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师师资培训共2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25
学校师资禁毒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和意义毒品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学校而言,师资禁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学校师资禁毒培训是提高教师防范毒品意识、增强禁毒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教师对毒品问题的认识,提升他们在学校禁毒工作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禁毒教育工作的职责,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培训内容安排1. 毒品问题的背景和现状通过专家讲座,介绍当前毒品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包括毒品的种类、危害性、吸毒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等,使教师们更加深入了解毒品问题。
2. 禁毒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介绍禁毒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禁毒宣传和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毒品观念,使教师们掌握禁毒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禁毒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有关禁毒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教师们了解禁毒法律的相关条款和规定,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教师在禁毒工作中的法律操作能力。
4. 禁毒案例分析和处理技巧通过禁毒案例分析,让教师们掌握禁毒工作的实际操作技巧,提高他们在禁毒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5. 禁毒宣传材料和工具的制作和运用着重介绍禁毒宣传材料和工具的制作和运用,包括如何设计禁毒宣传海报、如何开展禁毒主题的教育活动等,鼓励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禁毒宣传方式,提高禁毒工作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6. 禁毒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教师们将学会如何获取和利用各种禁毒教育资源,包括禁毒教育网站、禁毒教育社区等,以及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运用到禁毒教育工作中去。
7. 禁毒工作的反馈和总结通过教师的禁毒工作反馈和总结,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禁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培训目标和要求1.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禁毒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增强禁毒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师在禁毒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和应变能力。
2. 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在学校禁毒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学校禁毒师资力量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禁毒工作既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禁毒师作为学校禁毒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本次培训的目标是提升学校禁毒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是学校禁毒师,包括教师、辅导员、保卫干部等相关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禁毒相关知识,但仍需要通过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培训内容1. 禁毒相关知识(1)毒品种类、危害及常见形式;(2)毒品预防知识和禁毒宣传常识;(3)学生禁毒教育需知;(4)禁毒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禁毒宣传教育技巧(1)禁毒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2)如何组织禁毒宣传活动;(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禁毒意识。
3. 心理健康教育(1)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2)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4. 社会工作实践(1)通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社区禁毒宣传活动等形式,了解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2)与禁毒宣传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和座谈,学习相关经验和案例。
1. 课堂讲授课堂讲授主要针对禁毒相关知识和禁毒宣传教育技巧的培训内容,由专业讲师进行授课。
2. 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禁毒宣传教育的案例,以促进学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3.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案例演练和模拟教学等形式,培养学员的教学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应用技能培训对学员进行与禁毒宣传教育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如如何制作禁毒宣传材料、如何组织禁毒宣传活动等。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持续时间为10天,培训地点设在学校内的教学楼。
六、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达到60分及格,80分以上优秀。
2. 教学实践评估要求学员进行一次禁毒宣传教育实践,并进行评估。
政教处师资禁毒教育培训方案及实施计划一、培训目的禁毒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预防和减少校园毒品问题的发生。
政教处作为学校禁毒教育的主要承办者,需要加强自身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提升,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使禁毒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次培训的目的在于:1.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政教处师资禁毒教育水平;2. 整合禁毒教育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3. 提高政教处师资自我反思和教学设计能力;4. 培养政教处师资禁毒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训内容1. 禁毒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深入了解《禁毒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师资禁毒教育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储备。
2. 毒品认识:介绍各类型毒品的危害和影响,让政教处师资了解各种毒品的形态、特点和传播渠道,增强禁毒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禁毒教育理论知识:介绍禁毒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理念,让政教处师资掌握禁毒教育的核心要素和方法。
4. 禁毒教育实践教学:根据教育科学原理和学生特点,设计和展示实用、可操作、有趣的禁毒教育课程,使政教处师资有能力组织和实施高质量的禁毒教育实践活动。
5. 禁毒教育案例分享:邀请优秀的禁毒教育工作者分享实施禁毒教育的成功案例,让政教处师资了解全国禁毒教育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就,促进政教处禁毒教育工作的一体化发展。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专业讲座、案例分析、主题研讨等方式,解决禁毒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策略的问题。
2. 实践培训:通过实际班会、主题辅导和禁毒教育实践项目,帮助政教处师资掌握禁毒教育技能和策略,加强创新、实践和交流。
3. 在线学习:针对政教处师资的个性化需求和时间限制,设置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培训资源,方便政教处师资自主学习。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具体计划:根据政教处禁毒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教学方式等。
2. 选定培训师资:根据禁毒教育领域的专业学科和实际需求,选定国内专家、资深教师等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禁毒教育师资。
师资禁毒培训计划一、培训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在校园中担负着维护学生身心健康、预防毒品滥用的重要责任。
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禁毒意识和应对能力,保障学生远离毒品,我们制定了师资禁毒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的禁毒意识,使他们能够认识到禁毒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增强教师的毒品知识和辨识能力,使他们能够识别和防范校园中的毒品风险。
3. 提高教师的预防毒品侵害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预防学生滥用毒品的行为。
4. 培养教师的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合理、有效地应对学生的毒品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三、培训内容1. 禁毒基础知识(1)毒品的种类和危害(2)学生毒品滥用的主要特征和表现(3)学生毒品滥用的原因和成因2. 禁毒宣传教育(1)校园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2)如何进行学生禁毒宣传教育(3)禁毒宣传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滥用毒品的危害及应对策略(1)毒品对身体的危害(2)毒品对心理的危害(3)如何应对学生滥用毒品问题4. 禁毒工作实施方案(1)学校禁毒工作的战略性规划(2)学校禁毒工作的具体措施(3)学校禁毒工作的监测和评估5. 紧急处理学生滥用毒品问题的方法(1)学生滥用毒品问题的警示信号和应对手段(2)紧急处理学生滥用毒品问题的注意事项(3)学校紧急处理学生滥用毒品问题的具体流程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培训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师将系统地讲授禁毒基础知识、禁毒宣传教育、滥用毒品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禁毒工作实施方案等内容。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滥用毒品的表现和原因,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和预防意识。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教师模拟真实的学生滥用毒品情况,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技巧。
4. 分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教师分组共同讨论学生滥用毒品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培训形式1. 线下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举办讲习班、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线下培训。
学校禁毒知识师资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2. 增强教师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 完善学校禁毒教育体系,建立有效的禁毒文化。
二、培训内容1. 毒品分析和辨识: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形态、危害以及识别方法;2. 毒品预防和禁毒知识:学习毒品预防、禁毒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3. 情景模拟教学:进行各种情景模拟教学,提高教师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4. 禁毒教育方法和技巧:学习和掌握禁毒教育的方法和技巧;5. 禁毒课程设计和实施:编写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禁毒课程。
三、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2天2. 培训地点:学校教学楼3. 培训形式:理论学习、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4. 培训人员:学校所有教职工参加。
四、培训方法1. 专题讲座:邀请公安机关、禁毒宣传员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毒品危害和禁毒知识;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常见毒品的形态、使用特征、危害和识别方法等,分享经验和观点;3. 视频展示:播放有关毒品的相关视频,增强教师对毒品危害的认识;4. 情景模拟:模拟学生接触毒品的情况,加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和处理经验。
五、培训教材1. 《禁毒常识手册》2. 《禁毒知识教育大纲》3. 《中小学生禁毒教育读本》六、培训评估1. 培训前测试:对教师的毒品知识、禁毒意识进行测试,了解在禁毒方面的基础知识;2. 培训中反馈:教师可以在培训中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实时反馈;3. 培训后考核:对教师的毒品知识、禁毒意识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4. 教师实际运用:对教师的禁毒知识和教育能力进行实际运用评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七、培训后的跟进1. 学校建立禁毒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禁毒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 学校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推动学校禁毒文化建设;3. 学校定期对教师的禁毒知识和教育能力进行跟踪调查,确保培训效果;4.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禁毒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禁毒知识培训(教师).今天我们将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毒品的基本知识。
2.世界禁毒形势介绍。
3.我国禁毒工作现状。
4.我市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5.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
6.青少年学生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
在这些问题中,第一点和第六点是我们今天讲座的重点,我将着重介绍。
首先,我们来谈谈毒品的基本知识。
毒品的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中有明确规定: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换句话说,任何被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就是毒品。
目前,国家规定管制的毒品共有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一类47种,二类72种)。
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往往具有双重属性。
用于医疗目的的是药品,反之则是毒品,例如XXX和杜冷丁。
但有些毒品没有任何药用价值,例如海洛因、大麻、冰毒和摇头丸。
毒品可以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类。
麻醉药品包括鸦片类(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类(古可碱、盐酸可卡因)、大麻类(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合成麻醉药品类、药用原植物及其配剂;精神药品包括苯丙胺类药物、催眠药、安定药等。
毒品还可以按照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和合成毒品(杜冷丁)来分类,或者按照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制幻剂来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毒品包括摇头丸、海洛因、冰毒、K粉、鸦片、古柯碱(可卡因)、杜冷丁等。
此外,常见的毒品原植物有罂粟和大麻。
以上是毒品基本知识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其他问题。
A、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冰毒的衍生物亚甲二氧基。
它常被制成颜色、形状各异的片剂,上面的图案也有很多样式。
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会出现情感冲动、兴奋异常、自我约束力下降等症状,特别是听到音乐后会不停地摇头,并出现迷幻感觉和暴力倾向。
学校禁毒师资培训计划引言毒品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于学校而言,禁毒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禁毒工作,培养优秀的禁毒师队伍,我们拟制了学校禁毒师资培训计划,以期为学校禁毒工作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系统的禁毒知识与技能,培养学员对毒品问题的深刻认识与严防态度,进而有效提高学校禁毒工作的水平与成效。
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学校禁毒师队伍,提高他们对毒品问题的认知水平,并具备禁毒教育与预防工作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深刻认识毒品危害,能够准确了解各类毒品的特点、危害及最新趋势。
2. 具备一定的禁毒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有效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3. 掌握一定的禁毒预防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效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防毒意识。
4. 具备一定的禁毒法律知识,能够进行法律教育与法规宣传工作,促进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5. 具备一定的禁毒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学生因毒品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
二、培训内容本培训计划将涵盖以下内容:1. 毒品知识普及:介绍各类毒品的特点、危害、症状及应对措施。
2. 禁毒心理健康知识:介绍毒瘾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辅导技巧。
3. 禁毒预防知识与技能:介绍禁毒宣传教育方法、防毒技能及预防救护措施。
4. 法律知识普及:介绍相关禁毒法律法规,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5. 应急处理能力培养:进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提高应对毒品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方法本培训计划将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禁毒领域知名专家进行讲座,传授最新的禁毒知识及经验。
2.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开设毒品知识、心理健康、预防技能、法律法规等课程。
3. 实地调研:组织学员前往毒品社区、戒毒所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加深对毒品问题的认识。
4. 角色扮演:利用角色扮演练习,提高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5. 禁毒案例讨论:组织学员进行禁毒案例讨论,加深对禁毒工作的理解与认识。
田坝中学2017年
禁毒预防教育师资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及毕节市市禁毒委相关文件要求。
经研究,决定开展2017 年七星关区田坝中学禁毒预防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为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对象
1.全校教职工。
2.全校学生。
二、培训内容
1.全国禁毒形势和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主讲人:曹德权);
2.成瘾行为(主讲人:曹德权);
3.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相关问题(主讲人:曹德权);
4. 拒绝毒品,保护家庭(主讲人:周训贤)。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从2017年11月2日
四、培训方式
在我校会议室举行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培训,然后班主任教师对各班学生进行培训。
五、培训组织实施
为了保证禁毒师资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培训工作任务的落实。
1.成立禁毒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严书贤
副组长:周珍成罗勇曹德权徐生太
成员:赵继永徐林周训贤钱鹏升周遵平
罗健华罗忠学罗忠俊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周训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
2.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培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确定专人负责,掌握学员的参训情况和学习动态,做好各项培训组织工作。
七星关区田坝中学
2017年10月26日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XX中学禁毒师资培训报告
根据区禁毒办《关于开展2020年白云区中小学禁毒师资队伍专项培训的通知》(云禁办〔2020〕103号),我校组织举办了毒品预防教育师资队伍专项培训会,进一步加强我校毒品预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禁毒骨干教师综合运用禁毒知识的教学能力。
此次培训开始前,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明确了此次培训的意义:旨在贯彻落实教育局禁毒宣传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增强我校师生禁毒意识,提高识毒、防毒和拒毒技能,努力建设无毒校园、平安校园,意义重大。
希望各位参训的教师能够端正态度、共同学习、学有所得,培训后利用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不辜负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此次培训通过线上进行,主题为《禁毒伴成长,护航青春梦》,培训老师针对毒品的基本知识、常见毒品种类、青少年染毒的主要原因、青少年染毒的十大迹象等内容给大家作了全面讲解,并结合视频和图片资料重点介绍了当前禁毒工作的现状,并对毒品的危害及如何拒绝毒品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解。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分级组进行了交流,他们纷纷表示课程精彩、收获良多,提高了教师对毒品认识和教师禁毒意识,更提升了教师毒品预防教育能力和禁毒宣传技能,希望多开展类似培训。
此次培训的开展,使我校教师全面掌握了禁毒知识、毒品预防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能,我校也将结合校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毒品预防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活动课、升旗仪式、师生大会、座谈会等形式,通过校园网等宣传阵地,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远离毒品,自珍自爱,共同创建无毒校园。
附图片:。
禁毒预防教育班主任培训资料欧阳家百(2021.03.07)小满镇中华小学2017.6.25一:培训的目的1、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学校开展禁毒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2、通过培训,让学生知道毒品的危害,种类,培养学生的禁毒意识。
二:培训的内容(一)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静脉注射毒品(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