁鹊B、屈原C、鲁班D、李冰【答案】:【解析】:第8题【改错题】以下各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订正①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老师:“不少历史知识都用到‘最早’二字,你知道的有哪些?”②小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北京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我国最早的国家是夏朝。
”③张三按《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法给他的父亲服用“麻沸散”减轻了病痛。
④小华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对商朝创业史做了全面调查。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 课汉字的演变习题精选第九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A、1500年B、半个多世纪C、1600年D、1700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阅读史书是了解历史的基本途径,有可能被《史记》和《资治通鉴》共同记载的事件是( )A、焚书坑儒B、大运河开通C、经济重心的南移D、玄奘西游【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A、《春秋》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又编制了如图所示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宋应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B、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C、晋楚之战后,晋文公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麻纸的发明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蔡侯纸的发明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4年10月7日,云南的景谷地区发生了6.6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进行了积极救援。
如果在中国古代,你可以通过什么仪器知道景谷地震?( )A、筒车B、水排C、地动仪D、楼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经考古证实,我国造纸术发明于( )A、西汉B、秦朝C、战国时期D、东汉【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A、武王伐纣B、齐桓公称霸C、班超经营西域D、焚书坑儒【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 课汉字的演变中图版课后练习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B、出使西域归来C、写了《伤寒杂病论》D、东渡日本成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天工开物》记录了中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
如下图,该项手工技术是( )A、制作火药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A、1500年B、半个多世纪C、1600年D、1700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各项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①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②雕版印刷品《金刚经》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蔡伦改进造纸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佛教输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包括( )A、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结合,逐渐中国化B、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佛教寺院遍布大江南北D、产生了道教【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九章算术》②《齐民要术》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④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个东汉的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 )A、《缀术》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3 课汉字的演变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端午时节,海内外华人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湖湘文化的开启者( )A、屈原B、贾谊C、周敦颐D、王船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就是( )A、《史记》B、《汉书》C、《通典》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 )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②武王伐纣③陈胜、吴广起义④商鞅变法⑤焚书坑儒⑥班超出使西域⑦文景之治⑧城濮之战A、①②⑤⑦B、②③④⑤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③⑤⑥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们了解中古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史实是( )A、秦王扫六合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史记》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提倡和扶植的主要原因是( )A、传播者的努力B、老百姓的喜爱C、佛教教义有利于封建统治D、佛教地位的重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B、《史记》C、《齐民要术》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右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5.3《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含答案)汉字的演变一、甲骨文与金文1.甲骨文(1)出现时间:商朝。
(2)概念: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3)记载内容:所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对打仗、祭祀、疾病、生儿育女、庄稼收获等的占卜。
因此,甲骨文又叫做“甲骨卜辞”。
(4)意义:甲骨文的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推到了商朝。
2.金文(1)出现时间:商周时代。
(2)概念: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是金文。
(3)意义:是研究商、周历史与文字的重要资料。
二、小篆、隶书和楷书1.小篆(1)时间:秦朝。
(2)出现: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标准写法,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2.隶书秦朝在民间都使用隶书。
小篆演变为隶书后,象形面貌完全消失。
从此,汉字告别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的行列。
3.楷书东汉时,隶书又演变为楷书。
魏晋南北朝后,楷书成为汉字的主要书写字体。
与楷书并行的还有草书和行书。
【问题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你能简述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吗?探究: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起源传说的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到半坡出土的彩陶盆的刻画符号、文字萌芽;甲骨文的发现,标志着汉字的形成,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并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之后汉字经历了金文(商周青铜器铭文)、小篆(秦统一后规定的标准文字)、隶书(秦统一后民间流行的一种简便文字)、楷书(东汉时期出现,后成为我国的标准字体)的发展历程。
【问题2】汉字在我国历史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探究:汉字发展有其悠久的历史,在世界文字史上独具一格。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特别是它形象的表达方式,意寓深远的含义,折服了无数人。
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形声表意方块字,且经久不衰。
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1.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在博客上写下网络文字来记述自己的多彩生活。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铜字D.楷书2.下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A.隶书B.楷书C.小篆D.大篆4.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对应的时间:(1)甲骨文的出现:________(2)小篆的出现:________(3)隶书演变为楷书:________(4)楷书成为汉字的主要书写字体:________参考答案: 1. 答案:A2.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甲骨文出现的朝代——商朝。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 课汉字的演变中图版练习题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2016年8月13日,《中国教育报》在报道南阳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情况时,特意强调“南阳是豫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孕育出商圣、科圣、医圣、智圣等无数圣贤先哲。
”这里所说的“医圣”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扁鹊【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救治病人的故事,你会联想到中国的“医圣”是( )A、华佗B、张仲景C、张衡D、司马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下图所示的两部史学名著中,下列人物的有关活动都有可能查阅到的是( )A、黄帝B、汉高祖C、隋炀帝D、唐太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
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B、《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C、《水经注》与《金刚经》D、《史记》与《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麻沸散B、改进了造纸术C、下西洋D、最先使用“石油”名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谚语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说明了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你知道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何时( )A、夏朝B、商朝C、战国D、西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被鲁迅先生赞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是( )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后汉书》【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韩非子B、孟子C、荀子D、孔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资料范本【2020】精选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 3 课汉字的演变巩固辅导第六十五篇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2020年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3 课汉字的演变巩固辅导第六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
我国测定一年分为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B、战国C、西周D、商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 )A、司母戊鼎B、秦始皇陵兵马俑C、云冈石窟D、龙门石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通过什么途经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 )A、丝绸之路B、战争C、商人的来往D、秦统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戮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中的这段话是讲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的活动,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这位诗人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20xx年11月,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
你知道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谁?(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蔡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东汉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介绍说:它原名《太史公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3 课汉字的演变习题精选第五篇第1题【单选题】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几位同学因课堂没有听清楚老师所讲的关于造纸术的内容,下课后互相讨论,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A、华华: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明明: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军军: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冬冬: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组合有错误的一项是( )A、蔡伦──“蔡侯纸”B、贾思勰──《齐民要术》C、张仲景──“五禽戏”D、王羲之──《兰亭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位老人每天都要练习一套表现虎、熊、鹿、猿、鸟形态的体操,请问这套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学家创编的?(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我国本土宗教是( )A、道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
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孟子B、司马迁C、孔子D、屈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它大约出现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一直被历代医学家所珍视,是重要的医学瑰宝。
在医学界同样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B、扁鹊C、华佗D、张仲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19年精选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3课汉字的演变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对如图描述的技术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B、发明者是西汉的蔡伦C、带来书写材料的革命D、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物质条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秦始皇兵马俑是以步兵、骑兵还有( )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A、车兵B、仆士C、弓箭兵D、轻兵【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它是( )A、《汉书》B、《资治通鉴》C、《通典》D、《史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相传端午节源于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 )A、王船山B、贾谊C、屈原D、曾国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应该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曹操【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戏剧的源头是( )A、傩仪B、南戏C、杂剧【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是出土于甘肃放马滩,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经考古专家研究,这张用麻做的纸制造于(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早期D、东汉早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表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学思结合B、温故知新C、态度诚实D、因材施教【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A、蔡伦——“蔡侯纸”B、张衡——地动仪C、张仲景——“五禽戏”D、王羲之——《兰亭序》【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3 课汉字的演变复习特训第四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
请判断,这种纸应该不早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
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灸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对此你马上会联想到“神医”( )A、张仲景B、蔡伦C、华佗D、郦道元【答案】:第4题【单选题】“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毕升B、蔡伦C、李时珍D、宋应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A、1500年B、半个多世纪C、1600年D、1700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
下列图片(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屈原B、孔子C、扁鹊D、孟子【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汉字的演变
一、甲骨文与金文
1.甲骨文
(1)出现时间:商朝。
(2)概念: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3)记载内容:所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对打仗、祭祀、疾病、生儿育女、庄稼收获等的占卜。
因此,甲骨文又叫做“甲骨卜辞”。
(4)意义:甲骨文的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推到了商朝。
2.金文
(1)出现时间:商周时代。
(2)概念: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是金文。
(3)意义:是研究商、周历史与文字的重要资料。
二、小篆、隶书和楷书
1.小篆
(1)时间:秦朝。
(2)出现: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标准写法,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2.隶书秦朝在民间都使用隶书。
小篆演变为隶书后,象形面貌完全消失。
从此,汉字告别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的行列。
3.楷书东汉时,隶书又演变为楷书。
魏晋南北朝后,楷书成为汉字的主要书写字体。
与楷书并行的还有草书和行书。
【问题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你能简述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探究: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起源传说的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到半坡出土的彩陶盆的刻画符号、文字萌芽;甲骨文的发现,标志着汉字的形成,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并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之后汉字经历了金文(商周青铜器铭文)、小篆(秦统一后规定的标准文字)、隶书(秦统一后民间流行的一种简便文字)、楷书(东汉时期出现,后成为我国的标准字体)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