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危险岗位安全风险告知牌
- 格式:docx
- 大小:391.11 KB
- 文档页数:2
危险源名称
风险等级■高等□中等□一般危险因素事故诱因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爆 炸1.空压机运行中出现超压、超温
未及时处理;
2.违章操作;
3.空压机或储气罐安全附件失灵
、安全联锁装置失效导致爆炸;
4.承压元件损坏或有缺陷,自身
承压能力降低导致爆炸;
5.螺杆缺油导致高温、卡死、断
轴;
6.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未持证上
岗。
危险源风险告知牌
空压机
控制防范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安全教育,熟知岗位危
险源及其防范措施,管理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
岗;
2.厂务人员在开机前必须对设备安全性进行确
认,如有异常及时报修,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3.厂务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措施,并应与压缩空气使用部门联系;
4.应定期检验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等。
注意事项。
危险因素责任部门:生产科责任人: 电话:应急电话:(厂内) (厂外)火警119/急救1201.机械伤害;2.容器爆炸;3.噪声伤害;4.窒息;5.其他伤害。
空压机房1、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保持作业场所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按规范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做好巡检。
4、做好室内隔音处理。
5、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定期检查检测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等附件,保障安全装置有效。
6、设备运行期间禁止人员长时间停留。
7、工作人员按规范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8、落实区域安全巡检工作,查看压缩机、储气罐等设备是否正常。
9、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1、发生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上报厂长室,启动应急预案;
2、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3、当发生储气罐泄露、爆炸时,首先要对该区域进行隔离,制定应急处置
方案实施救援;
4、当发生火灾时,切断设备电源,利用周边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对周边位
置进行疏散警戒保护,当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组织厂区义务消防队实施灭
火。
5、及时拨打厂外应急电话,请求厂外救援力量。
6、迅速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
空压机房安全风险告知牌
车间名称管控措施
警示标志应急措施
常规防护措施特殊防护措施。
4-空压机岗位风险点告知牌空压机岗位风险告知牌
安全风险告知1、空压机进风量大,四周空间小,影响出气量。
2、空压机机头、油缸等温度高易烫伤人.
3、空压机储气罐内高压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4、空压机检修时突然开启,易造成设备、人员伤害.
安全风险防范1、检查并清除空压机及所属机电设备周围的阻碍物。
2、员工进行空压机检修时必须佩戴耐高温手套.
3、平时加强巡检,发现空压机渗油必须停机检修,同时要卸载排空储气罐中的压力。
4、空压机检修时必须断电,挂牌:“有人工作,严禁合闸”,停送电、挂牌专人专职。
工作流程1、未经专业人员的许可,不得随意改动机器的结构和控制方式.
2、周围环境中不得存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气体。
3、该设备有自动开停机功能,故维修或调整机构之前,必须停机卸压,并切断电源。
4、起动前应对电机旋向和润滑油油位作检查.
5、起动时严格按“开、停机程序”进行,做好参数的记录.
6、运行中发现控制面板有报警信号或其他异常情况(如噪声、漏油等),应立即停机卸压,切断电源,对相应部位作检查,为排除故障前,不得开机运行。
7、维护和保养按说明书进行.
警示标识。
危险因素责任部门:生产科责任人: 电话:应急电话:(厂内) (厂外)火警119/急救1201.机械伤害;2.容器爆炸;3.噪声伤害;4.窒息;5.其他伤害。
空压机房1、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保持作业场所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按规范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做好巡检。
4、做好室内隔音处理。
5、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定期检查检测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等附件,保障安全装置有效。
6、设备运行期间禁止人员长时间停留。
7、工作人员按规范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8、落实区域安全巡检工作,查看压缩机、储气罐等设备是否正常。
9、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1、发生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上报厂长室,启动应急预案;
2、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3、当发生储气罐泄露、爆炸时,首先要对该区域进行隔离,制定应急处置
方案实施救援;
4、当发生火灾时,切断设备电源,利用周边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对周边位
置进行疏散警戒保护,当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组织厂区义务消防队实施灭
火。
5、及时拨打厂外应急电话,请求厂外救援力量。
6、迅速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
空压机房安全风险告知牌
车间名称管控措施
警示标志应急措施
常规防护措施特殊防护措施。
XXXXXX有限公司空压机操作岗位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空压机操作
风险因素1、违章操作电箱,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未穿待防护用品可能导致烫伤伤害
3、作业过程可能有气体冲击伤害;
4、作业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爆炸伤害;
5、私自拆除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6、疲劳作业、带病作业等,可能导致伤害;
7、其他违章作业,可能导致伤害;
8、无证作业,可能导致事故。
风险点编号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
事故类型触电、机械伤害、烫伤、爆
炸、其他伤害
风险管控
措施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需熟悉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3、按公司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4、严禁拆除设备安全防护罩等安全设施;
5、更换安全阀、压力表等部件时必须停机,并先释放罐内压缩空气;
6、空压机四周确保通风良好,以防过热;
7、定期参加公司安排的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8、设备异常时要报告车间领导和生产部,严禁私自处理。
责任部门生产车间责任人车间负责人
岗位作业人员
警示标志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事故后,立即进行呼救;
2、同时立即关闭设备,切断电源;
3、通知公司管理人员,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4、根据事故类型按事故应急处置卡进行应急处置抢救,严禁盲目施救;
5、当事故较大,失控时应立即疏散人员,进行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