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419.34 KB
- 文档页数:14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学分:3.0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园艺技术1 •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分析、指导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基本职业能力。
前导课程有《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分析化学》等,为本课程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为后续课程《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奠定岗位技能基础。
1.2设计思路1.2.1设计的总体思路本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手段,加强过程考核、综合评价。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对京津冀园艺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相关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本课程。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环节。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内容包括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数据分析、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园艺产品的酸度、水分和灰分测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测定、维生素的测定、农药残留和有害元素的测定等。
在课程重点内容的确定上,园艺产品的理化检测方法和操作技能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掌握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24项目编排的思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按照“岗位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设计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项目。
《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分析》技能考核标准技能一园产品中重金属(砷)的测定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12010-03-10 17:05:50| 分类:组织培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目的要求通过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掌握配制与保存MS培养基母液的基本技能。
二、实训安排分组进行,每组完成一种母液的配制工作,共同完成一批母液的配制。
三、材料与用具配制MS培养基母液所需要的药品、生长调节物质、各类天平、烧杯、定容瓶、量筒、药勺、小玻璃棒、蒸馏水、95%的酒精或0.1mol/L的NaOH、0.1mol/LHCL、母液瓶、标签、冰箱。
四、方法步骤1. 母液的配制(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NH4NO3 16.5g KNO319g MgSO4.H2O 3.7gCaCL2.2H2O 4.4g KH2PO4 1.7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成10倍液。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H3BO30.31g NaMoO4.2H2O 0.0125gMnSO4.4H2O 1.115g CuSO4.5H2O 0.00125gZnSO4.7H2O 0.43g CoCL2.6H2O 0.00125gKI 0.0415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成100倍液。
(3)铁盐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Na2-EDTA 1.85g FeSO4.7H2O 1.39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后混合。
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成100倍液。
(4)有机附加物质母液的配制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肌醇 5.0 g VB60.025g 甘氨酸0.1gVB10.005g 烟酸0.025g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后混合。
园艺工具成品综合性能测试标准要求一.抗拉拔强度测试标准要求:1剪刀刀头与柄部的抗拉拔强度要求:枝剪类: a. 刀头与圆管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50LBS以上,保持30秒,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b. 刀头与扁管/椭圆管/前椭后圆管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00LBS以上,保持30秒,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c. 刀头与木柄类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50LBS以上(须AB胶水干后测量),保持30秒,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
未上胶水的刀头与木柄类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00LBS以上。
篱笆剪类:a. 刀头与圆管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00LBS以上, 保持30秒,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b. 刀头与扁管/椭圆管/前椭后圆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250LBS以上, 保持30秒,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c. 刀头与木柄类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00LBS以上(须AB胶水干后测量),保持30秒, 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
未上胶水的刀头与木柄类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200LBS以上。
伸缩型枝剪/篱笆剪类:刀头和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00LBS以上, 保持30秒, 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迷你型枝剪/篱笆剪类:刀头和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200LBS以上, 保持30秒, 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2工具类本体与柄部的抗拉拔强度要求:小型工具类:本体与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50LBS以上, 保持30秒, 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大型工具类:本体与柄部的抗拉拔强度为300LBS以上, 保持30秒, 卸载后无变形、松动及其它不良缺陷.3其它类抗拉拔强度要求:焊接类: 要求被焊点处的抗拉拔强度在700LBS以上,保持30秒无脱落现象.偏心轴与内管: 要求偏心轴与内管的抗拉拔强度在80LBS以上,保持30秒无脱落现象,卸载后无其它不良缺陷.损(卷刃、崩口)偏移、剪切不断等不良现象,其它部位无任何不良缺陷。
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能力,掌握应用现代分析仪器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技能,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关部门、质量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等从事农场品(食品)质量检测及有关农产品(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历层次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应届或历届毕业生。
(二)学历层次:普通专科。
三、开设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
(二)实践课
1、课程内实训:学生通过课程内实训课,把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到生产实际中,通过生产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食品工艺、食品营养、食品检测以及食品质量管理等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专业综合实训、综合实习(定岗实习):学生通过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综合实训,强化操作技术的训练,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学习新技术,提高实践操作熟练程度。
3、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到生产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分组或分散顶岗实习,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强化某项或多项职业技术技能训练,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积累经验和打好基础,提高岗位的适应能力和转岗能力。
四、能力结构与要求
五、素质结构与要求
六、毕业要求
1.思想品德考核合格。
2.通过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合格证,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取得合格证。
3.通过“中级食品检验工”职业工种考试,考取合格证。
4.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和教学项目,并达到下表所列学分要求。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
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
学分:
计划学时:48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
1.前言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分析、指导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基本职业能力。
前导课程有《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分析化学》等,为本课程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为后续课程《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奠定岗位技能基础。
设计思路
1.2.1设计的总体思路
本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手段,加强过程考核、综合评价。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
通过对京津冀园艺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相关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本课程。
《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环节。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内容包括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数据分析、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园艺产品的酸度、水分和灰分测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测定、维生素的测定、农药残留和有害元素的测定等。
在课程重点内容的确定上,园艺产品的理化检测方法和操作技能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掌握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2.4 项目编排的思路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按照“岗位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项目。
依次为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准备、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园艺产品的理化检测等三个项目。
通过三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基本学会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物理检测、水分和酸度检测、灰分和矿质元素的检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检测、农药残留和维生素检测、有害元素的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以教学项目为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融入任务前后的工作过程和必要的理论知识,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1.2.5活动设计的目的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依托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园艺产品质量的各项基本检测。
本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占%;实践课16学时,占%。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记住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主要技术规程,学会园艺安全生产、监管和卫生质量检测的专业技能。
参照相关职业标准进行技能训练,达到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踏实的工作精神,树立标准化、绿色环保、安全的生产意识,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和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1.2.1知识目标
(1)识记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2)学会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会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国家标准;
(4)熟记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5)熟记园艺产品的水分和酸度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6)熟记园艺产品的灰分和矿质元素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7)熟记园艺产品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8)熟记园艺产品的农药残留和维生素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9)熟记园艺产品的有害元素检测国家标准和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
(1)能熟练操作相关仪器;
(2)能独立完成园艺产品的感官检测;
(3)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独立完成园艺产品的物理检测;
(4)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独立园艺产品的水分和酸度检测;
(5)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灰分和矿质元素检测;
(6)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检测;
(7)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农药残留和维生素检测;
(8)能基本完成园艺产品的有害元素检测;
(9)能正确分析检测结果,做出评价。
素质目标
(1)通过实训课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与人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
(2)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通过课堂引导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和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心。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推荐教材
选用徐小芳、杜宗绪主编的《园艺产品质量检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人才培养及职业发展的需要
以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检测员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分析、指导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职业能力。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
本教材的编写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材中详细讲述了多种园艺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融入了大量的国际、国内的检测标准。
(3)讲述全面内容精炼针对性强
该教材讲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检测员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技能和原理,语言标准,表达清楚、简练,是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适用于农林高等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使用。
本教材虽然形式是以章节形式编写,其实质符合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作过程,适用于任务教学。
教学建议
本课程选用的《园艺产品质量检测》教材,采用的是章节编写,考虑到提高教学效果,将教学内容整改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和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
重视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穿插一些仪器设备的图片和检测录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充分体现任务教学的原则,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课堂的互动性。
学生要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学习中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安全操作,发现问题能积极思考,并能想办法解决。
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考核评价采取过程评价、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一体化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3.1考核要求
4.3.1.1考核形式为过程性与阶段性考核。
4.3.1.2过程和阶段性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作业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比重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1基本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等。
4.4.2行业资源
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采用岗位实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经验。
4.4.3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学校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机房,使学生查阅电子期刊、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