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98 KB
- 文档页数:12
园艺商品品质检测试验报告
我可以告诉您一般园艺商品品质检测试验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内容:
1. 外观检测:检测商品外观是否符合标准,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
2. 成分检测:检测商品成分是否符合标准,包括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方面。
3. 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商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4. 保质期检测:检测商品保质期是否符合标准,包括商品的有效期、储存条件等。
5. 标签检测:检测商品的标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总之,园艺商品品质检测试验报告需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商品的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职业教育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整体设计适用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加工检测参考学时:80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包括检测标准的查找和使用、样品前处理、大型分析仪器使用、检测结果分析等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检测影响农产品中质量安全的典型指标为项目,以典型的农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理实一体化开展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模拟了企事业单位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流程,为学生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选取: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检测任务查找相关检测标准,根据标准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液相色谱法)对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农残、兽残、添加剂四类典型质量安全指标进行分析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
课程教学组织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组织形式,即知识讲授、技能传授、自主测试、仿真练习等内容采用线上教学(微课、慕课),而重点讲解、课堂讨论、检测练习等采用线下教学等。
每个项目按照“检测流程”执行设计学习过程,即每个项目都包含①接受任务,确定检测方案、②准备仪器,配制试剂、③样品预处理、④上机(仪器)检测、⑤数据处理、出具报告等五个完整的检测流程。
按照此过程开展每个项目。
课程教学环境创设:本课程积极开发相关的教辅材料、多媒体课件、应用案例、教学辅助动画、视频、实训规范、网络资源等课程教学资源。
实践性教学利用校内、校外、技能大赛等实训平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课程评价:本课程考核由线上学习考核30%+线下学习考核60%+综合素质10%组成,线下学习包括课堂检查、项目考核、实训考核及期末综合鉴定按一定比例组成。
强调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检测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1、教学项目与学时安排*学时仅包含课堂的学时,线上学时未包含。
线上学时可安排在课前或课后,可由教师根据学习要求灵活掌握。
《园艺产品(果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第一篇:《园艺产品(果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18)《园艺产品(果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园艺产品(果品)市场营销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代码5101053005 适用专业园艺产品市场营销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园艺产品及农资营销人员岗位。
职课程性质业岗位任务是:能够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园产品及农资和课程任销售、市场推广等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新疆各大务中型园艺公司、农资经营公司培养大量的基层营销人员,并为其向中高层发展做知识和能力上的储备。
总体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营销活动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具备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专业能力】(一)技能教育目标1、掌握市场分析的基本技巧,包括以下三方面技巧:(1)市场调研技巧;学习目标(2)营销环境分析技巧;(3)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技巧以及进行目标市场准确定位的技巧。
2、产品推销技巧,包括:(1)消费者心理分析技巧;(2)产品推销技巧;3、营销策略的应用技巧,包括:(1)营销方案的制定;(2)营销组合策略的应用技巧; 1(二)知识教育目标1、形成营销工作基本思路;2、掌握市场调研、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心理分析的原理与思路;3、会用市场细分的方法选择有效的目标市场并进行定位;4、知道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并能根据市场变化制定营销活动方案;5、熟练掌握人员推销的知识。
(三)职业素质教育目标1、形成拼搏进取、不畏艰难的职业精神;2、培养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3、树立遵纪守法、在法律规范下进行营销活动的意识。
【方法能力】1、学习能力:能利用互联网等公开媒体搜集市场信息;通过信息分析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根据岗位变化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
2、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进行产品或业务推广;思维活跃,能进行一般的营销策划活动;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管理团队的能力;养成拼搏进取的职业素质。
园艺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艺产品安全检测技术
课程编号: 0901409531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数:16
课程总学分:3
实验学分:1
开设实验项目数:5
一、实验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农产品中重金属、农药、食品添加剂的样品制备方法和基本检测技术。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8学时以上(不含8学时)实践环节需单独设置大纲。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实验课要求学生独立操作,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及教师边指导学生边动手的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采用实验报告作业批改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相结合的评分方法。
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80-90分,中等为70-80分,不及格为60分以下。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分析》技能考核标准技能一园产品中重金属(砷)的测定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12010-03-10 17:05:50| 分类:组织培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目的要求通过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掌握配制与保存MS培养基母液的基本技能。
二、实训安排分组进行,每组完成一种母液的配制工作,共同完成一批母液的配制。
三、材料与用具配制MS培养基母液所需要的药品、生长调节物质、各类天平、烧杯、定容瓶、量筒、药勺、小玻璃棒、蒸馏水、95%的酒精或0.1mol/L的NaOH、0.1mol/LHCL、母液瓶、标签、冰箱。
四、方法步骤1. 母液的配制(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NH4NO3 16.5g KNO319g MgSO4.H2O 3.7gCaCL2.2H2O 4.4g KH2PO4 1.7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成10倍液。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H3BO30.31g NaMoO4.2H2O 0.0125gMnSO4.4H2O 1.115g CuSO4.5H2O 0.00125gZnSO4.7H2O 0.43g CoCL2.6H2O 0.00125gKI 0.0415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成100倍液。
(3)铁盐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Na2-EDTA 1.85g FeSO4.7H2O 1.39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后混合。
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成100倍液。
(4)有机附加物质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肌醇 5.0 g VB60.025g 甘氨酸0.1gVB10.005g 烟酸0.025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后混合。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
学分:3.0
计划学时:48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
1 •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工作的必修
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分析、指导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基本职业能力。
前导课程有《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分析化学》等,为本课程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为后续课程
《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奠定岗位技能基础。
1.2设计思路
1.2.1设计的总体思路
本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设
计教学实施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手段,加强过程考核、综合评价。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
通过对京津冀园艺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相关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要
求,在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本课程。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环节。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
为度,实践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内容包括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数据分析、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园艺产品的酸度、水分和灰分测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测定、维生素的测定、农药残留和有害元素的测定等。
在课程重点内容的确定上,园艺产品的理化检测方法和操作技能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掌握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24项目编排的思路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按照“岗位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设计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项目。
依次为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准备、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园艺产品的理化检测等三个项目。
通过三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基本学会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物理检测、水分和酸度检测、灰分和矿质元素的检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检测、农药残留和维生素检测、有害元素的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以教学项目为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融入任务前后的工作过程和必要的理论知识,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125活动设计的目的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依托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园艺产品质量的各项基本检测。
本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占66.7%;实践课16学时,占33.3%。
2 .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记住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主要技术规程,学会园艺安全生产、监管和卫生质量检测的专业技能。
参照相关职业标准进行技能训练,达到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踏实的工作精神,树立标准化、绿色环保、安全的生产意识,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和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1.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1.2.1知识目标
(1)识记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4(2)学会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会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国家标准;
(4)熟记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5)熟记园艺产品的水分和酸度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6)熟记园艺产品的灰分和矿质元素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7)熟记园艺产品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8)熟记园艺产品的农药残留和维生素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9)熟记园艺产品的有害元素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1)能熟练操作相关仪器;
(2)能独立完成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
(3)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独立完成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
(4)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独立园艺产品的水分和酸度检测;
(5)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灰分和矿质元素检测;
(6)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检测;
(7)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农药残留和维生素检测;
(8)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有害元素检测;
(9)能正确分析检测结果,做出评价。
(1)通过实训课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与人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
(2)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通过课堂引导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和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心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4 •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4.1.1推荐教材
选用徐小芳、杜宗绪主编的《园艺产品质量检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人才培养及职业发展的需要
以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检测员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分析、指导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职业能力。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
本教材的编写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材中详细讲述了多种园艺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融入了大量的国际、国内的检测标准。
(3)讲述全面/内容精炼针对性强
该教材讲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检测员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技能和原理,语言标准,表达清楚、简练,是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适用于农林高等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使用。
本教材虽然形式是以章节形式编写,其实质符合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作过
程,适用于任务教学
4.2教学建议
本课程选用的《园艺产品质量检测》教材,采用的是章节编写,考虑到提高教学效果,将教学内容整改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和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
重视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穿插一些仪器设备的图片和检测录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充分体现任务教学的原则,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课堂的互动性。
学生要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学习中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安全操作,发现问题能积极思考,并能想办法解决。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考核评价采取过程评价、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一体化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3.1考核要求
431.1考核形式为过程性与阶段性考核。
4.3.1.2过程和阶段性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作业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4.3.2考核比重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1基本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等。
4.4.2行业资源
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采用岗位实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经验。
4.4.3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学校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机房,使学生查阅电子期刊、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