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1导论
- 格式:docx
- 大小:22.47 KB
- 文档页数:6
世界文明史1、何谓“文明”所谓“文明”:是指具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类(这个整体一般包括若干个同类型的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2、文明形态一般具有三个侧面(三个特征):即:经济、政治与文化。
(1)具有使用和制造的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2)依赖和凭借的社会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制度);(3)渴望和追求的情感慰籍(包括一切精神享受)。
3、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文明和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对象世界文明史主要研究从三百多万年前人类出现——当代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
包括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各文明形态的产生、发展、冲突和消融及其在物质生活方式、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通过研究世界各文明形态的发展进程、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性、规律性。
三、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和方法1、意义1)系统地、准确地理解人类文明多样化的进程,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 2)增强应对文明挑战的思辨能力;第二章古代东方文明1、了解和掌握亚非主要国家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消融的历史概况及在物质和精神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理解:(1)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发展的影响;(2)古代东方奴隶制度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的特征及形成原因;(3)上古亚非文明国家的文化成就。
3、教学重点与难点:古代东方各文明形态的基本特征思考题: 1、略述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2、试论古代埃及奴隶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内容;3、试列举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文化遗产。
4、扼要分析古代西亚国家政治变迁的脉络与宗教信仰的演变化趋势。
幻灯片1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
---马克垚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刘宗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胡锦涛1 幻灯片2世界文明史--导论●一、“文明”的概念●二、文明的内在要素●三、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四、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五、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六、参考文献2 幻灯片3一、“文明”的概念●1、“文化”和“文明”●(1)“文化”[c u l t u r e]一词源于拉丁语[C u l t u r a],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出现的。
含有耕耘、培植的意思。
●对““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3 幻灯片4●(2)文明[Civilization]一词也源于拉丁文[Civis],有“城市国家、公民的、国家的”的含意以及“civiltas”“公民资格”和“彬彬有礼”的意思。
●近代以来,“文明”一词的含义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即“教化的行为”,指人类社会从未开化到文雅的状态,也指人类社会进化的方式和阶段。
4 幻灯片5●(3)“文明”和“文化”的联系与区别●(1)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等同的两个概念。
在西方,许多人通常把“文明”与“文化”视为对偶词或同源对似词,“文明”与“文化”都指的是社会生活的方式或状况。
●(2)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区分,前者是物质进步的产物,后者则与精神领域的遗产相联系。
“文明”主要用来指谓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的方面,与技术因素相联系,是理性的方面。
“文化”则主要用来指谓审美的、宗教的和伦理的方面,如服饰、家庭婚姻、道德、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习惯、价值取向与观念,是“非技术因素”。
中华文明的特征1.“文明”与“文化”辨析答案3文明被认为几乎等同于文化。
这一术语,标志着在不同社会里、阶层里都分享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标准。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文化概念,“文化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其次,人类社会的不同,是因其各个民族、地区在信仰、道德或习俗上存在差异;最后,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复合体,以现在的话来说,文化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因而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都适应于这一领域。
2文明时常与狩猎采集社会有着很大区别,后者时常意味着原始。
这种区别时常包含道德优越的假定。
就启蒙时代思想家而言,文明的观念是与社会进步的观念交织在一起的,这是伴随自然科学兴起,理性逐渐战胜宗教而出现的。
1人们讨论各类文明时,经常使用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
文明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它摆脱了仅仅为生存而进行斗争的境地,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秩序优良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制度被赋予以等级组织为特征的技术发达与文化复杂。
因此,文明的概念不但被用来衡量社会的复杂性,也被用来衡量那些不够开化的人。
这样的社会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城镇或城市的出现;不断增加的、越来越特殊化的劳动分工;贸易、制造业和商业的发展;地方的和民族的政治、法律行政管理中心;以国家形态表现出来的政治组织;通讯体系:正式的宗教制度;冶金术的出现:高度发展的艺术、文学、音乐以及其他表现形式2.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特征一、绵延持久的文明传统。
尼罗河流域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利于古埃及国家的统一和长期延续。
他们差不多有1000年的时间一直过着和平稳定的生活。
在此期间,古埃及人以其丰富的资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埃及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因而能使其文明在持续近3000年的法老时代。
二、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以其辉煌的文化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世界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可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文化活动,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
它记录了许多伟大的文化事件和学术成就,并记录了人类的进步、对自然界的探索以及艺术、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发展。
早期文明早期文明的真正起点难以追溯,但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大约6000多年前的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在这个时期,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了伟大的文化和艺术,同时也构建了复杂的政府和社会制度。
这些文明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并为未来的文化和知识进步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之一。
在希腊这个小国家,有过最辉煌的文化。
人们在思考哲学的本源、政治体制之外,还创造了古典的艺术形式和诸多的文学精品。
这个时期将人类思想从宗教要求中逐步解放出来,真正引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几个世纪后,这些成果对欧洲艺术和文化领域还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文化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
这个时代,基督宗教在西方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对整个欧洲的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欧洲教会成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创造过很多的文化精品和学术成就。
也正是由于基督宗教的影响,艺术和建筑也进入了巨大发展时期,产生了许多重要作品和建筑。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从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期间的文化运动。
这个时期,欧洲艺术、科学和文化领域达到了巅峰,也成为全球文化和文化发展的转折点。
恢复并发扬希腊罗马文化精神是这个时期的主题,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各艺术、哲学、科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文艺复兴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重新定义了许多概念和思想。
近现代文化近代文化体现了许多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西方人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世界的本质,开创了现代化的科学体系,使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断提升。
这个时期看到了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改变生存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地了解了自身;同时利用工业技术,运用中学数理化知识,探究自然,也在物理、化学、医学、经济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一章1.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
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2、法老1.古埃及时期拥有绝对权威的君主,居于权利结构的顶峰2.他的意志就是法律3.他被奉为神或神的后裔,为专制统治提供依据4.被视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5.依靠强的军事力量对内专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6.第三王朝开始建设金字塔.3、美尼斯古埃及第一个法老,约公元前3000年底统一上下埃及,开创埃及第一王朝,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孟斐斯城4、象形文字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叶发明了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主要用于雕刻和宗教方面,后为实现现实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需要而化繁为简,先后形成祭司体和民书体。
4000BC 发明象形文字虽处表意阶段,但影响狠大。
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人创造22个字母,后来又派生出希腊字母,象形文字是现代欧洲一切字母直接或间接的源头。
5、木乃伊木乃伊,即干尸。
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
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
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
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
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
世界文明史导论课件 (一)世界文明史导论课件是一门介绍全球文明发展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探讨文明交流的历史进程以及各个文明对全球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
一、课程的重要性1.加深对历史发展的理解通过学习文明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进程和文化的演变。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文化差异和世界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2.拓展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各行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学习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能够拓宽个人的国际视野,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
3.提高文化认知水平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能够提高文化认知水平,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往,避免文化冲突或误解。
二、课程内容1.古代文明:介绍古埃及、古典希腊、古罗马、中华文明等古代文明,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
2.中世纪文明:介绍中世纪欧洲、伊斯兰和中国文明等中古文明,分析其政治、文化、宗教、知识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贡献。
3.近代文明:介绍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等近代文明,分析其影响和作用。
4.当代文明:介绍各大洲的当代文明,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探讨当代全球化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世界文明史导论课件时,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1.开放思维,客观分析:要学会开阔思路,理性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不要有主观偏见和成见。
2.注重历史背景,关注发展脉络:需要注意各个文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了解发展的原因和脉络。
3.对比思考,总结归纳:需要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总之,世界文明史导论课件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课程,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文化认知能力,提高历史发展的理解力。
只有掌握了较完备的文明史知识,我们才能透彻地理解人类历史进程,更好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世界文明史导言古希腊文明以及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我们研究世界文明提供了一个范本。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的文明演进,如同登山者从山脚攀登,高处眺望,并体会到历史演进的整体气势,即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
欧洲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经过了很长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才有今天的成就。
有些原始部落在“母系氏族”基础上形成血缘关系较近的部落,并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形成初期的奴隶制。
而后,又出现军事民主制度,公元前1000年左右,随着奴隶制的发展,私有制日益占据统治地位,建立起来一套以土地分封和财产继承为特征的贵族制。
至于王权的建立,则与希腊民主制度有关。
当时的雅典城邦已经高度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而其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主民主制度,恰恰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政治的民主和专制的演变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希腊人通过一个典型的政治史例,说明了罗马城邦国家是一个大型的多元化城市共同体,它具有共同意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彼此协调一致。
但罗马人仍然认为他们属于另一种文明——希腊文明,尽管他们认识到希腊人曾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还放火烧毁了城市,但在民族自豪感驱使下,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比希腊人高明。
另外,古代中国和埃及一直以来都被西方称为东方文明,尽管有不少希腊化的城市出现,却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文明。
不管是印度河流域文明,还是黄河流域文明,因为没有城市,所以只能归入农业文明;或者是恒河平原文明,因为缺乏城市,所以只能归入游牧文明。
而且,几乎每次碰撞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埃及文明被亚述人消灭;两河流域文明被波斯人消灭;古巴比伦文明被亚述人消灭……雅典城邦是一个政治自由的城邦,任何人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除了将领和士兵外,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均有选举权。
全体男性公民组成陪审法庭,负责裁决案件。
这样的政治环境保证了言论自由和思想独立,避免了政府机构沦为官僚主义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