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第五章第二节认识技术测试
- 格式:ppt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32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技术的巨大影响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5.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综合性(指的是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两面性(有利有弊,例如:电池)、专利性(专利权)。
6.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独自拥有其各种权利)、时间性(在一定的时间内)、地域性(专利有地域区分,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与国际)专利种类:发明专利(指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024)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________、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
2.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________五个方面。
3.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包括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和使用技术的兴趣和愿望以及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________。
4.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包含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流程分析、________等方面。
5.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创新设计的一般过程、________、创新设计的评价等内容。
6.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包括技术图样的绘制、________、技术图样的识读等内容。
7.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应突出学生的________和创造性,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感悟和理解。
8.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________和职业体验。
9.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与________相结合。
10.通用技术实践室是学生进行技术试验、技术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应配备必要的________和工具设备。
二、单选题1.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不包括()。
A.技术意识B.科学思维C.工程思维D.创新设计2.以下关于技术意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B.具有学习和使用技术的兴趣和愿望C.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D.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技术设计3.工程思维的核心是()。
A.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B.创新设计和实践操作C.技术意识和图样表达D.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4.创新设计的一般过程不包括()。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4、技术的巨大影响[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
如原子能技术、农药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1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电弧灯)[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白炽灯)[3]、发明和革新的结果:就是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和落后的技术。
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了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2、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技术创新的来源:[1]、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2]、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第二章设计的基础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题1、2020年疫情期间,浙江某地隔离点使用无轨机器人为隔离人员自动送餐。
结合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一章第1节)[单选题]*A.有效规避感染风险,体现了技术保护人的作用B.自动送餐,体现了技术解放人的作用C.电量不足时,自动回充,体现了技术发展人的作用(正确答案)D.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2、目前,自动巡航.碰撞预警.车道保持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
关于自动驾驶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一章第1节)[单选题]*A.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影响着人类生活,并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策略B.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给社会带来经济影响C.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D.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会导致大批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作人员失业,应及时阻止这项技术的发展(正确答案)3、二十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该公司为了阻止其他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
这说明了技术的()。
(第一章第2节)[单选题]*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专利性(正确答案)4、有人制作出了一款新型条码,随着时间的推移,条码也在相应地褪色,可用于反映蔬菜新鲜度的变化。
这体现了技术的()。
(第一章第2节)[单选题]*A.创新性(正确答案)B.价值性C.真伪性D.目的性5、最近隐形笔惊现广州文具市场,这种隐形笔和普通笔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笔尾有一盏蓝色的小灯。
在纸上写了以后是看不到的,但用笔尾的小灯一照,就能看到。
这种笔可以有效保护隐私,但现在很多学生购买时坦言“考试用不容易被监考老师抓到”。
这说明了技术的应用具有()。
(第一章第2节)[单选题]*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正确答案)6、世博会向世人展示了一款2030年后的低碳汽车”叶子。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性质有: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例:助听器的发明)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通用技术测试题(五篇范例)第一篇:通用技术测试题1.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锺,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
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的小孩。
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威胁2.如图所示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代表使用的铅笔,铅笔的笔杆在设计、制造时采用废旧报纸为原料。
这种铅笔的设计主要遵循了A.道德原则B.技术规范原则 C.美观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3.王明的自行车,多处表面都已严重锈蚀,他想让维修店的工人师傅通过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提高自行车的美观程度,在下列处理工艺中最合理的是()A、在生锈的地方直接刷上油漆B、在生锈的地方选进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后喷涂C、在生锈的地方进行镀层处理D、在生锈的地方用砂纸磨光4.据记载,第一辆摩托车(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诞生于1903年美国威斯康星洲的一个工棚中,曾引发当时美国的“摩托车文化”。
该辆摩托车由威廉•哈雷等青年工人用堆普通的零件组装而成,这说明()A.该摩托车没有技术含量B.组装的摩托车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零件功能之和C.该摩托车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零件组装D.组装的摩托车的整体功能小于各零件功能之和5.小明同学在锯割条形铁时发现如图所示锯条上的齿轮已经磨平,现在要换新锯条,正确的流程是()A.旋松螺母◊取下锯条◊旋紧螺母◊安装新锯条B.取下锯条◊旋松螺母◊安上新锯条◊旋紧螺母C.旋紧螺母◊取下锯条◊安上新锯条◊旋松螺母D.旋松螺母◊取下锯条◊安上新锯条◊旋紧螺母6.某厂打算设计一个经营用大容量(10升)的全自动豆浆机。
在设计分析中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杯体容量10升,②声光提示、报警功能,③制作过程自动化,④采用数码彩屏显示。
2021年高三通用技术《认识技术测试》教学设计1一、教材内容分析及地位本节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二节。
技术测试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与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材逻辑性强且有很多充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对于落实课程标准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但是,相对于苏教版,本节内容对于技术试验介绍过于简单,学生往往会把技术试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混淆,所以对技术试验的知识加以补充拓展。
二、学情分析1、技术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较高,即要求学生了解技术测试和测试设备,又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的技术测试,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并写出测试报告、对设计提出修正的意见;2、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接触不多;本节课对试验设备也有一定的要求;技术试验还要有别于科学实验;既要考虑安全问题又要争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3、最后本节课的内容多但课时少。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术测试本身具有探索性。
技术测试对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培养不断探究的精神,体验解决技术问题的艰辛和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养成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做些小试验,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认识,强化技术测试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通过表象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认知。
把理论上的知识再与贴近同学们生活、身边对应的事例结合,进一步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最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周密的技术测试来提升他们对本节知识的全面、透彻的认识。
(1)结合生活事例总结出什么是技术测试及其重要性(2)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切实的去感受到他们不太熟悉的一些领域。
通过图片、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几种技术试验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技术试验是技术探究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通用技术 5考试时间:75 分钟总分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 世纪80 年代初,刘永坦院士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创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 题。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创建雷达相关理论体系属于技术活动B.攻克雷达相关技术属于技术活动C.研制出的新型雷达可以申请专利D.该雷达的成功研制对我国的国防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区别、技术对社会的意义;相关理论属于科学活动, A 选项说法错误;相关技术属于技术活动, B 选项说法正确,新的技术可以申请专利, C 选项说法正确,技术对社会的积极推动意义,D 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择 A 项。
2.下列关于该雷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雷达在研制过程中要用到电滋、电子、材料等学科的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该雷达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C.该雷达有多种功能,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D.该雷达有对物体远距离探测的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综合性是指每一门技术都可看成由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而成,同时它也是各种经验、知识、物质、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的结果。
雷达在研制过程利用多学科知识,体现综合性,A选项说法正确,该雷达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说明技术比较新,符合技术的创新性,B 选项说法正确;技术的目的性往往是指该项技术具有某种功能,解决某种问题,满足某种需求等,因此,“雷达具有多种功能”和“雷达对物体远距离探测的功能” ,均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C 选项说法错误, D 选项说法正确。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通用技术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其次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如图所示是一款指套式切割器,运用时只须要用顶部的陶瓷尖头往须要切割的位置划动即可。
下列关于该切割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既能拆纸箱,又能拆信封,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B.运用不当不会轻易割伤皮肤,体现了技术的平安性C.指套内部的螺旋式设计从宽到窄,能适合任何人的手指,满意了一般人群的须要D.指套式切割器体积较小简单丢失,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2. 如图所示的儿童自行车车头,图中标示的尺寸中,只考虑人静态尺寸的有A.①④B .①③ C.②④ D.②③3. IC 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要进行多项性能测试,如:计算机仿真测试、-50℃到 90℃的耐温测试、防尘测试、寿命测试等,这些测试中涉及到的技术试验方法有 A.虚拟试验法 移植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虚拟试验法 C.强化试验法 移植试验法D.虚拟试验法 优选试验法4. 如图所示是一把无线充电式电烙铁,携带便利,价格实惠,能连续焊接很长时间,电池充溢用时较短,运用寿命长。
下列评价坐标图中,与上述描述相符的是ABCD5. 小明仿照高铁椅背小桌板的设计构思了小桌板跟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结构,运用时将桌板下翻至水平固定,不运用时将桌板上翻收起。
下列四个结构不.能.实现该功能的是第 2 题图第 1 题图第 4 题图A B C D6.如图所示是可折叠智能电动平衡车结构的示意图,平衡车主体采纳便于存放的可折叠设计,内置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限制软件能依据车身姿态的改变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平衡车的平衡前行。
下列关于该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车主体采纳可折叠设计,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B.将尖锐的棱角打磨成圆角,符合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C.能依据车身姿态的改变精确驱动电机,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D.操纵杆高度可调整,主要考虑了“环境”的因素第7 题图第6 题图7.如图所示是某一模型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该模型是A B C D如图所示是一零件的加工图,据此完成第 8~10 题。
通用技术模拟试题二(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多功能切菜器,运用时,将块状菜切成合适大小从上面放入容器,左手握住机身,右手握旋转手柄,于是片状菜从侧出口出来。
依据其产品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材质升级为304钢刀片,体现了人机关系的平安目标B.仿生章鱼吸盘可稳固地吸在桌面,体现了技术发展人的作用C.多种刀片可换,实现切片、切丝、切波浪片等,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D.利用杠杆原理,将力放大了3倍,老人小孩都能用,体现了设计的好用性原则2.(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如图所示是一款指针式多用电表的示意图,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机械调零螺钉须要采纳螺丝刀才能转动,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平安目标B.红黑表笔插孔大小,考虑了人的静态尺寸C.欧姆调零旋钮表面粗糙度较大,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D.表盘的设计,既考虑了一般人群,又考虑了特别人群3.(2024·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款科技小制作DIY木质手工小台灯。
下列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A.采纳环保材料制作,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B.整体重心的垂线落在支撑面中心旁边,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C.可熬炼孩子的动手、动脑实力,体现了设计的好用原则D.造型独特,满意了人的生理需求4.(2024高二下·浙江湖州期末)如图所示的零件须要用膨胀螺栓水平安装在竖直墙面上,在实际安装中小明发觉该零件设计存在不足,故进行了改进。
下列改进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2024高二下·浙江温州期末)通用技术课上,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零件。
请依据题图完成下面5~6两个小题。
5.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 )A.1处B.3处C.4处D.5处6.用厚度为3 mm、长度和宽度都足够的矩形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钢板上划线时应按“划基准线→划尺寸线→划轮廓线”的步骤进行B.R5处的圆弧可用钻孔方法加工,钻孔时必需戴手套C.锯割钢板要用平口钳夹持,锯割时应留出适当的锉削余量D.可选用钢丝锯锯割上端开口部分7.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分析评价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动自行车价格比自行车高B.坐标图是对产品的设计结果进行评价C.自行车的评价图所围成的面积更大,自行车肯定比电动自行车更好D.坐标图的评价依据为设计要求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相结合8.(20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压紧机构,在力F的作用下,带动杆2将工件压紧。
高一通用技术教案技术试验及其方法9篇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1.什么是技术试验√2.技术试验方法√3.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4.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1.什么是技术试验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试验。
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等活动中,它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案例分析: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
人造卫星在发射上天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地面试验,以考验卫星的技术性能。
但是地面环境毕竟不同于天上,在地面上试验完了还必须上天试一试。
无论哪个国家在发射每一种应用卫星之初,都要发射一些技术试验卫星。
美国的返回式卫星就是在发射了12 颗技术试验卫星后才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
技术试验卫星讨论:1. 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2. 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哪些技术试验? 请举例说明。
案例分析: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过去,美国桥梁设计界一直采用可靠的豪威木制桁架结构。
1863年,克里夫兰的铁路巨头amasa.b.斯托恩骄傲地宣称,他们在桥梁设计技术上取得了一项重大进步,即桥梁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铁制材料。
然而,斯托恩对这种较新的材料过于信任,未经技术试验就投入了使用。
事实上,全部使用铁制材料建造桥梁存在实质性的缺陷:这种铁制桥梁是靠压力将各部分装配在一起的,如果有一个接合处发生移动,则整个结构都会随之移动。
果然,在1876年12月29日,当一列旅客列车经过阿什塔比拉河桥时,一个内部隐藏着气泡的铁架发生断裂,整个桥梁随之倒塌,100 多名旅客在事故中丧生。
阿什塔比拉河桥垮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桥梁垮塌事故。
思考: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测试卷一、选择题1.小明要设计一个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你认为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是---------------------------------------------------( ) A 、“物”、“人”、“环境” B 、美观、实用、经济 C 、结构、功能、安全性 D 、高效、健康、舒适2.下面不属于标准件的是---------------------------------------------------( ) A 、紧固件、连接件、密封件 B 、导线、灯罩、底座 C 、滚动轴承、滚针轴承 D、螺孔、型材3.在设计方案出台后,我们在设计交流时应注意诸多事项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应提倡( ) A、及时吸纳有益信息完整设计方案 B、强调团队合作精神C、追求结果一致性 D、主动创设一些设计交流机会4.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是①方案筛选②方案构思③设计分析④方案呈现⑤收集信息( ) A、⑤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⑤ C、①⑤③④② D、⑤③②④①5.人类从爆竹点燃爆炸升空到设计制造飞上太空的火箭,利用方案构思方法中----( ) A、草图法 B、模仿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6.从蝙蝠探路方法到飞机夜间飞行雷达的导航,利用方案构思方法中-----------( ) A、草图法 B、模仿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7. 如图所示掌上削皮器,可像戒指那样套在手指上工作,厚厚的橡皮垫保护手指和手掌不被刀刃割伤,削皮过程中也会觉得舒适安全。
请问掌上削皮器设计分析时要考虑的“三要素”是----------------------------------------------------------------------( ) A 、结构、功能、安全性 B 、美观、实用、经济 C 、成人的手、削皮器、使用环境 D 、高效、健康、舒适8.某厂打算设计一个经营用大容量(10升)的全自动豆浆机。
教学设计 2.4 技术验证及其方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认真的思考,认识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2)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会写简单标准的技术试验报告;(3)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结合相关的案例体会技术试验的重要意义。
完成简单的技术试验。
(2)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生活实例理解各种试验方法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技术试验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技术设计中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形成富有责任感的技术设计观。
清楚设计产品和成果都是为人而设计的,对产品进行技术试验,发现设计的缺陷,改进设计方案,是为了确保人们安全、有效的使用设计成果,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心以及科学严谨的技术责任感。
感受技术试验的快乐,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科学严谨的技术责任感,形成富有责任感的技术设计观。
(四)核心素养技术验证必然体现出技术意识,技术验证需要工程思维才能实现,而好的验证方案必然是有创新设计的,有合适的图样表达,以及物化能力也会得到体现。
二、学习者分析在理、化、生的学习中,学生对科学实验已经很了解,知道科学实验目的在于甄别真伪,但对技术试验是很陌生的,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
他们不知道技术试验的目的在于选择和优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方法。
技术试验的实施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撰写和科学实验的区别,学生并不了解。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不能将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两者很好的区别开来,这成为本节内容教学上的难点。
三、教材内容分析从全书编写的内容来看,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