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板张拉纵连施工技术交底书
- 格式:doc
- 大小:5.80 MB
- 文档页数:13
一、交底对象1. 施工单位全体张拉作业人员2. 监理单位相关监理人员3.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二、交底内容1. 安全注意事项1.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 严格按照检测机构检验、编号的配套组使用张拉机具。
1.3 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1.4 张拉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读表。
油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攫值。
发现油压异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
1.5 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千斤顶顶力作用线方向不有人。
1.6 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可作业。
1.7 施加荷载时,严禁敲击、调整施力装置。
2. 先张法施工要求2.1 张拉台座两端必须设置防护墙,沿台座外侧纵向每隔2~3m设一个防护架。
张拉时,台座两端严禁有人,任何人不得进入张拉区域。
2.2 油泵必须放在台座的侧面,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油泵的侧面。
2.3 打紧夹具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横梁的上面或侧面,击打夹具中心。
3. 后张法施工要求3.1 作业前必须在张拉端设置5cm厚的防护木板。
3.2 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千斤顶顶力作用线方向不有人。
3.3 张拉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的规定值。
3.4 两端或分段张拉时,必须确保张拉同步、均匀。
4. 张拉顺序4.1 张拉时,无关人员严禁靠近张拉端。
4.2 张拉时,千斤顶端部加以防护,严禁有人。
4.3 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钢束至压浆完毕。
4.4 张拉时两端保持联系,油压同步增加至设计拉力。
5. 其他要求5.1 对表面有锈的预应力钢材,应进行除锈,以减少磨擦损失。
5.2 张拉机具由专人保管、使用。
三、交底时间[请填写交底时间]四、交底人[请填写交底人姓名]五、接受交底人[请填写接受交底人姓名]六、备注1. 本安全技术交底应妥善保管,以便随时查阅。
================================================= ===========================京石客专JS2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底座板张拉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石铁路客运专线JS2标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底座板张拉连接的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⑴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复核,复核结构物的几何尺寸,无误后方可施工。
⑵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图纸等文件,做好滑动层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
⑶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机械使用等。
2.2 外业技术准备⑴基本张拉\连接段落中的所有混凝土浇筑段完成结束后。
⑵轨道基准点放样结束(注意此时不进行测量)。
⑶张拉\连接前临时端刺区域内浇筑段落要进行长度和温度的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 ===========================测量并纪录备用;长度测量采用大地测量法测量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的长度,利用全站仪测量在后浇带旁的轨道基准点可以快速测量长度。
⑷由于临时端刺位于曲线地段,临时端刺区域内要安装临时侧向挡块,防止其产生侧向位移。
⑸末次混凝土硬化2天后,并且其强度不小于20Mpa.⑹清洁所有钢板连接器处的精轧螺纹钢筋,锚固螺母涂上油脂;清洁后浇带浮渣,准备足够的张拉工具(包括长套筒扳手,开口扳手)。
3 技术要求3.1 临时端刺临时端刺区位于每个施工段落的两端(或一端)。
长度约800m,在施工期间代替永久端刺起固定常规区作用。
一、交底对象全体参与梁板张拉施工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梁板张拉施工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张拉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人员应熟悉张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4)张拉前,检查张拉设备、锚具、夹具等是否完好,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5)张拉过程中,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板进行切割或焊接。
(6)张拉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张拉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1)张拉前,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张拉过程中,严格按照张拉顺序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3)张拉过程中,注意调整张拉力,确保张拉力均匀。
(4)张拉过程中,密切关注张拉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张拉过程中,检查锚具、夹具等连接部位是否牢固,防止发生脱落。
4. 张拉后的安全注意事项(1)张拉完成后,检查梁板外观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张拉完成后,对张拉设备、锚具、夹具等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张拉完成后,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要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掌握梁板张拉施工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整改。
4. 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5. 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五、交底人(具体姓名)六、接受交底人(具体姓名)七、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项目名称]2. 工程地点:[具体地点]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4. 施工日期:[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二、施工方案1. 张拉工艺:[具体张拉工艺,如预应力张拉、后张法等]2. 张拉设备:[张拉机、千斤顶、油泵等设备型号及数量]3. 张拉材料:[钢筋、钢丝、钢绞线等材料规格及数量]4. 张拉顺序:[具体张拉顺序,如分批、分段等]三、安全技术交底1.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张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张拉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并取得上岗证。
2.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张拉设备、材料、工具等是否完好,符合要求;b.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作业区域安全;c. 检查钢筋、钢丝、钢绞线等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a. 严格按照张拉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b. 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c. 张拉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d. 张拉机、千斤顶等设备应固定牢固,确保作业安全;e. 严禁超负荷使用张拉设备,避免设备损坏;f. 作业过程中,密切关注张拉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处理;g. 张拉作业时,严禁将手伸入张拉区域,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 作业后的安全检查:a. 张拉作业完成后,检查张拉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完好;b. 检查张拉区域是否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c. 对作业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物品。
四、应急预案1.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设备故障、材料损坏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2. 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五、安全责任1. 施工单位负责张拉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作业安全;2.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维护作业安全;3. 监理单位负责对张拉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作业安全。
六、交底时间:[具体时间]七、交底人:[交底人姓名]八、被交底人:[被交底人姓名]九、备注:[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张拉工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所有从事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的工人。
三、交底内容1. 安全意识教育- 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张拉工的安全意识。
- 阐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张拉工的安全责任。
2.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 检查张拉机具、工具、材料等是否完好,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更换。
- 确认作业环境安全,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3. 张拉操作规程-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张拉,确保张拉力值准确。
-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张拉,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 张拉过程中,密切注意钢筋、锚具、张拉机具等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 安全防护措施- 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系牢。
- 防止触电,操作张拉机具时,严禁站在电源附近。
- 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操作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5. 应急救援措施- 熟悉应急预案,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 确保通讯设备畅通,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 了解急救知识,学会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
6. 注意事项- 严禁操作未经培训或未经考核合格的张拉工。
- 严禁在张拉过程中进行无关的交谈和活动。
- 严禁在张拉区域堆放杂物,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有序。
四、交底要求1. 张拉工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2.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定期对张拉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五、结束语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张拉工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岗位,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为我国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张拉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张拉设备操作、维护及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设备概况- 张拉设备型号、规格及性能参数。
-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 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油泵、千斤顶、压力表等是否按规定进行校正和标定。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 操作时,必须遵守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原则。
- 油泵操作应徐徐加压,缓缓回油,平稳、无冲击,不得猛摇急放。
- 千斤顶加载应平稳、均匀、缓慢,卸载时,应慢慢打开回油阀,使油压缓缓下降。
- 操作过程中,严禁工作油压力超过额定压力。
- 构件两端严禁站人,并对危险地区加以防护。
3.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换磨损、损坏的零部件。
- 保持设备清洁,防止油污、杂质进入设备内部。
- 定期对油泵、千斤顶、压力表等关键部件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 设备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
4. 紧急情况处理- 发生油泵、千斤顶、压力表等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避免事故扩大。
- 如遇设备失控、油压异常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5. 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 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 操作过程中,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读表。
四、交底要求1. 各部门应认真组织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3. 定期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一、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对象为所有参与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的施工人员。
二、交底目的为确保预应力钢筋张拉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交底内容1. 安全教育培训1.1 所有张拉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2.1 检查张拉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包括张拉机、油泵、油管、锚具等,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2.2 核对张拉参数,包括张拉力、张拉速度、张拉时间等,确保参数准确无误。
2.3 检查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保张拉作业符合设计规范。
3. 张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3.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3.2 作业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3.3 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3.4 严禁酒后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5 张拉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并处理。
4. 设备操作注意事项4.1 操作张拉机具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负荷使用。
4.2 使用油泵时,注意油压表读数,避免油压过高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4.3 检查油管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油管脱落造成事故。
5. 紧急情况处理5.1 发现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时,立即停止作业,确保现场安全。
5.2 如遇火灾、触电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迅速报警。
5.3 作业人员应熟悉现场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6. 现场管理6.1 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6.2 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确保理解并掌握各项安全要求。
2. 交底结束后,施工人员应签字确认,证明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全体参与后张法张拉施工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等。
二、交底内容1. 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了解后张法张拉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施工前,应检查施工场地、设备、材料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
2. 施工工艺(1)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批、分段、对称张拉。
(2)张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张拉力,确保预应力值达到设计要求。
(3)张拉过程中,应检查锚具、夹具的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松动、脱落。
(4)张拉过程中,应检查预应力筋的伸长值,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安全(1)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2)施工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施工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4)张拉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避免因张拉力过大造成伤害。
(5)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应急处理(1)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上级报告。
(2)张拉过程中,如发现预应力筋断裂、锚具松动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发生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人员应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四、交底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施工进度安排。
五、交底人(此处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六、备注1. 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3.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调整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附图:附图一、“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张拉及浇筑流程(TS-15≤TC ≤TS )第1步:临时端刺纵连当天,从临时端刺的自由端开始,依次拧紧(注意不是张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4到J1)的所有锚固螺母。
K1J4J3J2J1K0K0J1J2J4K1J3LP5LP4LP3LP2LP1LP5LP4LP3LP2LP1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新建临时端刺新建临时端刺BL1常规区BL1第2步:在常规区,按底座板的温度,计算出张拉行程,张拉常规区内临近KO 的2个BL1。
K1J4J3J2J1J1J2J4K1J3LP5LP4LP3LP2LP1LP5LP4LP3LP2LP1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BL2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新建临时端刺第3步:计算出K0的张拉行程,张拉K0。
LP5LP4LP3LP2LP1LP5LP4LP3LP2LP1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新建临时端刺第4步:根据张拉行程,再张拉J1和J2。
LP5LP4LP3LP2LP1LP5LP4LP3LP2LP1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新建临时端刺第5步:张拉J3(张拉行程为J2张拉行程的1/3)。
LP5LP4LP3LP2LP1LP5LP4LP3LP2LP1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新建临时端刺第6步:常规区内的其余BL1从左右两端向中心对称连接。
底座板第⼗单元纵连及后浇带浇筑技术交底书底座板第⼗单元纵连及后浇带浇筑技术交底书底座板第⼗单元纵连及后浇带浇筑技术交底书⼀、适应范围本交底书适⽤于⼗⼀⼯区除先导段外其它新浇筑的施⼯单元与已完成纵连的单元间连接的情况,根据⽬前天⽓情况,全部按纵连时底座板温度⼤于锁定温度进⾏的。
⼆、纵连前必须完成的准备⼯作1、底座板混凝⼟强度要求要求底座板混凝⼟⽴⽅体抗压强度不⼩于20Mn/m2。
预计单元内最后⼀块底座板浇筑完成后7-8天时间。
2、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标⽰为便于区分,避免误操作,需要将临时端刺区K0、K1、J1~J4以及常规区所有BL1的标⽰粘贴于防护墙上,标⽰要醒⽬、牢固,能满⾜底座板纵连完成的需要。
3、张拉⼯具根据先导段张拉经验,每个⼩组配备2把套筒扳⼿(外侧)、2把开⼝扳⼿(内侧)以及1把⽤于检验扭紧⼒矩的扭矩扳⼿。
图1 开⼝扳⼿图2 套筒4、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处的施⼯准备要求⑴包括保护层在内的凿⽑达到要求。
⑵所有碎屑、杂物清理⼲净。
⑶精轧螺纹钢筋上⽆粘连的⽔泥浆块,能够保证螺母顺利的完成锁紧。
⑷螺母安装齐全,已将误操作造成锁紧的螺母松开。
⑸将破损严重的上层⼟⼯布更换完毕,或将破洞粘贴新的⼟⼯布保证不漏浆到⼟⼯膜中。
更换⼟⼯布需按照以下⽅法进⾏:将上层⼟⼯布剪断,两侧各预留5cm搭接宽度,将已经起拱的膜从两侧各剪开90cm搭接后⽤胶布粘好,裁切好尺⼨合适的⼟⼯布(建议⽤底层⼟⼯布)⽤⼟⼯布胶和预留的搭接区粘贴,中间起拱部分利⽤垫块压紧。
为确保以上问题出现,必须在浇筑底座板前将钢板后浇带覆盖,避免⽔泥浆滴落到裸露的⼟⼯布上。
⑹必须提前将滑动层已经起拱的钢板后浇带位臵进⾏压紧,主要⽬标是将⼤拱转化为⼩拱,拱⾼不得⼤于15mm,⽅法主要有两种:①起拱较⼩,主要利⽤楔形垫块和压紧箍筋将⼤拱抵成若⼲⼩拱,⽰意图如下:②起拱较⼤,在两侧将上层⼟⼯布和⼟⼯膜剪开90cm,搭接后分别⽤胶布粘牢,中间部位仍按照第⼀种⽅法进⾏压紧抵消⼤的起拱。
京沪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床底座板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一、目的规范和指导底座板张拉施工。
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砼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90号);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4、2009年11月份,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交底》;5、2009年10月份,马克斯.博格建筑有限公司下发的《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培训资料》(施工、测量各一册)(马克思.博格建筑有限公司 2009.10 天津);6、2010年3月4日,马克斯.博格建筑有限公司下发的六标段施工技术服务报告(编号:六标段,先导段1AA_02.04-A10-2010/1);7、《高速铁路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三、施工桥梁底座板张拉是无砟轨道施工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底座板连接时砼强度需达到20MPa以上,连接操作是围绕并确保板内温度在24℃(锁定温度)时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
张拉的控制要点主要是温度、时间、张拉顺序。
首先要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张拉方法;其次同一张拉段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张拉完成并按时间浇筑后浇带砼;张拉顺序是指依照BL1后浇带的先后张拉顺序依次张拉。
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应在温差较小的24 h内完成。
1)临时端刺LP1~LP5浇筑段的基准测量基准测量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与底座板连接时间靠近时(即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温度接近)进行。
首先进行长度测量:测量LP1~LP5段的长度,准确记录各分段长度值;其次进行板温测量,使用预埋在底座板砼中的测温电偶测量。
一般在中午时分进行比较好,相邻板温不一致时,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